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汽蒸熱力噴射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的預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1:50:16 1
專利名稱:全自動汽蒸熱力噴射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的預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汽蒸熱力噴射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的預浸機。用於對粉碎後的植物原料噴水預浸溼。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殼體、螺旋葉片、電機、噴水管和水泵,殼體的上端敞開,在其一端的下側有出料口,螺旋葉片的軸轉動支承在殼體兩端之間,並與電機的軸同軸連接,噴水管設置在螺旋葉片上方的殼體內,其進水口與水泵連接。
所述的噴水管為兩根,分別設置在殼體的兩側內,在每一水管上有噴水孔。
本實用新型的螺旋葉片可以將粉碎了的物料攪拌,同時由噴頭噴水,使物料均勻地浸溼。有效地解決了全自動纖維處理裝置對物料浸溼的問題,其結構簡單、實用。
參見圖2,這是全自動汽蒸汽熱力噴射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的總體示意圖,該裝置包括切削機1、輸送機3、自動分料機9、汽蒸熱噴罐4、汽漿分離器5、蒸汽源6、空氣壓縮機7、控制系統8,本實用新型連接在切削機1的出口與輸送機3的入口之間,輸送機3的出口位於自動分料機9的入口上方,其下側有落料口與4個熱噴罐4的上口一一對應。該熱噴罐4的下端有噴射口41與汽漿分離器5連接,在噴射口41上連接有蒸氣入口45,在熱噴罐4的上部側面有排氣口42和電接點壓力表P,在該排氣口42上連接一安全閥10,及氣動球閥43。在噴射口41上方有錐形導流鬥44,蒸汽源6通過管道61與汽蒸熱噴罐4的蒸氣入口45連接,在蒸氣入口45和噴射口41上均有氣動球閥43,各運動部分的驅動裝置(氣動球閥43驅動氣缸46的控制、切削機1、輸送機3、螺旋攪拌預浸機2、蒸汽源6、空壓機7、自動分料機9等)均與控制系統8連接。
所述的噴射口41、蒸汽入口45及排氣口42上的氣動球閥均與所述空氣壓縮機7連接。
所述的錐形導流鬥44與罐體4間為可拆裝結構,通過螺紋連接。
參見圖3,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分料機9包括上端為敞開的殼體91及其內部的傳送鏈92,在殼體91上側有進料口93,在殼體下側有與汽蒸熱噴罐4的上口一一對應的落料口94及與其配套的閘板95、閘板驅動氣缸96;閘板95兩邊下面有滑輪98,位於殼體91對應的滑槽99內(參見圖4),閘板95的移動方向連接同向的氣缸96的活塞杆端部;在所述的傳送鏈上間隔均布有撥料板97。通過控制閘板95的開關,達到分別給多個熱噴罐4分料(供料)的目的。
參見圖4,這是熱噴罐4上口部的軸向剖視圖(包括其上方的自動分料機9的落料口組件)。為了在供料後將罐關閉使其密封,罐口內設置了門蓋46及其驅動氣缸47,門蓋46的邊緣與汽蒸熱噴罐4的上口邊緣的門蓋支架48鉸連,門蓋46的上面中部通過拉繩49與罐口外的氣缸47的活塞杆連接,在罐口上端有定滑輪50支撐所述的拉繩49。氣缸47與壓縮機7連接。氣路上串有控制閥。在門蓋46與熱噴罐4的口部之間有密封圈40。
全自動汽蒸汽熱力噴射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的預浸機的工作過程是如附圖
2所示,切削機(也具有除塵作用)1對草、木料進行切削除塵後,輸入螺旋攪拌預浸機2,物料在其中進行翻動,由水泵27加壓溶液對物料溼度調節。通過調節水泵管道閥,控制物料到規定的固液比。物料由輸送機3送入自動分料機9,由閘板驅動氣缸96控制閘板95的開關將物料分配給各個汽蒸熱噴罐4內。當第一個汽蒸熱噴罐門蓋46開啟後,對應的自動分料機9落料口閘板95打開,物料進入罐體4,加滿後氣缸47控制門蓋46關閉,蒸汽入口45的氣動球閥43開啟進入蒸汽,排氣口42排出空氣,當罐內蒸汽壓力上升至第一設定壓力後,保溫一段時間,再通入蒸汽上升至第二設定壓力後,再保溫一段時間,噴射口4上的氣動球閥開啟噴射漿料,噴出的漿料送入汽漿分離器5進行分離。而後第二、第三、第四汽蒸熱噴罐4工作相同。P為電接點壓力表,由它感應與控制罐內壓力,並通過控制系統8實現時序及壓力控制。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汽蒸熱力噴射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的預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螺旋葉片、電機、噴水管和水泵,殼體的上端敞開,在其一端的下側有出料口,螺旋葉片的軸轉動支承在殼體兩端之間,並與電機的軸同軸連接,噴水管設置在螺旋葉片上方的殼體內,其進水口與水泵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汽蒸熱力噴射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的預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噴水管為兩根,分別設置在殼體的兩側內,在每一水管上有噴水孔。
專利摘要一種全自動汽蒸熱力噴射植物纖維處理裝置的預浸機,包括殼體、螺旋葉片、電機、噴水管和水泵,殼體的上端敞開,在其一端的下側有出料口,螺旋葉片的軸轉動支承在殼體兩端之間,並與電機的軸同軸連接,噴水管設置在螺旋葉片上方的殼體內,其進水口與水泵連接。本實用新型的螺旋葉片可以將粉碎了的物料攪拌,同時由噴頭噴水,使物料均勻地浸溼。有效地解決了全自動纖維處理裝置對物料浸溼的問題,其結構簡單、實用。
文檔編號B27K5/00GK2567263SQ02235569
公開日2003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24日
發明者張禮松 申請人:張禮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