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22 23:56:21 1
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屬於烹飪器具領域,旨在提供一種使密封圈牢固的放置在鍋蓋內且取出方便的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包括套接環、套接箱和用於固定密封圈的卡圈件,所述套接環與套接箱固定連接,所述卡圈件上設置有用於扣住密封圈的扣接機構,所述卡圈件與套接箱卡接。
【專利說明】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烹飪器具,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高壓鍋鍋蓋的密封圈是鑲嵌在鍋蓋裡邊的凹圈內。
[0003]現有電壓力鍋的鍋蓋直接扣在外鍋口上實現密封內鍋,由於密封圈依靠自身的彈性卡在鍋蓋內表面周邊上,當內鍋壓力增大時,密封圈就變形洩壓,加長了煮物時間,浪費電。
[0004]現有電壓力鍋的鍋蓋直接扣在外鍋口上,並通過密封圈來實現內鍋與鍋蓋的密封。密封圈一般是依靠自身的彈性變形卡在鍋蓋內,此種方式在使用時可能會發生脫落,給用戶帶來不便。
[0005]當高壓鍋在烹煮不同食物的時候,為了延長高壓鍋密封圈的使用壽命,就需要使用不同的密封圈,這樣可使密封圈使用壽命延長:Γ5倍。高壓鍋的密封圈在經常性的拆裝過程,現有的高壓鍋的密封圈均是由橡膠材料組成,隨著不斷的使用,密封圈在工字形的套設環內裝卸與使用過程中,密封圈會產生塑性變形,使得密封圈擴大,導致其密封圈的脫落,給用戶帶來不便,而且在密封圈剛開始使用時,密封圈在工字形的套設環內難以取下。
實用新型內容
[0006]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密封圈牢固的放置在鍋蓋內且取出方便的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包括套接環、套接箱和用於固定密封圈的卡圈件,所述套接環與套接箱固定連接,所述卡圈件上設置有用於扣住密封圈的扣接機構,所述卡圈件與套接箱卡接。
[000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卡圈件與套接箱的卡接,實現卡圈件與套接箱的可拆卸連接,卡圈件上設置的扣接機構,可將密封條牢牢的扣住,在需要拆卸密封圈時,只需將密封圈與扣接機構扣接部分脫離扣接機構,就可以將密封圈輕鬆的取出,在需要安裝密封圈時,將密封圈套接在套接環上,然後將密封圈扣接在扣接機構上,便可將密封圈牢固的設置在套接環上而不會脫落,並且扣接機構的設置使密封圈不需要很大的塑性變形來套在套接環上,從而保護了密封圈不會因為塑性變形過大而使得密封圈無法固定在套接環上。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套接箱內開設有容槽,所述容槽的槽底設置有兩個通孔,所述卡圈件設置為長方體,所述扣接機構包括設置在卡圈件上的第一凸塊、第二凸塊構成,所述第一凸塊與第二凸塊間隔設置,所述第一凸塊、第二凸塊之間的間隔與密封圈的厚度適配,所述卡接機構由兩根卡接條組成,所述兩根卡接條均設置在卡圈件與第一凸塊相鄰的一面上,所述卡接條由橫向部與縱向部組成,所述縱向部的一端與卡圈件固定連接,另一端穿出通孔與橫向部的一端連接,所述橫向部與通孔的孔口牴觸,所述容槽的一個槽壁上設有供第一凸塊、第二凸塊穿出的凹槽。
[001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卡接條的一端穿出通孔與孔口牴觸,其中間部分的卡接條與通孔的孔壁牴觸,使得卡圈件上的兩個凸塊從套接箱內的第一凹槽內穿出到箱體外,穿出的兩個凸塊之間的間隔將密封圈牢牢的扣住,然後通過將其中一個凸塊向容槽方向移動,使第一凸塊與第二凸塊均向容槽內部移動,從而使第一凸塊、第二凸塊脫離密封圈,使密封圈可輕鬆的取出,在將卡圈件向內移動的過程中,其卡接條受通孔的限制以及通孔孔壁的牴觸作用,使得與卡圈件連接的一端向箱體內部移動,導致了卡接條的塑性彎曲,在將密封圈取出後把驅動卡圈件向內移動的力撤掉之後,在卡接條的塑性恢復力的作用下,兩個凸塊再一次恢復到最初位置。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圈件背向凸塊的一側設置有限位條,所述限位條與卡圈件垂直連接。
[001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條的設置是為了防止卡圈件向箱體內移動的距離過大而導致的卡接條斷裂。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容槽槽口的長度與卡圈件的長度適配,所述容槽槽口的寬度大於卡圈件與第一凸塊的厚度之和。
[0014]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凹槽的寬度大於卡圈件與凸塊的厚度是為了使凸塊可完全的進入到套接箱內,從而使兩個凸塊能完全脫離密封圈,使密封圈更容易取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實施例的卡圈件扣住密封圈時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實施例的卡圈件未扣住密封圈時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實施例的卡圈件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實施例的卡圈件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實施例的套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1、套接箱;11、容槽;12、通孔;13、凹槽;2、卡圈件;21、第一凸塊;22、第二凸塊;23、間隔;24、卡接條;241.縱向部;242、橫向部;25、限位條;3、套接環;4、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參照圖1至圖6對本實用新型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3]一種鍋蓋密封圈4扣接裝置,包括套接環3、套接箱1和用於固定密封圈4的卡圈件2,所述套接環3與套接箱1固定連接,所述卡圈件2上設置有用於扣住密封圈4的扣接機構,所述卡圈件2與套接箱1卡接。
[0024]所述套接箱1內開設有容槽11,所述容槽11的槽底設置有兩個通孔12所述卡圈件2設置為長方體,所述扣接機構包括設置在卡圈件2上的第一凸塊21、第二凸塊22構成,所述第一凸塊21與第二凸塊22間隔設置,所述第一凸塊21、第二凸塊22之間的間隔23與密封圈4的厚度適配,所述卡接機構由兩根卡接條24組成,所述卡接條24設置在與第一凸塊21相鄰的卡圈件2的一面上,所述卡接條24由橫向部242與縱向部241組成,所述縱向部241的一端與卡圈件2固定連接,另一端穿出通孔12與橫向部242的一端連接,所述橫向部242與通孔12的孔口牴觸,所述容槽11的一個槽壁上設有供第一凸塊21、第二凸塊22穿出的凹槽13。
[0025]所述卡圈件2背向第一凸塊21的一側設置有限位條25,所述限位條25的一端與卡圈件2垂直連接。
[0026]所述容槽11槽口的長度與卡圈件2長度適配,所述容槽11槽口的寬度大於卡圈件2與第一凸塊的厚度之和。
[0027]具體實施過程:首先將卡圈件2上的兩個扣接條24對準容槽11底部的的兩個通孔11,將兩個橫向部242向中間靠攏,使橫向部242可以穿過通孔11,穿過口的扣接條24因橫向部242向中間靠攏時,使縱向部241具有一個遠離中間的一個力,此時縱向部241便向遠離中間方向移動,使縱向部241與通孔11的孔壁牴觸,第二凸塊22在容槽11槽壁上與凹槽13的槽底牴觸,而橫向部242也剛好與通孔11的孔口牴觸,使卡圈件2不會向下移動也不會從容槽11中掉出,(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密封圈4的大小與套接環3的大小適配)將密封圈4套設在套接環3上,如說明書附圖1所示,然後將卡圈件2向內移動(這裡的向內移動指朝向套接箱1內部方向移動),直到第一凸塊21完全進入到套接箱1內,此時的密封圈4可輕鬆的放入到第一凸塊21與第二凸塊22之間,由於扣接條24在卡圈件2向內移動的過程中受到通孔11的孔壁的牴觸作用,使縱向部241發生彎折,而產生了一個回復力,在密封圈4位置放置完畢後,使卡圈件2向內移動的力撤銷後,卡圈件2便在回復力的作用使卡圈件2重新回到最初位置,也就是第一凸塊21與第二凸塊22均露出套接箱1外部,將密封圈4牢牢的卡住在第一凸塊21與第二凸塊22之間的間隔23中;
[0028]在需要將密封圈4拆卸下來時,將卡圈件2向內推動,直到第一凸塊21完全進入到套接箱1內,使卡圈件2向內移動的力撤銷後,卡圈件2便在回復力的作用使卡圈件2重新回到最初位置,也就是第一凸塊21與第二凸塊22均露出套接箱1外部,第一凸塊21不再扣接密封圈4,此時的密封圈4可輕鬆的從第一凸塊21與第二凸塊22之間取出。
[002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包括套接環、套接箱和用於固定密封圈的卡圈件,所述套接環與套接箱固定連接,其特徵是:所述卡圈件上設置有用於扣住密封圈的扣接機構,所述卡圈件與套接箱卡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套接箱內開設有容槽,所述容槽的槽底設置有兩個通孔,所述卡圈件設置為長方體,所述扣接機構包括設置在卡圈件上的第一凸塊、第二凸塊構成,所述第一凸塊與第二凸塊間隔設置,所述第一凸塊、第二凸塊之間的間隔與密封圈的厚度適配,所述卡接機構由兩根卡接條組成,所述兩根卡接條均設置在卡圈件與第一凸塊相鄰的一面上,所述卡接條由橫向部與縱向部組成,所述縱向部的一端與卡圈件固定連接,另一端穿出通孔與橫向部的一端連接,所述橫向部與通孔的孔口牴觸,所述容槽的一個槽壁上設有供第一凸塊、第二凸塊穿出的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卡圈件背向第一凸塊的一側設置有限位條,所述限位條與卡圈件垂直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鍋蓋密封圈扣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容槽槽口的長度與卡圈件的長度適配,所述容槽槽口的寬度大於卡圈件與第一凸塊的厚度之和。
【文檔編號】A47J36/10GK204146852SQ201420614469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李篤旭 申請人:樂清市民望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