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膽結石和腎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2023-06-07 16:01:11 4
一種治療肝膽結石和腎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肝膽結石或腎結石的藥物組合物。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減輕肝膽結石患者的痛苦,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肝膽結石或腎結石的藥物組合物,該治療藥物具有顯著的鎮痛活性和溶石排石作用,其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膽結石和腎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及其
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肝膽結石腎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及其醫藥用途。
【背景技術】
[0002]膽石病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佔外科急腹症的20% -30%。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檢查方法的日益完善,特別是8型超聲、等在臨床上應用以來,對膽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均提供了準確而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飲食成分對結石的形成和變化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國膽石病3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報告系以膽色素結石為主,尤其在農村地區。但是近幾年全國膽石標本分析提示我國膽石類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膽固醇結石的比例超過了膽色素結石,這與我國人民飲食結構的變化有關。同時,在動物實驗中也證明控制飲食中的脂肪含量或脂肪酸與蛋白質的相對比例,可對結石的數量和成分產生影響。對膽石病的認識,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都集中在肝外膽道局部所發生的各種變化,認為肝外膽道是產生結石的場所。然而有了「致石性病理膽汁」這一概念以後,尤其是發現肝外膽道病變經外科處理後仍存在病理膽汁和結石的再發時,人們對膽石病的認識逐漸轉向肝內,認為系肝臟通過酶的作用或代謝缺陷而產生致石性病理膽汁,從而形成結石。
[0003]近年來不少臨床數據表明膽石病是一種與肝臟有關的疾病,膽石病病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肝臟病損。這些研究結果,與中醫治療膽石病肝膽同治、肝脾同治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祖國醫學認為膽附於肝,肝膽互為表裡,膽為中精之腑,內藏精汁,膽汁來源於肝之餘氣。肝司疏洩功能,疏利膽汁,凡影響肝之疏洩、膽氣通降功能的因素均可導致膽汁瘀積,煎熬日久,膽汁沉積而形成砂石。肝主疏洩,脾主運化,脾的運化功能必須在肝的疏洩作用協調下得以實現。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以,在膽石病的治療中,應靈活運用肝膽同治、肝脾同治理論,使治療效果更趨完美。
[0004]肝、膽結石屬於中醫「肋瘤」 「腹痛」 「胃痛」等病之範疇。病因病機多為肝氣鬱結、肝失調達,膽附於肝,膽失疏洩、氣滯血瘀、溼熱阻滯、蘊結石化、煎熬成結石,停滯膽道,肝膽氣機不化,故而為患。膽囊炎屬中醫「膽脹」範疇。主要證候有右脅疼痛、口苦、善太息,同時伴噁心、噯氣、腹脹等 ,易反覆發作,其病變部位在膽,但與肝有密切關係。肝與膽互為表裡,「膽為中清之腑,藏膽汁而以轉疏通降為順」,膽汁是「借肝之餘氣,隅入於膽,積聚而成」,其功能依賴肝之疏洩,又促進脾胃運化。情志不遂、過食油膩、饑飽失常等均可影響肝膽疏洩和脾胃運化,肝膽氣滯則膽汁排洩不暢,脾失健運則溼熱內蘊,氣滯腑閉致膽腑氣機通降失常遂成膽囊炎。現代醫學對膽囊炎的治療尚缺乏特效藥物和理想手段。大量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中醫藥治療膽囊炎具有較大優勢,治膽多以疏肝為達,理脾為和。中醫傳統理論認為肝失疏洩,膽失通降,膽汁鬱積可致結石生成;而溼熱、氣滯、血瘀又是肝膽結石症的三個主要特徵,治療重在體現「通、降」二字,以疏肝利膽、清熱化瘀、利氣行滯、攻下排石為原則。
[0005]目前,肝、膽結石的發病率正在逐漸上升,國內外對膽石病的治療多採用手術療法,但手術後殘餘結石的去除較為困難。現有中西成藥中用於治療肝、膽結石病及其併發症的藥物有:膽康、金膽片、雞骨草片、消炎利膽片等,多是作用於膽囊體及膽道的炎症改變。經臨床觀察,這類藥物的治療效果較差,治癒率低,只能緩解症狀而不能治癒。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減輕肝膽結石患者的痛苦,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其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000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藥物組合物,該藥物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桅子10-12、黃芩5-8、牛蒡子6-9、半夏3-5、川芎10-12、淫羊藿3-5、三七
3-5、玄參10-12、黃芪8-10、當歸6-9、酸棗仁10-12、白芷10-12、延胡索10-12、大薊12-15、山慈菇9-12。
[0008]上述所述的藥物組合物中,還可以含有熊去氧膽酸5-8份和白朮12-15份。該兩中中藥可以進一步增強本發明上述藥物組合物的鎮痛效果和溶石排石效果。
[0009] 本發明還請求保護上述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肝膽結石藥物中的用途。本發明實施例7顯示,小鼠舔足反應潛伏期時間顯示,與模型組比較,給藥後111和2卜後,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各個給藥組的小鼠添足反應的潛伏期均大於模型組,存在劑量依賴關係,並且高劑量組的潛伏期顯著大於模型組0.05).說明該本發明藥物組合物能夠延長小鼠對熱板刺激的添足反應潛伏期,有一定的鎮痛作用。同樣實驗條件下,氫化可的松組0.05)也延長了小鼠添足反應的潛伏期,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但其鎮痛效果與模型組無顯著性差異。本發明實施例8顯示,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各治療組和陽性對照組具有顯著降低膽汁中08,1811,0811水平的作用和升高8八水平的作用。其中陽性對照組的調節作用與本發明組合物低組接近。本發明組合物中組和高組與陽性對照組相比在降低膽汁中(^、1811、0811水平和升高8八水平方面具有顯著性的差異。基於此,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對於腎結石也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0010]為了更好地表達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製備成臨床上常用的劑型。比如,粉狀製劑、散劑、丸劑、丹劑、膏劑、顆粒劑、口服液、糖漿、片劑、膠囊劑等制齊0,所述藥物製劑均可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中藥製劑製備方法製備得到。優選地,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按照常規製備工藝製備成散劑、水劑、片劑或膠囊劑。
[0011]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所述藥物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驟:取處方量上述中藥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總重量的4-9倍加入體積濃度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時間為2-51!,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冷卻過濾,用水洗滌,乾燥後即得中藥浸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在該製備方法技術上製備得到臨床上常用中藥藥物劑型,如片劑、膠囊劑等。
[0012]本發明是發明人經過反覆研究,逐步改進,最後成功的一種療效較好的治療肝膽結石的藥物,為表明本發明藥物對肝膽結石的治療效果,本發明對180例服用本藥物的肝膽結石患者進行了臨床觀察,並選擇具有可比性的肝膽結石患者179例作為對照組。治療組患者每天服用本發明藥物兩次,早晚各一次,一次服用5克藥物,對照組患者服用常規治療肝膽結石的口服藥物。治療一個月後,治療結果見表1。
表1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結果對照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桅子10-12、黃芩5-8、牛蒡子6-9、半夏3-5、川芎10-12、淫羊藿3-5、三七3-5、玄參10-12、黃芪8-10、當歸6-9、酸棗仁10-12、白芷10-12、延胡索10-12、大薊12-15、山慈菇9-1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藥物組合物還含有熊去氧膽酸5-8份和白朮12-15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肝膽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為散劑、水劑、片劑或膠囊劑。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肝膽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包含下述步驟:取處方量上述中藥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總重量的4-9倍加入體積濃度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時間為2-51!,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冷卻過濾,用水洗滌,乾燥後即得中藥浸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在該製備方法技術上製備得到臨床上常用中藥藥物劑型,如片劑、膠囊劑。
5.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肝膽結石藥物中的用途。
6.權利要求1或2所述 的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腎結石藥物中的用途。
【文檔編號】A61K31/575GK103830577SQ201410113464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5日
【發明者】李金霞 申請人:崔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