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窗的電動遮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7:28:31
專利名稱:汽車後窗的電動遮陽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後窗的電動遮陽裝置。
一般汽車後窗的遮陽捲簾大多如
圖1,圖2所示,主要是由支座A、遮陽簾及其杆B、撐持塊E和撐杆D所組成,支座A底面設有螺孔A2,用螺栓組裝在車窗下的平臺C軟質面上,其一端為一個弧狀的凹座A1,且頂面中央設有一個孔座A3。遮陽簾及其杆B恰可套置在該支座A的凹座A1內,遮陽簾B外端中央設有一個拉柄B1,正好可套掛在撐持塊E下端的扣接部E1上,撐持塊E下端也設有孔座E2,且頂面形成一個弧面凹座E3,可套固於後窗與車頂接合處的橡膠橫條上,並將撐杆D兩端分別斜置插入支座A及撐持塊E的孔座E2中,相互推撐抵緊,再將上述遮陽簾拉柄B1拉出套掛在頂部撐持塊E的扣接部E1。這種汽車後窗遮陽捲簾在使用上存在下述缺點(1)遮陽簾方向固定,無法適用於各種不同規格的後窗角度,故其適用範圍局限於固有角度的車型後窗,其實用性大為降低。(2)市場上各種汽車後窗平臺C至車頂F的距離並非完全一致,若其撐杆為固定長度,對於後窗平臺C至車頂F距離較長或較短者,將無法提供全面遮陽。(3)現在的遮陽簾為手動裝置,在使用時,必須要有人親手操作抬起遮陽簾,如果後座無人而從後方照射入車內的光線從後視鏡折射,使駕駛員眼晴不適而妨礙行車安全時,駕駛員必須先將車停放一邊,再至後座拉起遮陽簾來遮住強烈光線。這樣該遮陽簾裝置不能立即生效,還讓駕駛員增添麻煩手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從汽車內控制面板上操作控制其自動升降的汽車後窗電動遮陽裝置;且該裝置可作多方向遮陽仰角調整,可適用於各種不同車型的後窗仰角與高度皆不同的後窗遮陽。
本實用新型上這樣實現的包括有承接整體遮陽裝置而固定在汽車後窗平臺上的底座,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的本體以及電機、撐持杆、遮陽元件,其特徵在於上述底座兩側設有鉸接部,鉸接部上方設有螺孔;上述本體的上方設有一個開口,在本體兩端用螺栓固裝有兩個套蓋,其中一個套蓋設有容置槽,在本體前板面上設有若干通孔及一個長孔,內壁面螺固有兩個微動開關,其中一個供調整移位用的微動開關螺固在長孔中,本體底部設有鉸接塊,與底座的鉸接部相對應,並通過螺栓螺接;在套蓋容置槽內設有電機,兩個撐持杆的一端螺接在本體內,其包括有臂杆、連接塊、卷簧及插銷,其中連接塊設有鉸接孔,在連接塊中間伸設插杆,分別與臂杆螺接,兩個連接塊中置設卷簧並用插鎖穿組定位,另在臂杆對應長孔上的微動開關端伸設有觸動杆;一個遮陽元件安裝在本體內,其一端設連接板供兩個撐持杆的一端組裝定位並伸置在本體的開口外,另一端設為卷杆。
其中電機轉軸伸設有一個呈D字形的驅動軸,在遮陽元件的卷杆內也相應設有一個供電機驅動軸緊固穿入的D形軸孔。
其中套蓋容置槽兩側設有槽道,其內放置的電機側邊對應該槽道設有凸條,以便與槽道嵌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其本體配合定位螺栓可作多向仰角調整,故可適用於各種不同車型的後窗角度。(2)撐持杆裝設有卷簧等具有彈性的部件,加上其觸動杆可搭配本體上的長孔中可調整移位的微動開關,使得本裝置可適用於不同高度的後窗,更具實用性。(3)安裝在汽車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控制開關符合人體工程學,加上本體中的微動式切換開關,使本裝置操作更方便。
圖1是目前常用的遮陽簾構造示意圖;圖2是目前常用的遮陽簾組裝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裝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微動開關在長孔中調整移位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微動開關使用示意圖(一);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微動開關使用示意圖(二);參見圖3,本實用新型主要設有一個平板製成呈凵型的底座1,其兩側折設有近似三角形的鉸接部10,鉸接部10上設有螺孔100,在底座1的底面板上設有若干個通孔11。一個近似矩形的長箱狀本體2,其上方開設長形開口20,在左右兩端分別開設有接口21,在本體前板面分設有若干通孔22,又在前板面的左側下方挖設一個長孔23,在長孔23上用螺栓N螺固一個微動開關24,在此微動開關24的約45°方向的適當處定位螺固有另一微動開關24′,這些微動開關24、24′呈矩形體,在其頂面凸設有觸動塊240、240′,在微動開關24、24′上方的一端斜伸有一個觸動片241、241′,兩個套蓋25、26螺固在本體2兩端的接口處,其中左邊的套蓋25內設有一個容置槽250,容置槽250內兩側設有槽道251。套蓋25側邊對應本體2的穿孔22設有螺孔252,而右邊的套蓋26在中心處凸伸一個圓形軸杆260,在側邊也設有螺孔261對應通孔22。本體2在其底部中段凸設有兩個鉸接塊27,該鉸接塊27對應底座1的鉸接部10上的螺孔100設有通孔270。驅動電機3容置在本體2左邊套蓋25的容置槽250內,其對應容置槽250內的槽道251凸設有兩個凸條30,電機3的轉軸伸出一個前端呈D字型的驅動軸31。兩個撐持杆4其一端螺固在本體2內,該撐持杆4是由兩個方管狀的臂杆40相連接,在臂杆40相接的一端設有通孔400,在另外端設有螺孔401。兩臂杆40在連接端相向處設有兩個連接塊41相連接,連接塊41為兩端呈圓盤狀體,在其間接設一個矩形插杆42,插杆42對應臂杆40的通孔400設有螺孔420,另在下方臂杆40一端對應本體2長孔23上的微動開關24位置伸設有觸動杆402,這些連接塊41在圓盤中心穿設有鉸接孔410;一個卷簧43組裝於兩個連接塊41之間;一個插銷44,將卷簧43及連接塊41穿組定位。一個遮陽元件5,組裝在本體2內,其為一個自卷式遮陽簾50,在一端設有連接板51,通過兩個撐持杆4的一端組裝定位在板面上,一端設有卷杆52,卷杆52兩端中心分別設有一個呈D字型及一個圓形的軸孔520、521,分別對應電機3的驅動軸31及右邊套蓋26上的軸杆260;兩個定位螺栓6將底座1與本體2螺固一體,並可讓本體2轉動調整至預定仰角位置固定。若干個螺栓N將套蓋25及撐杆4與本體2相螺固,將撐持杆4的插杆42與臂杆40相螺固、並把撐持杆4的臂杆40一端螺定在連接板51上、把微動開關24、24′分別螺固在本體2內的長孔23中和預定位置上,以及將底座1固定在汽車後窗臺上。
安裝時,請參見圖3、圖4,首先將兩撐持杆4的連接塊41以其兩圓盤狀部分相對組合後置入卷簧43在其圓盤之間,使其連接塊41的鉸接孔410與卷簧43的中心軸孔部分對齊,再將插銷44穿過連接塊41的鉸接孔410及卷簧43後進行衝壓定位,再用插杆42插入臂杆40的管孔中,並讓插杆42的螺孔420及臂杆40的通孔400對正,用螺栓N螺固,再將組裝好的兩撐持杆4的一端置於本體2內左右相稱的適當處,並使具有觸動杆402的一端對應於長孔22的位置,以其螺孔401與本體2的通孔22對正螺固。再把微動開關24、24′分別螺固在長孔23中及本體2內壁預定位置上。接著將遮陽元件5置入本體2內,並讓其連接板51伸出本體2的開口20外,再用螺栓N將撐持杆4上方的臂杆一端40螺固在連接板41上。然後把電機3套入左邊套蓋25的容置槽250內,並用電機3的驅動軸31對正卷杆52的軸孔520穿入緊密咬合,另一端也由右邊套蓋26的軸杆260插入卷杆52右側的圓形軸孔520內,又將兩套蓋25、26的螺孔252、261對正及用螺栓N螺固,繼續將裝配好的本體2以其底部的鉸接塊27的通孔270與底座1鉸接部10的螺孔100對正後,用定位螺栓6螺固;利用定位螺栓6可調整本體2定位於適當的仰角位置,最後用螺栓N穿過底座1上的通孔11螺固在汽車後窗臺上,由此完成本裝置的組裝工作。
使用時,請同時參閱圖4~8,首先將本體2與底座1之間的定位螺栓6放鬆,並把本體2轉動調整至預定仰角位置,再用螺栓6螺鎖緊固。並依車窗高度計算撐持杆4需升高的高度,將長孔23上的微動開關24調整移位至觸動杆402行進終點處再螺固之(參見圖6)。這樣,只要按壓汽車內的控制開關,使電機3朝逆時針方向轉動,驅動軸31就帶動卷杆52呈逆時鐘方向轉動,此時兩撐持杆4內的卷簧43因其彈性伸張作用,使兩連接塊41呈外開狀態,如此與插杆42螺接的臂杆40也呈張開,連帶使遮陽簾50往上升,當該撐持杆4一端的觸動杆402碰到微動開關24的觸動片241,而觸動片241壓觸觸動塊240(參見圖7、圖8),使觸動塊240內縮,則電機3就停止動作;反之,如欲收起遮陽簾50時,只要按壓汽車內的反向控制開關,啟動電機3,使驅動軸31帶動卷杆52迴轉,便可將遮陽簾50逐步收卷於卷杆52上,此時撐持杆4就因連接板51受拉力向下移動,驅使撐持杆4逐步呈接近靠攏狀態(參見圖4)收合之,到本體2內的撐持杆4下方臂杆40碰觸到微動開關24′時(參見圖6),則電機3停止動作,此時卷簧43就呈彈性壓縮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後窗的電動遮陽裝置,包括有承接整體遮陽裝置而固定在汽車後窗平臺上的底座,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的本體以及電機、撐持杆、遮陽元件,其特徵在於上述底座兩側設有鉸接部,鉸接部上方設有螺孔;上述本體的上方設有一個開口,在本體兩端用螺栓固裝有兩個套蓋,其中一個套蓋設有容置槽,在本體前板面上設有若干通孔及一個長孔,內壁面螺固有兩個微動開關,其中一個供調整移位用的微動開關螺固在長孔中,本體底部設有鉸接塊,與底座的鉸接部相對應,並通過螺栓螺接;在套蓋容置槽內設有電機,兩個撐持杆的一端螺接在本體內,其包括有臂杆、連接塊、卷簧及插銷,其中連接塊設有鉸接孔,在連接塊中間伸設插杆,分別與臂杆螺接,兩個連接塊中置設卷簧並用插鎖穿組定位,另在臂杆對應長孔上的微動開關端伸設有觸動杆;一個遮陽元件安裝在本體內,其一端設連接板供兩個撐持杆的一端組裝定位並伸置在本體的開口外,另一端設為卷杆。
2.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汽車後窗的電動遮陽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電機轉軸伸設有一個呈D字形的驅動軸,在遮陽元件的卷杆內也相應設有一個供電機驅動軸緊固穿入的D形軸孔。
3.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汽車後窗的電動遮陽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套蓋容置槽兩側設有槽道,其內放置的電機側邊對應該槽道設有凸條,以便與槽道嵌接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後窗的電動遮陽裝置,主要由底座、本體、電機、兩個撐持杆、遮陽元件與定位螺栓等部件裝配組合而成,可由汽車內的控制面板開關操控其自動升降,並可調整適用角度和高度,以適應各種不同車型不同高度的汽車後窗,使其遮陽效果更佳,且能保證行車安全。
文檔編號B60J3/00GK2265923SQ9621230
公開日1997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3日 優先權日1996年6月3日
發明者鄭博文 申請人: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