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電影票房前10(李連杰縱橫影壇30年)
2023-06-29 16:52:09 1
李連杰內地出生的香港著名影視男演員,被譽為「功夫小子」、「功夫巨星」、「功夫皇帝」。早年在北京武術隊時曾經獲得過5愛武術表演賽冠軍,1981年香港電影人張鑫炎準備籌備《少林寺》,到內地武術隊尋找演員,李連杰憑藉敏捷的身手和俊郎的外貌脫穎而出,從此進入香港影壇。正是因為這一次機遇改變了李連杰的人生軌跡,最後成為譽滿世界的功夫巨星。今天我們通過票房數據來回顧李連杰的影壇生涯:
李連杰主演電影票房數據總匯:
1982年 《少林寺》1615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四名,內地票房1億。
1984年 《少林小子》2228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三名。
1986年 《南北少林》1810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六名。
1986年 《中華英雄》1145萬港幣。
1989年 《龍在天涯》680萬港幣。
1992年 《龍行天下》809萬港幣。
1982年到1989年八年主演電影共計6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的影片有《少林寺》、《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等三部,票房票房慘敗有《中華英雄》、《龍在天涯》和《龍行天下》三部。這一階段李連杰憑藉《少林寺》三部曲被稱為「功夫小子」,這三部電影電影的成功靠的是李連杰紮實武術功底和香港專業的幕後團隊。值得一提的是李連杰在拍攝《南北少林》時與劉家良理念不合,兩人甚至爆發爭吵。正是因為這件事李連杰為了證明自己轉型為導演,自導自演拍攝《中華英雄》可惜票房慘敗,只能說當時的李連杰太年少輕狂,被連二連三的成功衝昏頭腦。
從此李連杰陷入低谷兩年只接到一部《龍在天涯》的片約,香港高速發展的城市競爭激烈生活壓力非常大,接不到更多新片開拍,生活都成問題。這時李連杰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條就是回內地在武術隊當體育老師,然後和師姐黃秋燕結婚安安穩穩度過餘生。可是李連杰性格非常要強,離開內地時想的是揚名立萬,有朝一日光耀門楣,可是如今卻混成過氣的「功夫小子」,實在是無顏面對父老鄉親。於是李連杰選擇第二條路去美國,準備在華人社區開一家武館當拳師。就在這時李連杰遇到生命中的第二位貴人徐克。當時徐克在美國出差,很有可能是老婆施南生產子,聽聞李連杰在美國無所事事。徐克和李連杰兩人都知道對方的大名,但是卻未曾蒙面,於是徐克專程找到李連杰,兩人一間如故。徐克得知李連杰生活遇到困難,於是偷偷為李連杰拍攝《龍行天下》。(當時徐克是新藝城公司的電影導演,不能私自拍其他公司的影片,徐克和李連杰見面是嘉禾公司促成。)1989年李連杰和周星馳主演《龍在天涯》票房慘敗,於是《龍行天下》被雪藏,直到1992年蹭《黃飛鴻》熱度才發行,可惜票房依然慘澹。
1991年 《黃飛鴻》2967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八名。
1992年 《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3039萬港幣。
1992年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3446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八名。
1993年 《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2746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六名。
1993年 《方世玉》3066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1993年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1817萬港幣。
1993年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1185萬港幣。
1993年 《太極張三丰》1254萬港幣。
1993年 《方世玉續集》2301萬港幣。
1994年 《精武英雄》1478萬港幣。
1994年 《中南海保鏢》1119萬港幣。
1994年 《新少林五祖》1938萬港幣。
1995年 《鼠膽龍威》1140萬港幣。
1995年 《給爸爸的一封信》1553萬港幣。
1991年到1995年五年時間主演14部電影,其中《黃飛鴻》、《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黃飛鴻之獅王爭霸》和《方世玉》等4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助李連杰影壇生涯迎來第二春的影片是《黃飛鴻》,這部影片是由嘉禾公司立項,徐克很早就想拍攝,只是因為身為新藝城導演,一直未能如願。直到1991年新藝城結業,徐克則投入嘉禾公司的懷抱,《黃飛鴻》再次提上日程,當時嘉禾公司老闆鄒文懷屬於的黃飛鴻人選是狄龍,畢竟狄龍玉樹臨風,一身正氣氣質與關德興版的傳統黃飛鴻接近。可是徐克並不想重複關德興版黃飛鴻,他想借用黃飛鴻這個人物開拍自己心目中的中國往事,在徐克的推薦之下李連杰接到黃飛鴻這個角色,從此一炮而紅,從過氣「功夫小子」變身為「功夫皇帝」。
1996年 《冒險王》1384萬港幣。
1996年 《黑俠》香港票房1328萬港幣,北美票房1250.4萬美元。
1997年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3026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四名。
1998年 《殺手之王》1029萬港幣,年度票房榜八名。
1998年 《致命武器4》北美票房1.3億美元,全球票房2.85億美元。
2000年 《致命羅密歐》北美票房5597.3萬美元,全球票房9103.6萬美元。
1996年到2000年五年時間,李連杰主演電影6部,4部港片2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2部好萊塢動作片。從香港「功夫皇帝」躋身為「國際功夫巨星」中間的跳板是《黑俠》。這部電影是香港電影中最接近好萊塢模式化的超級英雄片,當時向華強的永勝公司為了將李連杰推向世界,邀請徐克、許鞍華和李仁港三位導演通力合作,徐克擔任監製和編劇負責腦洞和故事結構,許鞍華擔任編劇負責故事細節和人物內心的處理,李仁港擔任導演進行執行,再加上袁和平擔任武術指導,這樣王牌組合幕後團隊成就李連杰的好萊塢之路。好萊塢是世界電影的燈塔,也是最冷血和殘酷的名利場。李連杰說過好萊塢投資人和製片人只看指標,只要你演的電影票房非常高,投資人為了求你演戲,不惜叫爺爺,一旦票房慘澹翻臉不認人,從來不談私人感情。
2001年 《龍之吻》北美票房3684.5萬美元,全球票房6443.7萬美元。
2001年 《宇宙通緝令》北美票房4390.5萬美元,全球票房7400.5萬美元。
2002年 《英雄》香港票房2664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二名,內地票房2.5億,年度票房榜冠軍,北美票房5371萬美元,全球票房1.77億美元。
2005年 《狼犬丹尼》北美票房2453.7萬美元,全球票房5087.1萬美元。
2006年 《霍元甲》香港票房3020萬,年度票房榜冠軍,內地票房1.05億,年度票房榜第四名,全球票房6807.2萬美元。
2001年到2006年六年時間李連杰主演5部電影,《英雄》和《霍元甲》等兩部部內地和香港的合拍片,《龍之吻》、《宇宙通緝令》和《狼犬丹尼》三部好萊塢大片。在內地最有影響力的當屬《英雄》,這部影片是內地影壇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大片,《英雄》之前內地影壇文藝片受青睞,商業片都是被電影人嗤之以鼻的存在,《英雄》開啟內地大片時代,從此商業片成為主流票房成為王道。《英雄》將九寨溝、額濟納旗胡楊林、敦煌沙漠等國內著名景點拍進電影,在旅遊業不是很便捷的年代,極大地滿足觀眾對祖國大好河山和異域風景美好想像。
2007年 《投名狀》香港票房2749萬港幣,年度票房榜第二名,內地票房2.02億,年度票房榜第三名。
2007年 《遊俠》北美票房2248.6萬美元,全球票房4265.3萬美元。
2008年 《功夫之王》內地票房1.71億,年度票房榜第五名,全球票房1.28億美元。
2008年 《木乃伊3》內地票房1.1億,年度票房榜第十名,全球票房4.03億美元。
2010年 《海洋天堂》內地票房1413萬。
2011年 《龍門飛甲》內地5.4億,年度票房榜第四名。
2011年 《白蛇傳說》內地票房1.78億。
2007年到2011年五年時間李連杰主演電影有7部,華語片有《投名狀》、《海洋天堂》、《龍門飛甲》和《白蛇傳說》等四部,好萊塢大片有《遊俠》、《功夫之王》和《木乃伊3》等三部。從1982年到2011年30年時間,李連杰主演總計38部,其中華語片有30部,好萊塢大片有8部。華語片中進入香港影壇年度票房榜前十的有《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黃飛鴻》、《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方世玉》、《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殺手之王》、《英雄》、《霍元甲》和《投名狀》等12部,憑藉《霍元甲》登頂票房冠軍一次。進入內地影壇票房榜前十的有《英雄》、《霍元甲》、《投名狀》、《功夫之王》、《木乃伊3》和《龍門飛甲》等六部,憑藉《英雄》登頂票房冠軍一次。
(註:以上內容均系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全網維權抄襲必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