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6:18:21 2
專利名稱: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空氣壓縮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空氣壓縮機的潤 滑油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滾動活塞壓縮機械和轉子壓縮機械作為第二代空氣壓縮機械的代表, 該壓縮機械包括殼體、缸體、滑板、曲軸、活塞體和曲軸,曲軸上設有偏心轉 子,缸體設置在殼體內,偏心轉子設置在缸體內,活塞體設置在偏心轉子上, 活塞體的外側面保持與缸體內側面相切,形成有月牙型的工作腔,滑板將工作 腔分隔成膨脹腔和壓縮腔,膨脹腔和壓縮腔上分別設有吸氣口和排氣口,活塞 體迴轉使膨脹腔和壓縮腔的容積變化,實現壓縮機械的吸氣和排氣。現有的壓 縮機械吸氣口和排氣口均是設置在缸體的頂部,排氣口排出氣後是在殼體內形 成高壓腔,然後在殼體內氣液分離後,氣體排出,由於吸氣口也是設置在高壓 腔內,因此吸氣口處很容易產生氣體的洩漏,導致壓縮效率降低。中國發明專
利申請(申請號為200910098476. 2,申請日為2009年05月11日)公開了-一種側 向進氣的旋轉空氣壓縮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上述的旋轉空氣壓縮 裝置的潤滑油循環系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該潤滑油循 環系統具有結構簡單,潤滑效率高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該潤滑油循環系統包括油氣分離裝 置和油氣混合裝置,油氣分離裝置設置在空氣壓縮機的殼體內與空氣壓縮機的高壓腔相導通,油氣混合裝置設置在空氣壓縮機的殼體外,油氣混合裝置的進 油口通過導油管與油氣分離裝置的出油口相導通,油氣混合裝置的出氣口與空 氣壓縮機機芯的吸氣口相導通。
作為優選,上述的該潤滑油循環系統還包括空氣壓縮機的曲軸潤滑系統, 曲軸潤滑系統包括設置在曲軸中部設置的潤滑油道和設置在空氣壓縮機機芯的 左端蓋上的進油管,進油管與高壓腔相導通,潤滑油道延伸到空氣壓縮機機芯 的右端蓋,並在左端蓋和右端蓋相應部位設有出油孔,右端蓋上徑向設有回油 槽,回油槽一端與右端蓋上的軸孔相導通,另一端與吸氣口直接或間接相導通。
作為再優選,上述的左端蓋的軸座上固定設置有軸壓蓋,軸壓蓋中部設有 小孔,軸壓蓋的一端與曲軸的左端相連接並與潤滑油道相導通,進油管的末端 設置有油過濾器。作為最優選,上述的進油管為末端朝下的彎管,軸壓蓋的另 一端與彎管相連接,彎管的末端設置有所述的油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將油氣分離裝置內置,節省了空 氣壓縮機的外部空間,具有結構簡單,潤滑效率高的特點。另外,本實用新型 還提供了空氣壓縮機的曲軸潤滑系統,該系統具有潤滑效率好,結構簡單、實 施方便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曲軸潤滑系統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曲軸潤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如圖l所示的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該潤滑油循環系統包括油氣分離裝置2和油氣混合裝置3,油氣分離裝置2設置在空氣壓縮機的殼體
1內與空氣壓縮機的高壓腔5相導通,油氣混合裝置3設置在空氣壓縮機的殼體 1外側,油氣混合裝置3的進油口通過導油管4與油氣分離裝置2的出油口相導 通,油氣混合裝置3的出氣口與空氣壓縮機機芯6的吸氣口 64相導通。
如圖2、圖3所示,該潤滑油循環系統還包括空氣壓縮機的曲軸潤滑系統, 曲軸潤滑系統包括設置在曲軸7中部設置的潤滑油道73和設置在空氣壓縮機機 芯6的左端蓋61上的進油管8,進油管8與高壓腔5相導通,潤滑油道73延伸 到空氣壓縮機機芯6的右端蓋63,並在左端蓋61和右端蓋63相應部位設有出 油孔71、 72,右端蓋63上徑向設有回油槽62,回油槽62—端與右端蓋63上 的軸孔相導通,另一端與吸氣口 64相導通。上述的左端蓋61的軸座上固定設 置有軸壓蓋IO,軸壓蓋10中部設有小孔,軸壓蓋10的一端與曲軸7的左端相 連接並與潤滑油道73相導通。所述的進油管8為末端朝下的彎管,軸壓蓋IO 的另一端與彎管相連接,彎管的末端設置有油過濾器9。
權利要求1.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該潤滑油循環系統包括油氣分離裝置(2)和油氣混合裝置(3),油氣分離裝置(2)設置在空氣壓縮機的殼體(1)內與空氣壓縮機的高壓腔(5)相導通,油氣混合裝置(3)設置在空氣壓縮機的殼體(1)外,油氣混合裝置(3)的進油口通過導油管(4)與油氣分離裝置(2)的出油口相導通,油氣混合裝置(3)的出氣口與空氣壓縮機機芯(6)的吸氣口(64)相導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 該潤滑油循環系統還包括空氣壓縮機的曲軸潤滑系統,曲軸潤滑系統包括設 置在曲軸(7)中部設置的潤滑油道(73)和設置在空氣壓縮機機芯(6)的 左端蓋(61)上的進油管(8),進油管(8)與高壓腔(5)相導通,潤滑油 道(73)延伸到空氣壓縮機機芯(6)的右端蓋(63),並在左端蓋(61)和 右端蓋(63)相應部位設有出油孔(71、 72),右端蓋(63)上徑向設有冋 油槽(62),回油槽(62) —端與右端蓋(63)上的軸孔相導通,另一端與 吸氣口 (64)直接或間接相導通。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左端蓋(61)的軸座上固定設置有軸壓蓋(10),軸壓蓋(10)中部設有小 孑L,軸壓蓋(10)的一端與曲軸(7)的左端相連接並與潤滑油道(73)相 導通,進油管(8)的末端設置有油過濾器(9)。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 進油管(8)為末端朝下的彎管,軸壓蓋(10)的另一端與彎管相連接,彎 管的末端設置有所述的油過濾器(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空氣壓縮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旋轉式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循環系統,該潤滑油循環系統包括油氣分離裝置和油氣混合裝置,油氣分離裝置設置在空氣壓縮機的殼體內與空氣壓縮機的高壓腔相導通,油氣混合裝置設置在空氣壓縮機的殼體外,油氣混合裝置的進油口通過導油管與油氣分離裝置的出油口相導通,油氣混合裝置的出氣口與空氣壓縮機機芯的吸氣口相導通。本實用新型將油氣分離裝置內置,節省了空氣壓縮機的外部空間,具有結構簡單,潤滑效率高的特點。
文檔編號F04C29/02GK201428606SQ20092012298
公開日2010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5日
發明者鍾仁志 申請人:溫嶺市鑫磊空壓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