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動漫(內戰漫畫科普電影中絕對看不到的超燃瞬間)
2023-06-02 21:53:07 5
開頭是一份很正經的科普,為什麼大家喜歡美國漫畫?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較短的建國時間使得其沒有文化發展的歷史,因此,美國漫畫可以當成民族文化中神話傳說的替代品。這也是美國人精神世界與價值觀的折射。縱觀漫畫,其人物塑造,情節構架,無不充滿了希臘神話式的個人英雄崇拜、源起於宗教文化的救世主義霸權主義,以及開拓世界、誓要前往未知地帶的樂觀主義及大無畏精神。
因此,讀一本漫畫,讀到的遠不止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讀到的乃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氣骨。大家所謂的「看到一句臺詞而觸動內心」 其實說白了,可以當成一種個人文化觀的開拓。
什麼?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因為了解了漫畫的本質後,大家又會怎樣品味漫畫中讓人熱血沸騰的情節呢?
-------【分割線】------正經科普結束。
10. 一個光著頭的神秘男銀
內戰打得兩敗俱傷,生靈塗炭,導致很多英雄開始思考發動內戰究竟意義何在。經過討論後,大部分英雄為了和平還是決定妥協。就在這時觀察者出現了。觀察者是一個光著頭的神秘男子,擁有著比宇宙生物早上億年的科技與知識。曾參與操縱星際生命的進化,但卻適得其反。最終決定遠離星際塵世,對世界冷眼旁觀(頗有佛學意味,嘖)
為什麼說一個光頭的出現很精彩呢?因為觀察者老爺子們身價很高的,一般場合不會出席,重要時刻不請自來,出現往往伴有不祥徵兆等多種併發症。
觀察者版權在誰的手裡貌似還沒有公開,但是靠譜的推測是在老狐狸手裡,畢竟漫畫中觀察者跟神奇四俠的關係非常密切。
當然,就算是把版權要回來,觀察者也是醬油不保。畢竟MCU之前一直沒有為觀察家做鋪墊,把人老人家搬出來,搞不好又會發生《復聯2》結尾錯把滅霸當成紫浩克的慘案。
9. 紐約終極之戰
漫畫版內戰的高潮發生在紐約而不是西伯利亞,一個叫鬥篷的超級英雄把主力瞬移到了紐約以作了結。而在電影中,美隊和妮妮標誌性的戰鬥姿勢,也是對這場戰役的致敬。
但是短期內,漫威不會再在電影裡描述一場紐約的大戰了。畢竟,充滿特效和轟炸的場景本來就大同小異,再以紐約作背景,豈不是有分不清內戰和復聯1的可能0 0
8. 一個神奇維度的監獄
漫畫中,有一個平行宇宙,叫做negative zone(負波帶),神奇先生裡德·理察發現了它並建立其與主宇宙的聯繫。在內戰中,妮妮和裡德建立42號監獄,專門用來關押拒絕籤署超級英雄註冊法案的英雄。而電影中,可能考慮到版權問題(畢竟把神奇四俠嫁給了一個兇狠的婆家),而且電影跟漫畫格局大相逕庭,莫名引入個平行宇宙,畫風會很凌亂的。
7. 沒輕沒重的生化雷神
隊長及其內戰親友團見到索爾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懵逼。因為按照那時的時間線,大家都認為雷神已經便當。然而內戰中的醬油索爾實際上是雷神的克隆品——生化雷神。妮妮在家裡意外發現了雷神的頭髮,於是憑藉高超的造人技術,生化版雷神誕生了。
但是生化版雷神性情與索爾完全不一樣(或可參考生化版魔山),打起架來完全沒有考慮下手力度問題,所以就殺死了黑歌利亞——比爾·福斯特。我們都知道,不管電影還是漫畫,英雄們打架還是會給昔日戰友留情的。因此,黑歌利亞的死亡,給內戰的後來走向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也促使小蜘蛛萌生投奔美隊的想法。
6. 雷霆特工隊
英雄們集結成復仇者聯盟無疑是一個熱血沸騰的時刻,但是反派們同舟共濟沆瀣一氣,同樣很燃。雷霆特工隊就是反派們抱團的組織。來來去去有過艾麗卡、靶眼、毒液等多位大牛,地位堪比DC中的自殺小隊。
在漫畫中,內戰雙方掙紅了眼,甚至不惜招安反派來助陣。雷霆特工隊就被政府招安站在妮妮一方,以減輕對他們的處罰。但這些反派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打起架來,也很難像英雄一樣手下留情。所以雷霆特工隊在漫畫中,是一個非常精彩的看點。
5. 隊長過五關斬六將
在神盾航母上,瑪利亞·希爾強行命令隊長籤署超級英雄註冊法案,隊長當然拒絕。於是,隊長逃離神盾航母的那一齣戲,算是內戰漫畫中最精彩的情節之一。本文由漫威電影 原創編譯,未經同意請勿二次上傳本文。
但是MCU裡神盾還在糾結於吃了屎的沃德,根本沒心思管復聯的事,所以漫畫中的精彩一幕就由隊長手拉直升機代替了,隊長不僅把吧唧的直升機拉了回來,還強勢秀了一把肌肉,想必CE也是挺滿足的。
4. 神奇四俠分崩離析
內戰中神奇四俠在立場問題上發生了分歧。隱形女和神奇先生分別站對立的一方,而石頭人表示事很多頭很大不想玩了,霹靂火被反對超級英雄的人類襲擊表示心很累,所以漫威宇宙中人氣頗高的超級英雄親友團就這樣走到了盡頭(不得不說,隱形女和神奇先生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還是值得讚揚的)
3. 懲罰者搭救小蜘蛛
漫畫中,小蜘蛛先是站了妮妮,後又反水隊長,於是遭到雷霆特工隊的追殺,負傷累累,好在懲罰者英雄救美,把小蜘蛛救回了美隊陣營。
這一情節看點還是很多的,比如罰叔特別開掛,反派一個個殺掉,眼睛都不眨一下。再者看過漫畫的人可能都會贊同這一點:漫畫中的小蜘蛛一度隱匿身份,而且並不像美國隊長那樣受到一致好評,小蜘蛛在市民心中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存在。因此,小蜘蛛站公開身份對自己來說是不利的,這次驚險的逃脫,也是讓人舒了一口氣。
2. 斯坦福爆炸案
斯坦福事件是內戰的導火索,毛手毛腳的新戰團成員在斯坦福德打擊反派時,寡不敵眾。反派硝化人自爆,引發包括新戰團大部分成員的600多人的傷亡,這件事讓本不起眼的超級英雄法案重見天日,並且獲得了一邊倒的民意。
而電影中,斯坦福事件被交叉骨自爆代替,死傷無數的鍋似乎也想丟給隊長和女巫,而且還有一個女巫就是不把叉骨炸上天,叉骨就地炸依然會死很多人但他們還是背鍋了的BUG。心疼叉骨叔,如此優秀的反派在電影中這麼隨意就狗帶了。
1. 蜘蛛俠公開身份
蜘蛛俠身份的公開對美隊一派是一個不小的衝擊。小蜘蛛在電視機上眾目睽睽之下,摘下面罩,告訴全世界,「我叫彼得·帕克」。在保守了N多年身份秘密後,小蜘蛛還是出於大局考慮,犧牲了自己。可以說是小蟲漫畫中裡程碑式的一幕。
蜘蛛俠的內心戲是漫畫中的一個非常大的看點,因為從一開始,小蜘蛛的立場就是猶豫的,而後來發生的事情逐漸改變著他對於註冊法案的看法,以致於最後被暴打還是毅然加入了美國隊長陣營。可以看出,那時小蜘蛛雖然已有家室,但本質上,還是一個涉世未深、善良但相當有原則的一個孩子。
歡迎關注漫威電影 。
本文為我們原創編譯內容,未經同意請勿二次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