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鏡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1:21:01 1
專利名稱:相機鏡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相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利用分光裝置使進入到相機內的光線可以被傳統相機和數位相機所用,並達到傳統相機和數位相機同時使用或選擇使用的相機鏡頭。
如
圖1所示,早期的相機是畫家從事寫生的一種工具,其主要是在一個密閉的暗箱上開設有一個針孔(Pin Hold),當外界的光線透過針孔進入到暗箱內時,外界的景物會由於小孔成像的光學原理下在暗箱內呈現出倒影,此時,如果在倒影處放置感光軟片,就能產生感光作用並留下潛影。
初期的相機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而設計,但鑑於針孔的透光量微弱及成像不清,在拍照時不但要延長曝光時間,而且成像也不清晰。此後,當人們發現凸透鏡的聚光作用和成像能力比針孔優秀時,就用凸鏡來代替針孔,並在凸鏡的後側加上控制光量的光圈,從而形成現代相機。
數位相機是傳統相機與掃描器的結合,其原理與傳統相機幾乎沒什麼不同,同樣是利用光學鏡頭將物體反射的光聚焦在相機的內部。其差別是透過的媒介不同,傳統相機是利用光線讓底片的感光劑受光,使影像紀錄在底片上,該底片一般為溴化銀塑膠片,需經顯影、急制和定影過程才能顯出人眼可以看見的影像;而數位相機是利用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是補充性氧化金屬半導體(Complmmentary Metal-OxideSeniconductor,CMOS)將物體所反射的光轉換為數碼信息儲存在記憶體晶片(RAM)或可攜式PC卡上,如果將其讀取出來就是成為能夠隨時觀看的影像材料。
傳統相機拍出來的照片的像素約為1.2~1.4M或與更高,因此照片較為精美,但不利於隨時攝像觀看或攝像傳輸,而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的像素低,約為640×480或800×600,因此,易於影像傳輸和快速觀看、列印,然而其照片的精美度較為遜色。傳統相機與數位相機在其各自優缺點及不同功能的使用狀況下,使用者可同時攜帶兩種相機以便於在不同狀況下使用,但是攜帶兩種相機並非是長久之計,因為其攜帶不便,並且需要更換,使用也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中的相機鏡頭包括有能夠將進入相機的光線分為第一光線和第二光線的分光裝置,其中,在第一光線的投射部位設有第一透鏡,在該第一透鏡的後續部位設有能夠承接第一光線的投射並作記錄的第一媒介;在第二光線的投射部位設有第二透鏡,在該第二透鏡的後續部位設有能夠承接第二光線的投射並作記錄的第二媒介。
其中,所述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均為凸鏡或複式透鏡,其中複式透鏡由多片凸鏡構成。
其中,所述第一媒介為感光片,該感光片為溴化銀塑膠片。
其中,所述第二媒介為電荷耦合元件、攝像真空管或補充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另外,所述分光裝置包括有一分光鏡,該分光裝置還在相對第一透鏡處設有能夠控制第一光線投射方向的控制擋片。
本實用新型中的相機鏡頭藉助於分光裝置將光線分別投射至第一媒介和第二媒介上並成像記錄,達到同時使用傳統相機和數位相機的功能,並藉助於控制擋片對經由分光裝置後的光線進行控制,進一步達到傳統相機與數位相機互換使用的功能。
圖1是照相機基本成像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相機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第一透鏡20和第二透鏡40可以是單獨的凸鏡,也可以是複式透鏡,複式透鏡由多片凸鏡組成,可以提高影像的品質。第一媒介30為感光片,該感光片為溴化銀塑膠片,該溴化銀塑膠片在感光後會使粒子產生化學變化,在經由顯影、急制和訂影過程後把影像轉變為人眼可見的影像。第二媒介50是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攝像直空管或補充性氧化金屬半導體(Complmmentary Metal-Oxide Seniconductor,CMOS),其是將物體所反射的光轉換成數碼信息並經壓縮後儲存在記憶體晶片(RAM)或可攜式PC卡上。
另外,分光裝置10在相對於第一透鏡20處設有一塊控制擋片70,該控制擋片70可單獨控制第一光線21投射方向上的第一透鏡20。當控制擋片70打開時,光線61經由分光裝置10使第一光線21投向第一透鏡20,並在第一媒介30上成像記錄;當控制擋片70被並閉時,光線61在經由分光裝置10後被控制擋片70所遮擋,無法形成第一光線21並投射向第一透鏡20,藉助於控制擋片70來實現傳統相機的開啟或關閉。
數位相機的操作由一傳統的開關(圖中未示出)進行控制,當開啟數位相機的開關、並關閉控制擋片70時,只有第二光線41投射向第二透鏡40,即數位相機單獨使用。當打開該控制擋片70、關閉數位相機的開關(即不啟動數位相機的開關)時,只有第一光線21投射向第一透鏡20,並在第一媒介30上成像記錄,即傳統相機單獨使用。當同時打開控制擋片70和啟動數位相機的開關時,第一光線21和第二光線41分別在第一媒介30和第二媒介50成像記錄,使傳統相機和數位相機同時使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的相機鏡頭能夠使進入相機內部的光線被傳統相機和數位相機所使用,並且運用該相機鏡頭後能夠集傳統相機和數位相機的優點為一體,具有一定的新穎性。
另外,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相機鏡頭的一較佳實施例加以說明,並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中相機鏡頭的設計精神所做出的形狀、構造及特徵上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中有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相機鏡頭,包括能夠將進入相機的光線分為第一光線和第二光線的分光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第一光線的投射部位設有第一透鏡,在該第一透鏡的後續部位設有能夠承接第一光線的投射並作記錄的第一媒介;在第二光線的投射部位設有第二透鏡,在該第二透鏡的後續部位設有能夠承接第二光線的投射並作記錄的第二媒介。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相機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透鏡為凸鏡或複式透鏡。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相機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透鏡為凸鏡或複式透鏡。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相機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複式透鏡由多片凸鏡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相機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媒介為感光片。
6.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相機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感光片為溴化銀塑膠片。
7.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相機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媒介為電荷耦合元件、攝像真空管或補充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8.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相機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分光裝置包括有一分光鏡。
9.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相機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分光裝置在相對第一透鏡處設有能夠控制第一光線投射方向的控制擋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相機鏡頭,該相機鏡頭包括分光裝置、第一透鏡第一媒介、第二透鏡、第二媒介和控制擋片。其中,分光裝置為一分光鏡;第一媒介為傳統相機的底片;第二媒介為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如電荷耦合元件、攝像真空管或補充性氧化金屬半導體的記錄媒體等。藉助於分光裝置將光線分別投射至第一媒介和第二媒介上並成像記錄,達到同時使用傳統相機和數位相機的功能,並藉助於控制擋片對經由分光裝置後的光線進行控制,進一步達到傳統相機與數位相機互換使用的功能。
文檔編號G03B19/14GK2511993SQ0125995
公開日2002年9月18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21日
發明者翁楚麟 申請人:金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