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為什麼抵制徐崢(徐崢囧媽上映後口碑出來了)
2023-06-13 16:27:53 1
皮皮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字節跳動」請全國人民免費看《囧媽》的消息,在除夕下午短短半小時便刷爆了社交網絡,一時間無數觀眾拍手叫好。
零點的鐘聲敲響,新的一年到來,《囧媽》在歷經波折後也終於在字節跳動旗下一眾產品中正式上線,皮哥第一時間觀看了本片,趁著熱乎勁兒,與各位分享一些心得,供大家觀影參考
「囧「系列拍到第四部著實不易,觀眾中有擁躉,但也面臨不少爭議。
徐崢在《十三邀》接受採訪時也坦承,自己並不喜歡「囧」這個字,但十年布局,已經形成了這個ip,還不得不用。
他在拍攝本片時也想著突破,最明顯的一點是,按照起名慣例,本片應該叫《俄囧》,但他命名為《囧媽》,意圖就是希望影片更關注人物內心世界。
為了宣傳《囧媽》,徐崢上了《吐槽大會》,節目中王晶當面嘲諷他,網友也提出質疑: 「囧」系列看似拍了四部,全都講的是一件事,還有著固定的「套路」。
有哪些套路?
從電影風格看,一定是一部公路片;
從角色搭配看,一定是沒頭腦 不高興組合;
從影片主題來說,講的一定是中年危機,主角永遠是個事業有成、婚姻生活不和諧的中年人。
從故事節奏來說,也是經典的三段式:開頭一定是心懷鬼胎的男主搭錯了車,中間一定是不高興男主被沒頭腦搭檔各種攪局,最後一定是男主幡然醒悟,發現平平淡淡才是真。
當你把這些套路套在《囧媽》身上時,發現完全適用,這就說明了徐崢創作《囧媽》時靠的更多的是創作慣性,以此為基礎再注入藝術熱情。
因為有固定招數打底,《囧媽》的質量穩定在及格線上也不足為奇;同樣因為套路束縛,《囧媽》要想給觀眾帶來驚喜,就需要再多花幾番心思。
二、《囧媽》裡的細節描寫偏真實當然即使是「套路化」的電影,只要打磨好影片的細節,讓影片主題獲得觀眾的生活及情感共鳴,就依然能贏得滿堂彩。
正面的例子就是前段時間的《誤殺》,作為一部翻拍的懸疑片因為細節處理到位而票房口碑雙豐收。
《囧媽》也是這樣一部電影。
《囧媽》在前半段表現非常好,幾乎再現了《人在囧途》中「囧」的神韻。徐崢飾演的小老闆徐伊萬和妻子陷入婚姻及商業糾紛中,本要飛去美國和妻子鬥智鬥勇,卻意外和母親上了通往莫斯科的火車,6天6夜的相處中,母子一起經歷了各種困境,鬧出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前期節奏明快,笑點很多,比如沈騰客串的那一段,比如俄羅斯美女的「成語梗」,都讓人會心一笑。
最出彩的是徐崢和母親之間相愛相殺的戲份,既搞笑又貼近生活,有人評論影片裡母親說話的方式和現實中他的母親一模一樣,看的時候特別有帶入感,皮哥邊看邊覺得,那個熟悉的「囧」系列又回來了。
到了後半段,影片也逐漸在故事延續中深化親情主題,母子二人早早到了莫斯科,影片從搞笑模式巧妙地切換到了「催淚模式」。
《囧媽》本質上是一部溫情片,而不是搞笑片,這樣的切換是必然,導演徐崢節奏也踩準了節奏,這也是為何《囧媽》的口碑比《港囧》好不少。
如果要說不足,本片的另一條線郭京飛和袁泉帶隊的美國線客觀來說有些著墨不夠。
畢竟這條線前期鋪墊了那麼多,到了後期卻戛然而止,觀眾自然會感覺沒看過癮。
三、囧系列如果有王寶強,會更好本片中徐崢邀請到的明星大腕還是不少的。
咱們數數《囧媽》裡出現的演員,友情客串的黃渤、沈騰、宋小寶和高以翔四位,尤其前三位一出場就讓觀眾忍不住笑出聲來,但四位的參演更多的是點綴,我們略去不提。
除了以上四位演員外,我們先談郭京飛,標準的演技派,去年在熱劇《都挺好》中把一個啃老族演得惟妙惟肖,到了《囧媽》裡,他飾演一個託關係進來的助理,給觀眾最深的印象是老拖主角後腿,打電話的一處「鬥雞眼」表情更是彰顯了其不可忽視的喜劇天賦。
再說袁泉,也是美貌與實力兼具的好演員,在《我的前半生》裡飾演的女強人讓人印象深刻。
本片中的女強人角色她也是信手拈來,在寫字樓裡打著電話時眉頭緊蹙,一番離婚感悟也是看得觀眾陷入沉思。
還有賈冰,喜劇大賽冠軍出身,在影片裡扮演列車員,負責影片劇情的銜接與過度,極具生活化的表演也讓皮哥瞬間聯想到了他在舞臺上的眾多小品。
當然最出彩的是片中媽媽的扮演者黃梅瑩,她的表演不像包貝爾那麼尬,也不像王寶強那樣爆笑,但恰到好處,充滿了生活氣,和徐崢之間產生了化學反應,兩人幾乎貢獻了本片全部的的笑點和淚點。
而徐崢的發揮也一如既往地穩定和賣力,一頭灰白短髮與以往銀幕形象截然不同,卻也給了觀眾更多新鮮感,「囧」系列三部作品後,他也熟諳如何用角色及表演讓觀眾沉浸於故事中。
當然,「囧」系列的再度推出也讓皮哥極為懷念半路出走的王寶強,即使徐崢依靠《囧媽》挽回了囧系列的口碑,但王寶強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
皮哥也期待著,未來假若有一日囧系列再出續作,徐崢、王寶強或許仍能夠再度擔綱雙男主,如果能再找來黃渤演對手戲,那就更好了。
聊完了《囧媽》這部電影,咱們還得聊聊電影背後的故事,這比影片更加精彩。
每年的春節檔都被稱為「史上最強」,今年的春節檔卻是「史上最特別」,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頻發。
先是《中國女排》惹怒了陳忠和,陳忠和公開叫板陳可辛,導致最後影片改名為《奪冠》;
再是陳思誠草蛇灰線,伏行千裡,又是靠《誤殺》為《唐人街探案3》布局,又是上線《唐人街探案》網劇,打造「唐探宇宙」,一套教科書般的營銷操作讓它破了預售紀錄。
緊接著曝出徐崢籤了24億保底協議,為此他不惜放下身段各種宣傳,預售成績還是不理想,情急之下提檔大年三十,避開陳思誠的鋒芒,卻惹怒了廣大院線的工作人員,也遭致各方面的口誅筆伐。
然後徐崢忙不迭地發文道歉,字裡行間裡毫不掩飾自己這樣做是為了提高電影票房。在《囧媽》的影響下《熊出沒》和《奪冠》也被迫提檔,他們的行為破壞了業內不成文的規定。穩紮穩打的陳思誠坐不住了,立刻發布了一段文字,內容中那句「不乾折損同行的事」就是明著直指徐崢。
再接著各城市陸續進入緊急防護狀態,人心惶惶之際,春節檔的電影全部宣布退檔,史無前例。
徐崢一頓操作導致口碑觸底,本以為就這麼結束了。但除夕當天又爆出消息,今日頭條(字節跳動)花了6.3億買了《囧媽》的網絡首播權,在大年初一的零點網上免費上線。
徐崢一下從「唯利是圖的商人」變成了免費分享的英雄,拿著6.3億他順利脫身,口碑逆風翻盤,關鍵是大家都覺得他必輸的局卻上演絕處逢生,這操作太騷了!
可徐崢的行為再次惹怒了影院,因為一般來說,電影的票房分成是片方43%,影院52%,其他佔5%,前期《囧媽》的宣傳各大影院可沒少出力,現在網絡免費播放,爽了觀眾,影院卻是血本無歸,擱誰誰受得了?
於是就在《囧媽》宣布網絡免費播放的幾個小時後,各大影院聯合起來給國家電影局市場處寫了一封公開信,嚴厲斥責了徐崢破壞行業規則的因為,文章底下署名的影視公司有20多家。
今天凌晨《囧媽》如期上線,但圍繞在它身上的爭議遠沒結束。
經歷過冰火兩重天的徐崢一定沒想到,自己主演的這場「鬧劇」比自己主演的這部電影精彩一百倍,身處漩渦中的他如何脫身或許可以拍成一部新的「囧「系列電影。
總結下來,皮哥給這部電影打7.5分,影片質量介於《泰囧》和《港囧》之間,同樣可以讓人笑出眼淚,能看到徐崢在《港囧》後的反思及努力,同時也能看到他的疲憊。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