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圓形風電輪轂罩艙口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22:02: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電設備配套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圓形風電輪轂罩艙口。
背景技術:
風電輪轂罩艙口,應用於風電設備輪轂總成吊裝裝配。風電輪轂罩艙口在風電輪轂持續旋轉運行中,需要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穩定的密封性和可靠的安全性。風電輪轂罩艙口強度應滿足風機運行需要,承受艙蓋打開後的抗風力要求,風機在惡劣環境下運行,要求能夠阻止風沙、雨水侵入。
而現有的風電輪轂罩艙口大多密封結構暴露在外邊,長期使用會導致強度降低,不能阻止風沙、雨水的侵襲,從而影響機器運轉的問題。風機運行時,艙口持續旋轉,容易引起意外打開,不能防止危險的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工作過程中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夠阻止風沙、雨水侵入,確保艙蓋有效定位在指定角度和保證足夠的支撐強度的風電輪轂罩艙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圓形風電輪轂罩艙口,包括圓形的上蓋和環形的下框,所述上蓋嵌入所述下框內;所述上蓋包括上框架和面板,所述下框包括下框架;所述上框架與所述下框架通過鉸接件連接;所述下框架的內側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用於限制所述上蓋嵌入深度的限位臺;所述上框架的外圓周設置有用於與所述下框架嵌入密封的密封條。
更進一步的,所述面板的內側安裝有手把,所述手把相對於上蓋的安裝位置與所述限位臺相對於下框的安裝位置相對應;所述限位臺設置有插槽;所述手把同軸連接有插銷,所述插銷能夠跟隨所述手把的轉動插入所述插槽中。
更進一步的,所述上蓋和下框之間安裝有氣彈簧;所述下框的內側安裝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與所述氣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氣彈簧的另一端安裝在所述面板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下框架在安裝所述鉸接件的位置的內側下方安裝有與所述限位臺平行的支撐座。
更進一步的,所述鉸接件為限位式鉸鏈結構,限位角度為0°-130°。
更進一步的,所述手把包括中軸、鎖栓和固定座,所述中軸與所述固定座連接,所述固定座設有方形凹槽,所述鎖栓設置在所述固定座的所述方形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圓形的上蓋和環形的下框,強度滿足風機運行需要,承受艙蓋打開後的抗風力要求,且風電輪轂罩艙口打開過程中能夠確保艙蓋有效保證足夠的支撐強度;密封膠條嵌入上框架的外圓周和下框架的內圓周,能夠避免密封膠條暴露在外界環境中,提高其密封持久性。艙蓋能夠阻止風沙、雨水侵入,保證風機在惡劣環境下正常運行,具有安裝簡單、密封可靠、便於更換、適合高空作業、兩側開啟的特點;自鎖式手把能夠防止艙蓋意外打開而導致發生危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風電輪轂罩艙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風電輪轂罩艙口的手把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上蓋、2是下框、3是連接件、4是手把、5是氣彈簧、11是上框架、12是面板、13是密封條、21是下框架、22是限位臺、23是支撐座、221是插槽、401是插銷、402是中軸、403是鎖栓、404是固定座、405是方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圓形風電輪轂罩艙口,包括圓形的上蓋1和環形的下框2,所述上蓋1嵌入所述下框2內,整體強度滿足風機運行需要,承受艙蓋打開後的抗風力要求;所述上蓋1包括上框架11和面板12,所述下框2包括下框架21;所述上框架11與所述下框架21通過鉸接件3連接;所述下框架21的內側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用於限制所述上蓋1嵌入深度的限位臺22;所述上框架11的外圓周設置有用於與所述下框架21嵌入密封的密封條13;所述面板12的內側安裝有手把4,所述手把4相對於上蓋1的安裝位置與所述限位臺22相對於下框2的安裝位置相對應;所述限位臺22設置有插槽221;所述手把4同軸連接有插銷401,所述插銷401能夠跟隨所述手把4的轉動插入所述插槽221中;所述上蓋1和下框2之間安裝有氣彈簧5;所述下框2的內側安裝有支撐座23;所述支撐座23與所述氣彈簧5的一端連接,所述氣彈簧5的另一端安裝在所述面板12上,這種安裝方式能夠使氣彈簧5的工作區域貼合上蓋1,最大程度躲開下框架21的艙口區域,使人員進出更加方便;所述下框架21在安裝所述鉸接件3的位置的內側下方安裝有支撐座23,這種安裝方式能夠使氣彈簧的工作區域貼合上蓋,最大程度躲開下框架的艙口區域,使人員進出更加方便;所述鉸接件3為限位式鉸鏈結構,限位角度為0°-130°,確保艙蓋打開時,有效定位在指定角度,並保證足夠的支撐強度。
如圖2所示,所述手把4包括中軸402、鎖栓403和固定座404,所述中軸402與所述固定座404連接,所述固定座404設有方形凹槽405,所述鎖栓403設置在所述固定座404的所述方形凹槽405內;艙口關閉時中軸402與固定座404連接,限制手把旋轉,艙口打開時,需人為壓緊中軸402,脫開固定座404與鎖栓403連接,旋轉鎖栓403釋放手把4。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