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8:08:21 1
專利名稱: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氣田井下採氣配套工具,特別涉及一種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氣田氣井生產所使用的節流器密封部分採用膠圈,抗壓能力低、使用 時間短;靠凸輪機構卡在外套上,防上頂力小,進氣通道經過節流嘴到外套的橋式通道出 去,對外套有損傷,損傷油管,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抗壓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的 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包括外套、 撈頭、中心管、備帽、下接頭,其特點是在撈頭和中心管組成一體的軸上裝有密封套主體,在 撈頭和爪簧之間設有解封剪釘,解封剪釘右設丟手剪釘,爪簧外用備帽連接彈性簧,密封套 主體外設支撐套和膠筒,並用密封圈與外套之間密封連接,在下接頭上端的內孔中裝有氣 嘴,爪簧與備帽連接處設有鎖簧,爪簧與備帽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井下生產經過節流器產生的節流壓力對節流器產生的 上頂力靠彈性簧來承擔,接觸面積大,抗上頂能力強;起密封作用的是膠筒,能承受35Mpa 的壓差,密封時間更長;進氣通道先接觸防磨的節流嘴,後直接從中心管出去,對油管沒有 損傷。
以下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具體說明。
圖1是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結構剖視圖。 圖中,1-外套;2-撈頭;3-解封剪釘;4_丟手剪釘;5_備帽;6-鎖簧;7-彈性簧; 8_爪簧;9_中心管;10-支撐套;ll-密封套主體;12_膠筒;13_氣嘴;14_下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照附圖l,撈頭2裝到中心管9上,中心管9下端裝有膠圈,氣嘴13裝 到下接頭14上端內孔中,密封套主體11裝到撈頭2及中心管9組成一體的軸上,密封套主 體11與外套1之間裝有密封圈,下接頭14及氣嘴13外螺紋連接到密封套主體11下端螺 紋孔中。密封套主體11上裝有膠筒12,支撐套10接到膠筒12上端。爪簧8接到密封套主 體11上端孔螺紋處。爪簧8上端與撈頭2之間用解封剪釘3連接,解封剪釘3右端設丟手 剪釘4,彈性簧7裝到爪簧8上,以彈性簧7下端凹槽與爪簧8凸臺對準為基準。爪簧8上 端裝有鎖簧6、備帽5,鎖簧6以彈性簧7內孔臺肩限位,爪簧8與備帽5螺紋連接。 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的坐封過程如下油管連接外套1及氣井生產管柱先下井到預定設計位置,用鋼絲繩連接投送工具把節流芯子投送到預先設計位置,繼續下放,如節 流芯子不在下行,上提鋼絲繩,如節流芯子不在上行,說明節流芯子投送到位,與密封套主 體11形成初密封,繼續上提,直到把丟手剪釘4提斷。把鋼絲繩提出井外,連接好管線,做 好井口 ,開始生產。在產氣的過程中,氣體經過節流器,對節流器產生個向上的推力,推動密 封套主體11、爪簧8、撈頭2、中心管9上行,彈性簧7卡在外套1內不動,這樣壓縮膠筒12 與外套1形成密封,同時爪簧8鎖在鎖簧6上。 解封時,鋼絲繩連接專用打撈工具下井,與撈頭2碰撞,下放鋼絲繩,抓住撈頭2上 提鋼絲繩,解封剪釘3剪斷,撈頭2上行,爪簧8失去支撐,撈頭2掛到爪簧8臺肩上,帶動 爪簧8 —起上行,爪簧8凸臺掛到彈性簧7臺肩上,彈性簧7下端失去爪簧8的支撐,膠筒 12收回,帶動彈性簧7 —起上行,撈頭2下端掛到密封套主體11臺肩上,帶動密封套主體 ll上行,把節流芯子全部撈出。
權利要求一種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包括外套(1)、撈頭(2)、中心管(9)、備帽(5)、下接頭(14),其特徵在於在撈頭(2)和中心管(9)組成一體的軸上裝有密封套主體(11),在撈頭(2)和爪簧(8)之間設有解封剪釘(3),解封剪釘(3)右設丟手剪釘(4),爪簧(8)外用備帽(5)連接彈性簧(7),密封套主體(11)外設支撐套(10)和膠筒(12),並用密封圈與外套(1)之間密封連接,在下接頭(14)上端的內孔中裝有氣嘴(13),爪簧(8)與備帽(5)連接處設有鎖簧(6),爪簧(8)與備帽(5)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氣田井下採氣配套工具,特別涉及一種預置式井下高壓節流器,包括外套(1)、撈頭(2)、中心管(9)、備帽(5)、下接頭(14),在撈頭(2)和中心管(9)組成一體的軸上裝有密封套主體(11),在撈頭(2)和爪簧(8)之間設有解封剪釘(3),解封剪釘(3)右設丟手剪釘(4),爪簧(8)外用備帽(5)連接彈性簧(7),密封套主體(11)外設支撐套(10)和膠筒(12),並用密封圈與外套(1)之間密封連接,在下接頭(14)上端的內孔中裝有氣嘴(13),爪簧(8)與備帽(5)連接處設有鎖簧(6),爪簧(8)與備帽(5)螺紋連接,接觸面積大,抗上頂能力強;密封時間更長,對油管沒有損傷。
文檔編號E21B33/10GK201546672SQ20092024831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0日
發明者張光恆, 朱玉軍, 李東剛, 陳仲發 申請人:阜新馳宇石油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