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微波加熱食品包裝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5:29:11 1

本發明屬於包裝容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於常溫儲存和微波加熱的食品包裝容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快餐食品越來越青睞有加。當需要對快餐食物進行加熱時,往往需要將其放入特定的能進行微波加熱容器中進行加熱,如玻璃碗。很多快餐食品自身的包裝無法滿足直接進行微波加熱的要求,例如方便罐頭等封閉包裝由於受包裝材質和包裝形式的局限,不能直接送入微波爐進行加熱。
發明人在此之前已經研發出了以零售包裝直接進行微波加熱的食品包裝,具體可參見ZL 201520549969.4,ZL201620164049.5所公開的內容。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實現食品包裝容器以隨意放置在微波爐裡直接加熱,而不用關心它的放置形態,比如是否開口,是否倒置等。但上述技術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如何確保過度加熱時能夠安全、穩定地排氣;對於未食用完的食品不能進行有效的存儲;包裝裡仍有部分食物殘留,不能全部食用完,造成一定的浪費;包裝沒有做到有效的預防燙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攜式微波加熱包裝容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攜式微波加熱包裝容器,包括容器主體、封口膜和保護蓋體;所述容器主體包括主體部分和出口部分;所述主體部分呈筒狀,底部埠採用壓扁熱熔密封,頂部埠與所述出口部分為一體成形,所述出口部分的頂部採用所述封口膜密封,所述容器主體與所述保護蓋體螺紋連接,所述保護蓋體的內部頂端與封口膜之間存在3-5mm的間距,出口部分和保護蓋體的螺口上設有導流槽,保護蓋體下部連接一限位防倒環,保護蓋體和限位防倒環之間具有間隔排列的排氣孔。
進一步地,所述保護蓋體的外部頂端和內部頂端呈圓形。
進一步地,所述封口膜由三層材料複合而成,最內層和最外層為聚丙烯層,中間為鋁箔層。
進一步地,所述容器主體由三層材料複合而成,最內層和最外層是聚丙烯薄膜層,中間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阻隔層。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防倒環上還設有一手拉環。
進一步地,所述保護蓋體內部頂端設有一向下突出的圓環狀凸起,凸起的圓環外徑與出口嘴內徑相同。
進一步地,限位防倒環的寬度等於保護蓋體的內部頂端到封口膜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保護蓋體內徑大於出口部分的外徑,擰緊後螺紋之間咬合的空隙為0.5mm-1mm。
進一步地,所述容器主體上印有熱敏變色標識。
進一步地,在靠近出口部分的主體部分上兩側各設有一個倒三角形擠壓凹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可攜式微波加熱包裝容器結構簡單,在使用微波爐加熱時無需考慮包裝容器放置的形態,能夠實現均勻穩定排氣,大大提高了包裝容器使用時的安全性。此外,該包裝容器通過設置限位防倒環能夠讓打開後的包裝重複使用,方便攜帶,保證食物不會溢出。同時,擠壓凹槽的設置能夠保證容器內的食物方便擠出,減少浪費,使用者還可以通過熱敏標識防止被食物高溫燙傷,很好的滿足了實際需求。該包裝容器可廣泛適用於盛裝各種流體、半流體食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包裝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保護蓋體的剖面圖;
圖中,1-主體部分、2-出口部分、3-保護蓋體、4-限位防倒環、5-導流槽、6-擠壓凹槽、7-凸起、8-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可攜式微波加熱包裝容器,包括容器主體、封口膜和保護蓋體3;所述容器主體包括主體部分1和出口部分2;所述主體部分1呈筒狀,底部埠採用熱熔密封,頂部埠呈圓形,並與所述出口部分2熱熔密封,所述出口部分2的頂部採用所述封口膜密封,所述容器主體與所述保護蓋體3螺紋連接,所述保護蓋體的內部頂端與封口膜之間存在3-5cm的間距,出口部分2和保護蓋體3的螺口上設有導流槽5,保護蓋體3下部連接一限位防倒環4,保護蓋體3和限位防倒環4之間具有間隔排列的排氣孔。
該可攜式微波加熱包裝容器任意放置時,內部的食物不會堵住出口,這就給安全放氣,創造了必要條件和可能。
封口膜是放氣的關鍵開關。封口膜位於出口部分2的外側,在食品使用前,它起到保鮮密封的作用;加熱時,起到過熱放氣的作用;加熱後,撕開封口膜就可以進食。封口膜由三層材料複合而成:最內和最外層為聚丙烯層,中間為鋁箔。鋁箔的作用不僅是提高材料的阻隔性能,同時可以傳導熱,使封口膜用熱熔的方式將出口密封住,並保證氣脹時容易被熱氣頂開,進食前容易被揭開。上述特定的結構使得封口膜成為過熱時放氣的開關,即在加熱溫度達到95℃-100℃時,熱氣使容器主體內部壓力劇增,封口膜與食物出口的粘合處是整個容器牢固度最薄弱的地方,封口膜首先被熱氣頂開一個小孔,熱氣快速衝出,達到洩壓的目的。但食物出口處並沒有食物堵塞,因此食物不會隨熱氣噴出。
保護蓋體3的外形頂部呈圓形,可以防止放入微波爐裡加熱時被倒置,這也是保證食品包裝在微波爐裡只能平躺著的一個因素。保護蓋體3內部呈圓形,可使食物出口放出的熱氣向四周擴散繼而向螺口方向導引。保護蓋體3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熱氣導流出瓶蓋,所以內部圓頂與食物出口之間優選有4mm的間距,出口部分2上的螺口與保護蓋體3上的螺口上均有導流槽5。限位防倒環4與保護蓋體3之間的縫隙也比現有市面上的其他飲料蓋上要寬,為1mm寬(其他的均為0.2mm寬)。這個縫隙就是熱氣的最後經過的排氣孔。熱氣在衝出來的一瞬間,衝擊力較大。為防止衝擊力過大,需要在熱氣經過的通道上增加適當阻力。這個阻力是靠螺口實現的。保護蓋體3的內壁的螺紋8的高度比出口部分2上的螺紋高度高1mm,即二者蓋合在一起時,內外螺紋之間有0.5mm的空隙。保護蓋體3擰緊時,保護蓋體3上的導流槽5和出口部分2上的導流槽5不會重疊,而是交錯設置在螺口當中。這樣熱氣不會十分順利導出,而是會沿著螺口和導流槽5留出的彎曲的縫隙曲折導出,達到減緩熱氣強烈衝出的目的。
出口部分2的食物出口設計成奶嘴的形狀,不僅含在嘴裡非常舒適,而且還可以吸食食物。但食物有可能是被加熱至很燙的程度,如果吸食,就很容易燙到嘴甚至食管。為了警示人們加熱過燙時不要進食,在包裝的明顯處設置一個熱敏變色標識,這個標識使用了熱敏油墨,用絲網印刷印在包裝上。熱敏變色標識在40℃時開始變色,45℃以上時顏色完全變成另外的顏色。但當溫度降回40℃時,顏色也會變回原來正常顏色。因此,當微波加熱過度時,熱敏顏色變色,提醒消費者注意,冷卻至45℃以下時再食用。
容器主體的材料是多層共擠膜,內外兩層都是聚丙烯,中間一層是EVOH材料。這種材料的特點是耐高溫(能承受120℃高溫),耐酸鹼,高阻隔,微波加熱對人身體無害。這種高阻隔的材料延長了食物的常溫保質期。但是材料的柔軟度有限。為了解決不費力地擠出最後一點食物,我們在瓶子的兩側用模具增加向下凹陷的擠壓凹槽6,擠壓凹槽6的軟度比材料本身軟,這樣很容易把瓶子捏扁,再加上嘴吸,食物就會一點不剩地吃進嘴裡。擠壓凹槽6優選為三角形。
實施例2
結合圖1-圖2,該可攜式微波加熱包裝容器基本上與實施例相同,其區別主要在保護蓋體3上。保護蓋體3下方增加了限位防倒環4。限位防倒環4上可以設置一個小手柄,這個小手柄是幫助人們很容易把防倒環剝離開出口部分2。使用前,限位防倒環4與保護蓋體3為一體結構,保護蓋體3打開後,限位防倒環4就留在了出口部分2上,限位防倒環4的優選寬度是4mm,當限位防倒環4被人為剝離掉,保護蓋體3可以繼續向下擰5mm,而保護蓋體3的頂端距食物出口優選4mm,因此保護蓋體3就可以緊緊地蓋住食物出口了。保護蓋體3內部的頂端增加了一個圓形的,略向內傾斜,與瓶口內側直徑相同的圓環形凸起7,當保護蓋體3下沿預留了5mm寬的沒有螺紋的光滑內壁,以便剝離限位防倒環4後,蓋子能再向下擰4-5mm。當向下多擰4mm以上時,凸起環7像塞子一樣緊緊地塞住食物出口。通過上述設置,吃不完的食物可以繼續保存在容器內,保證食物不會從容器中溢灑出來,方便攜帶,實現了包裝容器的重複使用。
該可攜式微波加熱包裝容器可以用於製備戰時食品、野餐食品、方便餐、快餐粥、老年人和嬰兒營養食品、特醫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