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6:51:41 1
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其組成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計,麵粉:10%-11%,青糠:10%-12%,DDGS:3-4%,豆粕:8%-13%,菜粕:28%-32%,棉粕:10%-17%,魚粉:9%-16%,豆油:2%-3%,磷脂油:0.8%-1%,食鹽:0.15~0.20%,磷酸二氫鈣:2.2%-2.4%,膽鹼:0.10~0.15%,沸石粉:0-2.5%,預混料:0.5~0.8%,複合添加劑:0.10~0.20%;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後,達到鯽魚生長快,飼料係數低,病害的發生少,死亡率低,藥物使用少,浮頭發生少等效果,降低了鯽魚養殖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動物飼料,具體涉及的是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
【背景技術】
[000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推行「以養為主」的漁業發展方針。2006年,我國淡水養殖產量達2148.31萬噸,佔水產養殖總產量(3593.95萬噸)的59.78%。其中,鯽魚的養殖規模和養殖潛力越來越大,其年總產量到2005年已突破200萬噸,是產量穩步持續增長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在淡水養殖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預測,鯽魚在今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內,在淡水養殖中的比例將會愈來愈大。然而,在鯽魚養殖業迅速發展的背後,其本身暴露出的問題令人擔憂。現行的鯽魚養殖模式多從追求產量和經濟效益出發,以飼料、藥品等的高消耗、高投入來換取高產出,導致水體汙染嚴重,生態環境惡化,魚體免疫力下降,疾病越來越多,病因越來越複雜,特別是腸道和肝臟病變,導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同時用藥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用藥成本越來越高,但效果卻不盡人意。同時產生更多的副作用,如:①藥物在水產品中殘留,危害人體健康,如產生「三致」、過敏,甚至產生人類目前的科學水平還未能了解的疾病或潛在危害。②導致水產動物體內外的微生物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或抗藥性,藥效降低,用藥量不斷增加,使養殖成本不斷增加的同時也使藥物殘留更為嚴重,形成惡性循環。③水產動物長期使用或濫用抗生素後,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時,也殺滅了動物體內正常的有益的微生物菌群,使機體正常微生態體系(醫學界稱之為「新的生理系統」)失衡,造成動物內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④使水產動物對抗生素產生依賴,抑制動物免疫系統的生長發育或降低了動物的免疫功能,使抗病能力下降。⑤未被魚類攝食的殘餌、魚類排洩物,進入水體,增加耗氧,汙染水體,產生有毒有害物質。⑥增加肝臟負擔,導致肝膽病頻發。
[0003]在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高度重視的今天,用現有的鯽魚飼料產品及養殖方式,養殖的鯽魚產品,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綠色健康的無公害鯽魚水產品的要求。
[0004]現有技術主要通過在飼料中添加一種或兩種添加劑,如:益生素(如酵母菌、芽孢桿菌、雙歧桿菌等)、酸化劑、酵母培養物、中草藥、大蒜素、寡糖製劑、植物提取物、特殊脂肪酸(如共軛亞油酸、亞油酸等)等,雖然對提高機體免疫力,或改善腸道環境,調整腸道微生物區系,或改善水體,減少汙染等等有一定作用。但效果比較單一。並沒有把鯽魚機體及水環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配方設計。難以達到健康養殖、生態養殖的目的,得到綠色健康的無公害鯽魚水產品。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根據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從而達到健康養殖、生態養殖的目的。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所述的飼料其組成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計,麵粉:10% -11%,青糠:10% -12%,DDGS:3_4%,豆柏:8% -13%,菜柏:28% -32%,棉柏:10% _17%,魚粉:9% _16%,豆油:2% -3%,磷脂油:
0.8% -1%,食鹽:0.15 ~0.20%,磷酸二氫鈣 '2.2% -2.4%,膽鹼:0.10 ~0.15%,沸石粉:0-2.5%,預混料:0.5~0.8%,複合添加劑:0.10~0.20%。
[0007]所述的每千克複合添加劑中的各組分為:酵母培養物0.60~0.72千克、中草藥提取物0.30~0.43千克、地衣芽孢桿菌0.030~0.041千克。
[0008]所述的飼料的生產工藝為:先將複合添加劑各組分按比例稱好後,混合好備用(要求混合均勻度的變異係數小於5%),再將食鹽、磷酸二氫鈣、膽鹼、沸石粉、預混料按比例稱好後,同複合添加劑一起混合好,製成預混劑備用(要求混合均勻度的變異係數小於5%);然後將麵粉、青糠、DDGS、豆柏、菜柏、棉柏、魚粉按比例稱好後,同上述預混劑一同粉碎到45~60目;將粉碎後的混合物混合均勻並添加豆油和磷脂油(要求混合均勻度的變異係數小於7%),製成半成品;制好的半成品,在調質器中用0.25-0.4MPa飽和蒸汽進行熟化處理,將半成品溫度均勻加熱提高到85~95度。然後用環模式硬顆粒制粒機生產成沉澱硬質顆粒飼料,再通過分級篩,除去過大顆粒、過小顆粒、粉塵後,即可。
[0009]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把鯽魚的腸道健康、肝臟健康同水體環境看成一個總體,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作為解決健康養殖、生態養殖的關鍵。本產品利用酵母培養物促進有益菌生長,改善腸道微生物代謝平衡和腸道黏膜的結構,保持腸道不受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的損傷,增強機體免疫力;利用中草藥提取物清除動物體內自由基,降低其對生物大分子的損傷,維護細胞膜的完整性,保肝護膽,恢復和治療肝損傷,消除免疫抑制,抑制病原微生物在體內的增殖,增強鯽魚的防病、治病、抗病毒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利用地衣芽孢桿菌調整腸道微生物區系,抑制動物體內有害菌生長,防止有毒物質的積累,分解水體中未被魚類攝食的殘餌和排洩物等,減少水體中的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改善水質,改良池塘淤泥,減少或消除其對魚體的毒害和免疫抑制,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通過各組分的協同增效,從而達到腸道、肝臟、水體整體調節的作用,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保障機體健康,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充分發揮動物的遺傳潛力,提高飼料適口性,提高飼料消化率。本產品天然無毒無副作用、無殘留和無抗藥性,可提高飼料營養價值,促進鯽魚快速生長,提高鯽魚抗應激能力及機體免疫調節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鯽魚養殖成本。食用本顆粒飼料後所產鯽魚為綠色生態的無公害鯽魚。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實施 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1]實施案例一:
下面通過實驗進行說明:
實驗塘口:面積20畝魚塘4個,分為兩組,一為實驗組,另一為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畝分別放養10尾一斤的鯽魚2000尾,3尾一斤的鱅魚40尾,3尾一斤的鰱魚125尾。
[0012]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權利要求】
1.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飼料其組成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計,麵粉:10% -11%,青糠:10% -12%, DDGS:3_4%,豆柏:8% -13%,菜柏:28% -32%,棉柏:10% -17%,魚粉:9% -16%,豆油:2% -3%,磷脂油:0.8% _1%,食鹽:0.15 ?0.20%,磷酸二氫鈣:2.2% -2.4%,膽鹼:0.10?0.15%,沸石粉:0_2.5%,預混料:0.5?0.8%,複合添加劑:0.10?0.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每千克複合添加劑中的各組分為:酵母培養物0.60?0.72千克、中草藥提取物0.30?0.43千克、地衣芽孢桿菌0.030?0.041千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飼料的生產工藝為將上述組分按比例稱好後,混合後靜置5?9小時;然後粉碎到38?45目;將粉碎後的混合物混合均勻;用環模式硬顆粒機生產成沉澱硬質顆粒飼料即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綠色生態型鯽魚用飼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用環模式硬顆粒機生產沉澱硬質顆粒飼料時,需要將加熱溫度提高到85?95度。
【文檔編號】A23K1/10GK103829079SQ201210486977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7日
【發明者】王桂芹, 薛密, 萬建美, 袁昌學, 王敏, 朱秋鳳 申請人:徐州正昌飼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