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7:04:21 3
專利名稱: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油缸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空氣中的熱量、地下水資源的熱量和廠礦企業生產線餘熱的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蒸氣鍋爐行業,可追朔幾百的歷史,但發展最快的還是從十九世紀末期至二十世紀初期,最初主要以燃煤蒸氣鍋爐為主、之後產生了燃氣鍋爐、燃油蒸氣鍋爐、 電蒸氣鍋爐,還有燃氣鍋爐電鍋爐的延伸產品真空鍋爐等等。以上鍋爐主要可以從能耗、環保兩方面來區分。①從能耗上來說,要屬燃煤鍋爐的運行成本最低,每百萬大卡熱量的鍋爐一般需要 25(T;350Kg 燃煤。②燃油每百萬大卡需要65升左右③電鍋爐每百萬大卡熱量需要1200度④燃氣鍋爐每百萬大卡熱量需要11(Γ120立方米從環保方面來說,電鍋爐最環保,沒有任何汙染排放,其次是燃油和燃氣鍋爐,燃煤鍋爐是最差的。為了達到環保的要求,目前國內外對燃煤鍋爐已出臺了限制審批的政策, 對一些欠發達地區,也只允許使用燃油鍋爐和電鍋爐。但不管以上哪種鍋爐,熱效率均在 120%以下。中國專利CN200920088306. 1,公開一種鍋爐餘熱回收裝置,由進氣箱、傳熱管、集氣管、引風機組成,傳熱管一端垂直分布在進氣箱一側面上,並與進氣箱相連通,另一端連接集氣管,集氣管出口與引風機進氣口相連;在進氣箱的下部箱體上設有一個出煙通孔,出煙通孔與進氣箱內部之間相對密封;各個傳熱管均與煙道的軸線平行;引風機及進氣箱上部的進氣口設在煙道之外,其餘部分設置在煙道內。此實用新型所述的鍋爐餘熱回收裝置, 結構相對簡單,但餘熱的回收存在單一性,加熱方式傳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電熱對導熱油進行加熱並產生蒸汽的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一種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包括一個底端封閉的油缸外殼,所述的油缸外殼的底部設有油缸底腳,所述的油缸外殼中設有油缸換熱機構,所述的油缸換熱機構包括導熱油、排油汙口、蒸發排管、油缸蓋板、加熱管、內缸、膨脹室、蒸汽出口和導熱油呼吸孔,所述的油缸外殼中設有內缸,所述的蒸發排管套在內缸外,所述的油缸蓋板設在油缸外殼上部與之相匹配固定,所述的加熱管通過油缸蓋板插接入油缸外殼中,所述的加熱管和蒸發排管與導熱油相接觸,所述的油缸外殼的底部設有排油汙口,所述的油缸蓋板上設有膨脹室,所述的膨脹室上設有蒸汽出口和導熱油呼吸孔,所述的蒸汽出口與蒸發排管相連通,所述的油缸外殼上插接有進水口,所述的進水口與蒸汽排管相連通。[0012]採用自動化控制系統,運用了高分子運動力學原理和具有創造性完成的逆卡諾四方循環平衡原理,該技術利用熱泵技術、高分子發熱油傳導熱轉換技術,真正實現了無論是 30°C還是零下30°C熱效率均達到250%。將空氣中的熱量、地下的熱量及廠礦企業生產線的餘熱混合收集,經熱泵壓縮升溫——再經導熱油轉換輸出飽和蒸氣、供熱供冷同步進行。作為優選,所述的油缸蓋板上設有均勻的8組加熱管,所述的加熱管分布在蒸發排管的外圍,所述的加熱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油缸外殼的底部,所述的油缸蓋板中設有4個呼吸加油孔。作為優選,所述的排油汙口延伸至油缸底腳的外部。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熱效率高,熱量來源廣,應用範圍廣,能耗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油缸換熱機構爆炸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1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 包括一個底端封閉的油缸外殼1,所述的油缸外殼1的底部設有油缸底腳2,所述的油缸外殼1中設有油缸換熱機構,所述的油缸換熱機構包括導熱油3、排油汙口 4、蒸發排管5、油缸蓋板6、加熱管7、內缸8、膨脹室9、蒸汽出口 10和導熱油呼吸孔11,所述的油缸外殼1中設有內缸8,所述的蒸發排管5套在內缸8外,所述的油缸蓋板6設在油缸外殼1上部與之相匹配固定,所述的加熱管7通過油缸蓋板6插接入油缸外殼1中,所述的加熱管7和蒸發排管5與導熱油3相接觸,所述的油缸外殼1的底部設有排油汙口 4,所述的排油汙口 4延伸至油缸底腳2的外部,所述的油缸蓋板6上設有膨脹室9,所述的膨脹室9上設有蒸汽出口 10和導熱油呼吸孔11,所述的蒸汽出口 10與蒸發排管5相連通,所述的油缸外殼1上插接有進水口 13,所述的進水口 13與蒸汽排管5相連通,所述的油缸蓋板6上設有均勻的8組加熱管7,所述的加熱管7分布在蒸發排管5的外圍,所述的加熱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油缸外殼1的底部,所述的油缸蓋板6中設有4個呼吸加油孔12。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個底端封閉的油缸外殼(1),所述的油缸外殼⑴的底部設有油缸底腳O),所述的油缸外殼⑴中設有油缸換熱機構,所述的油缸換熱機構包括導熱油(3)、排油汙口 G)、蒸發排管(5)、油缸蓋板 (6)、加熱管(7)、內缸(8)、膨脹室(9)、蒸汽出口 (10)和導熱油呼吸孔(11),所述的油缸外殼⑴中設有內缸(8),所述的蒸發排管(5)套在內缸⑶夕卜,所述的油缸蓋板(6)設在油缸外殼(1)上部與之相匹配固定,所述的加熱管(7)通過油缸蓋板(6)插接入油缸外殼(1) 中,所述的加熱管(7)和蒸發排管( 與導熱油C3)相接觸,所述的油缸外殼(1)的底部設有排油汙口 G),所述的油缸蓋板(6)上設有膨脹室(9),所述的膨脹室(9)上設有蒸汽出口(10)和導熱油呼吸孔(11),所述的蒸汽出口(10)與蒸發排管(5)相連通,所述的油缸外殼(1)上插接有進水口(13),所述的進水口(1 與蒸汽排管( 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油缸蓋板(6)上設有均勻的8組加熱管(7),所述的加熱管(7)分布在蒸發排管( 的外圍,所述的加熱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油缸外殼(1)的底部,所述的油缸蓋板(6)中設有4 個呼吸加油孔(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排油汙口(4)延伸至油缸底腳O)的外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油缸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空氣中的熱量、地下水資源的熱量和廠礦企業生產線餘熱的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包括一個底端封閉的油缸外殼,油缸外殼的底部設有油缸底腳,所述的油缸外殼中設有內缸,蒸發排管套在內缸外,油缸蓋板設在油缸外殼上部與之相匹配固定,加熱管通過油缸蓋板插接入油缸外殼中,加熱管和蒸發排管與導熱油相接觸,油缸外殼的底部設有排油汙口,油缸蓋板上設有膨脹室,膨脹室上設有蒸汽出口和導熱油呼吸孔,的蒸汽出口與蒸發排管相連通,油缸外殼上插接有進水口。用於混合能環保蒸汽發生器的油缸系統熱效率高,熱量來源廣,應用範圍廣,能耗低。
文檔編號F22B37/00GK202040800SQ20112008458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8日
發明者朱秀明, 白傳貞 申請人:朱秀明, 白傳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