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節溫器閥座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22:35:01 1
專利名稱:一種發動機節溫器閥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內燃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節溫器閥座。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柴油發動機的節溫器閥座都是鋁件,質量較重,功能單一,集成化程度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功能多樣、集成化程度高的發動機節溫器閥座。為實現上述目的,所述發動機節溫器閥座,其特點是,所述發動機節溫器閥座包括由塑料材料製成的閥座主體;在所述閥座主體上設置有打氣泵冷卻回水口、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和排氣孔。優選的是,沿分別位於所述閥座主體兩端的小循環回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在所述閥座主體上依次設置有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打氣泵冷卻回水口和排氣孔;並且,所述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與打氣泵冷卻回水口錯位設置,所述打氣泵冷卻回水口與排氣孔錯位設置。優選的是,在所述閥座主體上還安裝有水溫傳感器。優選的是,在所述閥座主體上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水溫傳感器的水溫傳感器安裝襯套。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所述發動機節溫器閥座的材質為塑料,重量輕;另夕卜,所述閥座集成了水溫傳感器、打氣泵冷卻水管回水口及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並設計有排氣孔,排氣孔可以及時排出空氣,防止氣蝕;另外,所述閥座工藝性好,便於生產製造。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發動機節溫器閥座的主視圖。圖2示出了圖1所示的發動機節溫器閥座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發動機節溫器閥座包括由塑料材料製成的閥座主體7,由於採用塑料材料,使得閥座主體7的質量輕,滿足發動機零部件集成化設計的要求。所述節溫器閥座上具有通水管道,通水管道的兩端分別作為出水口 4和小循環回水口 I。特別地,在所述閥座主體7上設置有均與所述通水管道相連通的打氣泵冷卻回水口5,和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 2,在該閥座上還設置有排氣孔3,使得所述節溫器閥座的功能多樣,集成化程度高。[0014]參照圖2,從節溫器閥座缸蓋安裝面8 —端流進的水流,分別從設置於節溫器閥座兩端的小循環回水口 I至出水口 4流出。特別地,沿小循環回水口 I至出水口 4的方向,在所述閥座主體7上依次設置有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 2、打氣泵冷卻回水口 5和排氣孔3。並且,所述小循環回水口 I與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 2錯位設置,所述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 2與打氣泵冷卻回水口 5錯位設置,所述打氣泵冷卻回水口 5與排氣孔3錯位設置。另外,在所述閥座主體7上還安裝有水溫傳感器,便於發動機整體水溫的監測。同時,在所述閥座主體7上預留有水溫傳感器安裝襯套6,便於水溫傳感器的安裝。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疇。
權利要求1.一種發動機節溫器閥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動機節溫器閥座包括由塑料材料製成的閥座主體;在所述閥座主體上設置有打氣泵冷卻回水口、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和排氣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節溫器閥座,其特徵在於:沿分別位於所述閥座主體兩端的小循環回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在所述閥座主體上依次設置有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打氣泵冷卻回水口和排氣孔;並且,所述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與打氣泵冷卻回水口錯位設置,所述打氣泵冷卻回水口與排氣孔錯位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節溫器閥座,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座主體上還安裝有水溫傳感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節溫器閥座, 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座主體上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水溫傳感器的水溫傳感器安裝襯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動機節溫器閥座,其包括由塑料材料製成的閥座主體。在所述閥座主體上設置有打氣泵冷卻回水口、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和排氣孔。並且,在所述閥座主體上還安裝有水溫傳感器。另外,在所述閥座主體上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水溫傳感器的水溫傳感器安裝襯套。所述發動機節溫器閥座的材質為塑料,重量輕;另外,所述閥座集成了水溫傳感器、打氣泵冷卻水管回水口及暖風及後處理的取水口,並設計有排氣孔,排氣孔可以及時排出空氣,防止氣蝕;另外,所述閥座工藝性好,便於生產製造。
文檔編號F01P7/16GK202914169SQ201220563839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孟祥山, 胡必謙, 胡志勝, 鄭久林, 陳曉東, 許健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