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的製造方法
2023-06-29 01:19:11 2
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包括船體、操作室、行架和清淤頭,操作室設置於船體中部,清淤頭經行架連接於船體頭部,還包括定位裝置、步進裝置、左右橫移裝置和排泥裝置,定位裝置設置於船體的頭部和尾部,步進裝置設置於船體的尾部,左右橫移裝置設置於船體的頭部,所述清淤頭為雙鬥輪型清淤頭,各鬥輪內均設置有排泥裝置。
【專利說明】 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水下清淤領域,具體說涉及到一種水下吸泥清淤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清淤領域常用的清淤機一般為單鉸吸式、單鬥輪式,其不足之處在於回淤嚴重,易對施工水域造成二次汙染導致清淤不合格,在不斷流、河道窄,水位低的工作條件下無法做到精確定位和完全清理。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穩定定位、精確步進、清淤範圍大、清淤完全的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
[0004]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包括船體、操作室、推進器、行架和清淤頭,推進器設置於船體尾部,操作室設置於船體中部,清淤頭經行架連接於船體頭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定位裝置、步進裝置、左右橫移裝置和排泥裝置,定位裝置設置於船體的頭部和尾部,步進裝置設置於船體的尾部,左右橫移裝置設置於船體的頭部,所述清淤頭為雙鬥輪型清淤頭,各鬥輪內均設置有排泥裝置。
[0006]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包括三組相同的定位樁單元,每組定位樁單元均包括定位樁、卷揚機和倒樁架,所述倒樁架上下各設有一個抱箍,,頭部設有一個滑輪,定位樁串接於倒樁架的抱箍內呈上下移動狀態,所述卷揚機上的鋼繩穿過倒樁架頭部的滑輪與定位樁下部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步進裝置包括定位樁單元、臺車軌道架、臺車體、減速機、第一繩筒、第二繩筒、鋼絲繩和滑輪,定位樁連接於臺車體,設置於船體上的臺車軌道架設有上下兩套滑軌,臺車體分為上下兩層,每層均設有四個輪子,分別與臺車軌道的兩層滑軌連接,所述相互連接的減速機和第二繩筒設置於船體上,繩筒上繞有鋼繩,鋼繩通過滑輪連接於臺車體,所述第一繩筒上繞有鋼繩,鋼繩的一端與船體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左右橫移裝置包括左、右橫向樁、A型架、甩臂、左、右牙口離合型卷揚機、卷揚機、行架和鉸刀頭,所述A型架前傾狀設置有船體上,頭部經鋼繩連接於其後方的船體的兩側,甩臂串接於A型架的中心線上呈左右擺動狀態,頭部設置有鉸刀頭的行架的尾部由十字連接件連接於船體頭部,設置於A型架根部的卷揚機上卷繞的鋼繩經過甩臂頭部的滑輪連接到行架的頭部,甩臂頭部經鋼繩連接於A型架的頭部,所述左牙口離合型卷揚機上的鋼繩經左橫樁頭部的滑輪連接到行架的頭部,所述右牙口離合型卷揚機上的鋼繩經右橫樁頭部的滑輪連接到行架的頭部。
[0009]進一步地,所述排泥裝置包括進泥管,排泥泵和排泥管,進泥管的一端設置於雙鬥輪型清淤頭內,另一端連接於排泥泵,排泥管的一端連接排泥泵,另一端連接排泥場地。
[0010]進一步地,所述三組定位樁單元中兩組設置於船頭,另一組設置於船尾。
[0011]再進一步地,所述卷揚機,包括減速機,繩筒、鋼繩、牙嵌式型離合器和液壓推動器,減速機與繩筒連接,繩筒上繞有鋼繩,,牙嵌式離合器連接於減速機和繩筒之間,液壓推動器與牙嵌式離合器連接,所述繩筒上設置有剎車帶。
[0012]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
[0013]1.定位裝置,採取三樁定位的方式,兩個定位樁單元設置於船頭,一個定位樁單元設置於船尾,定位相對穩定。定位樁單元設置有倒樁架,方便定位樁的起吊和下放,操作簡單方便。2.步進裝置,採用臺車與定位於船體外的定位樁配合,卷揚機拉動臺車以定位樁為支撐點帶動船體的前後移動,利用位置開關精確控制船體步進的距離,使清淤區域更加全面,避免清淤不完全。
[0014]3.左右橫移裝置,兩臺卷揚機的鋼繩分別經左右橫向樁連接到行架頭部,行架經十字節連接在船體頭部,兩臺卷揚機配合同速度一收一放鋼繩,帶動行架左右移動清淤,將傳統的直線清淤變為扇形面清淤,工作效率更高。
[0015]4.排泥裝置,採用雙管路排泥,在雙鬥輪型清淤頭的兩個鬥輪內各設置一個吸泥管,在工作是吸泥排泥更加完全,防止對水體二次汙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
[0017]圖2為定位裝置實施例圖;
[0018]圖3為步進裝置實施例圖;
[0019]圖4為左右橫移裝置實施例圖;
[0020]圖5為卷揚機的實施例圖。
[0021]圖1中:船體1,操作室2,雙鬥輪型清淤頭3,定位裝置4,步進裝置5,左右橫移裝置6。
[0022]圖2中:定位樁31,倒樁架32,滑輪33,卷揚機34,轉動支撐體35,插銷36,行程開關37,抱箍38。
[0023]圖3中:臺車軌道架51,定位樁52,臺車體53,第一卷揚機54,輪子55,軌道56,位置開關57,滑輪58,第二卷揚機59。
[0024]圖4中:左橫向樁61,左卷揚機62,A型架63,擺臂64,十字連接件65,中間卷揚機66,右卷揚機67,右橫向樁68,行架69。
[0025]圖5中:減速機71,牙嵌式離合器72,液壓推動器73,繩筒74,剎車帶75。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圖1所示,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包括船體1、操作室2、雙鬥輪型清淤頭3、定位裝置4、步進裝置5和左右橫移裝置6,操作室2設置於船體I的中部,清淤頭3經行架連接於船體I頭部,三組定位裝置4中的兩組設置於船體I的頭部和一組設置於船體I的尾部,步進裝置5設置於船體I的尾部,左右橫移裝置6設置於船體I的頭部,所述清淤頭3為雙鬥輪型清淤頭,各鬥輪內均設置有排泥裝置。
[0027]圖2所示,定位裝置4包括三組相同的定位樁單元,每組定位樁單元均包括定位樁31、倒樁架32、滑輪33、卷揚機34、轉動支撐體35、插銷36、行程開關37和抱箍38,定位樁31串接於倒樁架32上的帶開口的兩個圓形抱箍38內,所述倒樁架32經轉動支撐體35安裝於船體I的邊緣上,在船體I上呈轉動狀態,倒樁架32兩側分別有插銷36將其與船體I連接,倒樁架32頭部設有滑輪33,卷揚機34的鋼繩的一端穿過滑輪33連接到定位樁31上,卷揚機34與定位樁31上的行程開關37連接。
[0028]圖3所示,步進裝置包括臺車軌道架51、定位樁52、臺車體53、第一卷揚機54、輪子55、軌道56、位置開關57、滑輪58和第二卷揚機59。所述臺車軌道架51固定於船體I的尾部,設有分上下兩套軌道56,軌道的方向與船體縱向平行,導軌56的頭部和尾部設置有兩個位置開關57,位置開關在軌道上的位置可調節,臺車體53分上下固定連接的兩個部分,每個部分均設有四個輪子55,分別與上下兩套導軌配合,臺車體53的上部連接有第一卷揚機54,所述第一卷揚機54的鋼繩的一端連接於臺車體53頭部方向的船體上,臺車體53上還連接有定位樁52,定位樁52可在臺車體53上上下滑動運動。臺車體53的尾部經滑輪58連接於臺車軌道架51側面船體上的第二卷揚機59。
[0029]圖4所示,左右橫移裝置包括左橫向樁61、左卷揚機62、A型架63、擺臂64、十字連接件65、中間卷揚機66、右卷揚機67、右橫向樁68和行架69。船體I的中心線上依次設置有行架69,和A型架63,所述行架69通過十字連接件65連接於船體I頭部,行架69的頭部設置有雙鬥輪型清淤頭3 ;所述A型架63前傾狀設置於船體上,其頭部由兩根鋼繩連接到後方船體的左右兩側;擺臂64由轉動機構連接於A型架63上呈左右擺動狀態,所述擺臂64的頭部通過鋼繩與A型架63的頭部連接。所述中間卷揚機66位於A型架63的下方,中間卷揚機66上的鋼繩通過擺臂64頭部的滑輪連接到行架69的頭部;在船體I頭部的左右方向分別橫向安裝有伸出船體外側的左橫向樁61和右橫向樁68,所述左、右橫向樁的頭部分別設置有滑輪,滑輪上均串接有鋼繩,所述兩根鋼繩的一端連接於行架6的頭部,另一端分別連接於船體兩側的左卷揚機62和右卷揚機67,所述左、右卷揚機並排安裝於船體I的左右側。
[0030]圖5所示,卷揚機包括減速機71,牙嵌式離合器72,液壓推動器73,繩筒74,剎車帶75。減速機71經牙嵌式離合器72同軸連接繩筒74,牙嵌式離合器72上連接有液壓推動器73,所述液壓推動器73連接電開關,繩筒74上設置有剎車帶75。
[0031]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的工作原理為:將船移動至清淤地點,利用倒樁架32將定位樁31豎起,鬆開鋼繩,定位樁31因自身重力沿倒樁架32上的抱箍38插入水底泥中,再利用倒樁架32左右兩側的插銷36將倒樁架22固定於船體I上。同理將其他兩組定位樁單元放入水中,形成三樁定位。
[0032]啟動中間卷揚機66鬆動鋼繩,由十字連接件65連接於船體頭部的行架69在自重作用下伸入到水底,啟動清淤設備,帶動雙鬥輪型清淤頭3進行清淤,所述雙鬥輪型清淤頭3的兩個鬥輪內的進泥管在其連接的排泥泵的作用下將清理的淤泥吸入管中經排泥泵和排泥管排到指定位置。當需要進行船體I左側方向清淤時,啟動左卷揚機62,左卷揚機62以一定速度收緊鋼繩,鋼繩通過左橫向樁61拉動行架69向左側運動,同時右卷揚機67以相同的速度松放鋼繩;當需要進行船體I右側方向清淤時,啟動右卷揚機67,右卷揚機67以一定速度收緊鋼繩,鋼繩通過右橫向樁68拉動行架69向右側運動,同時左卷揚機62以相同的速度松放鋼繩;清淤完成後啟動中間卷揚機66將行架69提起。
[0033]啟動船體I頭部兩個定位樁單元的卷揚機34,收緊鋼繩,鋼繩通過滑輪33拉動定位柱31沿著倒樁架32上的兩個抱箍38向上運動,直到定位樁上的行程開關37觸動,卷揚機34機停止運動;拔出倒樁架32兩側的插銷36,將倒樁架沿轉動支撐體35轉動向後方倒下,將倒樁架32上的定位樁水平放置到船體I上,此時船體I只有尾部一個定位樁單元定位。
[0034]啟動步進裝置,步進裝置的臺車體53位於臺車體軌道架51的頭部的起始位置,船體I尾部定位樁單元的定位樁52定位於水中,啟動第二卷揚機59,鋼繩經滑輪58導向後拉動臺車體53向船體尾部運動,由於臺車體53經定位樁52固定於河床上,臺車軌道架51的軌道56與臺車體53的輪子55發生向船體頭部方向的相對位移,臺車軌道架51與船體I為固定連接,帶動船體I向前移動,當臺車軌道架51上的尾部的位置開關57觸碰到臺車體53時,卷揚機停止轉動,船體完成前移。
[0035]將船體I頭部的兩組定位樁單元再次定位於水中,將船體I尾部的一組定位樁單元提起,啟動臺車體53上的第一卷揚機54,卷揚機收緊鋼繩,鋼繩連接於船體,拉動臺車體53向相對於船體I向船體I頭部位置運動,直至觸碰到臺車軌道架51頭部的位置開關57,第一卷揚機54停止轉動,臺車體53回到初始位置,放下船體I尾部的定位樁單元,完成三樁定位。
[0036]再次啟動中間卷揚機66鬆動鋼繩,將行架69頭部的雙鬥輪型清淤頭3放入水底,進行橫向清淤、排泥。
[0037]重複上述步驟,直至清淤完成。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包括船體、操作室、行架和清淤頭,操作室設置於船體中部,清淤頭經行架連接於船體頭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定位裝置、步進裝置、左右橫移裝置和排泥裝置,定位裝置設置於船體的頭部和尾部,步進裝置設置於船體的尾部,左右橫移裝置設置於船體的頭部,所述清淤頭為雙鬥輪型清淤頭,各鬥輪內均設置有排泥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裝置包括三組相同的定位樁單元,每組定位樁單元均包括定位樁、卷揚機和倒樁架,所述倒樁架上下各設有一個抱箍,頭部設有一個滑輪,定位樁串接於倒樁架的抱箍內呈上下移動狀態,所述卷揚機上的鋼繩穿過倒樁架頭部的滑輪與定位樁下部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進裝置包括定位樁單元、臺車軌道架、臺車體、減速機、第一繩筒、第二繩筒、鋼絲繩和滑輪,定位樁連接於臺車體,設置於船體上的臺車軌道架設有上下兩套滑軌,臺車體分為上下兩層,每層均設有四個輪子,分別與臺車軌道的兩層滑軌連接,所述相互連接的減速機和第二繩筒設置於船體上,繩筒上繞有鋼繩,鋼繩通過滑輪連接於臺車體,所述第一繩筒上繞有鋼繩,鋼繩的一端與船體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橫移裝置包括左、右橫向樁、A型架、甩臂、左、右牙口離合型卷揚機、卷揚機、行架和鉸刀頭,所述A型架前傾狀設置有船體上,頭部經鋼繩連接於其後方的船體的兩側,甩臂串接於A型架的中心線上呈左右擺動狀態,頭部設置有鉸刀頭的行架的尾部由十字連接件連接於船體頭部,設置於A型架根部的卷揚機上卷繞的鋼繩經過甩臂頭部的滑輪連接到行架的頭部,甩臂頭部經鋼繩連接於A型架的頭部,所述左牙口離合型卷揚機上的鋼繩經左橫樁頭部的滑輪連接到行架的頭部,所述右牙口離合型卷揚機上的鋼繩經右橫樁頭部的滑輪連接到行架的頭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泥裝置包括進泥管,排泥泵和排泥管,進泥管的一端設置於雙鬥輪型清淤頭內,另一端連接於排泥泵,排泥管的一端連接排泥泵,另一端連接排泥場地。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三組定位樁單元中兩組設置於船頭,另一組設置於船尾。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鬥輪型水下吸泥清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卷揚機包括減速機,繩筒、鋼繩、牙嵌式型離合器和液壓推動器,減速機與繩筒連接,繩筒上繞有鋼繩,牙嵌式離合器連接於減速機和繩筒之間,液壓推動器與牙嵌式離合器連接,所述繩筒上設置有剎車帶。
【文檔編號】E02F3/88GK204000994SQ201420340728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卜建餘 申請人:卜建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