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吃喝休閒好去處(京城百姓夜生活探訪)
2023-06-20 06:08:39 1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魏婧 宗媛媛
夕陽西沉,華燈初上。隨著暑熱漸褪,京城豐富的夜生活又即將登場。
在多種選擇中,各式各樣的惠民演出傳遞出一縷文化氣息。不必大老遠折騰,甚至無需花費什麼開銷,徜徉休閒間,人們就能獲得藝術與美的享受。
落日浪漫,四合院開起音樂會
張張小桌次第排開,上方掛起一組組串燈,將攤位裝點得晶瑩琳琅。上周末,在「美後肆時」四合院的院前廣場,「夏日潮市集」如約而至。
復古首飾、手作皮具、飲品咖啡……漫步於此,新穎別致的奇趣小物引得人們紛紛駐足。有位小女孩還帶來不少火漆蠟粒,包括年輕人中最流行的「咕卡」,像模像樣地招待顧客。選擇喜歡的圖案,一番製作後,就成了個性吊墜。小姑娘的父親介紹,孩子開學將升五年級,第一次參加市集,「帶她體驗下,也是一種鍛鍊。」
市集「練攤」如火如荼,走近四合院門口,內裡傳出歌聲陣陣。傍晚八點,一場由聲所樂隊帶來的「落日音樂會」正至酣處,近百位觀眾揮舞著螢光棒,跟隨旋律打著節拍。「不要裝模作樣,與我擦肩而過……」當主唱彈起吉他,唱到一首搖滾歌曲時,滿院的觀眾都站了起來,蹦跳搖擺,十分投入。
「之前聽過搖滾嗎,感覺怎麼樣?」一曲終了,主持人俯下身詢問前排一位小男孩。「我看還行,挺不錯的!」小男孩煞有介事地點點頭,惹得大伙兒哄堂大笑。
喧騰過後,換成一位女歌手登場,輕輕吟唱起一首抒情慢歌。抬頭仰望,四合院灰瓦飛簷,勾勒出通透深藍的天空。音樂和晚風間,人們歡聚一堂,是獨屬北京夏夜的浪漫。
坐落於美術館后街40號的「美後肆時」, 迴廊相連、雕梁畫棟,是座寬敞的兩進四合院。其名寓意「四季更新,四時更迭,美好永不間斷」。作為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自2020年9月開放以來,憑藉高質量、多樣化的文化服務供給不斷「出圈」,
記者發現,為方便市民參與,「美後肆時」的公號上,晚間、周末活動尤其豐富。僅以最近的周末為例,就有非遺手作老師,帶領市民縫製綠色小馬;傳統服飾研究者講解如何欣賞漢服,感受「華夏有衣、襟帶天下」的中華禮儀;古琴演奏家團隊開辦音樂會,為聽眾彈奏《鳳求凰》、《陽關三疊》等名曲……讓市民在小院裡邂逅生活之美、盡享歡樂時光。
相聲消夏,名家專場笑語不停
「安排你們喝酒,每個人一瓶,一瓶白酒!」
「那不開玩笑嘛,演出之前不能喝酒。」
「無酒不成席呀,不能喝,那就每個人一彈。」
「一瓶都喝不了,一壇誰受得了!」
「放心,就是把這個白酒,倒在酒盅裡邊兒,中指往裡一沾,衝著你們的鼻子尖兒一彈。」
「這麼個彈啊!」
……
舞臺上,相聲演員於磊、付朝奎表情豐富,二人表演的《找堂會》一逗一捧詼諧幽默,觀眾笑得前仰後合。
前日起,在順義影劇院,「順義區七夕文化活動暨第六屆消夏相聲藝術節」再度來襲。連續三天,每晚7點半開始,都會為觀眾獻上妙語連珠的相聲專場。
記者看到,周三晚間的首場演出為「青年才俊」專場,人氣頗高的金霏、陳曦,在最新相聲段子《有時間了》裡,大談做飯、露營的種種趣事。還有應寧、王玥波的《太空之旅》,張天雷、李菁的《大話三國》等諸多選段。此外,北京琴書、快板表演,同樣令人大飽眼福。演員在臺上賣力,與觀眾互動頻頻,帶來整整兩個小時的歡樂時光。
今晚,第三場演出,「一脈相承」專場即將開啟。師承相聲大師馬季先生的相聲名家李增瑞,也會傾情登臺。順義影劇院經理徐磊介紹,相聲是一種民間說唱藝術,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具有非常嚴格的師承和特色講究。北京作為相聲發源地之一,尤其注重這種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在「七夕」期間舉辦消夏相聲藝術節,是順義區延續多年的品牌活動。更受廣大群眾歡迎的是,在順義區文旅局支持下,影劇院所有演出都走公益惠民路線,超過半數是免費贈票。徐磊介紹,例如這三場名家薈萃的相聲演出,共計300張福利門票,均是通過公眾號申請提前送出的。此外,在「北京順義」、「順義文旅」等多個平臺上還開放了直播渠道,不方便到現場的觀眾也可輕鬆收看。
年初「賀新春」戲曲藝術節、年中相聲藝術節,過後還將籌備中秋交響音樂節,再加上日常的周末場演出……影劇院滿滿當當的活動,已成為不少忠實觀眾的陪伴和惦記。
活力煥發,會館有戲盛景重現
夜幕降臨,燈火閃爍。前門三裡河畔溪水潺潺,不遠處的青雲胡同古樸靜謐。青磚灰瓦間,修繕一新的懸山式木結構古建築格外醒目,有著400多年歷史的顏料會館重新煥發活力,由中國雜技團帶來的精彩演出在這裡亮相。
戲臺上,兩名柔術演員化身靈巧活潑的小狐狸,將舞蹈的「包、穿、站、連、推、拿、展」等手法與雜技動作完美融合,用腰功和腿功給人們一種「力」與「美」的享受。
在臺下的連連喝彩聲中,又一名身著民族服飾的演員耍起了花壇。在他身上,沉重的花壇或翻或滾或轉或停,自如地上下舞動。隨後登場的舞者,則用近乎突破極限的腳下踢踏速度,把踢踏舞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手中不斷增加的飛球,讓全場觀眾屏息凝神,最後一刻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與許多「高高在上」的演出不同,顏料會館將演員與觀眾的距離大大拉近。《滑稽歡樂氣球》節目中,演員索性走下舞臺,直接來到觀眾身邊,與現場的小朋友在互動中完成了魔術氣球表演。
據了解,自從去年10月「會館有戲」項目啟動以來,類似的演出幾乎每周末晚上都會在顏料會館驚喜亮相。
考慮到會館場地有限,北京演藝集團沒有將「大部頭」戲劇直接搬上來,而是選擇根據會館舊址建築和空間特點,推出「小而美」「小而精」的演出節目,將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用現代編排方式呈現出來,融入國潮、國風等元素,為市民帶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也吸引更多年輕人走入會館看戲。
「青年才俊」相聲專場,應寧、王玥波在演出中
「只要在微信公號上提前預約,就能免費欣賞藝術家們帶來的高水準演出,真是太幸福了!」作為忠實觀眾,劉女士總是會密切關注最新的活動預告,「手速得快,分分鐘就會搶完。」
顏料會館,幾乎每周末都推出「會館有戲」的演出
這周末,評劇名家還將在顏料會館相聚,帶來《金沙江畔》《乾坤帶》《秦香蓮》等經典唱段。立秋當晚,北京國際流行音樂周將帶來打擊樂專場,讓觀眾感受流行音樂與傳統文化碰撞出的別樣風採。
事實上,「會館有戲」正是會館活化利用邁出的重要一步。位於核心區的湖廣會館、安徽會館、臨汾會館、臺灣會館等會館陸續迎來新生,民樂、歌舞、曲藝、雜技、崑曲、評劇、河北梆子等形式多樣的演出相繼登場,百年前會館裡「鄉人歡聚看鄉戲」的熱鬧場景得以重現,也為京城夜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