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周朝時所有的諸侯國(一文讀懂周朝諸侯國關係)

2023-05-31 01:00:48

眾所周知,周武王建立周朝後開始實行分封制,關於分封諸侯的情況,目前文獻中記載的數據卻不太統一,本篇我們著重探討下周朝時部分比較重要的諸侯國的具體情況!

為啥是部分呢?首先按《禮記》中的標準華夏一共九州,一個州方圓大概千裡,一個州內光方圓百裡、七十裡、五十裡的國家大大小小加起來有200多個。也就是諸侯國的大小和今天一般縣城的大小差不多。因此小的諸侯國對歷史的影響很小。

其次,古代的小諸侯國太多,因歷史久遠而且缺少歷史文獻資料。他們在歷史上遺留的痕跡有的可能僅僅只有一個國名,更多的甚至連國名都沒留下!

比如被稱為「挖出來的諸侯國」的曾國,因為曾侯乙編鐘聞名於世,然而在這之前,史書中幾乎查不到這個諸侯國的任何記載。最後還是通過考古挖掘才使人們了解了曾國的歷史過往。

聞名天下的曾侯乙編鐘

周朝封了哪些國家?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荀子》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左傳》

「此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今無存者矣」——《呂氏春秋》

「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禮記·王制》

原本以後呂氏提出有一千兩百多個國家的概念已經夠令人震驚的了,沒想到《禮記》竟然根據古代九州平均計算的方法,在不加天子的元士和諸侯的附庸國的情況下得出一千七百多個國家的數據!由此可見,各個文獻上的觀點並不統一。上篇文章,我們已經解釋過諸侯國的數量過多的問題了,本篇我們著重探討諸侯國的大概情況。

先說周朝封的國家,這裡主要參考《史記》中的說法!《史記》中明確記載的先封的諸侯國家:封神農氏的後代於焦國;封黃帝的後代於祝國;封堯的後代於薊國;封舜的後代於陳國;封禹的後代於杞國;

功臣中首封太師姜尚(即姜子牙)於齊國;封武王兄弟周公於魯國;封武王兄弟召公於燕國;封武王弟弟叔鮮于管國,封武王弟弟叔度於蔡國;

其他功臣是依次受封的,並沒有一一列出名字。不過據統計在《史記》中出現的諸侯國有100多個!

周朝諸侯國地理位置圖

這些國家和周王朝的關係?姬姓國——「周王室的自家人」

周王室為姬姓,黃帝的後代,武王建立周朝後對姬姓大加封賞,所謂的「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總的來說,封的最多的也是這類人。除了《史記》記載,目前已能確認的諸侯國如下,我們來看下都有哪些國家是周王室同宗的。

1、吳國、虞國(文王大伯的後代)

吳國系周太王長子太伯之後,未來的春秋五霸之一,和越國之間的愛恨情仇特別精彩,後續我們也會說到。

周太王,聽名稱就能看出來不一樣。他是周文王的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所以太伯其實是文王的大伯,武王為啥封到他爸的大伯這裡了?按理說關係比較疏遠了,我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太伯的行為。

周太王原本有三個兒子,文王他爹季歷排在第三,本來是最沒有機會繼承國君位置的,因為季歷生了個兒子姬昌(文王)比較賢能。後來,老大和老二覺得父親想立老三以便讓姬昌(文王)做繼承人,就主動讓賢了。

虞國系周太王長子太伯之後。 三十六計「假道伐虢」中,因為國君貪戀寶物,借道給晉國軍隊伐虢國,然後被晉國回師途中順道一塊滅了的國家。

2、虢國(文王弟)

虢國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周武王滅商後,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虢仲(一說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縣西汜水鎮)。虢叔(一說虢仲)封西虢(今陝西寶雞市東)。

3、魯國與凡、蔣、邢、茅、胙、祭六國(文王第四子)

魯國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的封國。所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既是王室後裔,又位列三公,先後輔佐文王和武王,成王年幼時又代替其攝政,後還政於成王,是開國功臣中第二個被封的。因為周公要在王室供職,便封他的長子伯禽於曲阜建立魯國,是方圓七百裡的大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記載:「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因為周公貢獻比較大,周王室除了封周公魯國外,還分別封了他的六個兒子為一方諸侯。

周公像

4、管國、蔡國、霍國(文王第三、五、八子)

這三個國家依次分別是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鮮、第五子蔡叔度、第八子霍叔處的封國。周武王為了監督商代後裔武庚,將兩個兄弟管叔鮮和蔡叔度分別封於管國和蔡國,兩國原本是起監督作用的。但周公旦攝政後,管叔鮮勾結蔡叔度、霍叔處、武庚叛亂,結果管叔被誅,管國被廢;蔡叔被放逐;霍叔被廢為平民;

5、曹國、郕國、衛國、沈國、毛國、郜國、雍國、滕國、畢國、原國、酆國、郇國、賴國(文王第六到十九子)

以上分別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曹)、第七子郕叔武()、第九子康叔封(衛)、第十子季載(沈)、第十一子毛叔鄭(毛)、第十二子(郜)、第十三子(雍)、第十四子錯叔繡(騰)、第十五子畢公高(畢)、第十六子(原)、第十七子()、第十八子(郇)、第十九子叔穎(賴)的封國

6、北燕國、召國(召公)

北燕國系召公奭的封國,周武王時,召公奭受封於燕地,但他並未前往,由長子克前往就任;

召國系召公奭在王畿內的封國,召公奭為周室三公之一。

關於召公這個人,有說是文王的兒子,又說不是的,所以暫且單獨列出來。

7、古韓國、邗國、應國、晉國(成王弟)

均為周成王的弟弟的封國,其中晉為唐叔虞的封國,未來的春秋霸主之一;

8、單國(成王子)

單國為周成王之子的封國。

9、楊國、鄭國、劉國(後世王子)

楊國是周宣王的兒子尚父的封國。

鄭國系周厲王幼子友的封國

劉國劉康公為周頃王的小兒子

10、魏國、韓國(晉國公族)

魏國祖先畢萬為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后裔。晉獻公滅古魏國,把它封給畢萬,立魏氏。前403年,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冊封魏斯為諸侯,魏國建立。

韓國的先人為晉國公族。晉武公封曲沃桓叔庶子萬於韓原,立韓氏。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韓國建立。

11、巴國、曾國、古魏國

巴國在商代已經見稱於世,主要活動在漢水中遊一帶。商代末年,參與武王伐紂,成為周王室分封於漢水一帶的諸侯,是周初著名的「漢陽諸姬」之一。

曾國系周朝開國功臣南宮适(即南宮括)之後,史書稱為隨國。就是那個上文我們說到的被稱為「挖出來的諸侯國」。

古魏國系西周時分封的姬姓諸侯國。

12、西周國、東周國

西周國桓公是周貞定王幼子,哀王思王考王之弟。考王元年(前440年)封其弟揭於河南,以延續周公的官職,是為西周桓公。這是周朝最後一次分封,至此周朝土地分封完畢,周天子也寄居在此國。

東周國惠公為西周威公少子。

風姓國——「伏羲氏的後代」

風姓是太昊部落的姓氏,風氏出自上古三皇之首伏羲的父親風雷王燧人氏,燧人氏自立為「風」,這是中國人最早之姓氏。據《帝王世紀》云:包羲太昊伏羲氏,風姓也。」又《竹書紀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為風姓。」

1、宿國

周武王為了表示對伏羲氏的景仰,封伏羲氏的後代在宿(今山東省東平縣宿城鎮)。春秋時期,宋國滅亡宿國。

2、須句國

須句,亦作須胊,封地在今山東省梁山縣小安山鎮。

3、顓臾國

東夷部落首領太昊,在遠古時代就建立了顓臾方國。西周初期,成王封之為「顓臾王」,周天子給顓臾國的主要任務就是祭祀蒙山。

4、任國

任國定都在今山東濟寧市境。春秋戰國時代任國先後隸屬於魯、宋、齊國。至戰國時期任國猶存。秦統一中國後,廢任國而改為任城縣。

己姓國——「黃帝兒子玄囂的後代」

《古今姓氏書辨證·六止》:「黃帝子得姓十四人,而青陽、夷鼓同為己姓。青陽,少昊氏(玄囂)也;夏諸侯有蘇氏,周諸侯郯子,皆其後。有蘇氏女於紂,為之妲己。」《郡國志》記載:「己國,高陽裔,即南郡縣。以國為氏。」

又,上古虞夏時代的昆吾氏(昆吾國)也是己姓部落(方國),該支昆吾氏氏少昊的後裔,少昊衰落後由顓頊統領,成為祝融八姓之一。無論直接出自黃帝的己姓,還是出自高陽氏(顓頊)後裔的己姓,都是黃帝後裔,因為高陽氏也是黃帝後裔。

1、蘇國

蘇國前身為夏時建立的溫國,商湯滅之,而後同宗有蘇氏居其地,商末,有蘇氏助周伐商,周武王賜蘇忿生家鄉十二邑建蘇國,都城溫。

2、莒國

莒國,子爵,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今山東密州莒縣是也。

3、胡國

周朝有諸侯國歸姓胡國,歸姓是畏方(鬼方)之姓,據《山海經》記載為威姓,少昊之子,食黍;《左傳》鬍子國姓歸,為楚所滅,子孫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以姓為氏者世居吳郡」。

注意:胡國為歸姓,並非己姓。之所以列在此處,是因為它也是少昊之子(玄囂)的後代。

羋姓國——「黃帝孫子顓頊的後代」

羋姓是顓頊部落的後代,顓頊的父親是昌意,昌意的父親是黃帝,也就是羋姓屬於黃帝兒子昌意的一脈。前篇我們說過,昌意和玄囂這兩支黃帝的後代,在中國歷史上輝煌了2500多年!

1、楚國

鬻熊,是周文王的火師。[13] 周成王封鬻熊曾孫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建立楚國。後來的春秋五霸之一(五霸說法不同,這裡取《墨子》和《荀子》的觀點)。

2、羅國

羅國是羋姓穴熊部落的一個分支,與楚國同祖。亦是子男小國。春秋初期,為楚所滅。

3、虁國

蘷國是子爵國,是鬻熊的六世孫熊摯之後所立。公元前634年為楚所滅。

姞(jí)姓國——「黃帝兒子伯鯈的後代」

姞氏是漢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被認為是上古八大姓之一。5000年前黃帝賜封的12個基本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之一,為黃帝之子伯鯈所承受的姓。伯儵受姓姞氏,又得到黃帝的賜封地古燕,其子孫建立了姞姓古燕國。

南燕國

伯儵在商朝時被封於燕(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建立燕國,歷史上為與薊地燕國相區別,稱作南燕。此燕國為姞姓,一直延續到春秋。

姜姓國——「炎帝部落的後代」

姜姓源出神農氏,為上古八大姓之一。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

1、「齊、許、申、呂由大姜」

齊國系周開國功臣呂尚的封國。即我們熟悉的姜子牙,其實姜是姓,呂是氏,名是尚,字子牙,號飛熊。關于姓氏前篇已有探討。齊國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春秋首霸,戰國七雄之一,後續還會說到;

影視劇中姜尚形象

許國是許文叔的封國,為太嶽之嗣。強鄰環伺,經常受到強國侵略;

申國源於姜戎,是較早與華夏融合的西戎。先周時期姬姓周人便與申人世為婚姻,西周時一直為周室守西疆。周幽王時,因為廢了申侯的妹妹王后和外甥的王位,申侯聯合鄫國、犬戎進攻西周王室並殺了周幽王,滅了西周王朝;

呂國為姜姓羌人發展出四支胞族即「四嶽」之一,在夏朝時已被封呂侯;

2、紀國

紀國,是位於商朝東方的諸侯國。西周夷王年間,王烹殺齊哀公。傳說是紀侯進讒言的緣故。兩國結仇,後為齊所滅。

3、鄣國

鄣國是齊太公的後代所立,為齊國附庸。齊桓公年間,齊滅鄣。

媯(guī)姓國——「虞舜的後代」

媯姓是虞舜的後代。媯姓是中國上古八大姓之一。

1、息國

侯爵,媯姓,今蔡州新息縣是也。後為楚滅,子孫以國為氏。

2、陳國

周武王滅商之後,封虞舜的後代胡公滿於陳,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附近),讓他奉守舜帝的宗祀。

3、遂國

遂國是周武王封舜的後裔於遂(山東省寧陽、肥城一帶)所建之國,是魯國的附庸國。

4、齊國(戰國田齊)

出於陳厲公之子陳完。陳國公子敬仲奔齊,齊桓公任為工正。田氏家族歷經300年苦心經營,逐步篡奪了齊國政權。周安王十三年(前389年),敬仲九世孫田和正式列為諸侯,田氏齊國建立。田齊的國都仍在臨淄,疆域亦襲姜齊之舊。

姒(s ì)姓國——「夏禹的後代」

姒姓,上古八大姓之一,也是夏朝的國姓。

1、杞國

杞國建國於商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跡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國重新建國。此國雖小,卻是夏朝黃室後裔,存有夏禮,孔子曾經為此專門拜訪。

2、越國

相傳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無餘。商朝時封地本在今山東菏澤地區,後逐漸遷移到今天的蘇州吳中一帶。春秋五霸之一,和吳國之間的恩怨後邊還會說到。

子姓國——「商湯的後代」

子姓,上古姓之一,殷商(商朝)的國姓。

1、鄧國

鄧國的先人早期就活動於黃河中下遊地區,商代的鄧為侯國。

2、邶國

「周武王滅商之後,為了安置殷商遺民,將商王畿之地分為邶、鄘、衛三地,封商紂王子武庚於殷地,稱邶國。西周設立的邶、鄘、衛三國,後來因武庚串通管叔、蔡叔叛周而招致周公領兵東徵,結果武庚、管叔、蔡叔被殺,原來的邶、鄘、衛三國之地劃歸衛國所屬,周王室封康叔於衛,領「以殷餘民」。從此邶國之民和邶國之地轉屬衛國所有。邶國僅歷武庚一代而終結,是周初封國中壽命最短的方國。」

3、宋國

宋國是微子啟的封國。武王滅商後,封微子啟於宋。微子啟這個人和商紂王是一母所生,而且微子啟是長子。按理說本應立他為帝,但是因為微子啟母親生他的時候身份還只是妾,而生紂王的時候他們母親轉正為後了,大臣們根據理法非要立紂王為繼承人(可嘆啊!!!)。

4、朝鮮國

周武王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此朝鮮就是當今的韓國、朝鮮那塊兒。其實歷史上的朝鮮推算下來,屬於或附屬於中原王朝的時間甚至遠大於自己獨立的時間,這段歷史我們可以以後再聊。

嬴姓國——「皋陶、伯益的後代」

嬴姓為秦國及趙國國姓。皋陶姓嬴,被大禹選為繼承人,意外死亡,後來他的兒子伯益被大禹選為繼承人。「嬴」姓為中國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媯)之一。

司馬遷《史記》「昔伯翳(益)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

1、葛國、徐國(伯益子)

葛國,又稱葛伯國,夏代封國之一,是伯益的長子大廉的封地。

伯益因輔佐治水有功,禹封其子若木於徐,建立徐國。

2、江國

江為小國,春秋早期先依附於楚,楚成王曾嫁妹於江。待齊國稱霸時,江又改依於強齊,後為楚國所滅。

3、黃國

《竹書紀年》載:「(夏)後相即位,二年,徵黃夷。」商代黃夷已在淮水之濱建立國家,與商王的關係不是十分和諧。周人滅商後,黃人歸服,得以保留。

4、梁國

周宣王封秦仲二兒子秦康為梁伯,封邑在夏陽梁山(今陝西省韓城市附近),定為梁國,後為秦所滅。

5、秦國

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養馬之功,將他們分封在秦,作為周朝的附庸,讓其繼續嬴姓的祭祀。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後世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

電視劇《大秦帝國》海報

6、趙國

趙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戰國時期七雄之一。相傳先祖造父為周穆王御,因助周平定徐偃王之亂,封於趙城。後代叔帶為周朝卿士,因不滿周幽王的昏庸,離開周王,侍奉晉文侯。後來實力增長,「三家分晉」中建立趙國。

7、谷國

谷國,初被分封時爵位為伯爵,嬴姓,與趙、秦同一個源流。

比較重要的諸侯國

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譜列春秋之時的列國事件,共有十四欄,即:周、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吳。除首欄周為共主外,實譜十三諸侯。

第二欄中魯象徵《春秋》當一王之法,不計在十二數中,故表名《十二諸侯年表》。或許在司馬遷的眼中,這些諸侯國的歷史都是值得流傳以警示後人的吧!

總結

雖然本文只列舉了已知的約八十多個諸侯國家的情況,但是已經足以勾勒出了周朝諸侯國的骨架和血肉了。讀完此文我們大概能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周朝時期無論是封國還是服國,往上追溯,基本都是黃帝的後裔;再一次印證了之前文章中寫的,黃帝的後代姓氏在古代是中國最尊貴的姓氏。

2、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中,姬姓是封的最多的,當然它們和周王室的血緣關係也是最近的;

3、除了分封王室親戚外,對於上古帝王如伏羲氏、黃帝、舜、禹和殷商的後代也進行了分封。這一舉措我們可以理解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4、分封制雖然前期有利於周王朝的統治,然而越到後期周王室的控制力度越小,最終使得自己的封地越來越小,被自己封的諸侯國所滅,真所謂成也分封,敗也分封啊!

本文參考:

《史記》

《禮記》

《荀子》

《百家姓》

《左傳》

《呂氏春秋》

《竹書紀年》

《帝王世紀》

《山海經》等

百度百科:周朝諸侯國

寫這篇文章,用了大概有三四天時間,是我有史以來寫的最長的一篇文章。因為要講好春秋戰國的故事,必須要把橫軸的坐標國家的關係理順了。查閱了很多資料,越學習越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如果文中有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提出!謝謝您的鼓勵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