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13:52:36 2
專利名稱: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理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用於頸椎、腰椎病的充氣式功能 康復理療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充氣式頸椎牽引按摩器,絕大多數為沿頸部向上充氣牽引的垂直結構
牽引器;少數的仰臥式頸椎治療儀,過於注重磁療或脈衝的理療效果,雖然也 提及重力牽引能有助於恢復頸椎生理曲線,但並沒有設立有效的牽引力度和角 度調節裝置;也有充氣枕類型產品,單純利用筒狀氣囊手動調節頸椎或腰椎適 宜高度,進行簡單牽引。以上類型產品均以單一的頸椎康復理療器或單一的腰 椎康復理療器的技術形態出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用於頸椎康復理療同時 也可以用於腰椎康復治療的充氣式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本實用新型採用仰 臥位充氣頂出牽引方式,按照人體生理曲線方向對頸椎或腰椎進行曲線牽引, 在牽引前通過電動震動按摩放鬆頸部或腰部肌肉,在牽引過程中內設的永久磁 鐵散發磁力線以促進血液循環、活化生長細胞,以達到改善頸椎、腰椎間盤的 退化性變及供血狀況,恢復生理曲線,緩解頸腰椎病痛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有下 列主要部件組成底座、前按摩牽引墊、後按摩牽引墊、充氣泵電器組件、頸 椎牽引固定帶、電子控制器和電源適配器。
底座可由塑料材料製作,底座設計符合人體腰椎生理曲線,設有前按摩牽引墊空位槽、後按摩牽引墊空位槽、充氣泵電器盒、頸椎牽引固定帶安裝孔及 工作指示燈。
前按摩牽引墊由上層按摩磁療墊和下層摺疊式充氣囊組成;後按摩牽引墊
也同樣由上層按摩磁療墊和下層摺疊式充氣囊組成。不同的是前按摩牽引墊為 條型結構,面積較小,且為固定式安裝;後按摩牽引墊為方圓型結構,面積較 大,且為可拆卸式安裝方式。所述上層按摩磁療墊用發泡材料或纖維填充材料 加以包裹製成並在其內部裝有電動按摩器和若干個永久磁鐵;下層摺疊式充氣 囊由單層或多層風箱式乳膠袋及橡膠管組成,連接電動充氣泵或手動充氣球閥, 用於頸椎、腰椎的曲線牽引。
充氣泵電器組件設置在底座下部空間內,裝有1-2套電動充氣泵闊組件及 聯通管件用於前、後充氣囊的充氣,電動按摩器、工作指示燈及電源連接頭也 裝在底座下部空間內;也可以不裝電動充氣泵閥組件,而只設置橡膠管組件連 接外設的1-2個手動充氣球閥進行手動牽引。
頸椎牽引固定帶裝於底座兩側預留孔位上,頸椎牽引固定帶端頭帶有魔術 貼用於調節張緊度,在進行頸椎牽引時固定患者頭部,以保證牽引效果。
電子控制器通過手動或壓力傳感器控制充氣泵的起停,調節牽引力度;通 過既定編程啟動電動按摩器進行放鬆按摩。
本實用新型借鑑傳統的中醫推拿理論——"仰臥位拔伸整復手法",用現代 科技手段加以實現,具有明顯的優點和理療效果。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電動震 動按摩放鬆頸部或腰部肌肉,再利用內設的充氣泵提供20—70KPa的壓力進行 頸部或腰部的頂出式曲線牽引,有效的拉開頸椎或腰椎盤間隙,恢復頸椎或腰 椎的生理曲線,同時內設的永久磁鐵散發磁力線以促進血液循環、活化生長細 胞,以達到改善頸椎、腰椎的退化性變及供血狀況,恢復生理曲線,緩解頸腰 椎病痛的目的。對於頸椎骨質增生、頸椎曲度變直等退行性病變引起 頸椎病痛,經按摩牽引後,患者病痛症狀和頸椎曲度變直都有顯著改善。特別是對於 常坐在電腦前面的白領人士常有的勞損性頸腰椎綜合症,本實用新型可幫助其 恢復頸椎、腰椎生理曲線,延緩頸椎、腰椎的退化性變及改善腦部供血狀況。
圖1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前按摩牽引墊結構圖。
圖4本實用新型後按摩牽引墊結構圖。 圖5本實用新型頸椎按摩牽引實施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腰椎按摩牽引實施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頸腰椎康復理療器,圖1立體結構示意圖,是其總體外形結構 的示意圖,後按摩牽引墊(3)設計成為有充氣管接口和按摩電源接口的可拆卸 式結構,拆卸後按摩牽引墊(3)以後,本實用新型為頸椎理療器使用狀態。下 面分別就其頸椎理療器使用狀態和腰椎理療器使用狀態提出相應實施例。
實施例l:本實用新型頸椎按摩牽引實施方式。
圖5是本實用新型頸椎按摩牽引實施示意圖。拆卸下後按摩牽引墊(3)以 後,患者頸部緊靠前按摩牽引墊(2)仰臥在康復理療器上,頭部上仰並用頸椎 牽引固定帶(5)加於額部;調整體位並使用電子控制器(6)適當充氣將前按 摩牽引墊(2)調整到舒適高度,開啟電動按摩器(12)進行5分鐘的放鬆按摩; 停止按摩並再啟動充氣泵電器組件(4)進行5-8次往復式牽引,隨後保持 40-60Kba牽引力5分鐘;最後電磁閥釋放牽引壓力,按程序重啟電動按摩器進 行1-2分鐘按摩放鬆,結束本次理療。在整個過程中內設的永久磁鐵(13)持 續散發磁力線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拉開的頸椎盤間營養液供應。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腰椎按摩牽引實施方式。
圖6是本實用新型腰椎按摩牽引實施示意圖。連接充氣管接口和按摩電源 接口後,再裝上後按摩牽引墊(3),本實用新型進入腰椎理療器使用狀態。患
者按照前按摩牽引墊(2)靠臀部、後按摩牽引墊(3)靠背部的體位仰臥在康 復理療器上,調整放鬆體位並使用電子控制器(6)適當充氣將前、後按摩牽引 墊(2) (3)調整到舒適高度,開啟電動按摩器(12)進行5分鐘的放鬆按摩; 停止按摩並再啟動充氣泵電器組件(4)進行5-8次往復式牽引,隨後保持 40-60Kba牽引力5分鐘;最後電磁閥釋放牽引壓力,按程序重啟電動按摩器進 行1-2分鐘按摩放鬆,結束本次理療。在整個過程中內設的永久磁鐵(13)持 續散發磁力線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拉開的腰椎盤間營養液供應。
實施例3:本實用新型使用兩個手動充氣球閥進行腰椎按摩牽引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可以不安裝電動充氣泵閥組件及前、後充氣囊的聯通管件,而 用兩個手動充氣球閥分別進行前、後充氣囊的充氣牽引。在本實施例進行腰椎 按摩牽引時,患者仰臥在康復理療器上,先分別使用兩個手動充氣球閥適當充
氣調整到舒適體位,再打開底座上的電動按摩器開關進行5分鐘的放鬆按摩;
關閉按摩開關並用手動充氣球閥對前按摩牽引墊(2)充氣牽引,再用另一個手 動充氣球闊對後按摩牽引墊(3)充氣牽引,分別開閥放氣;重複牽引2-3次,
隨後充氣保持能耐受的牽引力保持5分鐘;最後再分別開閥釋放牽引壓力;打
開電動按摩器開關進行1-2分鐘按摩放鬆,結束本次理療。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 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頸椎、腰椎病的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在其上配置有電子控制器(6)和電源適配器(7),其特徵在於具有一個塑料材料製作的底座(1),並在其中裝有前按摩牽引墊(2)、後按摩牽引墊(3)、充氣泵電器組件(4)、頸椎牽引固定帶(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其特徵在於前按摩牽引墊(2)為固定式安裝,後按摩牽引墊(3)為可拆卸式安裝方式。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其特徵在於前按摩牽引墊(2)、後按摩牽引墊(3)均由上層按摩磁療墊和下層摺疊式充氣囊組合而 成。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其特徵在於上層按摩磁療墊用發泡材料或纖維填充材料加以包裹製成並在其內部裝有電動按摩器(12)和若干個永久磁鐵(13);下層摺疊式充氣囊由單層或多層風箱式乳膠袋(14)及橡膠管(15)組成,連接充氣泵電器組件(4)或手動充氣球閥(16), 用於頸椎、腰椎的曲線牽引。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其特徵在於底座(1)設計符合人體腰椎生理曲線,設有前按摩牽引墊空位槽(8)、後按摩牽引墊空 位槽(9)、充氣泵電器盒(10)、頸椎牽引固定帶安裝孔(11)。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其特徵在於頸椎牽引固定帶(5)裝於底座(1)兩側預留孔位上,頸椎牽引固定帶端頭帶有魔術貼 用於調節張緊度,在進行頸椎牽引時固定患者頭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其特徵在於底座(1) 下部空間裝有1-2套龜動充氣泵閥組件(4),用於前後充氣囊的充氣;也可以 不裝電動充氣泵閥組件,而只設置橡膠管組件連接外設的1-2個手動充氣球閥 (16)進行手動牽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既可以用於頸椎又可以用於腰椎的集按摩、磁療、牽引康復功能為一體的頸腰椎功能康復理療器,包括有底座、前按摩牽引墊、後按摩牽引墊、充氣電器組件和頸椎牽引固定帶。底座用塑料材料製作,前、後按摩牽引墊由上層按摩磁療墊和下層摺疊式充氣囊組成,上層按摩磁療墊用發泡材料或纖維填充材料加以包裹製成並在其內部裝有電動按摩器和若干個永久磁鐵,下層摺疊式充氣囊由單層或多層風箱式乳膠袋及橡膠管組成,連接電動充氣泵或手動充氣球閥,用於頸椎、腰椎的曲線牽引。按一定程序使用本康復理療器,可以達到改善頸椎、腰椎的退化性變及供血狀況,恢復生理曲線,緩解頸腰椎病痛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N2/08GK201410073SQ20092012986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12日
發明者燕蘇民 申請人:燕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