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差速器油封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13:04:5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差速器油封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車橋、三輪或四輪摩託車的後橋變速箱內均安裝差速器,但由於變速箱是一個密封的環境,內部裝有潤滑油進行潤滑,如果差速器油封密封性能不好,極易使灰塵雜質進入,而且會滲油,因此在汽車技術領域,對差速器油封的密封性能有較高的要求。
現有差速器油封孔為鏜孔加工工藝,這導致殼體上差速器油封孔的同軸度不可能為0。這樣,在壓入差速器油封的時候,油封可能彈性變形。例如,在差速器油封孔軸向彈性變形力大於油封軸向摩擦力時,油封可能向外脫出。進而就會導致油封主副唇口超出傳動軸磨削區域,加劇主副唇口損傷,導致傳動軸油封漏油。為此,以往會在差速器油封上增加防脫溝槽,但這會使成本增加,且這也要求差速器油封孔粗糙度控制在Ra1.6至Ra3.2之間,這種工藝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本設計能以低成本有效抑制差速器油封向外脫出,且不用提高差速器油封孔加工精度的差速器油封安裝結構。
為達上述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差速器油封安裝結構,其包括差速器油封和油封安裝部,所述差速器油封包括骨架和包裹於所述骨架外的密封體,所述差速器油封安裝於所述油封安裝部上,在所述油封安裝部上具有一溝槽,所述差速器油封的所述密封體的外表面卡合於所述溝槽。
進一步地,密封體的與溝槽配合的外表面是倒刺結構,倒刺結構卡合於所述溝槽。
進一步地,所述溝槽的曲率半徑R為0.2mm。
進一步地,所述溝槽的長度為1.1mm。
進一步地,所述溝槽的高度為0.3mm。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差速器油封的所述密封體的外表面卡合於所述溝槽,能以低成本有效抑制差速器油封向外脫出,且不用提高差速器油封孔的加工精度,工藝易實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差速器油封安裝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差速器油封安裝結構包括差速器油封1和油封安裝部2。在所述油封安裝部2上具有一溝槽21。在本實施例中,具體地,所述密封體12的與所述溝槽21配合的外表面是倒刺結構,所述倒刺結構卡合於所述溝槽21。溝槽21的曲率半徑R為0.2mm,長度為1.1mm,高度為0.3mm。
所述差速器油封1包括骨架11和包裹於所述骨架11外的密封體12。骨架11呈「L」型,可採用鋼鐵材質製成。密封體12可採用橡膠材質製成。密封體12的葉尾端安裝有彈簧121,在彈簧121的相反端具有防塵唇122。在密封體12的靠近傳動軸3的一端設有主唇口123,在主唇口123的下端設有副唇口124,副唇口124設計成「∩」形凹穴結構,方便與傳動軸3配合。
在裝配時,將差速器油封1的所述密封體12的外表面卡合於所述倒刺形的溝槽21,可以有效抑制差速器油封1的彈性變形力,防止差速器油封1的脫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差速器油封1的所述密封體12的外表面卡合於所述溝槽21,能以低成本有效抑制差速器油封1向外脫出,且不用提高差速器油封孔的加工精度,工藝易實現。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