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6:51:26 2
專利名稱: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車輛的裝配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關於鐵路車輛底架模塊 化裝配結構,屬鐵路車輛製造領域。
背景技術:
在以往的低速鐵路客車上,車底設備少,重量輕,安裝時均採用單個設備安裝的裝 配方式,但是隨著我國高速鐵路車輛的迅速發展,對車輛的運行速度和功能都有了越來越 高的要求,隨之列車底架上布置的設備也越來越多,各設備之間連接複雜,而且佔據空間較 大,設備的總重量較重,如採用以往的安裝方式已不能滿足安裝要求,其安裝過程複雜,耗 時長,而且工人的勞動強度很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重量輕,安裝 工藝簡單,有利於後期的維護保養的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述的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包括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底架設備預組裝模塊, 各預組裝模塊固定在多個平行排列的安裝梁上,形成一個整體,並通過安裝梁與車體鋼結 構固定連接。其中,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包括容納車輛電纜的斷面為U形的線槽,在線槽上 焊接有支架,車底的管路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架上,在線槽上還焊接有支腿,所述線槽通過支 腿與安裝梁固定連接。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包括設備艙端部隔板,設備艙端部的管路通過螺栓 固定在所述隔板上,該隔板固定在所述安裝梁上,設備艙端部的風缸通過吊帶與安裝梁固 定連接。底架設備預組裝模塊,包括多個底架設備,每個底架設備通過螺栓分別與所述安 裝梁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底架設備中的分線箱與泵箱通過安裝架預組裝在 一起,形成分線箱與泵箱預組裝模塊,並通過所述安裝架固定在所述安裝梁上。所述線槽由多段組成,各段之間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上設置有長圓 孔,所述連接板與所述線槽之間通過螺栓緊固連接。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將底架設備先預 組成多個小模塊,然後再組裝到一起,作為一個大模塊通過安裝梁整體安裝到車體鋼結構 上,結構簡單,安裝誤差小,操作方便,而且取消了傳統底架增焊的安裝吊梁,減輕了整車的重量。其中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解決了端部管路多,安裝難的問題,通過與安裝 梁的預組使端部隔板的定位更精確,方便。[0013]該裝配結構可以在預組裝臺位上對設備進行預組裝,安裝空間大,吊裝方便,安裝 工藝簡單,方便工作人員操作,設備可以在多個臺位同時進行預組裝,並可與車體的製造同 時進行,不但簡化了整車總組裝流程,縮短製造周期,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 效率,維修時設備可單獨拆卸,操作方便。
圖1本實用新型底架模塊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兩段線槽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結構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結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分線箱與泵箱預組裝模塊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5所示,底架設備1,安裝梁2,線槽3,管路4,支架5,支腿6,連接板7, 長圓孔8,間隙9,隔板10,設備艙端部管路11,安裝架12,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13,設備 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14,分線箱與泵箱預組裝模塊15,底架設備預組裝模塊1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所述的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先將底架上眾多的設備1預先 組裝成多個小型的模塊,然後再將這許多的預組裝模塊裝配到一起,形成一個大的底架模 塊,最後整體安裝在車體底架的鋼結構上,該裝配結構可以在預組裝臺位上對設備1進行 預組裝,安裝空間大,吊裝方便,安裝工藝簡單,方便工作人員操作。本實施例中,將眾多的底架設備1預先組裝成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13、設備艙 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14、分線箱與泵箱預組裝模塊15、底架設備預組裝模塊16,上述各預 組裝模塊全部固定在多個平行排列的安裝梁2上,再通過安裝梁2用螺栓緊固在車體底架 鋼結構上,每節車體的底部需要平行設置10個安裝梁2,每個安裝梁2是沿車體的寬度方向 放置。其中,如圖2和圖3所示,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13,是將裝有車體底部電纜的線 槽及空氣制動管路4預組裝到一起,該模塊包括斷面為U形的線槽3,在線槽3殼體的外側 焊接有若干個支架5,車底的管路4通過支架5固定連接在線槽3上,在組裝時,是先將線槽 3組裝好後,再將管路4固定在支架5上,管路4是根據線槽3上的支架5來布置走向和固 定位置的,操作簡單方便。在線槽3上還焊接有若干個支腿6,支腿6的數量與安裝梁2的數量相對應,線槽 3通過支腿6與安裝梁2固定連接,支架5和支腿6是相互錯開布置的,保證支腿6的布置 不影響管路4的走向。因為線槽3是縱貫車體底部布置的,其長度較長,受加工精度及各設備安裝精度 的限制,線槽3在安裝時需要適當調節長度,為了降低對安裝精度和加工精度的要求,提高 生產效率,本實施例將線槽3分為五段裝配,各段之間通過連接板7固定連接在一起,連接 板7上設置有長圓孔8,長圓孔8是用來調節各段線槽3之間的間隙9,從而調節線槽3的 總長,連接板7與線槽3之間通過螺栓緊固連接。這樣,一方面有利於加工、焊接操作,另一方面各段線槽3通過連接板7連接,連接處線槽3的設計理論間隙9為10mm,4處連接間隙 9的總調節量就為40mm,安裝時可以通過調節連接處線槽3的間隙9來消除前面焊接工序 產生的誤差,保證線槽3總長度尺寸達到安裝要求。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對於預組通訊電纜的線槽3需要在U形槽上加一頂蓋,可以防 止外界電子幹擾,而對於預組電力電纜的線槽3則不需要加頂蓋,這樣電纜可以有效散熱, 提高車輛安全性。每節車體的底部可以根據需要布置兩個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在車體橫向的兩 側各設置一個,這樣也有利於電纜及管路4的布置。在車體底部設備艙的端部需要布置許多設備,如制動空氣管路,風缸等等,在設備 艙的端部為了與轉向架隔開,均設置有隔板10,它可以阻擋車輛運行時所帶起的泥沙等雜 物,這樣,制動空氣管路、以及線槽3均要穿過隔板10與隔板10以外的其它設備進行連接。 如圖4所示,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14,包括設備艙端部隔板10,設備艙端部的管路11 通過螺栓與隔板10上的C型梁固定連接,該隔板10用螺栓固定在相應的安裝梁2上,而設 備艙端部的風缸則通過吊帶與該安裝梁2固定連接。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為兩個, 分別設置在車體設備艙的兩端。如圖5所示,在底架設備中,將分線箱與泵箱單獨分列出來,形成分線箱與泵箱預 組裝模塊15,分線箱與泵箱首先固定在安裝架12上,再通過安裝架12用螺栓固定在相應的 安裝梁2上。除上述設備以外,底架上還需要布置多個其它的設備,如圖1所示,將其它底架設 備1分別安裝固定在相應的安裝梁2上,形成多個底架設備預組裝模塊16。如圖1所示,下面詳細描述底架大模塊的預組裝過程1、首先在預組裝工裝上分隔一定間距平行排列擺放10個安裝梁2,安裝梁2上設 置有定位孔,在工裝上設置有定位銷,定位孔與定位銷相對應安裝,並用工藝螺母緊固。2、沿隔板10四周裝配橡膠夾,將隔板10預組裝到對應的安裝梁2上。3、將兩端的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15吊裝到上述的預組裝工裝上,用輔助 支架(圖中未示出)支撐,同時用工藝螺母和工裝上的L型支架固定。在這道工序中,首先保證相鄰兩個安裝梁2之間的尺寸,然後調整隔板10與對應 的安裝梁2的位置尺寸並保持隔板10垂直,垂直度小於10度。4、安裝各個底架設備模塊16,底架設備1在與安裝梁2安裝時,螺栓均不緊固。5、設備安裝完成後,安裝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13,將線槽3的支腿6依次對應到 安裝梁2上螺柱上,並且對中。6、將各個管路連接,也就是將固定在線槽3上的管路4與設備上的管路連接,在連 接時,可以做適當調整。至此,底架設備的預組裝基本完成,在落車時底架大模塊通過安裝梁2與車體底 架鋼結構固定連接。在組裝過程中為了在底架落車時安裝梁2與車體鋼結構相對位置可調,在預組裝 時設備1與安裝梁2的連接螺栓均未緊固,待安裝梁2與車體鋼結構緊固後,再緊固設備1 與安裝梁2的連接螺栓。採用上述裝配結構後,在製造鐵路車輛的時候,可在製造車體的同時預組裝上述模塊,待車體完成後,將上述已經安裝好的模塊整體安裝在車體上即可,不但簡化了整車總 組裝流程,縮短製造安裝周期,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有利於後期的維護保養。 如上所述,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 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 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底架設備預組裝模塊。各預組裝模塊固定在多個平行排列的安裝梁上,形成一個整體,並通過安裝梁與車體鋼結構固定連接;其中,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包括容納車輛電纜的斷面為U形的線槽,在線槽上焊接有支架,車底的管路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架上,在線槽上還焊接有支腿,所述線槽通過支腿與安裝梁固定連接;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包括設備艙端部隔板,設備艙端部的管路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隔板上,該隔板固定在所述安裝梁上,設備艙端部的風缸通過吊帶與該安裝梁固定連接;底架設備預組裝模塊,包括多個底架設備,每個底架設備通過螺栓分別與所述安裝梁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其特徵在於底架設備中的 分線箱與泵箱通過安裝架預組裝在一起,形成分線箱與泵箱預組裝模塊,並通過所述安裝 架固定在所述安裝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線槽由多 段組成,各段之間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板上 設置有長圓孔,所述連接板與所述線槽之間通過螺栓緊固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車輛底架模塊化裝配結構,包括線槽與管路預組裝模塊、設備艙端部設備預組裝模塊、底架設備預組裝模塊,各預組裝模塊固定在多個平行排列的安裝梁上,形成一個整體,並通過安裝梁與車體鋼結構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將底架設備先預組成多個小模塊,然後再組裝到一起,作為一個大模塊通過安裝梁整體安裝到車體鋼結構上,結構簡單,安裝誤差小,操作方便,而且該裝配結構可以在預組裝臺位上對設備進行預組裝,安裝空間大,吊裝方便,安裝工藝簡單,方便工作人員操作,設備可以在多個臺位同時進行預組裝,提高了工作效率,維修時設備可單獨拆卸,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B61F1/00GK201619579SQ20092031338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7日
發明者孫孝博, 楊慧妮, 王志春, 王紅, 田堂冰 申請人: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