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22:25:36 1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重力或慣性發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電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等各方面都不可或缺的能源。傳統的產 生電能的方式主要有火力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及核能發電等。這些傳 統的發電方式各有各自的缺陷。火力發電消耗能源,增加空氣汙染和排放溫室氣體等不利 因素,已經與當今世界環保的潮流相背道而馳;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存在發電量受季節 或天氣及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發電量不穩定;水力發電需要龐大的工程資金,投入 太大,而且存在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問題;核能發電雖然說發電量穩定且不會產生汙染,但 是需要昂貴而複雜的發電設備,不僅不易推廣應用,而且存在一定核物質洩露的危險性。因 此,需要發明一種新的發電設備,一定程度上克服傳統發電方式的種種弊端。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 備,其與傳統發電方式相比,具有不消耗燃料資源,環保節能、設備資金投入小、發電量穩定 等優點。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包括壓 縮回復機構、傳動機構、第一齒輪及發電機構,所述壓縮回復機構與所述傳動機構連接,所 述傳動機構與所述第一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齒輪帶動所述發電機構發電。優選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杆,所述傳動杆的一端與所述壓縮回復機構鉸接, 所述傳動杆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優選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杆,所述傳動杆的一端與所述壓縮回復機構鉸接, 所述傳動杆的另一端設置有若干傳動齒,所述傳動齒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優選地,所述壓縮回復機構包括壓板與彈性部件,所述壓板通過所述彈性部件與 路面連接。優選地,所述彈性部件為彈簧。優選地,所述彈性部件為氣缸。優選地,所述壓縮回復機構為氣缸。優選地,所述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還包括蓄電機構,所述蓄電機構與所述發 電機構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壓縮回復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傳 動機構與第一齒輪傳動嚙合,第一齒輪與發電機構連接。其工作原理為利用物體的重力對 壓縮回復機構做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一齒輪旋轉,再由第一齒輪帶動發電機構發電,將 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從而實現重力轉換為機械能,再由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解決傳統發電方式的消耗燃料資源,汙染環境、設備資金投入大,發電量不穩定等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 具體實施例進行闡述。實施例1請參見圖1,該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的結構示意 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包括壓縮回復機構、傳動機構、第一 齒輪5及發電機構6,壓縮回復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傳動機構與第一齒輪5傳動連接,第一 齒輪5與發電機構6連接,帶動發電機構6發電。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杆4,傳動杆4的一端 與壓縮回復機構鉸接,傳動杆4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齒輪41,第二齒輪41與第一齒輪5齧 合。壓縮回復機構包括壓板3與彈性部件2,壓板3通過彈性部件2與路面1連接。彈性部 件2為彈簧或者氣缸。本實施例選用的彈性部件2是彈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還包括蓄電機構,蓄電機構與發電機 構6連接,可以將電能存儲。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如下利用物體的重力對壓板3做功,壓板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壓縮,通過傳動機構帶 動第一齒輪5旋轉,再由第一齒輪5帶動發電機構6發電,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當物體移 開時,壓板3在彈簧2的作用下回復到原來的位置,等待下次利用物體重力發電的開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可以設置在路面上,利用行人或車輛 經過時產生的重力對壓板做功,進而發電。實施例2請參見圖2,該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的結構示意 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包括壓縮回復機構、傳動機構、第一 齒輪5及發電機構6,壓縮回復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傳動機構與第一齒輪5傳動連接,第一 齒輪5與發電機構6連接,帶動發電機構6發電。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杆4,傳動杆4的一端 與壓縮回復機構鉸接,傳動杆4的另一端設置有若干傳動齒42,傳動齒42與第一齒輪5齧 合。壓縮回復機構包括壓板3與彈性部件2,壓板3通過彈性部件2與路面1連接。彈性部 件2為彈簧或者氣缸。本實施例選用的彈性部件2是彈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還包括蓄電機構,蓄電機構與發電機 構6連接,可以將電能存儲。實施例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壓縮回復機構為氣缸,利用氣缸對氣體的壓縮而回復,同樣可以實現壓縮回復的功能。在此不再贅述。氣缸與傳動機構連 接,傳動機構與第一齒輪傳動嚙合,第一齒輪與發電機構連接。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杆,傳動 杆的一端與氣缸鉸接,傳動杆的另一端設置有若干傳動齒,傳動齒與第一齒輪嚙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還包括蓄電機構,蓄電機構與發電機 構連接,可以將電能存儲。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 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 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壓縮回復機構、傳動機構、第一齒輪及發電機構,所述壓縮回復機構與所述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與所述第一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齒輪帶動所述發電機構發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傳動杆,所述傳動杆的一端與所述壓縮回復機構鉸接,所述傳動杆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齒 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傳動杆,所述傳動杆的一端與所述壓縮回復機構鉸接,所述傳動杆的另一端設置有若干傳 動齒,所述傳動齒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縮回復機構 包括壓板與彈性部件,所述壓板通過所述彈性部件與路面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部件為彈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部件為氣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縮回復機構 為氣缸。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蓄電機構,所 述蓄電機構與所述發電機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包括壓縮回復機構、傳動機構、第一齒輪及發電機構,所述壓縮回復機構與所述傳動機構連接,所述傳動機構與所述第一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齒輪帶動所述發電機構發電。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重力的新型發電設備,其與傳統發電方式相比,具有不消耗燃料資源,環保節能、設備資金投入小、發電量穩定等優點。
文檔編號F03G3/00GK201599159SQ20102002702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9日
發明者王友根 申請人:王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