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導塊解鎖的切換鍍膜模板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2:56:36 1

本發明涉及光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塊解鎖的切換鍍膜模板機構。
背景技術:
鍍膜玻璃(Coated glass)也稱反射玻璃。鍍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塗鍍一層或多層金屬、合金或金屬化合物薄膜,以改變玻璃的光學性能,滿足某種特定要求。鍍膜玻璃按產品的不同特性,可分為以下幾類:熱反射玻璃、低輻射玻璃(Low-E)、導電膜玻璃等。
為滿足特定的要求,一塊玻璃基板,同一表面上需鍍兩種不同的膜,兩種不同的膜相鄰設置,每種膜在玻璃基板上呈柵欄狀。
按上述要求,在鍍第一種膜時,工作人員需用模板遮擋預鍍第二種膜的區域;在鍍第二種膜時,工作人員需用模板遮擋已鍍第一種膜的區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有效地切換遮擋模板的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導塊解鎖的切換鍍膜模板機構,包括通過旋轉連接杆固定連接在一起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驅動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旋轉的旋轉機構;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到旋轉連接杆的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旋轉機構包括機架、驅動裝置、定量旋轉裝置、伸縮裝置和解鎖裝置;機架包括基座、支撐座和若干支撐杆;基座通過若干支撐杆和支撐座連成一體;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齒輪和驅動圓環;
驅動齒輪通過驅動軸樞接在基座上;驅動圓環樞接在基座上;驅動圓環外圓柱面上成型有驅動齒圈、內圓柱面上成型有第一驅動齒段和第二驅動齒段;
定量旋轉裝置包括旋轉圓柱、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旋轉圓柱樞接在支撐座上;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分別設置在旋轉圓柱位於支撐座的前側和後側;旋轉圓柱的後端固定有旋轉齒圈;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的方向相反;第一驅動齒段可與旋轉齒圈嚙合;
伸縮裝置包括伸縮齒輪、伸縮螺紋杆和滑行驅動杆;滑行驅動杆的外圓柱面上自前向後成型有前導軌和後導軌;滑行驅動杆的後端面上開設有伸縮螺紋孔;旋轉圓柱開設有前後貫穿的滑行孔;滑行孔的前後兩端成型有與前導軌和後導軌相對應的導槽;滑行驅動杆滑動設置在滑行孔內;伸縮螺紋杆前端螺接在滑行驅動杆的伸縮螺紋孔內、後端固定有伸縮齒輪;基座上樞接有逆向齒輪;逆向齒輪與伸縮齒輪嚙合;逆向齒輪和伸縮齒輪均可與第二驅動齒段嚙合;
解鎖裝置包括導軌板和解鎖單元;導軌板為前端面上成型有凸出導塊的圓環柱;導軌板固定在驅動圓環的前端面上;解鎖單元前後滑動設置在支撐座;解鎖單元位於支撐座的前側設置有第一棘爪、後側設置有第二棘爪;第一棘爪與第一棘輪向配合;第二棘爪與第二棘輪向配合;解鎖單元後端設置有導向柱;導向柱的後端鑲嵌有鋼珠;導向柱的鋼珠抵靠在導軌板的前端面上;導軌板的凸出導塊在第一驅動齒段的正前方。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解鎖單元包括第一棘爪、第二棘爪、連接軸、導向方塊和導向柱;導向方塊固定在連接軸的中部;解鎖單元通過導向方塊前後滑動設置在支撐座的橫向滑行槽內;連接軸的前端固定有長孔狀的前連接板、後端固定有長孔狀的後連接板;前連接板的左圓心軸線與連接軸的旋轉中心軸共線;後連接板的右圓心軸線與連接軸的旋轉中心軸共線;前連接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前旋轉軸;後連接板的後端面上固定有後旋轉軸;前連接板的右圓心軸線與前旋轉軸的旋轉中心軸共線;後連接板的左圓心軸線與後旋轉軸的旋轉中心軸共線;第一棘爪樞接在前旋轉軸上;第二棘爪樞接在後旋轉軸上;前旋轉軸上套設有前扭簧;前扭簧一端固定在第一棘爪的後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撐座的後端面上;後旋轉軸上套設有前扭簧;後扭簧一端固定在第二棘爪的前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撐座的後端面上;連接軸位於導向方塊的前後兩部分分別套設有前壓簧和後壓簧;前壓簧一端抵靠在支撐座的橫向滑行槽的前側壁面上、一端抵靠在導向方塊的前端面上;後壓簧一端抵靠在支撐座的橫向滑行槽的後側壁面上、一端抵靠在導向方塊的後端面上;導向柱固定在後連接板的後端面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凸出導塊的厚度大於第一棘輪的棘齒厚度;第一棘輪的棘齒厚度和第二棘輪的棘齒厚度相同。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第一驅動齒段和第二驅動齒段的對稱中心面呈直角。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遮蓋部分相互錯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所述旋轉機構兼有旋轉和伸縮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功能,可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分別與基板準確地定位,並且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旋轉機構30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驅動裝置31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滑行驅動杆333和旋轉圓柱320的裝配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滑行驅動杆333的爆炸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旋轉圓柱320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解鎖裝置34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旋轉連接杆;11、第一模板;12、第二模板;21、第一玻璃基板;22、第二玻璃基板;30、旋轉機構;300、基座;301、支撐座;302、支撐杆;31、驅動裝置;311、驅動齒輪;312、驅動圓環;3121、驅動齒圈;3122、第一驅動齒段;3123、第二驅動齒段;32、定量旋轉裝置;320、旋轉圓柱;3200、導槽;3201、滑槽;3202、導向槽;3203、滑行孔;321、第一棘輪;322、第二棘輪;324、旋轉齒圈;33、伸縮裝置;331、伸縮齒輪;3310、逆向齒輪;332、伸縮螺紋杆;333、滑行驅動杆;3330、伸縮螺紋孔;3331、後導軌;3332、前導軌;34、解鎖裝置;341、導軌板;3410、凸出導塊;342、解鎖單元;3421、第一棘爪;34210、前扭簧;3422、第二棘爪;34220、後扭簧;3423、連接軸;34231、前連接板;34232、後連接板;34233、前壓簧;34234、後壓簧;3424、導向方塊;3425、導向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導塊解鎖的切換鍍膜模板機構,包括通過旋轉連接杆100固定連接在一起的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驅動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旋轉的旋轉機構30;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到旋轉連接杆100的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如圖1、圖2所示,旋轉機構30包括機架、驅動裝置31、定量旋轉裝置32、伸縮裝置33和解鎖裝置34;機架包括基座300、支撐座301和若干支撐杆302;基座300通過若干支撐杆302和支撐座301連成一體;驅動裝置31包括驅動齒輪311和驅動圓環312;
如圖2、圖3所示,驅動齒輪311通過驅動軸樞接在基座300上;驅動圓環312樞接在基座300上;驅動圓環312外圓柱面上成型有驅動齒圈3121、內圓柱面上成型有第一驅動齒段3122和第二驅動齒段3123;
如圖2~圖6所示,定量旋轉裝置32包括旋轉圓柱320、第一棘輪321和第二棘輪322;旋轉圓柱320樞接在支撐座301上;第一棘輪321和第二棘輪322分別設置在旋轉圓柱320位於支撐座301的前側和後側;旋轉圓柱320的後端固定有旋轉齒圈324;第一棘輪321和第二棘輪322的方向相反;第一驅動齒段3122可與旋轉齒圈324嚙合;
如圖2~圖6所示,伸縮裝置33包括伸縮齒輪331、伸縮螺紋杆332和滑行驅動杆333;滑行驅動杆333的外圓柱面上自前向後成型有前導軌3332和後導軌3331;滑行驅動杆333的後端面上開設有伸縮螺紋孔3330;旋轉圓柱320開設有前後貫穿的滑行孔3203;滑行孔3203的前後兩端成型有與前導軌3334和後導軌3331相對應的導槽3200;滑行驅動杆333滑動設置在滑行孔3203內;伸縮螺紋杆332前端螺接在滑行驅動杆333的伸縮螺紋孔3330內、後端固定有伸縮齒輪331;基座300上樞接有逆向齒輪3310;逆向齒輪3310與伸縮齒輪331嚙合;逆向齒輪3310和伸縮齒輪331均可與第二驅動齒段3123嚙合;
如圖2、圖7所示,解鎖裝置34包括導軌板341和解鎖單元342;導軌板341為前端面上成型有凸出導塊3410的圓環柱;導軌板341固定在驅動圓環312的前端面上;解鎖單元342前後滑動設置在支撐座301;解鎖單元342位於支撐座301的前側設置有第一棘爪3421、後側設置有第二棘爪3422;第一棘爪3421與第一棘輪321向配合;第二棘爪3422與第二棘輪322向配合;解鎖單元342後端設置有導向柱3425;導向柱3425的後端鑲嵌有鋼珠;導向柱3425的鋼珠抵靠在導軌板341的前端面上;導軌板341的凸出導塊3410在第一驅動齒段3122的正前方。
如圖2、圖7所示,解鎖單元342包括第一棘爪3421、第二棘爪3422、連接軸3423、導向方塊3424和導向柱3425;導向方塊3424固定在連接軸3423的中部;解鎖單元342通過導向方塊3424前後滑動設置在支撐座301的橫向滑行槽內;連接軸3423的前端固定有長孔狀的前連接板34231、後端固定有長孔狀的後連接板34232;前連接板34231的左圓心軸線與連接軸3423的旋轉中心軸共線;後連接板34232的右圓心軸線與連接軸3423的旋轉中心軸共線;前連接板34231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前旋轉軸;後連接板34232的後端面上固定有後旋轉軸;前連接板34231的右圓心軸線與前旋轉軸的旋轉中心軸共線;後連接板34232的左圓心軸線與後旋轉軸的旋轉中心軸共線;第一棘爪3421樞接在前旋轉軸上;第二棘爪3422樞接在後旋轉軸上;前旋轉軸上套設有前扭簧34210;前扭簧34210一端固定在第一棘爪3421的後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撐座301的後端面上;後旋轉軸上套設有前扭簧34220;後扭簧34220一端固定在第二棘爪3422的前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撐座301的後端面上;連接軸3423位於導向方塊3424的前後兩部分分別套設有前壓簧34233和後壓簧34234;前壓簧34233一端抵靠在支撐座301的橫向滑行槽的前側壁面上、一端抵靠在導向方塊3424的前端面上;後壓簧34234一端抵靠在支撐座301的橫向滑行槽的後側壁面上、一端抵靠在導向方塊3424的後端面上;導向柱3425固定在後連接板34232的後端面上。
如圖7所示,凸出導塊3410的厚度大於第一棘輪321的棘齒厚度;第一棘輪321的棘齒厚度和第二棘輪322的棘齒厚度相同。
如圖3所示,第一驅動齒段3122和第二驅動齒段3123的對稱中心面呈直角。
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的遮蓋部分相互錯開。
旋轉機構30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狀態,第一棘輪321和第二棘輪322被限制,旋轉圓柱320順時針和逆時針均被限制;
人工或者手動旋轉驅動齒輪311,驅動齒輪311驅使驅動圓環312旋轉,第二驅動齒段3123首先與伸縮齒輪331嚙合,伸縮齒輪331旋轉帶動伸縮螺紋杆332旋轉,伸縮螺紋杆332驅使滑行驅動杆333向前伸出即帶動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向前伸出分別遠離第一玻璃基板21和第二玻璃基板22;同時導向柱3425在凸出導塊3410上,第一棘輪321和第二棘輪322處於自由狀態,即旋轉圓柱320處於自由狀態;然後第二驅動齒段3123與伸縮齒輪331脫離,第一驅動齒段3122與旋轉齒圈324嚙合,旋轉齒圈324帶動旋轉圓柱320旋轉180度,即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旋轉180度,第一模板11對準第二玻璃基板22,第二模板12對準第一玻璃基板21;然後第一驅動齒段3122與旋轉齒圈324脫離,第二驅動齒段3123與逆向齒輪3310嚙合;逆向齒輪3310驅動伸縮齒輪331反向旋轉,伸縮齒輪331帶動伸縮螺紋杆332反向旋轉,伸縮螺紋杆332驅使滑行驅動杆333向後回收即帶動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向後回收分別靠近第二玻璃基板22和第一玻璃基板21,同時導向柱3425離開凸出導塊3410;旋轉圓柱320順時針和逆時針均被限制;
當鍍完後,只需人工或者手動逆向旋轉驅動齒輪311,即可使第一模板11對準第一玻璃基板21,第二模板12對準第二玻璃基板22。
以上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