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供電方法和供電裝置與流程
2023-06-29 13:06:26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供電方法和供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輸能力越來越快,能夠滿足廣域範圍內的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信息交換的需求。在網際網路建設方面,由於區域網供電系統能夠藉助常規的區域網電纜在傳輸數據的同時供應電力,省去了電力布線的麻煩,因而受到廣泛的應用。
本發明發明人發現現有的區域網供電系統中存在如下缺陷:
由於PD(Power Device,受電端設備)設備的種類比較多,每個PD的啟動電流也各不相同,對於啟動電流較小的PD設備,有可能會被PSE(Power Sourcing Equipment,供電端設備)設備下電,即停止供電,對於這種PD設備通常被稱為非標準PD設備。這樣的話,一個供電系統並不能為所有的PD設備供電。現有技術中,有通過強制供電的方式給非標PD上電,還有在PD端增加假負載,以提高啟動電流的方式為PD供電。這2種方式,第一種由於開啟了強制供電功能,當PD設備被拔除後,埠還會持續輸出功率,如果用戶誤將另一PD設備接到此埠,將可能損壞此PD設備。第二種方案必須修改PD端的硬體電路,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供電方法和供電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於供電設備檢測到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太小而無法為受電設備供電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供電方法,包括:
確定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且所述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已開啟,但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當前供電狀態處於未供電狀態並且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為非標準受電設備;
將所述供電設備的當前供電模式由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與所述第一供電模式不同的第二供電模式;以使所述供電設備以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
其中,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
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
可選的,所述確定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為非標準受電設備,包括:
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
判斷所述埠電流是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若滿足,則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
可選的,在所述供電設備以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周期性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
可選的,在所述周期性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在連續不少於兩次獲取的所述埠電流都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與所述供電設備處於斷開狀態;
將所述當前供電模式從所述第二供電模式切換為所述第一供電模式。
可選的,在所述當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且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已開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供電等級為第一等級;
根據所述第一等級確定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提供的供電功率為與所述第一等級對應的第一功率。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中供電裝置,該裝置包括:
確定模塊,用於確定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且所述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已開啟,但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當前供電狀態處於未供電狀態並且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為非標準受電設備;
切換模塊,用於將所述供電設備的當前供電模式由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與所述第一供電模式不同的第二供電模式;以使所述供電設備以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
其中,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
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
可選的,所述確定模塊還用於:
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
判斷所述埠電流是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若滿足,則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
可選的,所述切換模塊還用於:
周期性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
可選的,所述切換模塊還用於:
當在連續不少於兩次獲取的所述埠電流都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與所述供電設備處於斷開狀態;
將所述當前供電模式從所述第二供電模式切換為所述第一供電模式。
可選的,所述確定模塊還用於:
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供電等級為第一等級;
根據所述第一等級確定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提供的供電功率為與所述第一等級對應的第一功率。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其一,對於一個供電設備,當與其連接的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時因其啟動電流較小,所述供電設備不識別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所以不會為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供電。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控制所述供電設備處於第一供電模式或者第二供電模式,當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時,供電設備會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標準受電設備還是非標準受電設備,如果判斷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那麼可以將供電設備當前的供電模式從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二供電模式,並使得所述供電設備以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其中,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於供電設備檢測到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太小而無法為受電設備供電的技術問題。
其二,現有技術中,有通過強制供電的方式給非標受電設備上電,還有在受電設備的一端增加假負載,以提高啟動電流的方式為所述受電設備供電。這2種方式,第一種由於開啟了強制供電功能,當受電設備被拔除後,埠還會持續輸出功率,如果用戶誤將另一受電設備接到此埠,將可能損壞此受電設備。第二種方案必須修改受電設備的硬體電路,成本較高。本發明在所述供電設備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的過程中,通過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的大小,來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否已經被拔出,當判斷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已經被拔出,則將所述供電設備的第二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一供電模式。解決了當受電設備被拔除後,埠還會持續輸出功率,如果用戶誤將另一受電設備接到此埠,將可能損壞此受電設備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供電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的一種供電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供電方法和供電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於供電設備檢測到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太小而無法為受電設備供電的技術問題。
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當供電設備檢測到與其連接的是非標受電設備時,會將供電設備的供電模式從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二供電模式,並使所述供電設備以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非標受電設備供電,其中,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
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於供電設備檢測到受電設備啟動電流太小而無法為受電設備供電的技術問題。
為了更好的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通過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具體特徵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詳細的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定,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發明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供電方法,請參考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供電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
步驟101:確定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且所述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已開啟,但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當前供電狀態處於未供電狀態並且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為非標準受電設備;
步驟102:將所述供電設備的當前供電模式由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與所述第一供電模式不同的第二供電模式;以使所述供電設備以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
其中,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
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
可選的,步驟101中的供電設備可以是PSE設備,例如乙太網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和其它網絡交換設備。
可選的,對於不同的供電設備來說,其相對應的第一受電設備也可以不同,例如如果上述供電設備是乙太網交換機,則相對應的第一受電設備可以是IP電話、網絡相機等設備。
步驟101中確定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是否連接的方式可以是通過判斷所述供電設備和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之間是否建立了數據傳輸過程。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之後可以輸出一定的提示信息,以便用戶可以確定所述供電設備和所述第一受電設備已處於連接狀態。所述提示信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本發明不作具體的限定。
如果確定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處於未連接狀態的話,需要檢查是否因為接口鬆動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無法連接。
當確定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連接時,可以開啟所述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為了可以更好的匹配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與所述供電設備,可以在開啟所述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之前首先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供電等級,根據所述供電等級確定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提供的供電功率。例如,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供電等級為第一等級,根據所述第一等級確定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提供的供電功率為與所述第一等級對應的第一功率。
舉例來說,當判斷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等級為0級時,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提供13W的功率。當判斷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等級為1級時,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提供15W的功率。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等級的方式,可以是控制所述供電設備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輸出不同的電壓,並記錄所述第一受電設備對於接收到的所述不同電壓的響應,例如所述供電設備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輸出10V的電壓而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未響應,當所述供電設備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輸出20V的電壓時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產生響應,那麼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等級為輸入電壓20V對應的等級,這裡不同輸入電壓對應的等級可以通過列表的方式記錄,當判斷出輸入電壓值後直接從列表中尋找對應的供電功率。當然還可以有其它的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供電等級的方式,本發明不作具體的限定。
當供電設備和所述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並確定了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供電等級之後,且所述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已開啟時,可以控制所述供電設備的當前供電模式為第一供電模式。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供電設備對於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是具有一定的要求的,例如對於部分受電設備,其啟動電流即工作電流比較大,當其與供電設備連接後,若供電設備開啟供電功能的話,同時受電設備就會啟動,即受電設備開始進入供電狀態,所述供電設備就會以第一供電模式為其供電。這種情況下的受電設備可以被認為是標準受電設備,所述第一供電模式即為標準供電模式。但是對於另一部分受電設備來說,其啟動電流即工作電流比較小,當其與供電設備連接後,若供電設備開啟供電功能的話,受電設備不會啟動,即受電設備還沒進入供電狀態。對於這種情況來說,由於受電設備處於未供電狀態,所以可以進行進一步判斷其是否為非標準受電設備。
當開啟供電功能,並控制所述供電設備的當前供電模式為第一供電模式之後,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當前供電狀態。當檢測到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供電狀態時,可以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為標準受電設備,通過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為所述標準設備供電。
當檢測到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未供電狀態時,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否為非標準受電設備。這裡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否為非標準受電設備的方式可以是通過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判斷所述埠電流是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若滿足,則可以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
上述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可以是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是否小於預設值,所述預設值可以是10ma,也可以是其它值。當判斷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小於預設值之後,可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為非標準受電設備。
到這裡,步驟101執行完畢,即確定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且所述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已開啟,但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當前供電狀態處於未供電狀態並且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為非標準受電設備。然後開始執行步驟102,即將所述供電設備的當前供電模式由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與所述第一供電模式不同的第二供電模式;以使所述供電設備以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
可選的,步驟102中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
可選的,步驟102中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正常情況下,當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並且開啟供電功能之後,供電設備中的檢測晶片會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當檢測到的啟動電流比較大即屬於標準受電設備時,會直接為其供電。但是當檢測到的所述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較小即屬於非標準受電設備時,供電設備不會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因此採取上述步驟的目的是,當判斷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時,可以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來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由默認的使能狀態切換為禁能狀態,即控制所述供電設備不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而是直接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
同時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啟動電流和埠電流的大小是相同的。
舉例來說,若一IP電話的啟動電流即正常工作電流為5ma,當其與一供電設備例如POE交換機連接時,通過軟體檢測其埠電流發現所述埠電流小於10ma,則可確定出所述IP電話為非標準受電設備,這時可以通過軟體控制所述POE交換機中用來檢測所述IP電話啟動電流的POE晶片使其處于禁能狀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控制POE交換機不去檢測所述IP電話的啟動電流而是直接為所述IP電話供電。
在實現了供電設備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之後,為了監控所述第一設備是否被拔出供電設備,可以周期性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當連續不少於兩次獲取的所述埠電流都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與所述供電設備處於斷開狀態,將所述當前供電模式從所述第二供電模式切換為所述第一供電模式。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供電設備已經為一非標準受電設備供電的情況下,由於採用的是第二供電模式,即所述供電設備的檢測晶片無法檢測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進而無法判斷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是否被拔出。倘若用戶將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拔出了,所述供電設備仍然會持續為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所在的埠供電的,例如所述非標準供電設備的供電等級是1級,則所述供電設備會持續輸出15W的功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戶再次將另一受電設備接入所述埠時,若所述另一受電設備無法支撐15W的功率的話,那麼就會對所述另一受電設備造成損害。
可選的,這裡提到的第二預設條件可以和上述第一預設條件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周期性的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這裡的周期可以是每隔1s或者2s獲取一次埠電流,具體的時間周期本發明不作具體的限定。判斷每次獲取的埠電流是否滿足第二預設條件,例如是否小於預設值。這裡的預設值可以是10ma也可以是其它值。當不少於兩次獲取的所述埠電流都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與所述供電設備處於斷開狀態,這時可以將所述當前供電模式從所述第二供電模式切換為所述第一供電模式。
當用戶再次使用所述供電設備為另一個受電設備供電時,所述供電設備會重新開始執行本發明的步驟101和步驟102。
通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可以控制所述供電設備處於第一供電模式或者第二供電模式。當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時,供電設備會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標準受電設備還是非標準受電設備,如果檢測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那麼可以將供電設備當前的供電模式即標準的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二供電模式,並使得所述供電設備以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供電。其中,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於供電設備檢測到受電設備啟動電流太小而無法為受電設備供電的技術問題。
而且,本發明在所述供電設備為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供電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檢測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的埠電流的大小,來判斷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是否已經被拔出,當判斷出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已經被拔出,則將所述供電設備的第二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一供電模式。解決了當受電設備被拔除後,埠還會持續輸出功率,如果用戶誤將另一受電設備接到此埠,將可能損壞此受電設備的技術問題。
基於同樣的發明構思下,本方案第二方面提供一種供電裝置,請參考圖2所示,為一種供電裝置的結構圖,該裝置包括:
確定模塊201,用於確定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且所述供電設備的供電功能已開啟,但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當前供電狀態處於未供電狀態並且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為非標準受電設備;
切換模塊202,用於將所述供電設備的當前供電模式由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與所述第一供電模式不同的第二供電模式;以使所述供電設備以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供電;
其中,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
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
可選的,確定模塊201還用於:
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
判斷所述埠電流是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若滿足,則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
可選的,切換模塊202還用於:
周期性獲取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埠電流。
可選的,切換模塊202還用於:
當在連續不少於兩次獲取的所述埠電流都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確定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與所述供電設備處於斷開狀態;
將所述當前供電模式從所述第二供電模式切換為所述第一供電模式。
可選的,確定模塊201還用於:
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供電等級為第一等級;
根據所述第一等級確定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提供的供電功率為與所述第一等級對應的第一功率。
由於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供電裝置是在與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供電方法的相同構思下提出的,因此前述圖1實施例中的供電方法的各種變化方式和具體實施例同樣適用於本實施例的供電裝置,通過前述對供電方法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清楚的指導本實施例中供電裝置的實施過程,所以為了說明書的簡潔,在此不再詳述。
通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可以控制所述供電設備處於第一供電模式或者第二供電模式,當供電設備與第一受電設備連接時,供電設備會判斷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標準受電設備還是非標準受電設備,如果檢測出所述第一受電設備是非標準受電設備那麼可以將供電設備當前的供電模式即標準的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二供電模式,並使得所述供電設備以第二供電模式為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供電。其中,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為當所述供電設備與所述第一受電設備處於連接狀態時,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默認為使能開啟的狀態的供電模式。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為將所述供電設備中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的檢測晶片從開啟狀態切換為禁用狀態的供電模式。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於供電設備檢測到的受電設備的啟動電流太小而不能為受電設備供電的技術問題。
而且,本發明在所述供電設備為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供電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檢測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的埠電流的大小,來判斷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是否已經被拔出,當判斷出所述非標準受電設備已經被拔出,則將所述供電設備的第二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一供電模式。解決了當受電設備被拔除後,埠還會持續輸出功率,如果用戶誤將另一受電設備接到此埠,將可能損壞此受電設備的技術問題。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存儲器和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