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十部經典電影的背景音樂(五首撼人心魄的電影配樂)
2023-06-02 07:25:22 4
今天的文章將為大家盤點五首撼人心魄的電影配樂。
之所想做這樣的一期盤點,是因為2020年的上半年,疫情肆虐全球,去影院看電影作為原本普通人的普通娛樂,也成了多事之秋下的遙不可及。剛剛到來的七月份,影院終於陸續開放,當人們可以在大熒幕、立體聲的氛圍中重拾視聽享受時,一位電影配樂大師卻永遠離開了我們。
91歲的埃尼奧·莫裡康內,意外摔倒,不治而故。
也許對於30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這個名字有點陌生,因為出生於1928年的莫裡康內,創作高峰集中在上個世紀(但在耄耋之年仍憑藉為昆汀電影《八惡人》的精彩配樂獲得奧斯卡),然而他的作品,不論老少,一定是都聽過的,或者至少是聽說過的:《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國往事》、《海上鋼琴師》......
相較於莫裡康內,我們更熟悉的配樂大師也許是久石讓、漢斯·季默等作品和時代離得較近的作曲家,他們都是風格非常鮮明的配樂大師,或是委婉明澈的鋼琴旋律,或是冷峻宏大的電子音樂,但如果要總結莫裡康內的風格,那只能用「多變」來形容,在他一生參與創作的500部電影配樂作品中,從活潑輕快到沉鬱肅穆,從口哨鞭聲到動物嘯叫,從古典、爵士、流行到搖滾、電子、世界音樂,各種表現手法和旋律風格讓人嘆為觀止,被譽為「電影配樂界的莫扎特」。
風格的多變得益於莫裡康內充沛的精力,他從小就有優於常人的學習速度,12歲時在羅馬的音樂學校用兩年時間學完了四年的功課,還學會了專業以外的小號演奏;據說他曾在一年之內完成了二十七部電影的主題音樂錄製......
今天的配樂盤點,就從莫裡康內的一部經典作品開始。
《黃金三鏢客》(英文名直譯是「好人、壞人和醜陋的人」)是1966年上映的一部義大利電影。影片有義大利著名西部片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執導,此前他還執導了《荒野大鏢客》和《黃昏雙鏢客》,均有美國硬漢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被稱作「鏢客電影三部曲」。
《荒野大鏢客》講述一位鏢客(類似於我國古代的鏢師)為了恢復一個墨西哥小鎮的正義,憑藉智慧和身手離間兩大私梟使之火併,將惡勢力一網打盡的故事。《黃昏雙鏢客》講述了伊斯特伍德扮演的槍手要緝拿逃犯換取獎金,半途殺出另一名槍手莫蒂默也覬覦這筆錢,兩人明爭暗鬥誰也不能得手,最終只好合作對付敵人的故事。《黃金三鏢客》講述了三個鏢客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趁著政局混亂,既互相利用又勾心鬥角的故事。
三部曲的配樂皆由莫裡康內擔綱,他用粗礪、瀟灑的小號和空寂、遼遠的口哨營造了西部特有的荒涼和粗獷質感,讓人一聽就有身臨其境的效果。三部曲的配樂在保持風格的基礎上,又有創新和突破,將口哨獨奏加入電影配樂是前所未有的,後來又將甩鞭聲、男生合唱的戲謔聲以及小號怪誕的音色加入其中,契合了影片的喜劇元素,這對60年代的觀眾無疑具有強烈的衝擊,即使放在現在,也有讓人一聽就被吸引的魅力。
1964年的「鏢客三部曲」第一部的配樂《A Fistful of Dollars》是莫裡康內的成名作,而兩年後的這首《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則全面地展現了莫裡康內所積累的配樂功底,奠定了莫裡康內在配樂界的地位。這首配樂是如此有名,以至於那隨性的口哨和怪誕的小號一響起,西部片硬朗又浪漫的畫面就不由自主跳入腦海,這首配樂幾乎成為了西部片的音樂代名詞。
看過電影《海上鋼琴師》的朋友和喜歡鋼琴的朋友一定對這首曲子不陌生,這段爵士風格的鋼琴非常好聽,聽一遍就會留下深刻印象。
電影中,這首曲子出現在主人公1900(主人公是一位住在船上的鋼琴師,名字就叫「1900」)和驕傲的黑人爵士鋼琴家鬥琴的場景中,這是全片最精彩的一段。黑人鋼琴家自詡琴技天下無敵,因此沒有把名不見經傳的1900放在眼裡,當他演奏自己創作的爵士樂時,1900竟然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重複他的演奏,氣急敗壞的鋼琴家開始炫技,感受到惡意的1900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精湛琴技,黑人鋼琴家目瞪口呆,不相信自己竟然不如一條船上的鋼琴無名氏......
有意思的是,黑人鋼琴家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原型的,就是美國早期著名的爵士樂作曲家和鋼琴家——傑利·羅爾·莫頓(1980年-1941年),歷史上的莫頓也是非常自負的一個人,常常喜歡誇大自己對於爵士樂的貢獻,甚至誇口說爵士樂是自己發明的,這一點常常讓樂迷們不齒。
雖然莫頓的自負給他帶來了非議,但他不可否認是早期爵士最重要的音樂家,是拉格泰姆和爵士鋼琴轉型期的關鍵性人物,在爵士樂的形成和完善方面有重大的貢獻。這首好聽的《The Crave》就是他的作品。
與《The Crave》一樣,《一步之遙》並不是為電影專門創作的配樂,而是電影拍攝之前就已經誕生的名曲,因為符合故事和場景,就拿來用了。
《一步之遙》是一首著名的西班牙語探戈曲(西班牙名為「Por una Cabeza」),是1935年阿根廷著名歌手卡洛斯·葛戴爾創作的,歌詞由亞法多·勒佩創作。
「Por una Cabeza」在西班牙語中本是賽馬術語,意為「差一個馬頭」的長度,在歌曲中表示對情人之間錯綜複雜難以割捨的惋惜。
這首音樂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出現過,比如電影《真是的謊言》中,施瓦辛格扮演的特工與女間諜之間跳探戈時,背景音樂就是它。讓這首音樂大放異彩的是電影《聞香識女人》,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學生查理無意間目睹了幾個學生準備戲弄校長的過程,校長讓他說出惡作劇的主謀,否則將予以處罰。查理帶著煩惱來到退伍軍人史法蘭中校家中做周末兼職,史法蘭曾是巴頓將軍的副官,經歷過戰爭和許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雙眼被炸瞎,他整天在家無所事事,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準備用盡最後的精力享受一次美好的旅行。他帶著查理出遊、吃佳餚、開飛車、跳探戈、住豪華酒店,然後想結束自己的生命。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殺行為,從此他們之間萌生如父子般的感情。史法蘭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中校在學校禮堂上為查理進行了精彩的辯護,使得查理免於處罰。
片中有一段經典的舞蹈場景,史法蘭與一位美麗的女士在紐約一家高級餐館的舞池中交織旋轉,偏偏起舞,忘情地大跳探戈,背景音樂就是這首《一步之遙》。
《Una Mattina》本是義大利鋼琴家魯多維科·艾奧迪演奏的一首鋼琴曲,艾奧迪的音樂非常平易近人,他的曲風深受巴赫、莫扎特、蕭邦等音樂家的影響,古典大氣,卻不高高在上,還很有現代感。
「Una Mattina」在義大利語中是「一個早晨」意思,鋼琴和小提琴合奏出無與倫比的美妙,低音伴奏加上右手流暢的旋律,帶來一種安靜淳樸的享受和感動。
很多人熟悉這首音樂是通過電影《無法觸碰》,這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法國電影,講述了一位生活無法自理的貴族菲利普與其幫傭黑人青年德瑞斯兩人相互幫助的故事。
這部電影有點像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也是兩個生活背景和身份地位反差巨大人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產生了理解和友誼。影片真誠、輕鬆又有些深刻的格調和這首《Una Mattina》十分契合,在充滿溫情的氛圍中讓人思考愛和生命的意義。
《燃情歲月》是1994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布拉德·皮特等主演。影片講述遼闊的西部草原生活著的Ludlow一家的愛恨情仇:退休的上校父親、三個性格迥異的兒子和他們都愛著的蘇珊,在戰爭和愛情中的掙扎和情誼......
這部電影很小的時候看過,劇情已經記不大清楚了,但這首配樂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次聽的時候就很感動,聽了這麼多年,還是非常喜歡。
這首曲子是影片中威廉上校一家人聚在一起時,蘇珊彈琴,三兒子塞繆爾演唱的,歌詞簡單卻極富感染力:
夜幕低垂
一位女士站在一片樹林的邊緣外
她的手上持著馴馬的鞭繩
從沒見過這麼美麗的女孩
隨處可聽見
溫柔的聲音
向她輕聲細訴
她屬於...她屬於...
另一個人...另一個人
永遠屬於他
是的
她應屬於
這薄暮和朦朧的霧中
這首音樂也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前半段婉轉唯美、恬靜淡雅,後半段悲壯磅礴、蒼涼雄渾,將觀眾帶入充滿宿命和悲情的境界,深深地共情與主角們熱烈又悲情的遭遇,讓人感慨萬千。
這首作品是美國作曲家詹姆斯·霍納為《燃情歲月》量身定製的,他的另一首名作是《鐵達尼號》中的《我心永恆》。在《The Ludlows》中,霍納運用了中國民間吹管樂器洞簫,它的音色蕭瑟滄桑,深隧遼遠,用來塑造主角傳奇般的經歷和狂野悲憤的形象再合適不過,加上優美的旋律,仿佛把人帶入到一片金燦燦的恬靜秋天,目睹蒼涼草原上的遼闊史詩。
一部好電影可以讓一首被遺忘的音樂重煥光彩,一首好音樂可以為一部優秀的電影錦上添花。
如果沒有配樂,像《加勒比海盜》這樣熱鬧的冒險電影也會讓觀眾覺得無聊而看不下去;而如果配樂巧妙,像抖肩舞《Coincidance》這樣簡單的故事也能風靡全球讓人百看不厭。
向埃尼奧·莫裡康內致敬,向才華橫溢的電影配樂大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