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5:06:41
專利名稱:一種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均能源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 的一半。但在另一方面,中國目前的能源利用率僅為3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約IO個百分 點。產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多,是德國的IO倍多,成為世界上產值能耗最高的國 家之一。因此,"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節能降耗已成 為關係到國民經濟安全、國際市場競爭力、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 重大問題。中國政府正在通過大力推動節能投資和建設增加節能力度,以緩解能源緊缺的 嚴竣態勢,但這遠遠不能滿足節能市場的需求,必須通過採用先進的節能技術、產品和完善 的節能方案來達到節省有限能源的目的。因此,便洞開了中國節能技術產品需求的大門,為 中國節能市場帶來巨大的商機。目前傳統的烘乾方式主要有熱風對流加熱、傳統紅外加熱 等方式,熱風對流加熱由於熱惰性大、升溫時間長、爐體設計結構,對爐內熱量的均勻性影 響較大,容易產生溫度差異,從而導致塗層質量差,易產生針孔效應、起泡,自身設備龐大、 佔地面積較大,對流需要大量循環空氣流動,容易使爐內揚塵,造成漆面二次汙染,因此利 用這種方式烘乾,不僅工作效率低、工作環境差、而且重要的是危險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它不僅從效率上提 高了產速,而且還大幅節約了空間,由於能合理的控制輻射器的開關範圍,從而提高了能量 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它 包括控制部分和機身,所述的機身包括傳輸帶,所述的傳輸帶依次包括以下部分進料段、 加熱段和出料段,在加熱段上設有加熱烘乾裝置,加熱烘乾裝置依次包括IR1中波加熱裝 置、風刀噴射加熱裝置、IR2短波加熱裝置和IR3中波加熱裝置,IR1中波加熱裝置、風刀噴
射加熱裝置、IR2短波加熱裝置和IR3中波加熱裝置內分別設有加熱管組,IR1中波加熱裝 置、風刀噴射加熱裝置、IR2短波加熱裝置、IR3中波加熱裝置覆蓋在傳輸帶上部與傳輸帶 相對。 所述的IR1中波加熱裝置內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九根加熱管,風刀噴射加熱裝置 內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兩根加熱管,兩根加熱管位於風刀噴射加熱裝置的風刀之間,IR2短 波加熱裝置內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十二根加熱管,IR3中波加熱裝置內設有的加熱管組包 括九根加熱管。所述的IR1中波加熱裝置內、IR2短波加熱裝置內和IR3中波加熱裝置的 保溫外殼為不鏽鋼,在保溫外殼的內壁上塗有矽酸鋁保溫防鏽層,在矽酸鋁保溫防鏽層上 設有防塵網。所述的傳輸帶為鐵氟龍網。所述的風刀噴射加熱裝置內設有負壓室。所述的 加熱烘乾裝置上設K型測溫熱電偶裝置,測溫熱電偶裝置的感溫測試插口分布在IR1中波加熱裝置、風刀噴射加熱裝置、IR2短波加熱裝置和IR3中波加熱裝置的頂部。所述的進料 段、加熱段和出料段的底部設有移輪。所述加熱烘乾裝置的頂部設有壓風機。所述風刀噴 射加熱裝置內設有風泵和均化氣室,風泵的輸入口與風刀噴射加熱裝置的進風口相通,輸 出口與均化氣室相通。所述的控制部分設置為微電腦PLC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採用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高效烘乾 方式,不僅從效率上提高了產速,而且還大幅節約了空間,由於能合理的控制輻射器的開關 範圍,從而提高了能量的效率。本實用新型採用中波、短波結合風刀噴射加熱,中波和短波 就是利用合適的射線把承載物上的塗層給固化烘乾,而中波、短波紅外能非常好的匹配大 多數材料的吸收光譜,因此可有效適應不同材質工件的需求,風刀噴射加熱(TL)技術可將 風系統的精準計算及不同的風速應用到烘乾中,快速將承載物上散發的溶劑和水汽帶走。 使烘乾更安全、更迅速、更節能,同時這種簡單而直接的輻射熱傳遞方式可節能60%以上。 本實用新型在風刀噴射加熱裝置內設有負壓室,這樣可以防止吸附基材不被吹走。本實用 新型的傳輸帶採用鐵氟龍網,它不但具有耐高溫和防靜電的特性,而且可防止輸送網帶跑 偏。本實用新型採用微電腦PLC控制系統,這樣即可以對加熱和轉動部分進行智能化自動 控制,又可以使整個操作方便,更具有人性化,便於生產作業人員管制的進料區。本實用新 型加熱烘乾裝置上設K型測溫熱電偶裝置,測溫熱電偶裝置的感溫測試插口分布在IR1中 波加熱裝置、風刀噴射加熱裝置、IR2短波加熱裝置和IR3中波加熱裝置的頂部,這樣便於 生產時測量實際溫度,燈管的負荷分部成均勻控制,可達三相電流平衡。本實用新型IR1中 波加熱裝置內、IR2短波加熱裝置內和IR3中波加熱裝置的保溫外殼為不鏽鋼,這樣既避免 機體溫度過高,又保證爐內溫度均一,在保溫外殼的內壁上塗有矽酸鋁保溫防鏽層,在矽酸 鋁保溫防鏽層上設有防塵網,這樣既可以防止內壁的腐蝕,又防止灰塵進入。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中,本實用新型為一種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它包括控制 部分和機身l,機身1包括傳輸帶,傳輸帶為鐵氟龍網,控制部分設置為微電腦PLC控制系 統,傳輸帶依次包括以下部分進料段2、加熱段3和出料段4,進料段、加熱段和出料段的底 部設有移輪,在加熱段3上設有加熱烘乾裝置,加熱烘乾裝置的頂部設有壓風機IO,加熱烘 幹裝置上設K型測溫熱電偶裝置,測溫熱電偶裝置的感溫測試插口分布在IR1中波加熱裝 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 IR2短波加熱裝置7和IR3中波加熱裝置的頂部8,加熱烘乾裝 置依次包括IR1中波加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 IR2短波加熱裝置7和IR3中波加 熱裝置8, IR1中波加熱裝置內5、IR2短波加熱裝置內7和IR3中波加熱裝置8的保溫外殼 為不鏽鋼,風刀噴射加熱裝置內設有負壓室,在保溫外殼的內壁上塗有矽酸鋁保溫防鏽層, 在矽酸鋁保溫防鏽層上設有防塵網,IR1中波加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 IR2短波加 熱裝置7和IR3中波加熱裝置8內分別設有加熱管組,IR1中波加熱裝置內5設有的加熱 管組包括九根加熱管9,風刀噴射加熱裝置內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兩根加熱管9,兩根加熱 管9位於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的風刀11之間,IR2短波加熱裝置內7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十二根加熱管9, IR3中波加熱裝置8內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九根加熱管9, IR1中波加熱裝 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 IR2短波加熱裝置7、 IR3中波加熱裝置8覆蓋在傳輸帶上部與 傳輸帶相對,風刀噴射加熱裝置內設有風泵和均化氣室,風泵的輸入口與風刀噴射加熱裝 置的進風口相通,輸出口與均化氣室相通。
權利要求一種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它包括控制部分和機身(1),其特徵是所述的機身(1)包括傳輸帶,所述的傳輸帶依次包括以下部分進料段(2)、加熱段(3)和出料段(4),在加熱段(3)上設有加熱烘乾裝置,加熱烘乾裝置依次包括IR1中波加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IR2短波加熱裝置(7)和IR3中波加熱裝置(8),IR1中波加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IR2短波加熱裝置(7)和IR3中波加熱裝置(8)內分別設有加熱管組,IR1中波加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IR2短波加熱裝置(7)、IR3中波加熱裝置(8)覆蓋在傳輸帶上部與傳輸帶相對。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IR1 中波加熱裝置內(5)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九根加熱管(9),風刀噴射加熱裝置內設有的加 熱管組包括兩根加熱管(9),兩根加熱管(9)位於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的風刀(11)之間, IR2短波加熱裝置內(7)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十二根加熱管(9),IR3中波加熱裝置(8)內 設有的加熱管組包括九根加熱管(9)。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IR1 中波加熱裝置內(5)、IR2短波加熱裝置內(7)和IR3中波加熱裝置(8)的保溫外殼為不鏽 鋼,在保溫外殼的內壁上塗有矽酸鋁保溫防鏽層,在矽酸鋁保溫防鏽層上設有防塵網。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傳 輸帶為鐵氟龍網。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風 刀噴射加熱裝置內設有負壓室。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加 熱烘乾裝置上設K型測溫熱電偶裝置,測溫熱電偶裝置的感溫測試插口分布在IR1中波加 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IR2短波加熱裝置(7)禾PIR3中波加熱裝置的頂部(8)。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進 料段、加熱段和出料段的底部設有移輪。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加熱 烘乾裝置的頂部設有壓風機(10)。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風刀 噴射加熱裝置內設有風泵和均化氣室,風泵的輸入口與風刀噴射加熱裝置的進風口相通, 輸出口與均化氣室相通。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控 制部分設置為微電腦PLC控制系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波、短波及噴射結合加熱的烘乾裝置,它包括控制部分和機身(1),所述的機身(1)包括傳輸帶,所述的傳輸帶依次包括以下部分進料段(2)、加熱段(3)和出料段(4),在加熱段(3)上設有加熱烘乾裝置,加熱烘乾裝置依次包括IR1中波加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IR2短波加熱裝置(7)和IR3中波加熱裝置(8),IR1中波加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IR2短波加熱裝置(7)和IR3中波加熱裝置(8)內分別設有加熱管組,IR1中波加熱裝置(5)、風刀噴射加熱裝置(6)、IR2短波加熱裝置(7)、IR3中波加熱裝置(8)覆蓋在傳輸帶上部與傳輸帶相對。
文檔編號B05C13/00GK201500638SQ20092023170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5日
發明者王兆進 申請人:王兆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