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絞線彎折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1:42:31 1
專利名稱:一種鋼絞線彎折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絞線彎折器。
背景技術:
供電線路的鋪設,一般可分為地上電桿架設方式和地下埋設方式。地下埋設方式, 一般在城市使用,既保證了供電可靠和安全,又增大了城市公共空間。電桿架設方式一般在農村和城鄉結合部使用,降低了架設費用,又方便接線和維護。目前,在架設供電線路時, 為保證線路安全、可靠、穩定,需要在受力不平衡的供電線路電桿上裝設拉線,拉線的裝設位置與線路方向相對設置。拉線一般使用IOOmm2的鋼絞線,裝設時需要將鋼絞線圓滑對摺 180°並與鎖緊套鎖緊後固定在地下埋設的地錨石上。由於沒有專用的輔助彎折器,在進行彎折180°操作時,需要消耗工作人員大量體力,而且一般需要兩人協作完成。由於IOOmm2 的鋼絞線硬度大,且彈性強,製作時間較長。如果製作失誤就要重新製作,費時費力。為了便於彎折,方便施力,一般都會對對摺部位兩端預留較長的鋼絞線,最後在彎折完畢後將多餘的鋼絞線剪掉,造成了材料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彎折方便,省時省力,且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的鋼絞線彎折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鋼絞線彎折器的結構特點是,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有定位圓柱,支架上還固設有與定位圓柱的圓周面間隔設置的定位塊,支架上鉸接有壓臂,壓臂的擺動軌跡平面與定位圓柱軸線垂直設置,壓臂中部安裝有轉軸與定位圓柱軸線平行設置的壓輪,定位圓柱位於壓輪的擺動軌跡內側,且定位圓柱圓周面與壓輪擺動軌跡間的最小間隙大於等於鋼絞線直徑。本結構的鋼絞線彎折器是通過槓桿結構來實現彎折方便,省時省力,且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的。槓桿結構主要包括鉸接在支架上的壓臂,壓臂可以繞鉸軸相對支架擺動。壓臂中部安裝的壓輪,是對外施力的主要部件。當用手把持壓臂末端擺動時,可以以較小的扭力, 使壓輪輸出更大的扭力,這樣就起到了槓桿的省力作用。支架上安裝的定位圓柱和定位塊間隔設置,兩者之間的間隙為放置鋼絞線提供了插裝空間,並在彎折鋼絞線時起到了對鋼絞線的定位作用。因為壓臂的擺動軌跡平面與定位圓柱軸線垂直設置,且定位圓柱位於壓輪的擺動軌跡內側,所以當擺動壓臂時,擺臂上的壓輪將強制推動鋼絞線繞定位圓柱的圓周面彎折,這樣就起到了對鋼絞線的彎折作用。對鋼絞線的彎折操作是繞定位圓柱圓周面進行的,這樣可以使鋼絞線的彎折部位呈優美的圓弧形,不但在與鎖緊套組裝配合時更加順暢,而且組裝配合後也非常美觀。鋼絞線的彎折半逕取決於定位圓柱的半徑,在實際操作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不同直徑的定位圓柱。將定位圓柱圓周面與壓輪擺動軌跡間的最小間隙設置得大於等於鋼絞線直徑,可以保證壓輪在推動鋼絞線繞定位圓柱彎折時有足夠的空間,有助於順利完成彎折工作,節約了彎折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作為改進,所述定位圓柱的圓周面上設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凸環。在定位圓柱的圓周面上設置凸環,可以限制繞定位圓柱圓周面彎折的鋼絞線在徑向上移動,防止鋼絞線徑向打滑,起到了定位鋼絞線的作用,有助於保證彎折精度和成功率。作為進一步改進,壓輪的圓周面上也固設有與凸環對應的副凸環。在壓輪的圓周面上設置與凸環對應的副凸環,可以在壓輪驅動鋼絞線彎折時,防止鋼絞線在壓輪圓周面上打滑,起引導鋼絞線彎折方向的作用,保證了彎折精度和成功率。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圓柱軸線水平設置,定位塊設置在定位圓柱下方。因為壓臂的擺動軌跡平面與定位圓柱軸線垂直設置,所以當定位圓柱軸線水平設置時,壓臂的擺動軌跡平面就是一個豎直平面。這樣在通過壓臂和壓輪驅動鋼絞線彎折時, 就是在豎直面內進行,此時可以利用地面的支撐力作為反向彎折或定位鋼絞線的力,一個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將定位塊設置在定位圓柱下方,不但方便在定位塊和定位圓柱之間插裝鋼絞線,而且更有助於壓臂和壓輪對鋼絞線進行彎折時施力,操作更方便。作為改進,定位塊端部固設有限位環。限位環的主要作用是對鋼絞線起限位作用,防止鋼絞線在定位塊上打滑,保證了彎折成功率,有助於提聞彎折效率。作為進一步改進,壓臂的鉸軸為定位圓柱,壓臂上固設有與定位圓柱端部套裝配合的鉸接環。將定位圓柱作為壓臂的鉸軸,可以使壓臂及壓輪在擺動時,能夠與鋼絞線的彎折軌跡能夠同軸同步移動,保證了彎折過程中施力的一致性,有助於提高彎折質量。作為一種實現方式,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裝有口部向上設置的套筒,套筒上均布有套筒孔,套筒上部插裝有滑杆,所述定位圓柱和定位塊設置在滑杆上部,滑杆上均布有與套筒孔配合的滑杆孔,滑杆孔和對應的滑杆孔內插裝有使套筒和滑杆定位在一起的定位銷。將支架設置成由底座支撐的結構,可以通過底座為套筒及滑杆提供可靠的支撐力,這樣,在通過壓臂進行彎折施力時可以使整個支架穩固不動,有助於順利完成彎折操作。通過滑杆與套筒的滑動及鎖緊定位,可以方便調節壓臂、壓輪等操作部件的高度,以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者操作。作為改進,底座上固設有兩個平行間隔設置的支板,支板上設有與套筒孔配合設置的鎖緊孔,套筒插裝在兩支板之間,套筒與支板通過插裝在鎖緊孔和對應套筒孔內的鎖緊銷固接在一起,套筒底部設有延伸出套筒側面的支撐板,套筒外壁上固設有把手。底座與套筒之間通過支撐板和鎖緊銷可以插裝鎖緊連接在一起,並且可以拆卸開來,這樣可以方便操作人員現場組裝,有助於減小本鋼絞線彎折器的佔用空間。當把套筒和底座拆卸開來後,將套筒橫放在兩支板之間的底座上,再將套筒孔與鎖緊孔對應重合後用鎖緊銷插入鎖緊,這樣,套筒、滑杆及壓臂就與底座橫向組裝在了一起。將套筒橫向組裝在底座並鎖緊後,可以通過套筒上的把手來提拉本鋼絞線彎折器,以方便攜帶。套筒底部的支撐板,在套筒與底座豎向組裝時,起防止套筒和滑杆左右搖晃的作用。在套筒與底座橫向組裝時,起支撐固定套筒和底座的作用,可以避免套筒橫向放置時,套筒兩端繞鎖緊銷擺動的問題,保證了橫向放置連接的可靠性,攜帶起來更加方便。綜上所述,採用這種結構的鋼絞線彎折器結構合理,彎折方便,省時省力,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且攜帶方便,特別適合一人進行鋼絞線彎折時使用。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豎向組裝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各部件打散後的結構不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橫向組裝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支架,2為定位圓柱,3為定位塊,4為壓臂,5為壓輪,6為凸環,7為副凸環,8為限位環,9為鉸接環,10為底座,11為滑杆,12為支板,13為鎖緊孔,14為套筒,15為套筒孔,16為鎖緊銷,17為滑杆孔,18為定位銷,19為支撐板,20為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該鋼絞線彎折器包括支架I,支架I側壁上安裝有與支架I垂直設置的定位圓柱2。定位圓柱2的圓周面上設有兩個間隔設置的凸環6,凸環6與定位圓柱 2同軸設置,兩凸環6與定位圓柱2圓周面形成環槽。當推動鋼絞線繞定位圓柱彎折時,可以將鋼絞線放置到環槽內,這樣就限制了鋼絞線的滾動,以及防止鋼絞線徑向打滑,起到了定位鋼絞線的作用,有助於保證彎折精度和成功率。在本實施例中,凸環6的數量為兩個, 在實際生產製造時,可以設置三個、四個或更多個,這樣,就可以形成兩個、三個或更多個環槽,也就可以同時對兩根、三根或多根鋼絞線同時進行彎折操作,有助於提高彎折效率。支架I上還固設有與定位圓柱2的圓周面間隔設置的定位塊3,兩者之間的間隙為放置鋼絞線提供了插裝空間,並在彎折鋼絞線時起到了對鋼絞線的定位作用。支架I上鉸接有壓臂4,壓臂4可以繞鉸軸相對支架I擺動。壓臂4中部安裝有壓輪5,壓輪5是對在壓臂4推動下對鋼絞線施力的主要部件。當用手把持壓臂4末端擺動時,可以以較小的扭力,使壓輪5輸出更大的扭力,這樣就起到了槓桿的省力作用。壓臂4的擺動軌跡平面與定位圓柱2軸線垂直設置,且定位圓柱2位於壓輪5的擺動軌跡內側。所以當擺動壓臂4時, 擺臂上的壓輪5將強制推動鋼絞線繞定位圓柱2的圓周面彎折,這樣就起到了對鋼絞線的彎折作用。在本實施例中,定位圓柱2的轉軸也是壓臂4的鉸軸,壓臂4上固設有與定位圓柱2端部套裝配合的鉸接環9。這樣可以使壓臂4及壓輪5在擺動時,能夠與鋼絞線的彎折軌跡能夠同軸同步移動,保證了彎折過程中施力的一致性,有助於提高彎折質量。定位圓柱2軸線水平設置,定位塊3設置在定位圓柱2下方的支架I上。因為壓臂4的擺動軌跡平面與定位圓柱2軸線垂直設置,所以當定位圓柱2軸線水平設置時,壓臂4的擺動軌跡平面就是一個豎直平面。這樣在通過壓臂4和壓輪5驅動鋼絞線彎折時,就是在豎直面內進行,此時可以利用地面的支撐力作為反向彎折或定位鋼絞線的力,一個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將定位塊3設置在定位圓柱2下方,不但方便在定位塊3和定位圓柱2之間插裝鋼絞線,而且更有助於壓臂4和壓輪5對鋼絞線進行彎折時施力,操作更方便。定位塊3端部固設有限位環8,限位環8的主要作用是對鋼絞線起限位作用,防止鋼絞線在定位塊3上打滑,保證了彎折成功率,有助於提高彎折效率。對鋼絞線的彎折操作是繞定位圓柱2圓周面進行的,這樣可以使鋼絞線的彎折部位呈優美的圓弧形,不但在與鎖緊套組裝配合時更加順暢,而且組裝配合後也非常美觀。壓輪5的圓周面上也固設有與凸環6對應的副凸環7,這樣可以在壓輪5驅動鋼絞線彎折時,防止鋼絞線在壓輪5圓周面上打滑,起引導鋼絞線彎折方向的作用,保證了彎折精度和成功率。在本實施例中,定位圓柱2為採用滾輪結構,定位圓柱2—端。鋼絞線的彎折半逕取決於定位圓柱2的半徑,在實際操作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不同直徑的定位圓柱2。將定位圓柱2圓周面與壓輪5擺動軌跡間的最小間隙設置得大於等於鋼絞線直徑,可以保證壓輪5在推動鋼絞線繞定位圓柱2彎折時有足夠的空間,有助於順利完成彎折工作,節約了彎折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實施例中,支架I包括底座10,底座10為水平設置的平板,底座10的底面邊側設有使底座支離地面的凸臺。底座10上安裝有口部向上設置的套筒14,套筒14內插裝有與套筒14內壁滑動配合的滑杆11,所述定位圓柱2和定位塊3設置在滑杆11上部。底座10為套筒14及滑杆11提供可靠的支撐力,這樣,在通過壓臂4進行彎折施力時可以使整個支架I穩固不動,有助於順利完成彎折操作。套筒14的橫截面為矩形框狀,可以保證滑杆11隻能沿套筒14軸向滑動而不能轉動,有助於保證順利完成彎折操作。套筒14上均布有套筒孔15,滑杆11上均布有與套筒孔15配合的滑杆孔17,滑杆孔17和對應的滑杆孔 17內插裝有使套筒14和滑杆11定位在一起的定位銷18。通過滑杆11與套筒14的滑動及鎖緊定位,可以方便調節壓臂4、壓輪5等操作部件的高度,以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者操作。如圖3所不,底座10與套筒14的連接,通過固設在底座10上的兩個平行間隔設置的支板12來實現,支板12上設有與套筒孔15配合設置的鎖緊孔13,套筒14插裝在兩支板 12之間,套筒14與支板12通過插裝在鎖緊孔13和對應套筒孔15內的鎖緊銷16固接在一起。底座10與套筒14之間通過支撐板19和鎖緊銷16可以插裝鎖緊連接在一起,並且可以拆卸開來,這樣可以方便操作人員現場組裝,有助於減小本鋼絞線彎折器的佔用空間。當把套筒14和底座10拆卸開來後,將套筒14橫放在兩支板12之間的底座10上,再將套筒孔15與鎖緊孔13對應重合後用鎖緊銷16插入鎖緊,這樣,套筒14、滑杆11及壓臂4就與底座10橫向組裝在了一起。套筒14外壁上固設有把手20,將套筒14橫向組裝在底座10 並鎖緊後,可以通過套筒14上的把手20來提拉本鋼絞線彎折器,以方便攜帶。套筒14底部設有延伸出套筒14側面的支撐板19。支撐板19在套筒14與底座10豎向組裝時,起防止套筒14和滑杆11左右搖晃的作用。在套筒14與底座10橫向組裝時,起支撐固定套筒 14和底座10的作用,可以避免套筒14橫向放置時,套筒14兩端繞鎖緊銷16擺動的問題, 保證了橫向放置連接的可靠性,攜帶起來更加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鋼絞線彎折器,其特徵是包括支架(1),支架(I)上安裝有定位圓柱(2),支架(I)上還固設有與定位圓柱(2)的圓周面間隔設置的定位塊(3),支架(I)上鉸接有壓臂(4),壓臂(4)的擺動軌跡平面與定位圓柱(2)軸線垂直設置,壓臂(4)中部安裝有轉軸與定位圓柱(2)軸線平行設置的壓輪(5),定位圓柱(2)位於壓輪(5)的擺動軌跡內側,且定位圓柱(2)圓周面與壓輪(5)擺動軌跡間的最小間隙大於等於鋼絞線直徑。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絞線彎折器,其特徵是所述定位圓柱(2)的圓周面上設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凸環(6)。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絞線彎折器,其特徵是壓輪(5)的圓周面上也固設有與凸環(6)對應的副凸環(7)。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絞線彎折器,其特徵是所述定位圓柱(2)軸線水平設置,定位塊(3)設置在定位圓柱(2)下方。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絞線彎折器,其特徵是定位塊(3)端部固設有限位環(8)。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鋼絞線彎折器,其特徵是壓臂(4)的鉸軸為定位圓柱(2),壓臂(4)上固設有與定位圓柱(2)端部套裝配合的鉸接環(9)。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鋼絞線彎折器,其特徵是所述支架(I)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安裝有口部向上設置的套筒(14),套筒(14)上均布有套筒孔(15),套筒(14)上部插裝有滑杆(11),所述定位圓柱(2)和定位塊(3)設置在滑杆(11)上部,滑杆(11)上均布有與套筒孔(15)配合的滑杆孔(17),滑杆孔(17)和對應的滑杆孔(17)內插裝有使套筒(14) 和滑杆(11)定位在一起的定位銷(18)。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鋼絞線彎折器,其特徵是底座(10)上固設有兩個平行間隔設置的支板(12),支板(12)上設有與套筒孔(15)配合設置的鎖緊孔(13),套筒(14)插裝在兩支板(12)之間,套筒(14)與支板(12)通過插裝在鎖緊孔(13)和對應套筒孔(15)內的鎖緊銷(16)固接在一起,套筒(14)底部設有延伸出套筒(14)側面的支撐板(19),套筒(14) 外壁上固設有把手(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絞線彎折器,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有定位圓柱,支架上還固設有與定位圓柱的圓周面間隔設置的定位塊,支架上鉸接有壓臂,壓臂的擺動軌跡平面與定位圓柱軸線垂直設置,壓臂中部安裝有轉軸與定位圓柱軸線平行設置的壓輪,定位圓柱位於壓輪的擺動軌跡內側,且定位圓柱圓周面與壓輪擺動軌跡間的最小間隙大於等於鋼絞線直徑。所述定位圓柱的圓周面上設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凸環。壓輪的圓周面上也固設有與凸環對應的副凸環。採用這種結構的鋼絞線彎折器結構合理,彎折方便,省時省力,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且攜帶方便,特別適合一人進行鋼絞線彎折時使用。
文檔編號B21F1/00GK202343811SQ20112054336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2日
發明者姜言剛, 宿連超, 張柏宗, 徐文建, 李國強, 王嘉雨, 王立忠, 趙杉, 陳懷波, 馬金亮, 黃明潔, 齊好奎 申請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濰坊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