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配樂大師(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離世)
2023-06-30 01:16:52 1
剛剛,爆出了一個讓人傷心的消息。當今最偉大的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因為上周摔斷了股骨,導致併發症在羅馬去世,享年92歲。他一生中曾經給《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美麗的傳說》等500部電影配過樂,留下了經典無數。
埃尼奧·莫裡康內
▐憑藉《荒野大鏢客》一鳴驚人
莫裡康內1928年出生於義大利羅馬,父親是一名爵士樂吹奏手,他在12歲時進入羅馬的Santa Cecilia音樂學校學習音樂,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就突飛猛進地學完了4年的課程,當時還有報導稱這個神童6個月內就掌握了所有音樂知識,可謂天賦異稟。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投身電影業之前,莫裡康內一直致力於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也曾經在義大利國家廣播網工作過。
很快,他開始接觸電影。1964年,莫裡康內被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聘用,從而開始了兩人的長期合作。萊昂內拍攝的一系列「義大利通心粉西部片」造就了莫裡康內獨特的配樂風格。他們合作了由伊斯特伍德主演的「鏢客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大鏢客》《黃金大鏢客》,在《荒野大鏢客》中電影音樂史上首次出現的粗糲、瀟灑的小號主題和空寂、遼遠、漫不經心的口哨獨奏,令人耳目一新。
《荒野大鏢客》中的口哨聲是怎麼來的?
導演萊昂內回憶第一次聽到莫裡康內的音樂,「一點也不喜歡。當時公司準備拍攝《荒野大鏢客》,公司要求他見見莫裡康內,但萊昂內說,自己聽過莫裡康內為《決鬥德克薩斯》譜的曲子,「有點不知所云」。
意外的是,兩人小學是同學,但萊昂內忘了。到了莫裡康內家裡看了合影才確認。當時萊昂內指出,他給《決鬥德克薩斯》片子譜的曲,是對迪米特裡·喬姆金的「拙劣模仿」。沒想到後者居然點頭同意,「我需要生活」。
隨後,莫裡康內拿出7年前為一個美國貝斯手寫過的一首歌《在風中》,萊昂內覺得歌聲不好聽,但旋律很迷人,「我知道有什麼勾住了我」。他對莫裡康內說,「你來做《荒野大鏢客》這個片子,現在你去海灘吧,你的工作完成了,這就是我想要的,你只需要給我找一個好的口哨手。
莫裡康內真的找到一個口哨手,後來萊昂內在「鏢客三部曲」的開頭都用這個口哨手的哨聲。這個口哨手後來因為口哨吹的好變得特別有錢。
《荒野大鏢客》劇照
回憶給《荒野大鏢客》譜曲經過,莫裡康內曾經在接受採訪時稱,「萊昂內不給我們看劇本,他給我們講故事,他看人物的方式,向我描述布景和環境,然後我創作音樂。」他透露,《西部往事》的主要音樂在拍攝前就做好了,萊昂內是聽著他的音樂進行拍攝的。「我甚至認為他是根據音樂的漸強來調整片中女主角從火車站出來時搖臂的速度。在我看來,這是影片中最優秀的段落之一。」
在《荒野大鏢客》上映後,莫裡康內去羅馬的電影院看了片子,離開電影院後,他說,「我們應該可以做的更好。」在他心中,萊昂內是一個「非凡的導演和不同尋常的朋友。
在「鏢客三部曲」取得巨大成功之後,導演萊昂內乘勝追擊,拍攝了以美國歷史為背景的「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美國往事》《革命往事》,仍然邀請莫裡康內為其配樂。
在1968年拍攝的《西部往事》中,莫裡康內用口琴獨奏刻畫出獨行俠的神秘、陰沉和憂傷,又用管弦樂和女高音渲染出一個時代正在逝去的悲愴。
《西部往事》劇照
在1984年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美國往事》中,莫裡康內用悠遠虛空的排簫,將德尼羅飾演的男主角「麵條」的思緒拉回到青蔥歲月。
蒼涼幽怨的曲調,充滿了跨度時空的恢弘感,把愛情與友誼、野心與背叛、怨恨與寬恕等種種思緒混雜交融,讓人對命運的無常心生無限感慨。
《美國往事》劇照
《美國往事》的成功和莫裡康內的配樂密不可分,不過據說《美國往事》早在開拍7年前,莫裡康內的配樂便已譜好,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1989年,萊昂內因心臟病離世。他與莫裡康內的默契配合,給影史留下了一段傳奇。
▐ 配樂《海上鋼琴師》成為經典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莫裡康內和自己的新搭檔義大利導演託納多雷推出了轟動世界的經典之作——《天堂電影院》。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電影院放映員和一個孩子的故事,莫裡康內的音樂給整部影片增加了無窮的魅力。
《天堂電影院》劇照
隨後,莫裡康內在託納多雷1990年拍攝的《天倫之旅》中創作了以歌劇為背景的電影配樂。
1999年莫裡康內在託納多雷的《海上鋼琴師》中,以鋼琴為主配合適當的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出音色醉人、旋律優美、風格雋永的迷人樂章。整部配樂就仿如一杯香醇的陳年舊釀沁人心脾,令人聞而不忘,回味無窮。 憑藉該片,他獲得了第57屆金球獎最佳音樂獎。
《海上鋼琴師》劇照
兩人還合作了《西西里美麗的傳說》這部影片。
▐ 不看成片也能配樂堪稱一絕
莫裡康內有非常獨特的創作習慣,他可以不看成片,只要求導演口述大概的故事和人物,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就能為影片配樂。
義大利導演帕索裡尼在拍攝《索多瑪120天》時,就有意不讓他探班,甚至連主要的情節都不告訴他,但莫裡康內依然憑藉他的理解完成了這部電影的配樂。
不過據說後來莫裡康內在影院看到成片時,發現這部尺度之大讓人瞠目結舌的電影自己「完全無法理解」,當場憤然離席,不過他在片中的配樂依然是出色的。
他跟昆汀·塔倫蒂諾在《八惡人》中的合作也證明了這一點。莫裡康內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說,「他沒有給我任何提示和參考,只說寫10分鐘關於雪的音樂。在我寫下音樂之前,昆汀完全不知道我寫了什麼。我在布拉格錄音的時候,他來聽了很高興。這次合作是建立在信任以及給我巨大的自由之上的」。
《八惡人》劇照
莫裡康內曾經透露自己創作的訣竅,「當我給電影寫配樂時,我得記住電影、電影導演的要求到底是什麼。此外,我也得記住,配樂不能喧賓奪主,不能轉移了觀眾注意力,否則他們很容易跟不上電影的節奏。不過,我也儘量在每一部配樂裡保留自我的創意空間,讓自己的音樂語彙貫通整部電影。」
▐ 88歲拿到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在50多年的電影配樂生涯裡,莫裡康內參與配樂的影片超過了500部。他曾經5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提名,但五次都失之交臂,直到2016年,才憑藉昆汀·塔倫蒂諾的《八惡人》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那一年他剛好88歲。
莫裡康內晚年時承認,自己一開始並沒想過當電影配樂家,但最終他對自己完成的作品充滿了驕傲。他的恩師彼得拉西曾教導他,「要忠於自己,不要模仿他人」,他以此踐行了一生。
不過這位配樂大師一生中也錯過了不少好電影的配樂,比如庫布裡克的《發條橙》,因為配樂錄製地點的分歧兩人沒能合作成功;泰倫斯·馬力克的《細細的紅線》,他因為到處旅行而錯過;跟他合作過五部電影的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也並沒有找他,而是找了坂本龍一等三位配樂家,這成為莫裡康內的最大遺憾。
▐華語電影最喜歡《臥虎藏龍》
2009年5月,莫裡康內帶著匈牙利久爾愛樂樂團來到北京,並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埃尼奧·莫裡康內電影往事交響音樂會」。
他在接受採訪中表示,張藝謀的《紅高粱》是他的最愛,而華語電影配樂中,他印象最深的是譚盾作曲、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那場音樂會導演吳宇森也在場,當時他正在給《赤壁》後期剪輯,他表示「我就一直在聽莫裡康內的音樂,他給了我很多靈感。」
由託納多雷執導,王家衛監製,歷時5年,橫跨歐美進行拍攝的紀錄片《50年一瞬間的魔幻時刻》,將以敘事手法呈現莫裡康內70多年職業生涯中鮮為人知的一面。在影片製作期間,導演託納多雷訪問70餘位世界頂級電影、音樂大師。該片本來計劃在今年公映,但不幸的是,大師去世了。
大師雖然遠去,但他創作的這些天籟般的電影配樂,將永遠被喜歡電影的觀眾們銘記在心!
來源:藝綻
作者:王金躍
編輯:關一文
監製:賈薇
流程編輯:郭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