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1:55:56
專利名稱: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防水節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舊建築既有改造上,往往由於舊建築與側面與新建的建築之間會存在一定的伸縮縫,伸縮縫之間如果沒有防水設施則會造成建築物的滲水。現有的防水一般會在既有建築和新建建築之間設置有防水層,但是由於防水層的收口處很難做好處理,同時長期暴露在環境外,風吹雨淋,壽命不長。現有的技術人們需要在既有建築上向外加長修聾出一段混凝土作為檔牆,但這樣的方法不僅工程量大,同時,在既有建築上加長的擋牆和既有建築之間的連接並不能很好的固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包括既有建築及與既有建築相鄰的新建建築,所述既有建築和新建建築之間設置有伸縮縫,所述伸縮縫上設置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的一端固定於既有建築,另一端延伸固定於新建建築,所述防水層上還加設有泛水板,所述泛水板的一端固定於與防水層在既有建築上的收口處,泛水板的另一側延伸至新建建築上方。優選地,所述新建建築為屋面,所述既有建築為建築側牆,所述屋面的底層為結構層,所述結構層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水泥砂漿找平層、保溫層、第二水泥砂漿找平層、卷材防水層、無紡布保護層、水泥砂漿保護層。優選地,所述卷材防水層設置有兩層,卷材防水層的收口處之間通過熱風焊接連接,所述防水層設置在上層卷材防水層的上方並通過熱風焊接連接。優選地,所述防水層與側牆之間設置有止水帶,泛水板與側牆的固定部還設置有通長筋,泛水板通過膨脹螺栓穿過通長筋與泛水板固定於側牆,所述通長筋與側牆間還通過混凝土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用於舊建築的改造中,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之間伸縮縫的處理,施工簡單、方便,防水性能良好,節省施工費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包括既有建築及與既有建築相鄰的新建建築,為防止建築物構件由於氣候溫度變化(熱漲、冷縮),使結構產生裂縫或破壞,一般相鄰的建築物之間設置有伸縮縫。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新建建築為屋面,所述既有建築為建築側牆11,為作好伸縮縫的防水處理,所述伸縮縫上設置有防水層10。所述防水層10的一端固定於既有建築的側牆11,另一端延伸固定於新建建築的屋面。進一步的是延伸固定於屋面的女兒牆上方。所述屋面的底層為結構層2,所述結構層2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水泥砂漿找平層3、保溫層4、第二水泥砂漿找平層、卷材防水層、無紡布保護層6、水泥砂漿保護層7。所述卷材防水層設置有兩層,兩層卷材防水層的收口處通過熱風焊接連接。結合
圖1,第一層卷材防水層51主要是設置在女兒牆與屋面交接處,且通過螺釘8與水泥砂漿找平層3進行固定連接。第二層卷材防水層52則是從女兒牆上延伸覆蓋於第一層卷材防水層51上方,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更好的防水效果。所述防水層10與第二層卷材防水層52的也是通過熱風焊接連接。以上具體結構施工方法與現有技術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主要體現在,所述防水層10上還加設有泛水板12,所述泛水板12是採用薄壁的鋁鋅泛水板。所述泛水板12的一端固定於與防水層10在側牆上的收口處,泛水板12的另一側延伸至屋面上方,具體是是延伸至女兒牆的上方。所述防水層10與側牆之間設置有止水帶16,所述的止水帶16為橡膠止水帶,泛水板12與側牆11的固定部還設置有通長筋14,泛水板12的固定是通過膨脹螺栓13穿過通長筋14將其固定於側牆11。為了使得防水層10收口也能起到防水,並對防水層10起到保護的作用,所述通長筋14與與側牆11間還通過混凝土 15固定連接。具體的,是將防水層
10、泛水板12之間的收口通過混凝土 15進行澆築掩埋。本實用新型摒棄了現有的在既有建築側牆上重新澆築新的遮擋水泥塊,使得施工便的簡單、方便;同時,防水性能良好,大大的節省施工費用,也使得外觀美觀。本實用新型尚有多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包括既有建築及與既有建築相鄰的新建建築,所述既有建築和新建建築之間設置有伸縮縫,其特徵在於所述伸縮縫上設置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的一端固定於既有建築,另一端延伸固定於新建建築,所述防水層上還加設有泛水板,所述泛水板的一端固定於與防水層在既有建築上的收口處,泛水板的另一側延伸至新建建築上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其特徵在於所述新建建築為屋面,所述既有建築為建築側牆,所述屋面的底層為結構層,所述結構層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水泥砂漿找平層、保溫層、第二水泥砂漿找平層、卷材防水層、無紡布保護層、水泥砂漿保護層。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其特徵在於所述卷材防水層設置有兩層,卷材防水層的收口處之間通過熱風焊接連接,所述防水層設置在上層卷材防水層的上方並通過熱風焊接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水層與側牆之間設置有止水帶,泛水板與側牆的固定部還設置有通長筋,泛水板通過膨脹螺栓穿過通長筋與泛水板固定於側牆,所述通長筋與與側牆間還通過混凝土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防水節點,包括既有建築及與既有建築相鄰的新建建築,所述既有建築和新建建築之間設置有伸縮縫,所述伸縮縫上設置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的一端固定於既有建築,另一端延伸固定於新建建築,防水層上還加設有泛水板,所述泛水板的一端固定於與防水層在既有建築上的收口處,泛水板的另一側延伸至新建建築上方。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用於舊建築的改造中,既有建築側牆與新建建築屋面之間伸縮縫的處理,施工簡單、方便,防水性能良好,節省施工費用。
文檔編號E04B1/68GK202899319SQ20122040144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張繼斌, 王申倫 申請人:蘇州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