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7:49:56 1
專利名稱: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耗材,具體涉及一種美容用醫療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
背景技術:
代外科中,微創是永恆的主題,現有用於腔鏡技術、小切口手術、和無菌切口的皮內縫合的技術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然而市場上還沒有一種特別適用於大切口、汙染的切口或傷口,甚至只需縫1-2針的皮膚切口或傷口的縫合設備。泰科公司生產的皮膚減張縫合裝置M0N0S0F*CN490,其特點為用於皮膚減張縫合、針線一體、縫線為尼龍線、線與醫用塑料管是分體的,線尾處固定一個扁圓形金屬塊阻擋裝置。由於線與醫用塑料管是分體的,在使用時,存在使用不方便、縫合時間長的缺陷。現代微創應該是全方位的微創,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急需研發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針、線、乳膠管一體或相對一體,使用方便的縫合裝置,而提供了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包括醫用縫線、醫用三稜縫合針、醫用乳膠管, 其中醫用縫線與醫用三稜縫合針的尾部連接,然後與醫用乳膠管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的醫用乳膠管也可以為醫用乳膠片。所述的醫用乳膠管為半透明並帶淡藍色金屬透視條的醫用軟乳膠管,所述的醫用縫線為泰絲或幕絲。所述的醫用乳膠管或醫用乳膠片直徑為2mm,長度為5_15mm。所述醫用縫線長為50cm,與醫用三稜縫合針的尾部連接,醫用乳膠管的兩端分別為相互垂直的45度斜形面,將三稜縫合針在距醫用乳膠管的管頭l-2mm處穿過醫用乳膠管一側壁,針線通過管腔從醫用乳膠管的距另一端的管頭l_2mm處的另一側的側壁穿出。所述醫用縫線長為50cm,與醫用三稜縫合針的尾部連接,醫用乳膠片的兩端分別為半圓形,在距醫用乳膠片一端l_2mm處開設有孔徑為0. 5mm孔洞,將醫用三稜縫合針穿過孔洞,然後從另一面的另一端相對應處穿過乳膠片,縫針及線尾均位於乳膠片的同側。所述醫用縫線長為50cm,與醫用三稜縫合針的尾部連接,醫用乳膠片的兩端分別為半圓形,乳膠片的一面的中央處設置一個與乳膠片平面及長軸均垂直的凸起,凸起處高 l-2mm、厚2mm、寬同乳膠片,凸起的底部中央開設有一個與乳膠片長軸平行的孔,孔徑為 0. 8-1. 0mm,距乳膠片兩端l_2mm處分別開設有孔徑為0. 5mm的孔洞,將三稜縫合針穿過乳膠片一端的孔,並經乳膠片凸起處的孔,再穿過乳膠片另一端的孔,縫針及線尾均位於乳膠片的同側。[0014]所述醫用軟乳膠片為兩片半透明的橫向相連的、兩端呈半圓形的醫用軟乳膠片, 其中一片帶藍色金屬透視條,將縫線的25cm處的一段置於一個乳膠片的中央,並與其長軸平行,再將另一個乳膠片用醫用膠與其粘合,縫線固定於兩個醫用乳膠片之間。還包括一個兩頭帶卡線槽、中央帶孔、半透明並帶藍色金屬透視條的橢圓形醫用塑料球,塑料球中央直徑為3-4 mm,將醫用三稜縫合針從乳膠管一頭通過管腔從醫用乳膠管的另一頭穿出,將線尾處穿過塑料球中央的孔,並將線尾卡入塑料球兩頭的卡線槽。所述的醫用塑料球也可以為半透明並帶藍色金屬透視條的扁圓形醫用塑料球扣, 塑料球扣直徑4-5 mm,厚度2-3 mm,將醫用三稜縫合針從醫用乳膠管一頭通過管腔從醫用乳膠管的另一頭穿出,將線尾處穿過塑料球扣中央的孔,將線尾卡入塑料球扣,並將塑料球扣扣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易於製造推廣;(2)應用範圍廣,適用於任何部位及大小的皮膚切口及傷口,尤其適用於皮膚傷口、II、III類手術切口、大手術切口、需延期拆線的切口或傷口;(3)拆線後除切口及針眼外不留其它痕跡,避免了因縫線壓迫使皮膚色素沉著或皮膚瘢痕形成造成的「螃蟹腿」現象,儘量滿足了患者對美的追求;(4)針、線、乳膠管一體,使用方便,而提供節省了皮內縫合的時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醫用三稜縫合針、2-醫用乳膠管、3-醫用縫線、4-醫用乳膠片、5-醫用塑料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包括長度50cm的醫用縫線泰絲3,醫用三稜縫合針1,直徑為2mm、長度為5mm的醫用乳膠管2,醫用乳膠管2的兩端分別為相互垂直的45度斜形面,三稜縫合針1在距醫用乳膠管2的管頭lmm(可以是2mm)處穿過醫用乳膠管一側壁,針線通過管腔從醫用乳膠管的距另一端的管頭lmm(可以是2mm)處的另一側的側壁穿出。實施例2如圖2所示,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包括長度50cm的醫用縫線泰絲3,醫用三稜縫合針1,寬度為2mm、厚度為1-2 mm、長度為5mm的醫用乳膠片4,醫用乳膠片4的兩端均為半圓形,三稜縫合針1在距醫用乳膠片端l_2mm處穿過醫用乳膠片,再從醫用乳膠片另一端相應位置穿出,使縫線的頭尾均位於乳膠片的同側。實施例3如圖3所示,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包括長度50cm的醫用縫線幕絲3,醫用三稜縫合針1,兩端分別為半圓形的醫用乳膠片4,在距醫用乳膠片4 一端l-2mm 處開設有孔徑為0. 5mm孔洞,醫用三稜縫合針1穿過孔洞,然後從另一面的另一端相對應位置穿過乳膠片,縫針及線尾均位於乳膠片的同側。實施例4如圖4所示,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包括長度50cm的醫用縫線泰絲3,醫用三稜縫合針1,兩端分別為半圓形的醫用乳膠片4,醫用乳膠片4的一面的中央處設置一個與乳膠片平面及長軸均垂直的凸起,凸起處高l_2mm、厚2mm、寬同乳膠片,凸起的底部中央開設有一個與乳膠片長軸平行的孔,孔徑為1mm,距乳膠片兩端l_2mm處分別開設有孔徑為0. 5mm的孔洞,三稜縫合針穿過乳膠片一端的孔,並經乳膠片凸起處的孔,於縫線的25cm打結固定,三稜縫合針1再穿過乳膠片另一端的孔,縫針及線尾均位於乳膠片的同側。實施例5如圖5所示,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包括長度50cm的醫用縫線泰絲3,醫用三稜縫合針1,兩片半透明的橫向相連的、兩端呈半圓形的醫用軟乳膠片4,其中一片帶藍色金屬透視條,縫線的25cm處的一段置於一個乳膠片的中央,並與其長軸平行, 另一個乳膠片用醫用膠與其粘合,縫線固定於兩個醫用乳膠片之間。實施例6如圖6所示,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包括長度50cm的醫用縫線泰絲3,醫用三稜縫合針1,醫用軟乳膠片4為醫用液態乳膠澆鑄而成,取一個寬度為2mm、厚度為1-2 mm、長度為5-15mm的片狀模具,將醫用液態乳膠澆鑄到模具中,並將一段藍色金屬透視條與縫線的25cm處的一段置於澆鑄體的中央,並使其內的大部分縫線與模具長軸平行,縫線兩側分別置於距乳膠片兩端約1-2 mm的同一平面。實施例7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包括長度50cm的醫用縫線泰絲3,醫用三稜縫合針1,醫用乳膠管2,一個兩頭帶卡線槽、中央帶孔、半透明並帶藍色金屬透視條的橢圓形醫用塑料球5,塑料球中央橫向直徑為3-4 mm,縱向長度為5_8 mm,塑料球中央縱向孔徑為1-2 mm,醫用三稜縫合針從乳膠管一頭通過管腔從醫用乳膠管的另一頭穿出,線尾處穿過塑料球中央的孔,且線尾卡入塑料球兩頭的卡線槽。
權利要求1.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包括醫用縫線(3)、醫用三稜縫合針(1)、醫用乳膠管(2),其中醫用縫線(3)與醫用三稜縫合針(3)的尾部連接,然後與醫用乳膠管(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醫用乳膠管(2)直徑為2mm,長度為5_1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醫用縫線(3)為泰絲或幕絲。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醫用縫線(3)長為50cm,與醫用三稜縫合針(1)的尾部連接,醫用乳膠管(2)的兩端分別為相互垂直的45度斜形面,三稜縫合針(1)在距醫用乳膠管(2)的管頭l_2mm處穿過醫用乳膠管一側壁,針線通過管腔從醫用乳膠管的距另一端的管頭l_2mm處的另同側的側壁穿出。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還包括一個兩頭帶卡線槽、中央帶孔、半透明並帶藍色金屬透視條的橢圓形醫用塑料球(5),醫用塑料球(5)中央直徑為3-5 mm,向長度為5-8mm,中央縱向孔徑為1-2 mm,醫用三稜縫合針(1)從醫用乳膠管(2)—頭通過管腔從醫用乳膠管的另一頭穿出,線尾處穿過醫用塑料球(5)中央的孔,線尾卡入醫用塑料球(5)兩頭的卡線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醫用塑料球(5)可以為半透明並帶藍色金屬透視條的扁圓形醫用塑料球扣,塑料球扣直徑4-5 mm,厚度 2-3 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醫用乳膠管(2)也可以為醫用乳膠片(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醫用縫線 (3)長為50cm,與醫用三稜縫合針(1)的尾部連接,醫用乳膠片(4)的兩端分別為半圓形,在距醫用乳膠片(4) 一端l_2mm處開設有孔徑為0. 5mm孔洞,醫用三稜縫合針(1)穿過孔洞, 從另一面的另一端相對應處穿過醫用乳膠片(4),縫針及線尾均位於醫用乳膠片的同側。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醫用縫線 (3)長為50cm,與醫用三稜縫合針(1)的尾部連接,醫用乳膠片(4)的兩端分別為半圓形, 醫用乳膠片(4)的一面的中央處設置一個與乳膠片平面及長軸均垂直的凸起,凸起處高 l-2mm、厚2mm、寬同乳膠片,凸起的底部中央開設有一個與乳膠片長軸平行的孔,孔徑為 0. 8-1. Omm,醫用三稜縫合針穿過乳膠片一端的孔,並經乳膠片凸起處的孔,於縫線的25cm 處打結固定,三稜縫合針再穿過乳膠片另一端,縫針及線尾均位於乳膠片的同側。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醫用軟乳膠片(4)為兩片半透明的橫向相連的、兩端呈半圓形的醫用軟乳膠片,其中一片帶藍色金屬透視條,縫線的25cm處的一段置於一個乳膠片的中央,並與其長軸平行,將兩個醫用乳膠片用醫用膠與其粘合,縫線固定於兩個醫用乳膠片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涉及美容用醫療設備,以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針、線、乳膠管相對一體的縫合裝置。一種皮膚切口及傷口無壓痕縫合裝置,其特徵是包括醫用縫線、醫用三稜縫合針、醫用乳膠管,其中醫用縫線與醫用三稜縫合針的尾部連接,然後與醫用乳膠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於製造推廣;適用範圍廣;拆線後除切口及針眼外不留其它痕跡,滿足了患者對美的追求;針、線、乳膠管一體,使用方便,而提供節省了皮內縫合的時間。
文檔編號A61B17/04GK202104966SQ20112020918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1日
發明者張繼新, 胡風英 申請人: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