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踏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0:12:26 1
專利名稱:直踏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尤其是一種直踏自行車。
已有的自行車,是按圓周運動進行踩踏。人的腿腳是隨著「腳踏」的圓周運動而運動,既消耗腿力,速度又不快。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腳交替向下踩而不必作圓周運動,即省力又速度快的直踏式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只是在已有的自行車的「腳踏部分」進行改裝,此外,總的車形和結構沒有改變。腳踏部分的改變,主要是把腳踏的圓周運動改為上下往復運動,雙腳交替地向下踩,腳踏被踩下之後,用彈簧使之回升,然後又向下踩。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腳踏部份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鏈輪部份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左推盤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右推盤結構示意圖。
本直踏自行車基本保留現有自行車結構不變,只是對腳踏部份進行改進。即在中軸(1)上裝有套著左棘齒盤(6)的左推盤(5)和套著右棘齒盤(8)的右推盤(9),左、右棘齒盤(6)、(8)分別固定在鏈輪(7)兩側,右推盤(9)中孔右邊焊接有一條套筒(10),套筒(10)又套在中軸(1)右端。左、右腳踏連杆(3)下面分別裝有彈簧(2)、(4),支承彈簧(2)、(4)的託板焊接在中軸(1)的下面。
本實用新型的直踏自行車實施如下當左腳踩下時,固定安裝在中軸(1)左端的左腳踏連杆(3)就撥使中軸(1)及焊接在中軸(1)中部偏右處的左推盤(5)向前轉動,左推盤(5)推動左棘齒盤(6),並帶動鏈輪(7)向前轉動,與鏈輪(7)相吻合的鏈條就拉使後車輪向前行進。接著,被左腳踏連杆(3)壓縮的彈簧(2)由於反彈力推動左腳踏連杆(3)回升。左腳踏連杆(3)回升時,右腳就把右腳踏連杆(3)向下踩,右腳踏連杆(3)固定安裝在右推盤(9)中孔右邊的套筒(10)上,套筒(10)與中軸(1)之間是一種滑動配合,因此,當右腳向下踩時,右腳踏連杆(3)就撥使右推盤(9)中孔右邊的套筒(10)向前轉動,右推盤(9)推動右棘齒盤(8)帶動鏈輪(7)向前轉動,與鏈輪(7)相吻合的鏈條就拉使後車輪向前行進。接著,被右腳踏連杆(3)壓縮的彈簧(4)推動右腳踏連杆(3)回升。就這樣實現左右腳踏交替地作上下往復運動,交替地推動鏈輪(7)拉使後車輪向前行進。
本直踏自行車與現有自行車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直踏車向下直踩,踩力極為強勁,車速就會突然加快而向前衝,現有腳踏則是處於圓周運動當中,踩下去的力被引向勻速的圓周運動,踩力由強勁化為軟弱,不能產生突然加快而向前衝的效果。2、直踏式是用雙腳交替地向下踩,人腿用力是順乎自然,交替中腿肌有張有弛,左腳踩而右腳松,右腳踩而左腳松,有節奏地進行交替,腿肌就不易疲累。圓周式為使腳踏不斷地作圓周運轉(特別是在進行比賽時),雙腿肌肉就要保持緊張,不能鬆弛;而且,腿腳隨著腳踏作圓周運轉,運動量不斷增大,實際是虛耗腿力,腿肌很易疲軟酸痛。3、直踏式是雙腳頻繁向下踩,頻率易於加快,車速增長極快。圓周式腳踏按圓周運轉路程長,浪費時間,作用小,耗力多。4、直踏式在一張一弛地向下踩,手執車把可以趁著張力向上提「車把」以幫助踩力,使車速突然加快。圓周式沒有張弛,雙手只是扶著車把掌握方向,全身保持緊張地使雙腿作勻速的圓周運動,加速的效果很微。故而本直踏自行車明顯省力,且速度快。
權利要求1.一種直踏自行車,由車把、三角架、車輪、坐墊、書架、中軸、鏈輪、車鏈、腳踏等組成,其特徵在於在中軸(1)上裝有套著左棘齒盤(6)的左推盤(5)和套著右棘齒盤(8)的右推盤(9),左、右棘齒盤(6)、(8)分別固定在鏈輪(7)兩側,右推盤(9)中孔右邊焊接有一條套筒(10),套筒(10)又套在中軸(1)右端;左、右腳踏連杆(3)下面分別裝有彈簧(2)、(4),支承彈簧(2)、(4)的託板焊接在中軸(1)的下面。
專利摘要一種直踏自行車,是在已有自行車基礎上,把腳踏的圓周運動改為上下往復運動。腳踏部分的改進,是在中軸上裝上套著棘齒盤的推盤,並分別固定在鏈輪兩側,在腳踏連杆下面分別裝有彈簧,支承彈簧的託板焊接在中軸下面,這樣,用雙腳交替地向下踩然後由彈簧使腳踏回升。本實用新型具有踩力強勁,腿肌有張有弛,不易疲累,車速快等優點。
文檔編號B62M1/24GK2187141SQ9421034
公開日1995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26日
發明者劉宗珩 申請人:劉宗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