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5:38:36 1
專利名稱: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尤指一種可以用於置物,使騎乘腳 踏車時的攜物、取物更為方便的腳踏車坐墊。
背景技術:
由於能源危機的浮現,近年來世界各國皆強調節能減碳的重要性。使得藉助人力 驅動而不需消耗能源的腳踏車被廣為推行,其除了用於作為交通工具外,還可達到運動健 身的目的,因此為社會大眾所喜愛。但一般的腳踏車由於並未附加用於放置物品的裝置,故 而於騎乘時,隨身所攜帶的行動電話、毛巾或其他的物品,造成放置麻煩。雖然,有些人將物 品置於背包並將其背負或固定於腳踏車上,但卻影響騎車且難以很好地固定,很不理想,亟 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使坐墊構成適 當的容置空間以供置物,進而使騎乘腳踏車時的攜物、取物更為方便。前述的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包含形狀對應,且可相互銜接密閉蓋合的上蓋體 及下蓋體,該上、下蓋體的周緣設有適當高度的垣部,以構成容置空間,並於該下蓋體的底 緣設有固定杆,使其藉助該固定杆固定於腳踏車。前述的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其中該上蓋體於後緣設有約呈L狀的連杆,該下 蓋體則於後緣設有固定片,使連杆樞接於固定片以形成一支點,從而使該上、下蓋體構成可 掀合的狀態,以利於置物及取物。前述的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其中該下蓋體於其底緣設有對稱的軌道,並外接 有置物袋,該置物袋設有與該下蓋體底緣軌道形狀對應的滑槽。前述的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其中該下蓋體可於其後緣設有顯示燈,藉助顯示 燈的點亮,以構成對後方來車的警示及轉彎的方向顯示。具有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上、下蓋體的周緣設有適當高度的垣部,以構成容置空間,並於該下蓋體的底緣設有固定杆,使用者於騎乘時得以於上、下蓋體的容置空間放置不同的物品,使 騎乘腳踏車時的攜物、取物更為方便。2、本實用新型下蓋體底緣設有軌道並外接有置物袋,增加了物品的容置空間。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3a_b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組裝於腳踏車的實施例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置物袋嵌置的實施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0021]1.上蓋體 11.垣部 12.連杆 2.下蓋體21.垣部 22.固定片 23.固定杆 24.軌道25.顯示燈 26.顯示燈 3.腳踏車 4.行動電話5.毛巾6.置物袋 61.固定片 62.滑槽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1及圖2,並配合圖3a_b及圖4,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含一 上蓋體1及一下蓋體2,該上、下蓋體1、2為形狀對應(如一般現有腳踏車坐墊的形狀),且 可相互銜接密閉蓋合。其中,該上蓋體1的周緣設有適當高度的垣部11,以構成容置空間, 其內部後緣設有概呈L狀的連杆12 ;該下蓋體2的周緣設有外徑略小於垣部11內徑,且具適當高度的垣 部21,以構成 容置空間,其內部後緣設有與上蓋體1連杆12交錯對應的固定片22,使該上蓋體1的連杆 12樞接於固定片22形成一支點,從而使上蓋體1與下蓋體2構成可掀合狀;下蓋體2的底 緣後方設有對稱的固定杆23,以供固定於腳踏車,固定杆23前方設有約呈倒T狀且為對稱 排列的軌道24,後緣則設有顯示燈25、26 ;藉助前述構件的組合,構成一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使其藉助固定杆23固定於 腳踏車,使用者於騎乘時得以將上蓋體1開啟,於上、下蓋體1、2的容置空間放置不同的物 品,再將上蓋體1蓋合,使其垣部11覆蓋於下蓋體2的垣部21,構成氣密狀達到防水效果, 從而使騎乘腳踏車時的攜物、取物更為方便。前述設於下蓋體2底緣前方的軌道24,用於嵌置固定置物袋,以增加物品的容置 空間(容後敘述)。而該設於下蓋體2後緣的顯示燈25,可於騎乘腳踏車時點亮,以構成對 後方來車的警示作用,兩側的顯示燈26則可連接於腳踏車把手所設的開關,於左、右轉彎 時點亮閃爍,以提高騎車的安全。請參閱圖5,為本實用新型組裝於腳踏車實施例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組裝於 腳踏車3後,除了用於一般的乘坐外,當需置物時,可將其中的上蓋體1掀開,將行動電話4、 毛巾5或其他的物品放入上、下蓋體1、2形成的容置空間,使隨身的物品的攜帶、取用更為 方便。其中,當上、下蓋體1、2蓋合時,如圖1所示,由於上、下蓋體1、2分別設有垣部11、 21,藉助垣部11、21的交錯嵌合構成氣密,使雨水不會滲入上、下蓋體1、2形成的容置空間 內。請參閱圖6,並配合圖3a_b,為本實用新型的置物袋嵌置實施例圖。如圖所示,本 實用新型的下蓋2於其底緣設有對稱的軌道24,所述軌道24為倒T狀,同時,本實用新型可 另設一置物袋6,於置物袋6上緣設有固定片61,並於固定片61設有倒T狀的滑槽62,藉助 滑槽62嵌置於軌道24,將置物袋6固定於該下蓋體2,以增加物品的容置空間。前述的實施例,其中該上、下蓋體1、2的連接及掀合方式,可為其他的結構,同時, 前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凡經由些 微修飾、變更,仍不失本實用新型的要義所在,也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範疇。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以可掀合的上、下蓋體,配合上、下蓋所形成的容置空間,構 成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使坐墊構成適當的容置空間以供置物,進而使騎乘腳踏車時的 攜物、取物更為方便。
權利要求一種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其特徵在於包含形狀對應,且能夠相互銜接密閉蓋合的上、下蓋體,該上、下蓋體的周緣設有垣部,蓋合後構成容置空間,且於該下蓋體的底緣後方設有對稱的固定杆,該坐墊藉助固定杆固定於腳踏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其特徵在於該上蓋體於後緣設有 呈L狀的連杆,該下蓋體則於後緣設有固定片,該連杆樞接於固定片以形成支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其特徵在於該下蓋體於其底緣設 有對稱的軌道,並外接有置物袋,該置物袋設有與該下蓋體底緣軌道形狀對應的滑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其特徵在於該下蓋體底緣的軌道 為倒T形,該置物袋於上緣設有固定片,並於固定片上設有倒T狀的滑槽,該置物袋藉助滑 槽嵌置於軌道而固定於該下蓋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其特徵在於該下蓋體於其後緣設 有顯示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供置物的腳踏車坐墊,主要包含形狀對應,且能夠相互銜接密閉蓋合的上蓋體及下蓋體,該上、下蓋體的周緣設有適當高度的垣部,以構成容置空間,並於該下蓋體的底緣設有固定杆,使其藉助該固定杆固定於腳踏車,於騎乘時得以於上、下蓋體的容置空間放置不同的物品,使騎乘腳踏車時的攜物、取物更為方便。其中,該上、下蓋體可於後緣分別設有相樞接的連杆及固定片,以形成一支點,使上、下蓋構成可掀合的狀態,以利於置物及取物。
文檔編號B62J1/00GK201587468SQ20092016702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4日
發明者楊景州, 遊象智, 謝主佑, 陳正雄 申請人:陳正雄;遊象智;謝主佑;楊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