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做好校園文化建設(恩平一校一品)
2023-06-28 10:47:32 5
一提到馮如紀念中學,
學生遙控航模在藍天翱翔的景象隨即在大腦中閃現;
說起恩城四小,
粵劇學員生動的扮相立馬浮現在眼前,
恩平民歌的旋律迴蕩在耳邊;
說起那吉鎮中心小學,
自然而然聯想到一個個惟妙惟肖的石雕刻……
一所學校,一張文化名片,
「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建設格局正在恩平呈現。
多年來,恩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助力城市文化軟實力提升,取得了豐碩成果。
2012年,恩平市教育局印發《關於加強恩平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大力促進全市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引導學校走個性化、特色化內涵發展之路。恩平各學校以「黨建」為引領,結合自身實際,在校園文化立意上做文章,在文化載體創造上下功夫,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以「 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示範城市 」建設為牽引,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內涵,融入馮如精神、紅色文化,不斷強化「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建設,打造了恩平一中「學宮」文化、年樂夫人學校感恩教育、大田鎮中心小學「革命老區」精神、君堂鎮中心小學君子文化、君堂鎮大江中心小學「粽文化」、鬱文中學「愛國愛鄉」教育、江南中學南拳、鰲峰中學蔡李佛拳等特色校園文化,形成具有恩平特色的校園環境文化形態,讓恩平校園既有顏值,更有品質。
君堂鎮中心小學校訓石-正心雅行
9年過去,恩平市成功打造國家級特色學校11所,省級特色學校17所,江門市級特色學校21所。校園文化建設多姿多彩,百花齊放。
傳承馮如航空精神
打造馮如文化品牌
「哇,無人機飛行表演太酷了!」「這是我第一次把真的無人機飛起來,感覺太棒了!」日前,身披彩翼的航空航天模型在馮如小學的上空翱翔,只見它們時而在天上翻滾、躍動,時而飛到孩子頭頂與孩子互動,讓在場的小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追隨無人機的「舞步」,精彩之處更是引來師生們的陣陣驚呼、喝彩,把馮如小學首屆科技藝術節現場氣氛帶上高潮。
馮如小學無人機表演
在馮如小學校門口,學校外牆以飛機輪廓為主體的校徽和教學樓上「揚馮如壯志,讓夢想啟航」十個大字相互映襯。走進校園,不難發現校園中有以「馮如」「飛機」等元素為主的彩繪作品,繽紛的色彩、生動的故事畫面點綴著校園。作為以中國航天之父馮如名字命名的小學,該校不僅在校園環境的建設中下功夫,更通過上思政課、開展主題活動等形式,將愛國愛鄉、崇尚科學、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馮如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不斷探索發展航空科技特色教育。
馮如小學師生現場塗鴉,添色校園
馮如小學是「廣東省航空航天特色學校」。今年,該校緊扣航空特色教育,創新舉辦首屆科技藝術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項目,深受該校師生喜愛。記者了解到,除了馮如文史展覽、航天航空繪畫展覽、航天航空器製作展覽等展覽類項目外,現場還有無人機飛行、模擬飛行、科學實驗、水火箭等體驗類活動。「為了豐富活動內容,我們還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了競賽類項目。本屆科技藝術節是一堂很好的科學探索實踐課,希望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航空飛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讓科學的種子通過往後每一年的科技藝術節紮根在少年兒童的心中。」馮如小學校長馮奕安介紹說。
水火箭比賽
體驗模擬飛行
無人機飛行比賽
在馮如的家鄉牛江鎮,有一所因紀念他而更名的學校——馮如紀念中學。正如學校的名字一樣,該校以弘揚馮如精神為己任,為學生託起「航天夢」。航空文化展覽室、學生航模作品展臺、航模操作室等是學生們的「追夢場地」,每周該校都會向學生開設航空科普課程,將航空普及教育落實到每個學生上。教學區、宿舍區、馮如像前綠化區,隨處可見航空航天宣傳教育海報。強建設,多普及,馮如紀念中學把航空元素滲入到校園的方方面面。
馮如紀念中學馮如像
馮如紀念中學校長莫衛紅介紹,1983年,為紀念中國航空之父馮如,恩平市牛江中學更名為「馮如紀念中學」。在充分挖掘和利用馮如深厚的文化積澱和人文素養的基礎上,馮如紀念中學秉承地方人文歷史優勢,於2013年把學校特色教育定位為航空科普特色教育,先後被評為「全國航空特色學校」「全國航空特色學校示範學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馮如書院教授訪馮如紀念中學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多年來,馮如紀念中學航空科普特色教育創建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9月1日,正值江門市委出資設立的「馮如·騰飛」勵學金正式啟動的消息發布之際,莫衛紅收到了該校畢業生送來的驚喜——馮如紀念中學2012屆畢業生江曉峰今年順利考入空軍航空大學。莫衛紅激動萬分地說:「這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大好事!希望市委市政府能繼續加大對航空航天后備人才的培養力度,讓更多像江曉峰一樣的航空航天的好苗子能走出恩平,翱翔藍天,報效祖國。」
馮如紀念中學學生參加航空嘉年華活動合影留念
作為「中國航空之父」的家鄉,近年來,恩平市積極實施「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長」特色工程建設,鼓勵、引導各學校著力打造校園文化品牌,馮如文化品牌正是其中之一。目前恩平已成功打造出馮如系列學校,即馮如小學、馮如紀念中學、恩平一中(馮如班)、恩平黃岡實驗中學(馮如班)。恩平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打造馮如系列學校,以點帶面,向全市學校輻射,以此形成航空科普教育的燎原之勢,真正讓馮如精神在家鄉代代相傳。
馮培德院士在馮如二號模型前向學生們講述馮如飛天故事
恩平市紀念馮如主題大隊活動上學生朗誦
恩平市中小學「中國夢·飛天夢「歌舞詩比賽
此外,為傳承和弘揚馮如航空精神,2019年起,恩平市開展中小學生航空科技研學實踐活動,全市約有7萬名學生走出校園參加各類航空科技文化活動,迅速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一股熱愛科學、艱苦奮鬥、逐夢藍天的研學熱潮。
學生參加研學實踐活動
學生放飛七彩飛機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厚植濃濃愛國情懷
行走在東成鎮中心小學的校園裡,隨處可見的「書法秀」正在上演。這樣的「書法秀」展現的是師生們的風採,傳承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恩平市持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積極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了恩城四小、東成鎮中心小學等一批傳統文化特色學校。
東成鎮中心小學學生書法作品
作為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東成鎮中心小學處處洋溢著書香氣息。早晨的大課間,動靜各成一派。「動」是操場上奔跑的小身影、校園裡迴蕩的嬉戲聲……「靜」是學生在書法長廊旁的水墨臺認真練習書法,他們以水為墨、以臺為紙,一筆一划安靜地書寫著。在書法長廊上展示的,除了有該校師生的書法作品外,還有家長、廚工的書法作品,大力傳揚書法文化的教育成果在東成鎮中心小學得以充分體現。
東成中心小學書法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書法
粵韻悠揚,聲聲入耳。今年,《傳承粵韻經典》戲曲技藝培訓活動在恩城四小舉行,為該校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的粵劇文化盛宴。現場除了演繹戲曲的唱、念、做、打外,還表演了折子戲片段和粵劇水袖、粵劇刀槍的基本動作,讓學生大開眼界。「今天我近距離觀摩了粵劇表演,叔叔阿姨們的粵劇裝扮真好看,我還學了粵劇水袖動作,看似簡單的動作原來也是需要技巧的,希望以後能再有機會學習。」參加活動的學生滿懷期待地說道。
恩城四小舉辦戲曲培訓班
恩城四小是第二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和第三批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該校一直堅持「傳承傳統文化,健康快樂成長」的辦學理念,堅持創辦藝術特色學校,傳承戲曲文化,為保護和傳承廣東民間藝術作出了傑出貢獻。多年來,恩城四小先後向廣東省粵劇學校等輸送了30多名優秀藝術苗子,「小小紅豆」成為該校的藝術特色品牌。
恩城四小開展戲曲進課堂活動
早在2019年,恩城四小全體教師集思廣益創編了校本教材《嶺南鄉音揮古詩》(簡稱「詩韻操」),並在學校全面鋪開學習。今年6月,恩城四小還結合禁毒教育內容和恩平民歌元素,創作禁毒教育活動之歌。「接下來,我們將通過持續開展粵劇進校園活動,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普及粵劇基本知識,發揮粵劇藝術在傳承文化、涵養道德等方面的獨特作用,讓嶺南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代傳承和發展下去。」恩城四小校長黃直勝說道。
恩城四小創編了校本教材「詩韻操」
恩城四小師生一齊演繹禁毒教育活動之歌
依託地方人文資源
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因地制宜,是鄉村小學打造校園文化的主要工作思路。如何通過校園文化讓鄉村小學「美」得有特點,「優」得有亮點?在以下三所鄉村小學中,也許能找到答案。
推、刨、犁、轉……在那吉鎮中心小學的茶坑石雕刻技藝培訓班上,學生們一手抓著茶坑硯石,一手握著刀具仔細打磨,神情專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帶領學生欣賞雕刻作品,介紹茶坑石雕刻技藝的起源及發展,還手把手教學生雕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創作熱情。
那吉鎮中心小學學生觀摩學習茶坑石雕刻技藝
自2018年起,那吉中心小學依託那吉鎮自身優勢,深挖石文化歷史內涵,提煉出厚重、沉穩、質樸的「石頭精神」,開始營造石文化校園環境、開闢石文化實踐基地、開展石文化教育活動。該校讓石文化進校園,帶領學生踏上既有傳統魅力又富有實踐操作性的「石文化之旅」。
那吉中心小學石雕刻技藝參加江門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動
走進大槐鎮中心小學,這裡則是茶香四溢。涼爽的午後,在大槐鎮中心小學的茶藝室,學生們三三兩兩,相約而來,在茶藝師的帶領下,通過識茶、泡茶、品茶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茶文化主題公園,學生們種茶樹、摘茶葉、唱茶歌、跳茶舞,感受「廉、美、和、靜」的茶德。
大槐鎮中心小學茶香四溢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發端於大槐鎮華僑農場的茶產業就成為大槐鎮農業種植加工的重要產業,並由此孕育出底蘊深厚的茶文化。大槐鎮中心小學因地制宜,深挖歷史內涵,打造「茶禮養德」品牌,以茶為主題打造校園文化。
學生學習茶禮儀
陳永鋒校長介紹,近年來,大槐鎮中心小學積極建設茶文化主題公園,結合鄉村學校少年宮,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將茶文化與黨建、德育、美育、勞動教育相結合,打造了獨具特色的「茶禮養德」教育模式。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基礎教育黨建工作示範校、江門市文明校園、首批江門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示範學校等。
大槐鎮中心小學舉辦茶道禮儀教學活動
走進南平小學,竹園的翠竹迎著微風搖曳,圍牆上的竹文化長廊和手抄報展示板讓人眼前一亮,教學樓一樓窗戶護欄上懸掛的竹製掛畫為校園增添了韻味。竹工坊的學生們靜靜地在低頭編制;同學們在「菜樂園」裡採摘蔬菜,手裡提著自己編織的竹籃,與菜園周圍的竹籬笆相映成趣。不難發現,竹元素遍布南平小學的每個角落。
學生在竹編工坊編織
竹元素遍布南平小學的每個角落
南平小學是恩平市一所邊遠農村小學,學校四周竹林環抱,校園一片綠意盎然。近年來,在恩平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南平小學將學校後面的空地合理規劃,先後開闢竹園、竹工坊等勞動實踐基地,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讓學生在勞動中發現自己的潛質,享受勞動創造的樂趣。學校還以竹文化為抓手,打造校園文化建設,成立竹編社團,讓學生通過勞動領悟竹文化的魅力,使之逐步形成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五育並舉教育體系。
竹元素遍布南平小學的每個角落
今年5月,南平小學還以《做「竹」文章,養「竹」精神,編織燦爛童年》為主題在江門市中小學校勞動教育周活動啟動儀式上作經驗介紹。此外,該校學生們還用嫻熟的勞動技巧,現場製作竹編作品,編織出來的竹菜籃、竹豬籠、竹果盤等作品,得到了在場領導和觀摩老師的一致好評。
南平小學竹文化特色亮相江門市中小學校勞動教育周活動
記者手記
恩平市的特色文化教育之花越開越豔。
回顧恩平市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歷程,碩果纍纍,令人欣喜。當前恩平藉助新一輪創建省文明城市契機,著眼以優美的校園環境感染師生,以優秀的文化養育師生,以滿滿的正能量激勵師生,大力推動文明校園創建。由此進一步鞏固「一校一品」成果,發展「一校多品」,使校園文化成為立德樹人的輻射源,成為素質教育的引擎,成為校園裡一本獨一無二的教科書,努力形成「校校有特色」的教育發展新局面,進而以文明校園為陣地,全力助推文明城市建設。
來源:恩平學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