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裝置和電子籤名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21:47:06 1
專利名稱: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裝置和電子籤名工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裝置和電子籤名工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音頻信號發送設備(例如,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例如耳機插孔)和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例如,耳機)的音頻接口一般採用單聲道或者多聲道進行音頻信號的傳輸,一般令第三管腳作為單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一般令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即左聲道管腳和右聲道管腳。但是,不同的音頻接口的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的作用不同,存在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MIC,第二管腳地管腳GND,以及第一管腳地管腳GND,第二管腳麥克管腳MIC兩種類型的音頻接口。由於存在上述不同類型的音頻接口,當音頻信號發送設備(例如,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與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例如,耳機、耳麥、電子籤名工具等)的音頻接口不匹配時,音頻信號發送設備和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之間不僅無法通過音頻接口的麥克管腳進行通信,也無法正常使用音頻接口的音頻輸出管腳(左聲道管腳和右聲道管腳)進行音頻信號的傳輸。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不斷進步,移動終端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因此對於行動支付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然而由於移動終端的體積較小,對外接口非常少,因此如何實現電子籤名工具與移動終端的連接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由於移動終端存在不同類型的音頻接口,這也為移動終端與電子籤名工具的順利連接造成了障礙。特別是,由於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類型不統一,如果插入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之後,可能會不能夠被識別,從而造成電子籤名工具與音頻接口之間無法建立通信。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子籤名工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該裝置包括音頻接口,所述音頻接口包括第一管腳、第二管腳以及第三管腳,所述第三管腳為單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或者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一個,所述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一個,所述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另一個;所述第三管腳通過第一電路連接所述第一管腳,所述第一電路包括第一單向導通模塊;所述第三管腳還通過第二電路連接所述第二管腳,所述第二電路包括第二單向導通模塊;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所述第一管腳,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所述第二管腳;當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三管腳和所述第一管腳形成迴路,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三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形成迴路,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此外,所述第三管腳還通過第一匹配電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當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三管腳與所述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三管腳與所述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此外,所述音頻接口還包括第四管腳,所述第四管腳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所述第四管腳通過第三電路連接所述第一管腳,所述第三電路包括第三單向導通模塊;所述第四管腳還通過第四電路連接所述第二管腳,所述第四電路包括第四單向導通模塊;所述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所述第一管腳,所述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所述第二管腳;當所述第三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四管腳和所述第一管腳形成迴路,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所述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四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形成迴路,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0011]此外,所述音頻接口還包括第四管腳,所述第四管腳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所述第四管腳通過第二匹配電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當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四管腳和所述第三管腳同時與所述第一管腳形成迴路,每條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四管腳和所述第三管腳同時與所述第二管腳形成迴路,每條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此外,所述第一匹配電路和所述第二匹配電路包括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此外,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第三單向導通模塊和所述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包括二極體、三極體或MOS管。此外,所述第一電路還包括連接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一匹配模塊;所述第二電路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二匹配模塊;所述第三電路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三匹配模塊;所述第四電路還包括連接所述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的第四匹配模塊。此外,所述第一匹配模塊、所述第二匹配模塊、所述第三匹配模塊與所述第四匹配模塊包括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此外,所述音頻接口的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之間通過雙嚮導通元件相連。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籤名工具,包括上述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裝置和電子籤名工具,可以令音頻接口的音頻輸出管腳(單聲道、多聲道的左聲道管腳和/或右聲道管腳)與地管腳的迴路的阻抗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從而保證移動終端可以將音頻信號傳輸至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中。同時,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保證電子籤名工具正確的被移動終端識別,從而保證了移動終端與電子籤名工具可以順利連接。[0020]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一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二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三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四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五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六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七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八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第九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2的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3的示意圖;以及圖12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4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
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數量或位置,進一步,「第一管腳」、「第二管腳」僅是對管腳進行區分,並不用於限定管腳的位置。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下結合附圖首先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中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包括第一管腳至第四管腳。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中,對音頻接口的第三和第四管腳的定義如下音頻接口的第三管腳為音頻輸出管腳中的一個,即左聲道輸出管腳和右聲道輸出管腳中的一個,第四管腳為音頻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即左聲道輸出管腳和右聲道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MIC和地管腳GND中的一個,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MIC和地管腳GND中的另一個。實施例I圖I出示了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包括,音頻接口,其中音頻接口的第三管腳通過第一電路連接第一管腳;第三管腳還通過電路連接第二管腳,其中,第三管腳為單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或者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一個。其中,第一電路包括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第二單向電路包括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第 一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一管腳,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二管腳;當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管腳和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管腳和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通常為8/16/32歐姆。由於音頻接口的音頻輸出管腳(單聲道或者多聲道中的左聲道管腳和/或右聲道管腳)與地管腳的迴路阻抗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從而保證移動終端可以將音頻信號傳輸至音頻信號接收設備中。由此可見,音頻信號接收設備(如耳機、耳麥、電子籤名工具等)可以與設置有任何類型的音頻接口的移動終端連接,成功通過移動終端進行的檢測,並通過音頻接口的音頻輸出管腳(單聲道或者多聲道中的左聲道管腳和/或右聲道管腳)正常接收音頻信號。其中,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和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包括但不限於二極體、三極體或MOS管。例如,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為二極體時,二極體的正向端與第三管腳相連且負向端與第一管腳。當然,第一電路還可以包括連接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一匹配模塊,第二電路還可以包括連接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二匹配模塊。第一匹配模塊和第二匹配模塊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實現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參見圖2,第一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匹配模塊和單向導通模塊,第一匹配模塊採用電阻,單向導通模塊採用二極體;參見圖3,匹配模塊採用揚聲器,單向導通模塊採用二極體;參見圖4,匹配模塊採用變壓器,單向導通模塊採用二極體;參見圖5,匹配模塊採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單向導通模塊採用二極體,其中,比較器還可以替換為運算放大器;參見圖6,匹配模塊採用圖2-圖5所示的電路中的任一種,單向導通模塊採用PNP
型三極體;參見圖7,匹配模塊採用圖2-圖5所示的電路中的任一種,單向導通模塊採用NPN
型三極體;[0055]參見圖8,匹配模塊採用圖2-圖5所示的電路中的任一種,單向導通模塊採用N溝道結型MOS管;參見圖9,匹配電路採用圖2-圖5所示的電路中的任一種,單向導通模塊採用P溝道結型MOS管。當然,第一電路中依次連接的匹配模塊和單向導通模塊可以互換位置。當然,第二電路可以與第一電路同時採用相同的電路,也可以採用不同的電路,例如,第一電路採用電阻和二極體實現單向導通功能,第二電路採用揚聲器和三極體實現單向導通功能。實施例2圖10出示了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2的示意圖,參見圖10,本實施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中音頻接口的第四管腳通過第三 電路連接所述第一管腳;第四管腳還通過第四電路塊連接第二管腳,其中,第四管腳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其中,第三電路包括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第四單向電路包括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一管腳,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二管腳;當第三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四管腳和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四管腳和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由於移動終端向音頻信號接收設備發送的音頻信號可以僅通過一條線路進行傳輸,因此,可以選擇的使用第三管腳或者第四管腳進行傳輸。其中,第三單向導通模塊和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包括但不限於二極體、三極體或MOS管。例如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為二極體時,二極體的正向端與第四管腳相連且負向端與
第二管腳。當然,第三電路還可以包括連接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三匹配模塊,第四電路還可以包括連接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的第四匹配模塊。當然,本實施例的第三電路和第四電路可以與實施例I的第一電路採用的結構相同,第三電路和第四電路也可以採用相同的結構或者不同的結構實現單向導通功能。實施例3圖11出示了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3的示意圖,參見圖11,本實施例與實施例I的區別在於,本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還包括第一匹配電路。音頻接口的第三管腳通過第一匹配電路分別連接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其中,第三管腳為單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或者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一個;當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管腳與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管腳與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此時,通過匹配電路可以在第一電路或者第二電路無法達到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的情況下,進一步保證匹配電路與第一電路或者第二電路結合可以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匹配。[0071]其中,第一匹配電路也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實現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實施例4圖12出示了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實施例4的示意圖,參見圖12,本實施例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令音頻接口的第四管腳通過第二匹電路塊分別連接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其中,第四管腳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此時,通過匹配電路可以在第一電路或者第二電路無法達到識別電阻的情況下,進一步保證匹配電路與第一電路或者第二電路結合可以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匹配。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匹配電路也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實現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當然,第一匹配電路和第二匹配電路可以採用不同的電路實現,優選的,阻抗值相等。保證了採用第三管腳和第四管腳共同傳輸音頻信號時,均可以保證移動終端對與其音頻接口相連的耳機、耳麥、電子籤名工具等音頻信號接收設備進行識別。進一步可選地,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之間可以通過雙嚮導通元件,例如電阻R相連,上述雙嚮導通元件的阻值範圍可以為7. 71(0 151(0,一般採用IOK Ω、12ΚΩ 或 15ΚΩ。如果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之間通過雙嚮導通元件(例如,電阻)相連,本實用新型的音頻信號接收設備可以成功通過移動終端針對麥克管腳的檢測和識別。當然,上述實施例中,音頻接口可以是任一款四段式耳機插頭或者插孔,例如直徑為3. 5mm或2. 5mm的耳機插頭或者耳機插孔。上述實施例中,單向導通模塊採用的二極體可以是鍺管。 上述實施例中,單向導通模塊可以集成在單一晶片中,例如BAT54系列。上述實施例中,如果音頻接口為耳機插頭,則可直接將本實用新型的音頻信號接收設備插入音頻信號發送設備(例如,智慧型手機)的耳機插孔中;如果本實用新型的音頻接口為耳機插孔,則可以採用兩端都是耳機插頭的轉接線連接智慧型手機的耳機插孔。上述實施例中,採用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的音頻信號接收設備可以是耳機、耳麥、揚聲器、電子籤名工具等。所述的移動終端可以是手機。基於上述實施例可見,使用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的音頻信號接收設備與移動終端相連時,無論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的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是什麼類型,音頻信號接收設備都可以成功通過移動終端發送設備針對單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和多聲道的第三管腳和/或第四管腳進行的檢測和識別,並正常使用音頻輸出管腳進行音頻信號的接收和處理。實施例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三管腳通過第一電路連接第一管腳,第一電路包括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第三管腳還通過第二電路連接第二管腳,第二電路包括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其中,第三管腳為單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或者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一個。 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一管腳,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二管腳;當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管腳和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管腳和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進一步,在上述方法基礎上,還包括第四管腳通過第三電路連接第一管腳,第三電路包括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第四管腳還通過第四電路連接第二管腳,第四電路包括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其中,第四管腳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一管腳,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二管腳;當第三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四管腳和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四管腳和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然,本實施例中,第三管腳還通過第一匹配電路分別連接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當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管腳與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管腳與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然,本實施例中,第四管腳還通過第二匹配電路分別連接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當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四管腳和第三管腳同時與第一管腳形成迴路,每條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四管腳和第三管腳同時與第二管腳形成迴路,每條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此外,第一匹配電路和第二匹配電路包括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此外,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第三單向導通模塊和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包括二極體、三極體或MOS管。此外,第一電路還包括連接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一匹配模塊;第二電路還包括連接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二匹配模塊;第三電路還包括連接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三匹配模塊;第四電路還包括連接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的第四匹配模塊。此外,第一匹配模塊、第二匹配模塊、第三匹配模塊與第四匹配模塊包括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此外,音頻接口的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之間通過雙嚮導通元件相連。其中,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可以採用相同的結構或者不同的結構,第三電路和第四電路可以採用相同的結構或者不同的結構。第一匹配電路和第二匹配電路可以採用相同的結構或者不同的結構。實施例6[0111]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提出了一種電子籤名工具,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 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音頻接口,所述音頻接口包括第一管腳、第二管腳以及第三管腳,所述第一管腳為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一個,所述第二管腳為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的另一個,所述第三管腳為單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或者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一個; 所述第三管腳通過第一電路連接所述第一管腳,所述第一電路包括第一單向導通模塊; 所述第三管腳還通過第二電路連接所述第二管腳,所述第二電路包括第二單向導通模塊; 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所述第一管腳,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所述第二管腳; 當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三管腳和所述第一管腳形成迴路,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 當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三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形成迴路,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管腳還通過第一匹配電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當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三管腳與所述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當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三管腳與所述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音頻接口還包括第四管腳,所述第四管腳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 所述第四管腳通過第三電路連接所述第一管腳,所述第三電路包括第三單向導通模塊; 所述第四管腳還通過第四電路連接所述第二管腳,所述第四電路包括第四單向導通模塊; 所述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所述第一管腳,所述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所述第二管腳; 當所述第三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四管腳和所述第一管腳形成迴路,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 當所述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四管腳和所述第二管腳形成迴路,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音頻接口還包括第四管腳,所述第四管腳為多聲道的音頻輸出管腳中的另一個; 所述第四管腳通過第二匹配電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 當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四管腳和所述第三管腳同時與所述第一管腳形成迴路,每條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 當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所述第四管腳和所述第三管腳同時與所述第二管腳形成迴路,每條所述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
5.如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匹配電路和所述第二匹配電路包括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
6.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第三單向導通模塊和所述第四單向導通模塊包括二極體、三極體或MOS管。
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電路還包括連接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一匹配模塊;所述第二電路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二匹配模塊;所述第三電路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三單向導通模塊的第三匹配模塊;所述第四電路還包括連接所述第四單向導通模塊的第四匹配模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匹配模塊、所述第二匹配模塊、所述第三匹配模塊與所述第四匹配模塊包括電阻、揚聲器、變壓器、並聯的電阻和比較器或並聯的電阻和運算放大器。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音頻接口的第一管腳和第二管腳之間通過雙嚮導通元件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終端為手機。
11.一種電子籤名工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ι- ο任一項所述的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的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識別裝置和電子籤名工具,該裝置包括音頻接口,具有第一至第三管腳,第一和第二管腳分別為麥克管腳和地管腳中一個和另一個,第三管腳為音頻輸出管腳;第三管腳通過第一單向導通模塊連接第一管腳;第三管腳通過第二單向導通模塊連接第二管腳;第一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一管腳,第二單向導通模塊的電流方向為流向第二管腳;當第一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和第一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第二單向導通模塊導通時,第三和第二管腳形成迴路,迴路的阻抗值與該識別電阻相匹配。可以令音頻接口的音頻輸出管腳與地管腳的迴路的阻抗與移動終端的識別電阻相匹配。
文檔編號H03H7/38GK202721651SQ20122028015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3日
發明者李東聲 申請人: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