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三嚴三實徵文【精選】
2023-06-23 10:08:03 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好幹部」的標準問題,尤以「三嚴三實」賦予了好幹部新的時代內涵,是新時期幹部的實踐準則和奮鬥方向。這六句話既是對領導幹部的淳淳教誨,又是對各級黨員幹部的殷切希望。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要把「三嚴三實」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黨性修養全過程,貫穿於工作各方面,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好幹部;做一名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幹部;做一名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幹部。
如何在本職崗位上踐行「三嚴三實」、爭做新時代的好幹部呢?我認為要深刻理解並準確把握「三嚴三實」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在思想和行動上必須時刻銘記、自覺踐行,以嚴求實,以實促嚴。
一是嚴修身,強黨性。古語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時刻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為官者要做到以德為先,修身養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還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使自己不但從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從思想上真正入黨。
二是嚴用權,守法紀。「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時刻牢記「事雖小隻要利民就大、權雖輕只要為民就重」的理念,只有將自己放在與群眾平等的位置,堅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做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贏得百姓的信任與支持。
三是嚴律己,重品行。在組織的培養教育關懷下,我從最基層一步步地走過來,政治上我始終與黨組保持高度一致,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思想上的純潔,作風上的雷厲風行。無論我在哪個工作崗位上,都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遵守黨的路線。作為有一定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講組織原則的我,始終把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始終服從組織決定和工作安排,沒有向組織提過分要求;始終把深入學習和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工作的指導思想,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面對各種誘惑,思想上始終保持一份清醒,行動上始終恪守一份理智,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惑,真正做到以平和之心對名,以淡泊之心對位,以知足之心對利,以敬畏之心對權,以奮進之心對事,踏踏實實履行職責,保持一個乾淨的心靈、一個清白的名聲、一個廉潔的口碑,以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展示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
四是謀事實,帶好頭。「謀事要實」就是謀工作之實,促進單位的發展。「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務實乃是八項規定之根本。再宏偉的目標,再遠大的理想,再好的政策舉措,都需要化作具體的行動,真正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上,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做好本職工作,為人民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這不僅是我們工作中的職責,更是每個基層黨員幹部應盡的義務。同時要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用最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學習先進經驗、先進做法,不斷提高解決矛盾的能力,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能力,駕馭業務工作的能力,用責任之心不斷為群眾服務。要在關鍵時刻,勇挑重擔作表率,要敢於豁得出來、衝得上去。
五是創業實,爭佳績。「創業要實」就是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作為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一步一個腳印,自覺抵制一切浮誇風及「形象工程」,堅持務實創新、勇於擔當,求實情、求實策、求實招、求實績。
六是為人實,講誠信。「做人要實」,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能否真正做到務實,關鍵還是在人,在於領導,所以我必須以身作則,以一種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創先爭優的進取精神,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堅強意志,扎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而誠信,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品格。首先是黨員幹部在群眾的心目中是社會公德的示範者和實踐者,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有責任通過自身的模範行動去踐行誠信原則,這樣才能贏得民心,取得廣大群眾的信任。其次是我們做事要取信於民,維護黨的形象,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賴,只有具備誠信的道德品質,才能增強黨員幹部的向心力、號召力和凝聚力。
【篇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近日,本人熟讀論語通解中《學而第一》之四的一篇短文,意思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謀事有不盡心之處嗎?與朋友交往有不誠信之處嗎?老師傳授的知識有不認真溫習的嗎?」這就是曾子提倡的修身、律己、誠實守信。
習近平總書記3月9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24個字全面概括了他對黨員幹部踐行「三嚴三實」的行動標尺,也是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揮棒。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因此,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把握群眾所盼所憂,解決群眾所需所急。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的「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標準」。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群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了,才能指導和推進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否則,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偏離了重心。古語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明的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現實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著一些不好的現象:有的黨員幹部主配角色錯位,由「公僕」變為「主人」,自認為可以主宰群眾、支配群眾、代表群眾,從根本上脫離了群眾;有的黨員幹部看不起群眾,認為群眾無知、野蠻,不講理、是刁民,怕接觸群眾、對話群眾,從心理上拒絕了群眾;有的黨員幹部不關心群眾,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漠不關心、久拖不辦,互相踢皮球,從感情上傷害了群眾等等。這些現象,損害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黨的聲譽,腐蝕了黨的肌體,玷汙了黨的純潔,傷害了人民的感情,大大降低了人民對黨的信任度,削弱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係。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4月17日報導:中央紀委網站「曝光臺」近日再次通報220個各地違反「八項規定」被處理的4萬餘人中,已有超過1600名官員、1000多個案例被通報,其中縣處級300人左右,廳局級52人,省部級只有個位數。這些數據足以說明黨員幹部嚴重脫離群眾,顛倒了「公僕」意識,最終國法不容。
作為一名黨員,我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所有工作的生命線。人民群眾是我們最強大的後盾,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大樹紮根於沃土,高樓立足於基石」,我們只有主動深入到群眾中去,做群眾的知心朋友,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解群眾之所難,真正的為老百姓做實事,我們黨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作為一名基層財政幹部,我想只要堅定群眾信念,用中央八項規定、道德準則、行為規範「三把尺子」來衡量自己的言行,把「三嚴三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錘鍊財政作風,以焦裕祿、沈浩精神為鏡,學習他們的公僕情懷、求實務實的作風、以真抓實幹的精神,為黨和人民當好家、理好財,爭做群眾滿意的財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