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和掃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20:36: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和掃光機。
背景技術:
掃光機屬於數控工具機中的一類,主要用來對產品表面進行掃光、打磨、研磨等一系列的處理。隨著智能大屏手機的興起,手機玻璃掃光機應運而生,手機玻璃掃光機可以針對手機的玻璃屏幕進行掃光,大致的加工過程為:將已放好玻璃的治具放在掃光機下轉盤上,上轉盤向下移動到相應位置,下轉盤與上轉盤以相反的方向同時旋轉,開始掃光;達到設定的時間後,機器自動停止,人工再次將放好玻璃的治具放在上轉盤上進行加工,如此循環操作。
現有的掃光機,通過氣缸控制上轉盤上下運動,同時氣缸通過氣源壓強控制上轉盤的向下壓力來完成玻璃掃光。然而,利用氣缸進行控制,控制精度和穩定性得不到保證,而且向下恆力容易受外界氣源壓強的影響,進一步影響控制的穩定性,進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低。此外,利用氣缸控制上轉盤運動,無法實現配套機械手線外作業,進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和掃光機,旨在提高控制的穩定性,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為達以上目的,一方面提出一種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包括:
支架,包括導向軸和連接於所述導向軸兩端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
滑動板,活動套接於所述導向軸,並承載所述上轉盤;
絲杆,包括連接滑動板的螺杆和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板的軸承;
電機,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板;
以及傳動機構;
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向所述絲杆的軸承傳遞旋轉運動,所述絲杆將所述軸承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所述螺杆的直線運動,通過所述螺杆帶動所述滑動板沿所述導向軸直線運動,進而帶動所述上轉盤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連接所述電機的旋轉軸的第一傳動輪和連接所述軸承的第二傳動輪,所述第一傳動輪將旋轉運動傳遞給所述第二傳動輪。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一傳動輪和所述第二傳動輪的傳動帶,所述第一傳動輪通過所述傳動帶將旋轉運動傳遞給所述第二傳動輪。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傳動輪和所述第二傳動輪為相互嚙合的齒輪。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板為上連接板或下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板為下連接板,所述電機安裝於所述下連接板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軸通過導向軸支座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滑動板上還連接有套接所述導向軸的導向軸套。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軸有兩個,分別位於所述滑動板兩端,所述螺杆連接於所述滑動板中部。
另一方面,提出一種掃光機,所述掃光機包括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包括:
支架,包括導向軸和連接於所述導向軸兩端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
滑動板,活動套接於所述導向軸,並承載所述上轉盤;
絲杆,包括連接滑動板的螺杆和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板的軸承;
電機,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板;
以及傳動機構;
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向所述絲杆的軸承傳遞旋轉運動,所述絲杆將所述軸承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所述螺杆的直線運動,通過所述螺杆帶動所述滑動板沿所述導向軸直線運動,進而帶動所述上轉盤運動。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通過電機來驅動絲杆,進而帶動掃光機的上轉盤上下運動,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穩定性。同時可以通過向電機輸入恆定電流來控制上轉盤的向下壓力,實現了通 過電流自動補償來保證向下設定恆力,進一步提高了控制的穩定性,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由於機構可以通過掃光機的數控系統控制,因此能夠實現配套機械手線外作業,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安裝於掃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安裝於掃光機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
100-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 110-支架
111-導向軸 112-上連接板
113-下連接板 120-滑動板
130-絲杆 131-螺杆
132-軸承 140-電機
150-傳動機構 151-第一傳動輪
152-第二傳動輪 153-傳動帶
160-導向軸支座 170-導向軸套
180-軸承座 190-基座
200-框架 300-上轉盤
310-連接軸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3,提出本實用新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一實施例。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和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安裝於掃光機 的結構示意圖。
所述機構100包括支架110、滑動板120、絲杆130、電機140和傳動機構150。
支架110包括導向軸111和連接於導向軸111兩端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板為下連接板113,第二連接板為上連接板112,下連接板113固定連接於掃光機的框架200上。優選地,導向軸111通過導向軸支座160連接上連接板112和下連接板113,以增強連接的穩固性。
滑動板120上設有通孔,滑動板120通過該通孔活動套接於導向軸111,可沿導向軸111上下移動,並承載掃光機的上轉盤300。如圖2和圖3所示,上轉盤300通過一連接軸310承載於滑動板120並通過螺紋緊固件固定連接於滑動板120。優選地,滑動板120上還連接有套接導向軸111的導向軸套170,以對滑動板120在導向軸111上的滑動起導向作用,使得滑動板120在導向軸111上滑動時更加順暢。
絲杆130用於將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包括連接滑動板120的螺杆131和安裝於下連接板113的軸承13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下連接板113上設置有安裝孔,軸承132通過軸承座180安裝於安裝孔內,使得軸承132隻能旋轉不能上下或左右移動。軸承132設有與螺杆132外螺紋適配的螺紋孔,螺杆131旋入軸承132的螺紋孔內與軸承132連接。螺杆131優選通過絲杆支座固定連接於滑動板120,以增強連接的穩固性。絲杆130可以選擇通用的滾珠絲杆。
電機140通過一基座190安裝於下連接板113,優選安裝於下連接板113的底部,電機140優選為伺服電機。電機140通過傳動機構150向絲杆130的軸承132傳遞旋轉運動,絲杆130將軸承132的旋轉運動轉化為螺杆131的直線運動,通過螺杆131帶動滑動板120沿導向軸111直線運動,進而帶動上轉盤300運動,從而實現對上轉盤300上下運動的控制。
傳動機構150位於電機140和絲杆130的軸承132之間,分別連接電機140和軸承132。具體的,傳動機構150包括連接電機140的旋轉軸的第一傳動輪151和連接軸承132的第二傳動輪152,電機140的旋轉軸帶動第一傳動輪151旋轉,第一傳動輪151將旋轉運動傳遞給第二傳動輪152,第二傳動輪152再帶動軸承132旋轉,從而實現將電機140的旋轉運動傳遞給絲杆130的 軸承132。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傳動機構150還包括連接第一傳動輪151和第二傳動輪152的傳動帶153,第一傳動輪151通過傳動帶153將旋轉運動傳遞給第二傳動輪152。可選地,第一傳動輪151和第二傳動輪152為齒輪或皮帶輪,傳動帶153為皮帶。可選地,第一傳動輪151和第二傳動輪152為鏈輪,傳動帶153為鏈條。
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傳動輪151和第二傳動輪152為相互嚙合的齒輪,第一傳動輪152旋轉直接帶動第二傳動輪152旋轉。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導向軸111有兩個,分別位於滑動板120兩端,即滑動板120兩端各設有一個通孔,通過兩個通孔活動套接於兩個導向軸111,導向軸111優選對稱的分布於滑動板120兩端。同時,絲杆130的螺杆131連接於滑動板120的中部,對滑動板120中部施加作用力。這種結構使得滑動板120受力更加均勻,沿導向軸111上下運動時更加穩定和順暢。
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100安裝於掃光機時,於掃光機框架200兩側各安裝一個,掃光機的上轉盤300通過連接軸310固定連接於兩個機構100的滑動板120上。掃光機通過其數控系統控制該機構100對上轉盤300的上下運動進行控制。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100的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上轉盤300下行:電機140旋轉,帶動第一傳動輪151旋轉,第二傳動輪152在傳動帶153的帶動下跟著旋轉,並帶動絲杆130的軸承132旋轉,絲杆130的螺杆131在螺紋的作用下將軸承132的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帶動滑動板120向下運動,進而帶動承載於滑動板120上的上轉盤300向下運動。最終上轉盤300向下運動到位後如圖2所示。下轉盤130運動到位後,掃光機的數控系統可以利用恆定電流控制機構100提供向下壓力,能夠實現電流自動補償來保證其向下設定恆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穩定性。
上轉盤300上行:電機140反向旋轉,帶動第一傳動輪151旋轉,第二傳動輪152在傳動帶153的帶動下跟著旋轉,並帶動絲杆130軸承132旋轉,絲杆130的螺杆131在螺紋的作用下將軸承132的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頂著滑動板120向上運動,進而帶動承載於滑動板120上的上轉盤300向上 運動。最終上轉盤130向上運動到位後如圖3所示。
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板也可以是上連接板112。也就是說,電機140和絲杆130的軸承132安裝於上連接板112上。其中,電機140可以安裝於上連接板112的頂部或底部。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100,通過電機140來驅動絲杆130,進而帶動掃光機的上轉盤300上下運動,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穩定性。同時可以通過向電機140輸入恆定電流來控制上轉盤300的向下壓力,實現了通過電流自動補償來保證向下設定恆力,進一步提高了控制的穩定性,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由於機構100可以通過掃光機的數控系統控制,因此能夠實現配套機械手線外作業,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同時提出一種掃光機,所述掃光機包括框架、上轉盤和安裝於框架上的兩個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兩個機構優選對稱設置。所述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包括:支架,包括導向軸和連接於所述導向軸兩端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滑動板,活動套接於所述導向軸,並承載所述上轉盤;絲杆,包括連接滑動板的螺杆和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板的軸承;電機,安裝於所述第一連接板;以及傳動機構;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向所述絲杆的軸承傳遞旋轉運動,所述絲杆將所述軸承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所述螺杆的直線運動,通過所述螺杆帶動所述滑動板沿所述導向軸直線運動,進而帶動所述上轉盤運動。本實施例中所描述的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為本實用新型中上述實施例所涉及的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的掃光機,通過安裝上述控制掃光機上轉盤運動的機構,利用電機來驅動絲杆,進而帶動掃光機的上轉盤上下運動,提高了控制精度和穩定性。同時可以通過向電機輸入恆定電流來控制上轉盤的向下壓力,實現了通過電流自動補償來保證向下設定恆力,進一步提高了控制的穩定性,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由於機構可以通過掃光機的數控系統控制,因此能夠實現配套機械手線外作業,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