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節的電影推薦(中秋節想要應景)
2023-06-03 00:32:48 7
下周就是中秋節了。
很奇怪的一件事兒,每到西方的節日,就會有非常應景的電影上映,尤其是感恩、聖誕那幾個大節。
我們的傳統節日不講這些,最近才慢慢形成國慶節上映主旋律,春節檔上映喜劇片的慣例。
中秋節跟感恩節有點像,注重溫馨和團圓,是很重要的節日。
可很少有與此對應的電影,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湊了個月亮主題片單。
說是「湊」出來的片單一點都不誇張,特別榜單最後1名還沒及格,但前3是真的經典。
TOP10 《月球隕落》(2022) 好片指數:49分
月球偏離軌道,地球受其影響面臨滅頂之災。山寨科學家KC發現月球竟是中空結構,他說服太空人布萊恩和喬,三人一起向月球進發。
由災難片之王羅蘭·艾默裡奇執導,成本高達1.5億美元,華誼兄弟投資比例不小,並深度參與製作,加拿大籍演員於文文還打了個醬油。
然而影片全球票房5900萬美元,基本上賠得血本無歸。
特效還是好萊塢頂尖水準,如果劇本及格,拍出另一部《2012》問題不大。
但本片的故事好像是故意朝著惡趣味和鬼扯的方向用力,如果用5毛特效拍成網大,沒準效果能更好點,起碼沒那麼割裂。
TOP9《鋼鐵蒼穹》(2012) 好片指數:60分
納粹即將戰敗之際,科學家取得重大突破,並將一支部隊送上了月球。
他們在月球背面建立起軍事基地,妄圖反攻地球贏得戰爭。
影片在2006年開始製作,2008年在坎城電影節上放出先行預告片用於籌措拍攝資金。後來多家公司參與投資,加上網絡募集的133萬美元,總投資約為900萬美元。
《鋼鐵蒼穹》故事天馬行空,特效佔比很大,能拍出來本身就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蹟。
不過電影怎麼看都是半成品,設定不錯,但劇情和表演就跟鬧著玩兒一樣。
你可以說這是導演對於其他電影作品的解構,也可以直白點講,這就是一部山寨電影,還是有點惡俗的那種。
TOP8《變形金剛3》(2011) 好片指數:60分
50多年前,一艘飛船墜落月球,引發了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人類競爭登上月球的真正目的,是探索飛船殘骸。
為了阻止霸天虎找到能量柱,擎天柱與戰友前往月球背面救御天敵,他正是汽車人先代的領導者。
這是原班人馬主演的最後一部「變形金剛」電影,也是麥可·貝完全擺爛前的最後掙扎。
雖然比起第一集差距明顯,但比後邊幾部還是好看很多的,至少還有個通順的故事。
對於人類登月和月球背面的陰謀論真的蠻多的,《變形金剛3》以此為切入口算不得高明,卻還是有用心的。
何況特效和動作戲水準在線,憑藉前作餘威和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取得了11.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而這次中國的金主爸爸結結實實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露了臉,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財大氣粗。
TOP7《獨行月球》(2022) 好片指數:69分
人類在月球上部屬月盾計劃,目的是以月球抵禦小行星撞擊。可隕石提前來襲,全員緊急撤離,唯獨將維修工獨孤月留在了月球。
月盾計劃未能成功,獨孤月成了世界上最後一個人類,在月球基地過上了躺平的幸福生活。
改編自韓國漫畫,是開心麻花喜歡的高概念設定,卻給我幾個預料之外的驚喜。
一是科幻和特效的比例吃重,本以為會是喜劇版《荒島餘生》,就是月球基地的生活段子集錦,卻沒想到重點落在了絕境求生上。
科幻很不嚴謹,但視覺效果超出預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
二是沈騰演技讓人刮目相看,「喜劇演員」中「喜劇」這個定語拿掉是完全沒問題的,表演層次非常豐富,比起許多標榜演技的演員還要出色。
雖然問題也不少,但成功引爆了半死不活的內地院線市場。其對科幻電影做出的貢獻不比《明日戰記》小。
另外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以前拍這部電影好像還沒那麼有說服力,如今太空有中國的空間站,月球有中國的探測器,《獨行月球》的出現水到渠成。
TOP6《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2019) 好片指數:71分
大雄認為月球探測器在月球上捕捉到的白影是月亮上的兔子,引來大家嘲笑。
哆啦A夢利用「異說俱樂部徽章」在月球背面建造了兔子王國,大雄和小夥伴們一同前往月兔王國展開冒險。
我個人對「哆啦A夢」劇場版一直沒什麼感覺,還不完全是低幼的原因,因為短小的TV版要有趣得多。
動漫電影版大多是這樣的套路,用既定人設講個天馬行空的故事。
《大雄的月球探險記》是劇場版中比較出色的一部,除了懷舊和致敬的梗,故事本身很好看,「想像力」的主題也出乎意料的可愛。
TOP5《登月第一人》(2019) 好片指數:78分
《愛樂之城》後,擅長音樂電影的達米恩·查澤雷盯上了傳記電影,拍攝了改編自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的電影《登月第一人》。
主演找來了《愛樂之城》裡合作過的高司令,重點講了阿姆斯特朗在1961-1969年間如何成為登月第一人的故事,以及他所經歷的苦難和犧牲。
這是一部四平八穩的歷史電影,不能說達米恩沒找到狀態,很可能是他有意隱藏了在《爆裂鼓手》和《愛樂之城》裡輕巧靈動的風格,對於喜歡他的影迷可能一時找不著北。
電影的音效攝影剪輯配樂都很好,但故事太平缺少驚喜。
TOP4《神偷奶爸》(2010) 好片指數:80分
市面上反派輩出,超級壞蛋格魯不甘人後,決定在納法利歐博士和小黃人的幫助下盜取月亮。
但在格魯收養三位孤兒後,卻越來越離不開三個古靈精怪的小鬼,連盜月計劃都受了影響。
也許照明娛樂也沒想到這麼個反套路講壞蛋的故事會成為自家頭牌,擴展出整個小黃人宇宙。
格魯看似反派,其本質還是個浪子回頭的常規故事。關鍵是細節設定做得有趣,像三個小女孩啊,小黃人啊,都萌得不要不要的。
照明娛樂憑藉小黃人宇宙走出了迥異於其他大廠的動畫片路線,難得,喜歡!
TOP3《阿波羅13號》(1995) 好片指數:81分
美國人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吉姆則被任命為阿波羅13號的指揮官,他將與同伴再次前往月球執行任務。
然而任務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因為飛船故障,三名航天員危在旦夕。
他們臨危不亂,在地面控制中心的幫助下嘗試返回地球。
看到朗·霍華德和湯姆·漢克斯的名字,就知道《阿波羅13號》肯定不會出錯,從故事到技術沒有短板,是瞄準頒獎季的行活。
對太空人的刻畫可能與原型有差異,卻在劇作層面十分成功,讓片中故事更為驚心動魄。
缺點可能是前半段鋪墊略沉悶了。
TOP2《月球》(2009) 好片指數:81分
月能公司在月球建造基地開發能源,山姆是基地裡唯一的員工,三年來只有智慧機器人戈蒂與他作伴。
眼看就能回到地球的時候發生了意外,他在月球上發現了另一個自己。
導演鄧肯·瓊斯是搖滾傳奇大衛·鮑伊之子,在電影長片處女作《月球》中極富野心。
這既是一個科幻故事,又是獨角戲電影,對講故事的能力和大項目的統籌能力都是個巨大的挑戰。
剛好趕上好萊塢編劇大罷工,鄧肯就以極低的價錢做完了片中特效,全片成本也只有500萬美元。
《月球》上映後口碑大爆,雖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主題深度和完成度遠完全不像是處女作。
我尤其喜歡影片透露出的那種孤獨的美感。
TOP1《月球旅行記》(1902) 好片指數:90分
六名有探險精神的天文學家乘坐炮彈倉順利登月。然而他們無意中驚擾了月球人,被捲入一場混亂的大冒險。
影片發行於1902年,距今120年,是有史以來第一部科幻電影。
當然現在我們不能把《月球旅行記》當做電影來看,而更像是窺探歷史的時光機,是所有影視作品的源頭,將被永載電影史冊。
腦洞大開的劇情和嫻熟的拍攝手法,再看電影拍攝的年代,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片長只有14分鐘,修復版在B站上就找得到,真的建議花點時間看一下。
作為地球的衛星,觀測月亮的歷史幾乎跟人類存在的時間一樣長,關於月球的猜想也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史。
1969年人類登上月球,其真實性又成為當代最廣為人知的陰謀論,很多關於月亮的電影也是從這個角度切入的。
還記得《古宅老友記》裡原始人Robin對月球的崇拜,時光流逝,物是人非,唯一不變的只有每晚出現在夜空的月亮(當然還有白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