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輪轂端徑跳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1:12:31

本實用新型屬於輪轂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非接觸式輪轂端徑跳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車輪是汽車行駛的重要功能部件之一,由輪輞與輪輻組成,它不僅承載整車及全部載重的重量,而且是汽車提高造型美觀性的重要外觀部件。汽車製造企業對車輪的外觀結構、機械性能、安全性能等要求都很嚴格,對車輪總成的眾多性能也越來越重視
輪轂端面跳動、徑向跳動是車輪總成的關鍵幾何特徵量,直接影響到整車的運行性能。現有輪轂端面跳動、徑向跳動檢測公開技術
技術主要依靠操作人員利用百分表測量獲得,工人勞動負荷過大、效率低下,而且測量精度相當低,不能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例如專利一種車輛輪轂檢測系統及其使用方法(CN104596468.A)、車輪端徑跳同步檢測裝置(CN202661000.U)、非接觸車輪多功能檢測系統(CN105115422.A)等公開技術。但包含上述公開專利技術在內的現有技術,一部分公開技術是接觸式打表測量,存在測量精度、設備穩定性差等不足;一部分技術非接觸測量技術、結構複雜、設備成本較高,無法在實際生產線普及應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套輪轂端徑跳檢測裝置,使得在輪轂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測得輪轂端徑跳參數。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易於操作,能夠實現輪轂的徑向跳動及端向跳動,極大地提高了輪轂檢測效率,為企業減小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套輪轂端徑跳檢測裝置,使得在輪轂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測得輪轂端徑跳參數。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易於操作,能夠實現輪轂的徑向跳動及端向跳動,極大地提高了輪轂檢測效率,為企業減小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
一種非接觸式輪轂端徑跳檢測裝置,它包括檢測支架,在檢測支架上設置有主軸支撐座和圓柱直線導軌,主軸支撐座包括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和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以及將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和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連接在一起的支撐柱,在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和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中設置有主軸,在主軸的頂端設置有輪轂安裝盤,輪轂安裝盤一定半徑尺寸位置陣列分布與被檢測輪轂定位孔數量、位置匹配的螺紋孔,螺紋孔與定位螺栓配合。輪轂安裝盤上定位螺栓與被檢測輪轂定位孔配合定位,定位錐帽與被檢測輪轂中心孔配合定位;主軸的下端設置有從動輪,設置在檢測支架上的步進電機通過皮帶驅動從動輪;T形支架通過開口直線滑動單元與圓柱直線導軌連接並在圓柱直線導軌上左右滑動;T形支架上按照被檢測輪轂形位參數分布固定有2個傳感器聯接板,傳感器聯接板的兩個側面分別布置1個雷射位移傳感器。
本方案的具體特點還有,在主軸頂部設置有定位錐帽;輪轂安裝盤中心位置通過螺栓與定位錐帽聯接,定位錐帽外徑與被檢測輪轂中心孔配合。
定位螺栓為內六角定位螺栓,可根據被測輪轂型號更換定位螺栓。
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與支撐柱通過上螺母固定連接;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和檢測支架通過支撐柱和下螺母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主軸、帶座外球面球軸承與支撐柱組成輪轂旋轉機構;利用步進電機、主動輪、皮帶、從動輪及電機支架組成輪轂驅動機構;主軸上端大徑端面為檢測臺面,檢測臺面中心位置通過螺栓與定位錐帽聯接,定位錐帽與被檢測輪轂中心孔配合;利用主軸、定位螺栓、定位螺帽組成輪轂定位結構;利用雷射位移傳感器、傳感器聯接板、T形支架、開口直線滑塊單元、圓柱直線導軌及L形擋板組成輪轂檢測機構。根據不同型號輪轂上的定位孔,在檢測臺面一定半徑位置處陣列分布與被檢測輪轂定位孔對應數量的螺栓孔,螺栓孔配合對應內六角螺栓形與輪轂定位孔配合定位。檢測系統中 L形擋板及圓柱直線導軌位置可根據不同型號被檢測輪轂調節。檢測支架由鋁合金型材搭建。
在輪轂檢測旋轉一周過程中,利用雷射位移傳感器獲取輪轂端徑向跳動參數,利用工控機控制步進電機動作,以及處理雷射位移傳感器採集的位置信號,從而獲得被檢測輪轂的端徑跳參數。與現有檢測裝置及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旋轉系統由二個帶座外球面球軸承之間通過兩端帶有螺紋的支撐柱聯接支承主軸旋轉,結構簡單、穩定性強;本實用新型可通過更換不同型號定位錐帽,更改定位螺栓數量及位置適用於不同型號輪轂檢測。本實用新型檢測支架及電機支架由鋁合金型材搭建,成本低且外形美觀。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提高了輪轂檢測效率,為企業減小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非接觸式輪轂端徑跳檢測裝置。
圖中:1-檢測支架,2-電機支架,3-步進電機,4-從動輪,5-皮帶,6-主動輪,7-主軸,8-下螺母,9-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10-支撐柱,11-上螺母,12-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13-定位螺栓,14-L形擋板,15-圓柱直線導軌,16-開口直線滑動單元,17-T形支架,18-傳感器聯接板,19-雷射位移傳感器,20-定位錐帽,21-輪轂;22-輪轂安裝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非接觸式輪轂端徑跳檢測裝置,它包括檢測支架1,在檢測支架1上設置有主軸支撐座和圓柱直線導軌15,主軸支撐座包括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9和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12以及將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9和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12連接在一起的支撐柱10,在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9和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12中設置有主軸7,在主軸7的頂端設置有輪轂安裝盤22,輪轂安裝盤22與輪轂21通過螺栓連接;主軸7的下端設置有從動輪4,設置在檢測支架1上的步進電機3通過皮帶5驅動從動輪4;T形支架17通過開口直線滑動單元16與圓柱直線導軌15連接並在圓柱直線導軌15上左右滑動;T形支架17上按照被檢測輪轂形位參數分布固定有2個傳感器聯接板18,傳感器聯接板18的兩個側面分別布置1個雷射位移傳感器19。
在主軸7頂部設置有定位錐帽20;輪轂安裝盤22中心位置通過螺栓與定位錐帽20聯接,定位錐帽20外徑與被檢測輪轂21中心孔配合。
根據不同型號輪轂21上的定位孔,在輪轂安裝盤一定半徑距離處陣列分布與被檢測輪轂定位孔對應數量的螺栓孔,在螺栓孔中設置對應的內六角定位螺栓,內六角螺栓穿過輪轂定位孔旋入到螺栓孔中。
第二帶座外球面球軸承12與支撐柱10通過上螺母11固定連接;第一帶座外球面球軸承9和檢測支架1通過支撐柱10和下螺母8固定連接。
在輪轂21被檢測旋轉一周過程中,利用雷射位移傳感器19獲取輪轂21端徑向跳動參數,利用工控機控制步進電機3動作,以及處理雷射位移傳感器19採集的位置信號,從而獲得被檢測輪轂的端徑跳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