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倒翻的雨刷臂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17:43:11 2
專利名稱:能倒翻的雨刷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刷臂。
背景技術:
市面上現有的雨刷臂由雨刷座、雨刷杆以及與其中段相連接的拉簧、與拉簧另一端相連接的拉簧鉤組成,採用該結構的雨刷臂雖然能帶動與其連接的刮刷條刷去擋風玻璃上的水滴,但要拆、換擋風玻璃或要前翻擋風玻璃時,由於雨刷臂擋在前面,縱然雨刷臂沒有壞,也必須先將其拆除,待維修完成後又要重新將其裝上,這樣就增加了維修的工作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倒翻、方便維修的能倒翻的雨刷臂。
本實用新型包括雨刷座、雨刷杆以及與其中段相連接的拉簧、與拉簧另一端相連接的拉簧鉤,所述的雨刷座與雨刷杆間駁接有連接杆,連接杆的一端與雨刷杆鉸接,拉簧鉤的未端鉤住裝於其上銷軸中;連接杆的另一端與雨刷座相鉸接,其與雨刷座相駁接的臼內設置有推桿,雨刷座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與推桿相適配的凹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雨刷杆的未端為扁平狀,並與刮刷條相鉸接。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雨刷座與雨刷杆間駁接有連接杆的結構,因而具有結構簡單、可以倒翻、方便維修的有益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能倒翻的雨刷臂的主視—剖視圖;圖2為圖1的仰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改進的技術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圖2中所示的能倒翻的雨刷臂,包括雨刷座3、雨刷杆1以及與其中段相連接的拉簧2、與拉簧2另一端相連接的拉簧鉤8,所述的雨刷座3與雨刷杆1間駁接有連接杆4,連接杆4的一端與雨刷杆1鉸接,拉簧鉤8的未端鉤住裝於其上銷軸5中;連接杆4的另一端與雨刷座3相鉸接,其與雨刷座3相駁接的臼內設置有推桿6,雨刷座3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與推桿6相適配的凹位7。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工作的當連接杆4中的推桿6置位於雨刷座3中的凹位7時,連接杆4受到限位而不能相對雨刷座3轉動;而與其鉸接的雨刷杆1的中段下方連接有拉簧2,拉簧2的另一端與連接杆4上的銷軸5之間掛有拉簧鉤8;能倒翻的雨刷臂的此種狀態相當於傳統的雨刷臂,能實現刷雨的功能;當需要翻轉時,適當用力便能將連接杆4中的推桿6推離雨刷座3中的凹位7,此時的連接杆4便能相對雨刷座3轉動,這樣雨刷臂便能實現後翻的功能。
圖3中所示的能倒翻的雨刷臂,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雨刷杆1的未端為扁平狀,並與刮刷條10相鉸接,因而刮刷條10能繞銷軸9相對雨刷杆1作360°旋轉,當前翻擋風玻璃時,刮刷條10能作相應的旋轉整位。
圖4中所示的能倒翻的雨刷臂,當要拆、換擋風玻璃或要後翻擋風玻璃時,只要適當用力將連接杆4中的推桿6推離雨刷座3中的凹位7,此時的連接杆4便能相對雨刷座3向後翻倒,方便維修。需要使用傳統雨刷臂的功能時只要適當用力將連接杆4中的推桿6復位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能倒翻的雨刷臂,包括雨刷座(3)、雨刷杆(1)以及與其中段相連接的拉簧(2)、與拉簧(2)另一端相連接的拉簧鉤(8),其特徵在於雨刷座(3)與雨刷杆(1)間駁接有連接杆(4),連接杆(4)的一端與雨刷杆(1)鉸接,拉簧鉤(8)的未端鉤住裝於其上的銷軸(5)中;連接杆(4)的另一端與雨刷座(3)相鉸接,其與雨刷座(3)相駁接的臼內設置有推桿(6),雨刷座(3)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與推桿(6)相適配的凹位(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倒翻的雨刷臂,其特徵在於雨刷杆(1)的未端為扁平狀,並與刮刷條(10)相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倒翻的雨刷臂,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雨刷座(3)、雨刷杆(1)以及與其中段相連接的拉簧(2)、與拉簧(2)另一端相連接的拉簧鉤(8),所述的雨刷座(3)與雨刷杆(1)間駁接有連接杆(4),連接杆(4)的一端與雨刷杆(1)鉸接,拉簧鉤(8)的末端鉤住裝於其上的銷軸(5)中;連接杆(4)的另一端與雨刷座(3)相鉸接,其與雨刷座(3)相駁接的臼內設置有推桿(6),雨刷座(3)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與推桿(6)相適配的凹位(7)。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車輛中。
文檔編號B60S1/34GK2841431SQ20052006188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20日
發明者李繡峰 申請人:江門市福萊利汽車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