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電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2:22:11 1
專利名稱:放電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特別涉及如下的放電控制裝置,即在與用於驅動電動二輪車的行駛用電動馬達的倒相電路連接的平滑電容器中,用於使存儲的 電荷放電。
背景技術:
在電動車輛中,由於用於驅動電動馬達的蓄電池的額定電壓(例如72V)與 ECU(電子控制單元)或馬達控制器等控制設備的額定電壓(例如12V)大不相同,因此,電 動車輛具有產生驅動馬達用的高電壓(72V)的主蓄電池(高電壓蓄電池),並具有產生控制 設備用的低電壓(12V)的輔助蓄電池(低電壓蓄電池)。另外,對於搭載於電動車輛的頭燈 等普通電裝設備而言,從通用性的觀點來看,由利用低電壓蓄電池驅動的通常部件(搭載 內燃機的機動二輪車用部件)構成。在電動車輛中,構成為通過將來自高電壓蓄電池的直流電壓利用倒相電路轉換為 三相交流電壓來驅動電動馬達,其構成為在倒相電路的輸入側連接有主要目的在於吸收電 源電壓變動的大容量平滑電容器(蓄電機構),在開始行駛時被充電。另一方面,存在如下課題,即在未預想在該平滑電容器被充電的狀態下行駛的情 況下,保持被充電後的狀態而長時間放置,導致平滑電容器的壽命縮短。於是,在電動車輛的驅動控制裝置中,提出有設置用於使存儲於平滑電容器的電 荷放電的放電電路的技術(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8-289304號公報但是,若構成上述專利文獻1的結構,則在用於驅動電動車輛的電動馬達的電源 電路中,需要重新設置具有放電電阻的放電電路,從而存在如下課題,即部件數量增加及與 之相伴的成本的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情況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 置,不用設置專用於放電的放電負載等,利用電動車輛中已有的結構即可進行驅動電動馬 達的倒相電路的平滑電容器的放電。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發明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中,該電動車輛具 有蓄電池(主蓄電池31);電動馬達50,其基於通過接通主開關110、自所述蓄電池(主蓄 電池31)供給的電壓而能夠驅動;驅動部35,其具有將自所述蓄電池(主蓄電池31)供給 的直流電壓轉換為交流電壓的倒相電路350以驅動所述電動馬達50 ;控制裝置34,其對所 述驅動部35進行控制;平滑電容器36,其與所述倒相電路350連接並通過使在所述蓄電池 (主蓄電池31)和倒相電路350之間授受的直流電壓平滑來吸收電壓變動,該放電控制裝置 的特徵在於,在所述主開關110斷開時將電路機構100與所述平滑電容器36連接,該電路 機構100使存儲於所述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向設於所述電動車輛的照明器90供給。
第二方面發明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中,在第一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路機構100包含電力轉換器32,該電力轉換器將所述平滑電容器36產生的電 壓轉換為向所述電動車輛的電裝負載供給的電壓。 第三方面發明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中,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發明的基礎 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照明器90是至少所述主開關110接通時始終點亮的頭燈91。第四方面發明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中,在第三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徵 在於,在所述蓄電池(主蓄電池31)和所述驅動部35之間具有根據所述主開關110動作而 接通/斷開的開關機構120,所述電力轉換器32在所述開關機構120和所述驅動部35之間 由導線連接,當所述開關機構120斷開時,使所述平滑電容器36的放電電力降壓而供給至 所述頭燈91,當所述開關機構120接通時,使所述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電力降壓而向所 述驅動部35和所述控制裝置34供給電源電力。第五方面發明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中,在第四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徵 在於,所述電動車輛具有用於車輛的電裝負載的輔助蓄電池30,所述電力轉換器32由該輔 助蓄電池30供給的電力而工作,並且,也作為所述驅動部35及控制裝置34的輔助電源而 供給電力。第六方面發明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中,在第二方面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徵 在於,所述電動車輛在座位14前方具有腳踏底板部9a,所述電動馬達50在支承後輪WR的 搖臂12的後部設於後輪車軸19附近,所述蓄電池(主蓄電池31)配置於所述腳踏底板部 9a,並且,所述平滑電容器36在所述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後部設於所述搖臂12的前 部,所述電力轉換器32設於所述蓄電池(主蓄電池31)和所述平滑電容器36之間的座位 14下。根據具有第一特徵的第一方面發明的結構,可以經由搭載於電動車輛的照明器90 使存儲於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放電,因此,不用設置特別的放電負載等即可以實現放電控 制裝置,故可以防止部件數量增加。根據具有第二特徵的第二方面發明的結構,電力轉換器32將平滑電容器36產生 的電壓轉換為向電動車輛的電裝負載供給的電壓,經由包含該電力轉換器32的電路機構 100連接照明器90,從而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規格(額定電壓12V)的照明器,在製造放電 控制裝置時可以抑制製造成本上升。根據具有第三特徵的第三方面發明的結構,通過將照明器90設為負載電阻大的 頭燈91,從而可以儘快結束平滑電容器36的放電。另外,由於照明器90在行駛中處於被點 亮的狀態,因此,即便在主開關110斷開後的短時間內持續點亮,也不會產生不適感。根據具有第四特徵的第四方面發明的結構,通過具有根據主開關110而接通/斷 開的開關機構(繼電器開關120),在開關機構(繼電器開關120)斷開時,可以利用電力轉 換器32使平滑電容器36的放電電力降壓並供給至頭燈91,在開關機構(繼電器開關120) 接通時,可以利用電力轉換器32使蓄電池(主蓄電池31)電力降壓並向驅動部35和控制 裝置34供給電源電力。根據具有第五特徵的第五方面發明的結構,通過具有用於電動車輛的電裝負載 (普通電裝設備150)的輔助蓄電池30,電力轉換器32可以接收來自輔助蓄電池30的電力 供給而工作。另外,電力轉換器32通過向驅動部35及控制裝置34供給電力而作為它們的輔助電源。根據具有第六特徵的第六方面發明的結構,在座位14前方具有腳踏底板部9a的電動車輛中,電動馬達50、蓄電池(主蓄電池31)、平滑電容器36、電力轉換器32設於車輛 的大致中央部的下方,因此,配線導線自中心布置,線束的處理變得容易。
圖1是表示搭載有本發明的放電控制裝置的電動車輛的外觀的側視說明圖;圖2是電動車輛的立體說明圖;圖3是搖臂的側視說明圖;圖4是搖臂的剖面說明圖;圖5是含有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放電控制裝置的驅動控制裝置的主開關處於閉 合狀態的框圖;圖6是圖5的驅動控制裝置的主開關處於斷開狀態的框圖;圖7是表示電動車輛行駛時/停止時等放電控制裝置中的各部分的輸出狀態或動 作狀態等的狀態說明圖。附圖標記說明1電動車輛9前罩9a腳踏底板部10前照燈12搖臂14座位16尾燈裝置19後輪車軸30低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1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2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4 MGU (控制裝置)35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6平滑電容器50電動馬達90照明器91頭燈93尾燈94位置燈 100電路機構 110主開關120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50普通電裝設備310充電器350倒相電路WR後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電動車輛1的側視圖。另外,圖2是電動車輛1拆下外裝部件後的狀態的後方立體圖。電動車輛1是具 有低底板的小型機動二輪車,構成為利用內設於搖臂12的電動馬達50的旋轉驅動力驅動 後輪WR。另外,將電力供給到電動馬達50的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通過將外部電源 與設於車體的未圖示的充電口連接而被充電。在主架2的前方側端部,接合有旋轉自如地軸支承轉向柱7a的頭管3。在轉向柱 7a的上部安裝有轉向手柄7而在下部安裝有左右一對前叉4。在前叉4的下端部,旋轉自 如地軸支承有前輪WF。在轉向手柄7的車寬方向兩端部安裝有筒狀的手柄握把。車寬方向右側的手柄握把作為調整車輛的驅動力的旋轉式調節裝置而構成,在轉向手柄7的附近設有節流閥開度 傳感器341。在頭管3的周邊位置安裝有主開關110,該主開關110用於將電源供給至安裝於電 動車輛1的各裝置並進行驅動。在主架2的下方連結有左右一對側架5,以被該左右側架5夾持的方式配設有將電力供給至電動馬達50的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例如72V)。側架5在其後方側向車 體上方彎曲並與支承物品收納室17等的後架6連結。在側架5的後部安裝有樞軸板20,該樞軸板20形成有搖臂樞軸11。懸臂式搖臂 12的前端部搖動自如地軸支承於搖臂樞軸11,該懸臂式搖臂12僅通過車寬方向左側的臂 支承後輪WR。後輪WR利用車軸19旋轉自如地軸支承於搖臂12的後部,搖臂12的後端部 利用後緩衝單元13懸吊於後架6。在搖臂12的下部,配設有將自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供給的直流電流轉換 為交流電流並向電動馬達50供給的作為馬達驅動器(或PDU 動力驅動單元)的驅動部35。 來自該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的供給電力經由三條電力供給線L供給至電動馬達50。在 電動馬達50的後方側,配設有後述的減速機構的第一減速齒輪46及第二減速齒輪47,後輪 WR由後輪車軸19驅動。另外,在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附近,配設有平滑電容器36。在轉向手柄7的車體前方側,設有作為外裝部件的前罩9,在前罩9的上部,安裝有 包含速度計等儀表單元8。在前罩9的車體前方側設有前照燈10。用於切換前照燈10內 的遠光燈和近光燈的開關92,設置於轉向手柄7左側的手柄握把的基端部分。另外,在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上部,形成有乘員放腳的腳踏底板部(低 底板)9a,在後架6的外側設有座位罩15。在座位罩15的上部,安裝有利用車體前方側的 鉸鏈進行開閉的座位14。在座位14的內部安裝有識別駕駛員是否乘坐的座位開關343。另外,在座位罩15的後端部安裝有尾燈裝置16。在樞軸板20上安裝有中心支 架18,該中心支架18具有沿車寬方向分開的兩個支腳部,且具備檢測升降狀態的支架開關 342。在頭管3的車寬方向右側,配設有將電力供給至前照燈10等輔機類或控制裝置等 的低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0(例如12V)。低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0可以利用 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電力進行充電。在座位罩15的內側,在物品收納室17的 前方,配設有將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高電壓(72V)轉換為低電壓(12V)的電力 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和收納保險絲、繼電器等的接觸器盒33。並且, 在車寬方向右側的後架6的外側,經由安裝柱34a安裝有對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等進 行控制的控制裝置(MGU 管理單元)34。圖3是搖臂12的側視圖。與前述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或同樣的部分。驅動 部(馬達驅動器)35被收納於在搖臂12下側設置的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構成為,通過自 車體下方側使用螺釘等安裝罩部件21而形成封閉空間。在罩部件21的下部形成有將水分 排出到車體後方側的排水孔21a。電動馬達50以從車體側面看與後輪WR的投影區域重疊即重迭的方式配設於搖臂 12內的空間。在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和電動馬達50之間,布置有作為電源供給線L的 U相配線27、V相配線28以及W相配線29。在電動馬達50的後方側,配設有減速機構的第一減速齒輪46及第二減速齒輪47,後輪WR由作為減速齒輪24的旋轉軸的後輪車軸19 (參 照圖1)驅動。另外,在搖臂12的後端部設有搖動自如地軸支承後緩衝單元13的下端部的 後緩衝單元安裝部25。另外,在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的側方配設有用於消除電壓波形的振蕩的平滑電容器36。平滑電容器36經由安裝柱26固定於搖臂12的內壁面。圖4是從車體上方看到的搖臂12的剖面圖。另外,圖5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與 前述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同一或相同部分。搖臂12經由搖臂樞軸(樞軸)11搖動自如地 軸支承於左右一對樞軸板20。樞軸11是具有螺釘頭64的長的螺栓,插入並嵌入經由套筒 62被搖臂12側的突起部61支承的圓筒套管63,並利用車寬方向右側的螺母65固定。在搖臂12的車體前方側,形成有收納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的寬廣箱部86。罩 部件21 (參照圖3)安裝於該寬廣箱部86的車體下面側。在寬廣箱部86的車體上部,設有 用於冷卻馬達驅動器35的多個散熱片87,在該散熱片87的車體上方側,配設有用於通過強 行送風來提高冷卻效果的電動風扇88。本實施方式的搖臂12是僅利用左側的臂部來軸支承後輪WR的懸臂式,在該臂部 的車體後方側的位置,集中配置有電動馬達50、作為旋轉驅動力的斷開/連接機構的離心 離合器40、減速機構70。電動馬達50構成為由固定於搖臂12內壁且具有定子線圈71的定子51、和固定於 馬達驅動軸53的轉子52構成的內轉子式馬達。圓筒狀馬達驅動部53的圖示左側,由定子 罩58的軸承59軸支承,該定子罩58以覆蓋電動馬達50的方式安裝於搖臂12的內壁。另 夕卜,在馬達驅動軸53的圖示右側端部,安裝有圓筒狀套管54,該圓筒狀套管54支承作為馬 達轉速傳感器72的被檢測體的磁性體55。具有檢測部73的馬達轉速傳感器72利用安裝 螺釘74固定於搖臂12的內壁面。輸出軸43在電動馬達50的圖示右側,由與搖臂12的傳動箱68嵌合的軸承60支 承。另外,如前所述,在電動馬達50的圖示左側,馬達驅動軸53由軸承59支承。由此,馬 達驅動軸53及輸出軸43在電動馬達50的車寬方向左右在兩個部位被支承,例如,與在單 側的一個部位被支承的結構相比,可以減小軸承59、60。另外,在軸承60的圖示左側,配置 有油封77。離心離合器40構成為具有設有離合器片(」 7 ? f 一)44的驅動板42、利 用離合器片44的摩擦阻力而從動旋轉的離合器外殼41。驅動板42固定於馬達驅動軸53 的圖示左側端部,另一方面,離合器外殼41利用螺母66固定於輸出軸43,該輸出軸43旋轉 自如地穿過馬達驅動軸53。另外,馬達驅動軸53和輸出軸43構成為能夠利用兩個滾針軸 承75、76相互旋轉。而且,離心離合器40構成為,當馬達驅動軸53達到規定轉速以上時即驅動板42 達到規定轉速以上時,離合器片44向徑向外側移動而產生摩擦阻力,從而使離合器外殼41 從動旋轉。由此,電動馬達50的旋轉驅動力被傳遞到輸出軸43。被傳遞至輸出軸43的旋轉驅動力經由減速機構70傳遞至最終輸出軸48(車軸 19)。詳細地說,經由與形成於輸出軸43的圖示右側端部的減速齒輪43a嚙合的第一減速 齒輪46、由軸承79和軸承78旋轉自如地軸支承的第一減速軸45、形成於第一減速軸45且 與減速齒輪45a嚙合的第二減速齒輪47,傳遞至由軸承80及軸承82旋轉自如地軸支承的最終輸出軸48,其中,該軸承79固定於該第一減速齒輪46且與減速器箱67嵌合,該軸承 78與傳動箱68嵌合,該軸承80固定於該第二減速齒輪47且與傳動箱68嵌合,該軸承82 與減速器箱67嵌合。在最終輸出軸48的圖示右側端部,後輪WR的車輪56經由套筒69由螺母72固定。 在車輪56的內徑側,形成有具有襯墊85的制動鼓,在其內側收納有上下一對制動塊83,該 制動塊83以錨定銷84作為軸由制動凸輪49驅動。另外,在軸承82的圖示左側,配置有油 封81。另外。在平滑電容器36、離心離合器40的車寬方向外側,安裝有構成一體的搖臂外 殼 12a。接著,參照圖5及圖6的框圖說明包含本發明的放電控制裝置的電動車輛的驅動控制裝置。圖5是主開關110處於閉合狀態的驅動控制裝置的框圖,圖6表示主開關110 處於斷開狀態的驅動控制裝置的框圖。驅動控制裝置構成為具有產生控制設備用的低電壓(12V)的低電壓蓄電池(輔 助蓄電池)30、產生驅動馬達用的高電壓(72V)的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基於自高 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供給的電壓而驅動的電動馬達50、具有將自高電壓蓄電池(主 蓄電池)31供給的直流電壓轉換為交流電壓的倒相電路350且驅動電動馬達50的驅動部 (馬達驅動器)35、相對於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進行控制的MGU (控制裝置)34。來自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高電壓(72V)被供給至驅動部(馬達驅動 器)35的倒相電路350,並且,為了使在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和倒相電路350之間 傳送的直流電壓平滑,連接有吸收電壓變動的平滑電容器36。電動馬達50利用三相交流電壓(U相配線27、V相配線28、W相配線29)驅動,該 三相交流電壓利用倒相電路350將來自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直流電壓轉換而得 到。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經由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20與由電力轉換器 (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及照明器90構成的電路機構100連接,該繼電器開關120 利用基於主開關110的接通/斷開動作的接觸器動作進行接通/斷開控制。另外,電力轉 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與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及MGU (控制裝置)34 連接。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20如下進行繼電控制,即在主開關110接通時,接觸器 動作成為接通狀態,由此,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20處於閉合狀態;在主開關110斷開 時,接觸器動作成為斷開狀態,由此,繼電器開關處於斷開狀態。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構成為,利用DC/DC轉換器將高電 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輸出電壓(72V)降壓至12V,降壓電壓被供給至MGU(控制裝 置)34及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側,並且,向低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0施加來對低 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0進行充電。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與充電器310連接,經由插座將充電器310與家庭 用的商業電源等(外部電源)連接,從而對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進行充電。另外,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構成為具有蓄電池管理基板(BMU)330,對基於 充電器310的充電狀況進行監視,並且接收由來自MGU(控制裝置)34的CAN通信產生的信 號,監視向低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0進行充電的充電狀況。
低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0經由主開關110與由方向指示燈、剎車燈、喇叭、 儀表等構成的普通電裝設備150連接,並且設定為在主開關110接通時供給12V電壓而能 夠使這些設備工作(點亮)。另外,低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0向電力轉換器(DC-DC 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供給12V電壓使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 工作,並且,也與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及MGU (控制裝置)34連接,作為輔助電源供給 12V電壓。相對於與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的倒相電路350連接的平滑電容器36,連接有 由12V用的照明器90、和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構成的電路機構 100,其中該照明器90包括前照燈10和尾燈裝置16。通過連接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 降壓型轉換器)32,可以將平滑電容器36生成的電壓轉換為供給到所述電動車輛的電裝負 載的電壓。12V用的照明器90構成為具有通過開關92選擇遠光燈91a和近光燈91b且安 裝於電動二輪車的前方部的頭燈91、安裝於電動二輪車的後方部的尾燈93、以及配置於頭 燈附近位置的位置燈94。照明器90的構成頭燈91的遠光燈91a或近光燈91b構成為,在 主開關110接通時,某一個始終點亮。與頭燈91的遠光燈91a並聯連接的發光二極體95是在選擇遠光燈時在儀表單元 8內點亮的指示燈。由於頭燈91與尾燈93相比需要一定的亮度,因此,其使用電阻值(負 載)大的燈。另外,由於相對於與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的倒相電路350連接的平滑電容器 36,經由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連接有照明器90,因此,對於充電於 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而言,可以經由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放電。此時,向照明器90供給的電壓利用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 自高電壓(72V)降壓至低電壓(12V),因此,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規格(額定電壓12V)的照 明器。MGU(控制裝置)34輸入來自檢測節流閥開度的TH傳感器(節流閥開度傳感 器)341、檢測中心支架18的升降狀態的支架傳感器342、識別駕駛員是否乘坐的座位開關 343的控制信號,進行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電壓監視等,並且,根據所述TH傳感 器(節流閥開度傳感器)341、電動馬達50的馬達轉速傳感器72的檢測值,進行驅動部(馬 達驅動器)35的倒相電路350的通電控制,從而控制電動馬達50的驅動。 接著,說明上述放電控制裝置的動作。當主開關110接通而成為圖5所示的閉合狀態時,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20接通,電流自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沿圖5的虛線所示的路徑流動,基於經由電力轉換 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供給的電壓,點亮12V用的照明器90,並且,經由驅動 部(馬達驅動器)35,電動馬達50成為可驅動的狀態。對於普通電裝設備150,經由主開關 110自低電壓蓄電池(輔助蓄電池)30供給12V電壓,使這些設備能夠工作(點亮)。在該狀態下,若將起動開關(未圖示)接通,電動馬達50起動,來自高電壓蓄電池 (主蓄電池)31的直流電壓利用倒相電路350轉換為三相交流電壓,從而驅動電動馬達50。 此時,電荷向與倒相電路350的輸入側連接且以吸收電源電壓變動為主要目的的平滑電容 器(蓄電機構)36充電。
當主開關110斷開而成為圖6所示的斷開狀態時,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20斷開,截斷自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經由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 向照明器90的電力供給、以及經由驅動部(馬達驅動器)35向電動馬達50的電力供給,並 且,截斷向平滑電容器36側的充電。而且,充電於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沿圖6的虛線所示的路徑,經由電力轉換器 (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向照明器90 (頭燈91、尾燈93及位置燈94)側流動,降 壓後的電壓加載於照明器90,使照明器90點亮,從而進行放電。因此,在如下情況下,即電動車輛「行駛」時、「行駛停止」時、主開關110處於斷開狀 態的「主開關斷開」時、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向照明器90側流動的「將電荷向H/L(頭燈) 輸出」時、基於放電控制裝置結束放電的「系統停機」時,(1)表示來自電力轉換器(DC-DC 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的輸出是否存在的「DownREG的H/L的輸出」、(2)表示向普通電 裝設備150的輸出是否存在的「普通電裝輸出」、(3)表示繼電器120的動作狀況的「接觸器 動作」、(4)表示包含放電控制裝置的驅動控制裝置的起動狀態的「系統起動或停機」的狀態 如圖7所示。S卩,由於電動車輛1的「行駛中」,主開關110及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20成為 閉合狀態,因此,"DownREG的H/L的輸出,,成為「ON」 (有)的狀態,「普通電裝輸出,,成為 「ON」 (有)的狀態,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20成為閉合狀態,故「接觸器動作」成為「ON」 的狀態,「系統起動或停機」成為起動的狀態。在電動車輛1停止行駛的「行駛停止」時,電動馬達50停止而維持上述狀態。在將主開關110斷開的「主開關斷開」時,自上述狀態截斷12V電壓向普通電裝設 備150的供給,因此,「普通電裝輸出」成為「OFF」(無)的狀態,並且,「接觸器動作」成為 「OFF」的狀態,繼電器開關(開關機構)120成為斷開狀態,截斷自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 池)31的電壓供給,但由於成為來自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流動(將電荷向H/L(頭燈)輸 出)的狀態,故「DownREG的H/L的輸出」維持「0N」(有)的狀態。當基於放電控制裝置使存儲在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放電結束的「系統停機」時, "DownREG的H/L的輸出」、「普通電裝輸出」、「接觸器動作」都成為「OFF」狀態。對於機動二輪車而言,構成為在白天行駛時,為了使照明器(頭燈91、尾燈93及位 置燈94)90點亮,在主開關110接通時供給12V電壓,但根據上述結構,在將主開關110斷 開時,雖然來自高電壓蓄電池(主蓄電池)31的電壓供給被截斷,但存儲在平滑電容器36 的電荷經由電力轉換器(DC-DC轉換器降壓型轉換器)32流動,從而成為供給12V電壓的 結構。在該例中,在平滑電容器36放電時,對於頭燈91、尾燈93及位置燈94這全部的照 明器90,電流流動,但也可以構成為電流在頭燈91、尾燈93或位置燈94中的任一個流動。 另外,通過使頭燈91包含於放電電流流動的照明器90,可以使用負載大的電阻(耗電量大 的負載),因此,可以使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儘快放電。另外,為了使電動車輛的駕駛員知道在頭燈91等照明器90正在放電的情況,也可 以在電動車輛1的儀表單元8內設置在向照明器90放電時點亮的指示燈(未圖示)。根據 該結構,駕駛員可以識別將主開關110斷開後的照明器90的點亮是由放電引起的。
權利要求
一種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該電動車輛具有蓄電池(31);電動馬達(50),其基於通過接通主開關(110)、自所述蓄電池(31)供給的電壓而能夠驅動;驅動部(35),其具有將自所述蓄電池(31)供給的直流電壓轉換為交流電壓的倒相電路(350)以驅動所述電動馬達(50);控制裝置(34),其對所述驅動部(35)進行控制;平滑電容器(36),其與所述倒相電路(350)連接並通過使在所述蓄電池(31)和倒相電路(350)之間授受的直流電壓平滑來吸收電壓變動,該放電控制裝置的特徵在於,在所述主開關(110)斷開時將電路機構(100)與所述平滑電容器(36)連接,該電路機構(100)使存儲於所述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向設於所述電動車輛的照明器(90)供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路機構(100)包 含電力轉換器(32),該電力轉換器將所述平滑電容器(36)產生的電壓轉換為向所述電動 車輛的電裝負載供給的電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照明器(90) 是至少所述主開關(110)接通時始終點亮的頭燈(9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蓄電池(31)和 所述驅動部(35)之間具有根據所述主開關(110)動作而接通/斷開的開關機構(120),所述電力轉換器(32)在所述開關機構(120)和所述驅動部(35)之間由導線連接,當 所述開關機構(120)斷開時,使所述平滑電容器(36)的放電電力降壓而供給至所述頭燈 (91),當所述開關機構(120)接通時,使所述蓄電池(31)的電力降壓而向所述驅動部(35) 和所述控制裝置(34)供給電源電力。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動車輛具有用 於車輛的電裝負載的輔助蓄電池(30),所述電力轉換器(32)由該輔助蓄電池(30)供給的 電力而工作,並且,也作為所述驅動部(35)及控制裝置(34)的輔助電源而供給電力。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動車輛在座位(14)前方具有腳踏底板部(9a),所述電動馬達(50)在支承後輪(WR)的搖臂(12)的後部設於後輪車軸(19)附近,所述蓄電池(31)配置於所述腳踏底板部(9a),並且,所述平滑電容器(36)在所述蓄電池(31)的後部設於所述搖臂(12)的前部,所述電力轉換器(32)設於所述蓄電池(31)和所述平滑電容器(36)之間的座位(14)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車輛的放電控制裝置。不用設置專用於放電的負載,利用電動車輛中已有的結構即可進行倒相電路的平滑電容器的放電。該電動車輛具有高電壓蓄電池(31);電動馬達(50),其基於通過接通主開關(110)、自高電壓蓄電池(31)供給的電壓而能夠驅動;驅動部(35),其具有將自蓄電池供給的直流電壓轉換為交流電壓的倒相電路(350)以驅動電動馬達(50);控制裝置(34),其對驅動部(35)進行控制;平滑電容器(36),其與倒相電路(350)連接並通過使在蓄電池和倒相電路之間授受的直流電壓平滑來吸收電壓變動,在主開關(110)斷開時,將被供給存儲於平滑電容器(36)的電荷的頭燈91,經由電力轉換器(32)與平滑電容器(36)連接,來進行存儲的電荷的放電。
文檔編號B60R16/03GK101844547SQ20101013651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27日
發明者少覺功, 川崎雄一, 玉木健二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