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線咬口鑽攪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7:24:5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攪拌鑽攪機,特別是一種建築基礎工程中使用的凹V型樁與凸Y型樁相互咬口形成Y型樁牆的折線咬口鑽攪機。
背景技術:
水泥土攪拌鑽攪機是通過動力驅動多個鑽頭轉動,多個鑽頭在轉動過程中將鑽頭下部的泥土切削與水泥漿攪拌成水泥土樁,目前,建築基礎工程中用於地質加固的水泥土樁都是通過多個水泥土圓柱搭接而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凹V型樁與凸Y型樁相互咬口形成Y型樁牆的折線咬口鑽攪機。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凹V型樁與凸Y型樁相互咬口形成Y型樁牆的折線咬口鑽攪機,包括凹V型攪拌鑽攪機和凸Y型攪拌鑽攪機。
凹V型鑽攪機包括如下結構:主杆一下端固定驅動機五外殼上端,驅動機五下端的輸出軸固定有一個鑽頭一,主杆一下部左後側固定有橫撐一,橫撐一的左端下部固定於立撐一的上端,立撐一的下端固定於驅動機一外殼的中間,驅動機一的前端輸出軸固定有前凹「〔」槽輪一,驅動機一的後端輸出軸固定有後凹「〔」槽輪一;主杆一下部右後側固定有橫撐二,橫撐二的右端下部固定於立撐二的上端,立撐二的下端固定於驅動機二外殼的中間,驅動機二的前端輸出軸固定有前凹「〔」槽輪二,驅動機二的後端輸出軸固定有後凹「〔」槽輪二;每個凹「〔」槽輪的圓周帶有「〔」形凹槽,凹槽的表面安裝有多個攪刀。
凸Y型鑽攪機包括如下結構:主杆二下端固定電機五外殼上端,電機五下端的輸出軸固定有一個鑽頭二,主杆二下部左後側固定有橫杆一,橫杆一的左端下部固定於立杆一的上端,立杆一的下端固定於電機一外殼的中間,電機一的前端輸出軸固定有前凸「〔」槽輪一,電機一的後端輸出軸固定有後凸「〔」槽輪一;主杆二下部右後側固定有橫杆二,橫杆二的右端下部固定於立杆二的上端,立杆二的下端固定於電機二外殼的中間,電機二的前端輸出軸固定有前凸「〔」槽輪二,電機二的後端輸出軸固定有後凸「〔」槽輪二;主杆二下部前側固定有橫杆四,橫杆四的前端下部固定於立杆四的上端,立杆四的下端固定於電機四外殼的中間,電機四的左端輸出軸固定有左凸「〔」槽輪四,電機四的右端輸出軸固定有右凸「〔」槽輪四;每個凸「〔」槽輪的圓周帶有「〔」形稜凸,稜凸的表面安裝有多個攪刀。
本發明具有以下的特點:
本發明可製造多個混凝土凹V型樁與每兩個相鄰的混凝土凹V型樁之間的混凝土凸Y型樁相互咬口的Y型樁牆,用於建築物基礎的擋土、防滲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凹V型鑽攪機的前視圖;
圖2為凹V型鑽攪機的後視圖;
圖3為圖1的A—A視圖;
圖4為圖1的B—B視圖;
圖5為凸Y型鑽攪機的左前視圖;
圖6為凸Y型鑽攪機的右前視圖;
圖7為凸Y型鑽攪機的後視圖;
圖8為圖5的C—C視圖;
圖9為圖5的D—D視圖;
圖10為凹V型樁與凸Y型樁相互咬口形成的多個連接樁體的橫截面圖。
圖中:1、主杆一,2、立撐一,3、立撐二,4、前凹「〔」槽輪一,5、前凹「〔」槽輪二,6、驅動機一,7、驅動機二,8、攪刀,9、後凹「〔」槽輪一,10、後凹「〔」槽輪二,11、輸出軸,12、橫撐一,13、橫撐二,14、驅動機五,15、鑽頭一;31、主杆二,32、立杆一,33、立杆二,34、前凸「〔」槽輪一,35、前凸「〔」槽輪二,36、電機一,37、電機二, 39、後凸「〔」槽輪一,40、後凸「〔」槽輪二, 42、橫杆一,43、橫杆二,44、電機五,45、鑽頭二,47、橫杆四,49、立杆四,51、左凸「〔」槽輪四,53、電機四,55、右凸「〔」槽輪四。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凹V型攪拌鑽攪機和凸Y型攪拌鑽攪機。
凹V型鑽攪機包括圖1、圖2、圖3、圖4中的結構;主杆一1下端固定驅動機五14外殼上端,驅動機五下端的輸出軸固定有一個鑽頭一15,主杆一下部左後側固定有橫撐一12,橫撐一的左端下部固定於立撐一2的上端,立撐一的下端固定於驅動機一6外殼的中間,驅動機一的前端輸出軸11固定有前凹「〔」槽輪一4,驅動機一的後端輸出軸11固定有後凹「〔」槽輪一9;主杆一下部右後側固定有橫撐二13,橫撐二的右端下部固定於立撐二3的上端,立撐二的下端固定於驅動機二7外殼的中間,驅動機二的前端輸出軸11固定有前凹「〔」槽輪二5,驅動機二的後端輸出軸固定有後凹「〔」槽輪二10;每個凹「〔」槽輪的圓周帶有「〔」形凹槽,凹槽的表面安裝有多個攪刀8。
驅動機一的一端設有齒輪換向機構,由此驅動機一工作時驅動兩端的輸出軸同步反向轉動。
驅動機二的一端設有齒輪換向機構,由此驅動機二工作時驅動兩端的輸出軸同步反向轉動。
凹V型鑽攪機還安裝有注漿泵,工作時注漿泵對驅動機一的下部、驅動機二的下部以及鑽頭一下部分別灌注高壓水,驅動機五工作時驅動其下端的鑽頭一轉動,驅動機一工作時驅動前凹「〔」槽輪一正轉,驅動機一工作時驅動後凹「〔」槽輪一反轉,驅動機二工作時驅動前凹「〔」槽輪二正轉,驅動機二工作時驅動後凹「〔」槽輪二反轉;鑽頭一在轉動過程中將鑽頭一下端的土體切削,前凹「〔」槽輪一、後凹「〔」槽輪一、前凹「〔」槽輪二和後凹「〔」槽輪二在轉動中將其下端的土體切削;前凹「〔」槽輪一和後凹「〔」槽輪一在轉動中將左後端切削成兩個凹「〔」形,前凹「〔」槽輪二和後凹「〔」槽輪二在轉動中將右後端切削成兩個凹「〔」形;切削下來的土體混合在泥漿中,高壓水不斷注入,泥漿不斷從孔中流出到孔外,主杆一在向下壓進過程中形成一個左後端以及右後端分別帶有兩個凹「〔」形的孔,在此孔中澆築混凝土,製造出混凝土凹V型樁。
凸Y型鑽攪機包括圖5、圖6、圖7、圖8、圖9中的結構;主杆二31下端固定電機五44外殼上端,電機五下端的輸出軸固定有一個鑽頭二45,主杆二下部左後側固定有橫杆一42,橫杆一的左端下部固定於立杆一32的上端,立杆一的下端固定於電機一36外殼的中間,電機一的前端輸出軸11固定有前凸「〔」槽輪一34,電機一的後端輸出軸11固定有後凸「〔」槽輪一39;主杆二下部右後側固定有橫杆二43,橫杆二的右端下部固定於立杆二33的上端,立杆二的下端固定於電機二37外殼的中間,電機二的前端輸出軸11固定有前凸「〔」槽輪二35,電機二的後端輸出軸固定有後凸「〔」槽輪二40;主杆二下部前側固定有橫杆四47,橫杆四的前端下部固定於立杆四49的上端,立杆四的下端固定於電機四53外殼的中間,電機四的左端輸出軸11固定有左凸「〔」槽輪四51,電機四的右端輸出軸11固定有右凸「〔」槽輪四55;每個凸「〔」槽輪的圓周帶有「〔」形稜凸,稜凸的表面安裝有多個攪刀8。
凸Y型攪拌鑽攪機還安裝有注漿泵,工作時注漿泵對電機一的下部、電機二的下部、電機四的下部以及鑽頭二下部分別灌注高壓水,電機五工作時驅動其下端的鑽頭二轉動,電機一工作時驅動前凸「〔」槽輪一和後凸「〔」槽輪一正轉,電機二工作時驅動前凸「〔」槽輪二和後凸「〔」槽輪二反轉;電機四工作時驅動左凸「〔」槽輪四和右凸「〔」槽輪四反轉;鑽頭二在轉動過程中將鑽頭二下端的土體切削,前凸「〔」槽輪一、後凸「〔」槽輪一、前凸「〔」槽輪二、後凸「〔」槽輪二、左凸「〔」槽輪四和右凸「〔」槽輪四在轉動中將其下端的土體切削;前凸「〔」槽輪一和後凸「〔」槽輪一在轉動中將左後端切削成兩個凸「〔」形,前凸「〔」槽輪二和後凸「〔」槽輪二在轉動中將右後端切削成兩個凸「〔」形;左凸「〔」槽輪四和右凸「〔」槽輪四在轉動中將前端切削成兩個凸「〔」形;切削下來的土體混合在泥漿中,高壓水不斷注入,泥漿不斷從孔中流出到孔外,主杆二在向下壓進過程中形成一個左後端、右後端以及前端分別帶有兩個凸「〔」形的孔,在此孔中澆築混凝土,製造出混凝土凸Y型樁。
凸Y型樁的凸「〔」形與凹V型樁的凹「〔」形吻合。
凹V型鑽攪機與凸Y型鑽攪機製造Y型樁牆的工作方式如下:在需要成樁的位置,用凹V型攪拌鑽攪機按照上述凹V型鑽攪機的工作方式製造一個混凝土凹V型樁,在此凹V型樁的右側,間隔一個凸Y型樁的距離製造另一個混凝土凹V型樁,如此製造多個分別間隔一個凸Y型樁距離的混凝土凹V型樁,當兩邊的混凝土凹V型樁的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時,再在每兩個凹V型樁之間的間距內,用凸Y型攪拌鑽攪機按照上述凸Y型鑽攪機的工作方式分別製造一個前後反向的混凝土凸Y型樁,使每個混凝土凸Y型樁左前端的兩個凸「〔」形吻合於左邊凹V型樁右後端的兩個凹「〔」形,使每個混凝土凸Y型樁右前端的兩個凸「〔」形吻合於右邊凹V型樁左後端的兩個凹「〔」形,如此形成多個混凝土凹V型樁與每兩個相鄰的混凝土凹V型樁之間的混凝土凸Y型樁相互咬口的Y型樁牆,用於建築物基礎的擋土、防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