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1:57:31
專利名稱: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井中的一種機械控制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所謂的斜井是與地面直接相通的傾斜巷道,其作用與立井和平硐相同。不與地面直接相通的斜井稱為暗斜井或肓斜井,其作用與暗立井相同。在長隧道施工中,要設置斜井以增加工作面,縮短工期,但會增加運輸成本和修建井的投入。在隧道貫通後,根據設計,或是作為通風管道,或是封死,或是堵住。連接井下運輸與提升集散地(礦石、廢石及材料和人員均經此處轉運)的井筒附近調車和調車場,以及提升人員、通風、排水水倉與變電站等硐室組成的總稱。井底車場按運行系統分為折返式和環形式兩種環形式用於大型箕鬥提升和膠帶提升的斜井;中小型礦山採用折返式串車提升的井底車場。串車提升的連接方式有3種一種是旁甩式,由井筒一側(或兩側)開掘甩車道,車經甩車道由斜變平進入車場, 回到工作面;第二種為懸吊式,在斜井頂板方向出車,經吊橋變平後進入車場;第三種即地質探礦中常用之平車場。為保證礦山斜井提升安全,根據《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一GB16423-2006的第
6.3. 2. 6規定「提升礦車的斜井,應設常閉式跑車裝置,並經常保持完好,斜井上部和中間車場,應設阻車器或擋車欄。阻車器或擋車欄在車輛通過時打開,車輛通過後關閉……」,然而在實際的運用中好多都沒有達到要求,降低了安全性能。綜上所述,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特別需要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使平衡錘的重量與安全柵提起或者下放的力矩相當,這樣不會因為平衡錘和安全柵產生力的不平衡,導致在電機斷電時安全柵不能靜置產生滑動,確保了安全運行,而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實用性強。本實用新型所要求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包括井口、礦車、軌道、提升鋼絲繩,所述的井口上面設置有安全柵,所述的安全柵、軌道側旁設置有主機架,礦車的一側設置有絞車,所述的提升鋼絲繩一端連接絞車,提升鋼絲繩另一端通過天輪與礦車連接。所述的主機架內設置有可以上下移動的平衡錘,平衡錘上端安裝了上觸頭,下端安裝了下觸頭,所述主機架平衡錘上下移動位置的一端設置有第五行程開關,其另一端設置有第六行程開關。所述的絞車的深度指示器絲杆上面設置有動觸頭,所述的絲杆的一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行程開關、第二行程開關、第三行程開關、第四行程開關。[0010]所述的主機架的頂部設置有動力裝置,動力裝置一側設置有第二滑輪。進一步,所述的安全柵和平衡錘之間設置有牽引鋼絲繩,所述的安全柵和主機架之間設置有第一滑輪,所述的牽引鋼絲繩通過第一滑輪一端連接平衡錘,另一端連接安全柵。由於採用了如上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平衡錘的重量與安全柵提起或者下放的力矩相當,這樣不會因為平衡錘和安全柵產生力的不平衡,導致在電機斷電時安全柵不能靜置產生滑動,確保了安全運行,而且自動化程度高, 使礦車在經過井口的時候安全柵能夠自動打開或關閉,實用性強,而且靈活性強,高效環保,是一種設計新穎的創作方案,利於推廣使用。
圖I為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的動觸頭控制行程開關示意圖。圖3為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的平衡錘控制行程開關示意圖。圖中100-井口,200-安全柵,300-平衡錘,400-主機架,500-礦車,600-天輪, 700-絞車,800-提升鋼絲繩,900-軌道,210-牽引鋼絲繩,220-第一滑輪,410-動力裝置, 420-第二滑輪,310-上觸頭,320-下觸頭,330-第五行程開關,340-第六行程開關,710-動觸頭,711-絲杆,720-第一行程開關,730-第二行程開關,740-第三行程開關,750-第四行程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見圖I、圖2、圖3 —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包括井口 100、礦車500、軌道 900,所述的井口 100上面設置有安全柵200,所述安全柵200、軌道900側旁設置有主機架 400,礦車500的一側設置有絞車700,所述的絞車700設置有提升鋼絲繩800,所述提升鋼絲繩800 —端連接絞車700,另一端通過天輪600連接礦車500 ;所述的主機架400內設置有可以上下移動的平衡錘300,平衡錘300的一端安裝有上觸頭310,另一端設置有下觸頭 320,在主機架400平衡錘300上下移動位置一端設置有第五行程開關330,其另一端設置有第六行程開關340 ;所述的絞車700的深度指示器絲杆711上面設置有動觸頭710,所述的絲杆711 的一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行程開關720、第二行程開關730、第三行程開關740、第四行程開關 750。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機架400的頂部設置有動力裝置410,動力裝置一側設置有第二滑輪420。另外,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安全柵200和平衡錘之間設置有牽引鋼絲繩210,所述的安全柵200和主機架400之間設置有第一滑輪220。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為,在絞車700啟動前安全柵200是關閉的,絞車700啟動提起礦車500下放至離安全柵200 —定距離時,絞車700的深度指示器絲杆711上安裝的動觸頭710,通過絞車700捲筒鏈輪傳動,使絲杆711動作,動觸頭710移動觸動第一行程開關720,動力裝置410正轉,安全柵200提起,同時平衡錘300下放,當安全柵200提起至礦車500能安全通過的足夠位置時,平衡錘300下觸頭320觸動第六行程開關340,動力裝置410斷電,安全柵200靜置不動,礦車500繼續下放,當礦車500離安全柵200的距離 5米-10米時,絞車700深度指示器上的動觸頭710觸動第二行程開關730,動力裝置410 通電反轉,安全柵200下放,平衡錘300提起。當安全柵200接觸地面,平衡錘300上觸頭 310觸動第五行程開關330,動力裝置410斷電,安全柵200靜置不動,礦車500繼續下放運行,這樣完成了礦車500下放安全柵200自動控制的過程。在絞車700提升的時候,當礦車 500上升至離安全柵200 —定距離時,絞車700深度指示器絲杆711上的動觸頭710觸動第四行程開關750,動力裝置410通電正轉,安全柵200提起,同時平衡錘300下放,當安全柵200提起至足夠距離時,平衡錘300下觸頭320觸動第六行程開關340,動力裝置410斷電,安全柵200靜置不動,待礦車500通過離安全柵200 —定距離時,絞車深度指示器絲杆 711上的動觸頭710觸動第三行程開關740,動力裝置410通電反轉,安全柵200下放,平衡錘300提起,當安全柵200接觸地面,平衡錘300上觸頭310觸動第五行程開關330,動力裝置410斷電,安全柵200靜止不動,礦車500繼續提升運行,這樣又完成了礦車500提升安全柵200自動控制的過程。基於上述,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平衡錘的重量與安全柵提起或者下放的力矩相當,這樣不會因為平衡錘和安全柵產生力的不平衡,導致在電機斷電時安全柵不能靜置產生滑動,確保了安全運行,而且自動化程度高,使礦車在經過井口的時候安全柵能夠自動打開或關閉,實用性強,而且靈活性強,高效環保,是一種設計新穎的創作方案,利於推廣使用。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包括井口、礦車、軌道、提升鋼絲繩,所述的井口上面設置有安全柵,所述的安全柵、軌道側旁設置有主機架,礦車的一側設置有絞車,所述的提升鋼絲繩一端連接絞車,提升鋼絲繩另一端通過天輪與礦車連接;所述的主機架內設置有可以上下移動的平衡錘,平衡錘上端安裝了上觸頭,下端安裝了下觸頭,所述主機架平衡錘上下移動位置的一端設置有第五行程開關,其另一端設置有第六行程開關;所述的絞車的深度指示器絲杆上面設置有動觸頭,所述的絲杆的一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行程開關、第二行程開關、第三行程開關、第四行程開關。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機架的頂部設置有動力裝置,動力裝置一側設置有第二滑輪。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安全柵和平衡錘之間設置有牽引鋼絲繩,所述的安全柵和主機架之間設置有第一滑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礦用斜井自動控制裝置,包括井口、礦車、軌道、提升鋼絲繩,所述的井口上面設置有安全柵,所述的安全柵、軌道側旁設置有主機架,礦車的一側設置有絞車,所述的提升鋼絲繩一端連接絞車,提升鋼絲繩另一端通過天輪與礦車連接;所述的主機架內設置有可以上下移動的平衡錘,平衡錘上端安裝了上觸頭,下端安裝了下觸頭,所述主機架平衡錘上下移動位置的一端設置有第五行程開關,其另一端設置有第六行程開關;所述的絞車的深度指示器絲杆上面設置有動觸頭,所述的絲杆的一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行程開關、第二行程開關、第三行程開關、第四行程開關;使平衡錘的重量與安全柵提起或者下放的力矩相當,這樣不會因為平衡錘和安全柵產生力的不平衡,導致在電機斷電時安全柵不能靜置產生滑動,確保了安全運行。
文檔編號B66B19/06GK202346522SQ20112051287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葉馳, 羅志榮, 謝龍章 申請人:梅州市金雁銅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