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及膜殼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9:52:56
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及膜殼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包括蓋體(1),所述蓋體(1)的內側中心設有環形凸臺(1a),所述環形凸臺(1a)上設有軸線上下延伸的階梯孔(1b),所述階梯孔(1b)的大孔徑端位於下側,所述蓋體(1)上設有進水口(1c)、濃水排放口(1d)和產水口(1e),其中,所述產水口(1e)與階梯孔(1b)的上部小孔徑段相通,所述濃水排放口(1d)與階梯孔(1b)的大孔徑段相通。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具有該上蓋的新型反滲透膜殼。將反滲透膜殼的進水口、產水口和濃水排放口全部集成在膜殼的上蓋,便於將這樣的反滲透膜殼集成成反滲透膜組,省去集成時管路的連接的麻煩。
【專利說明】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及膜殼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及膜殼。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新型反滲透膜殼如圖1所示,包括筒體,在筒體內裝有反滲透膜,膜殼的進水口一般位於上方,膜殼的濃水排放口就只能位於下方,不能實現將進水口、產水口和濃水排放口全部集成在上蓋上。這樣,就不方便將反滲透膜殼集成為膜組,僅能採用傳統的模式,將進出水口之間用軟管連通,構成淨化水路,淨化水路中軟管的連通裝拆麻煩、佔用空間大,操作複雜,費時費力,並且軟管管路長、接頭多、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存在漏水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鑑於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將反滲透膜殼的進水口、產水口和濃水排放口全部集成在膜殼的上蓋上的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該種新型反滲透膜殼。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包括蓋體,所述蓋體的內側中心設有環形凸臺,所述環形凸臺上設有軸線上下延伸的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的大孔徑端位於下側,所述蓋體上設有進水口、濃水排放口和產水口,其中,所述產水口與階梯孔的上部小孔徑段相通,所述濃水排放口與階梯孔的大孔徑段相通。
[000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產水口位於蓋體的中心,所述進水口和濃水排放口分別位於產水口的兩側。
[0006]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反滲透膜殼,包括上蓋、反滲透膜和筒體,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蓋在筒體上,所述反滲透膜裝在筒體內;
[0007]所述上蓋包括蓋體,所述蓋體的內側中心設有環形凸臺,所述環形凸臺上設有軸線上下延伸的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的大孔徑端位於下側,所述蓋體上設有進水口、濃水排放口和產水口,所述產水口與階梯孔的上部小孔徑段相通,所述濃水排放口與階梯孔的大孔徑段相通;
[0008]所述反滲透膜的上端中部設有向上凸起的出水部,所述反滲透膜的上端設有濃水出口,所述反滲透膜的上部插入蓋體的階梯孔中,其中所述反滲透膜的凸起的出水部插入階梯孔的小孔徑段內。
[0009]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上蓋的蓋體的內側設置環形凸臺,在環形凸臺上設置階梯孔,這樣,反滲透膜的凸起的出水部插入階梯孔的小孔徑段內,反滲透膜的濃水出口出來的濃水則位於階梯孔的大孔徑段內,最後通過濃水排放口排出,相當於在大孔徑段內形成濃水區。從而實現將濃水和產水分開,避免濃水回流,最終將膜殼的進水口、濃水排放口和產水口全部設置在膜殼的上蓋上,這就更將膜殼便於集成為膜組,減少管路的連接,減少佔用空間,不存在漏水的現象,另外本實用新型的膜殼結構真正實現了殼體內全循環,無死水段。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反滲透膜的下端設有中心管,所述筒體內對應中心管的位置設有凸臺,在凸臺上設有凹槽,所述中心管插入凸臺的凹槽中。這樣可以更穩定的固定在筒體內。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反滲透膜上部與階梯孔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反滲透膜的凸起的出水部與階梯孔的小孔徑段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這樣設置密封圈可以避免濃水回流到筒體內,同時可以避免產水回流到濃水區內。
[001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環形凸臺的高度大於蓋體的深度。這樣能更好的固定反滲透膜,形成濃水區。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上蓋的蓋體的內側設置環形凸臺,在環形凸臺上設置階梯孔,這樣,反滲透膜的凸起的出水部插入階梯孔的小孔徑段內,反滲透膜的濃水出口出來的濃水則位於階梯孔的大孔徑段內,在大孔徑段內形成濃水區。從而實現將濃水和產水分開,避免濃水回流,最終實現將膜殼的進水口、濃水排放口和產水口全部設置在膜殼的上蓋上,更便於集成為膜組,縮小佔用空間,減少管路的連接,省去了拆卸管路的麻煩,操作簡單,不存在漏水的現象。另外本實用新型的膜殼結構真正實現了殼體內全循環,無死水段。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改進前的兩個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實施例1
[0018]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反滲透膜殼由上蓋、反滲透膜2、筒體3組成。
[0019]上蓋包括蓋體1、所述蓋體I的內側中心設有環形凸臺la,所述環形凸臺Ia的高度大於蓋體I的深度。所述環形凸臺Ia上設有軸線上下延伸的階梯孔lb,階梯孔Ib為兩級階梯孔,所述階梯孔Ib分為上部小孔徑段和下部大孔徑段。所述蓋體I上設有進水口 lc、濃水排放口 Id和產水口 le,所述產水口 Ie位於蓋體I的中心,所述進水口 Ic和濃水排放口 Id分別位於產水口 Ie的兩側。所述產水口 Ie與階梯孔Ib的上部小孔徑段相通,所述濃水排放口 Id與階梯孔Ib的大孔徑段相通。
[0020]所述反滲透膜2的上端中部設有向上凸起的出水部2a,反滲透膜2整體呈凸形,所述反滲透膜2的上端設有濃水出口,所述反滲透膜2的下端設有中心管2b。
[0021]筒體3為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的筒體。所述筒體3內底面對應中心管2b的位置設有凸臺3a,在凸臺3a上設有凹槽。
[0022]反滲透膜2裝在筒體3內,蓋體I蓋在筒體3的開口端上,所述筒體3與蓋體I可以通過螺紋、卡扣、粘接、焊接等方式連接。此處可以採用粘接或焊接。所述反滲透膜2的上部插入蓋體I的階梯孔Ib中,其中所述反滲透膜2的凸起的出水部2a插入階梯孔Ib的小孔徑段內。所述反滲透膜2上部與階梯孔Ib之間設有V形密封圈5,所述反滲透膜2的凸起的出水部2a與階梯孔Ib的小孔徑段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4。所述中心管2b插入凸臺3a的凹槽中。
[0023]使用時,原水從進水口 Ic進入筒體3內,通過反滲透膜2,濃水從濃水排放口 Id排出,產水從產水口 Ie排出,無死水區。
[0024]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包括蓋體(I),其特徵在於:所述蓋體(I)的內側中心設有環形凸臺(Ia),所述環形凸臺(Ia)上設有軸線上下延伸的階梯孔(Ib),所述階梯孔(Ib)的大孔徑端位於下側,所述蓋體(I)上設有進水口(lc)、濃水排放口(Id)和產水口(Ie),其中,所述產水口(Ie)與階梯孔(Ib)的上部小孔徑段相通,所述濃水排放口(Id)與階梯孔(Ib)的大孔徑段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新型反滲透膜殼上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產水口(Ie)位於蓋體(I)的中心,所述進水口(Ic)和濃水排放口(Id)分別位於產水口(Ie)的兩側。
3.一種新型反滲透膜殼,包括上蓋、反滲透膜(2)和筒體(3),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蓋在筒體(3)上,所述反滲透膜(2)裝在筒體(3)內; 所述上蓋包括蓋體(I),所述蓋體(I)的內側中心設有環形凸臺(Ia),所述環形凸臺(Ia)上設有軸線上下延伸的階梯孔(Ib),所述階梯孔(Ib)的大孔徑端位於下側,所述蓋體(I)上設有進水口(lc)、濃水排放口(Id)和產水口(Ie),所述產水口(Ie)與階梯孔(Ib)的上部小孔徑段相通,所述濃水排放口(Id)與階梯孔(Ib)的大孔徑段相通; 所述反滲透膜(2)的上端中部設有向上凸起的出水部(2a),所述反滲透膜(2)的上端設有濃水出口,所述反滲透膜(2)的上部插入蓋體(I)的階梯孔(Ib)中,其中所述反滲透膜⑵的凸起的出水部(2a)插入階梯孔(Ib)的小孔徑段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反滲透膜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反滲透膜(2)的下端設有中心管(2b),所述筒體(3)內對應中心管(2b)的位置設有凸臺(3a),在凸臺(3a)上設有凹槽,所述中心管(2b)插入凸臺(3a)的凹槽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新型反滲透膜殼,其特徵在於:所述反滲透膜(2)上部與階梯孔(Ib)之間設有密封圈(5),所述反滲透膜⑵的凸起的出水部(2a)與階梯孔(Ib)的小孔徑段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新型反滲透膜殼,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凸臺(Ia)的高度大於蓋體⑴的深度。
【文檔編號】B01D61/10GK203971763SQ201420373815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8日
【發明者】林瑩陳 申請人:重慶頤洋企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