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利用蟹和泥鰍降解稻田中多環芳烴的方法與流程

2023-06-08 08:06:26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環芳烴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作為一個新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成為各國政府、管理部門、學術界以及公眾共同關注的焦點。多環芳烴(pahs)作為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成為近幾年國內外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熱點。過量的pahs會造成生物體內分泌紊亂、生殖及免疫機能失調、神經行為和發育紊亂,能夠引起「三致」效應。pahs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其汙染程度之嚴重且範圍廣泛,國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探尋pahs的控制和消除方法。目前,按照pahs的去除機理可分為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和生物修復。其中物理修復雖然成本低,但其具有局限性,例如填埋法和換土法只適合小面積的土壤修復,工作繁雜,其實質只進行了汙染物的轉移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化學修復相對物理修復效率更高且能將pahs徹底降解但是其設備工藝投資大、運行成本高可能造成二次汙染。土壤中生物修復又可分為: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和動物修復。與物理和化學修復相比,微生物降解成本低、礦化較高、工作簡單等優點,但是該方法對環境因素要求嚴格,如溼度、ph、基本營養物等因素的限制;長鏈烴對微生物有毒且微生物可能把pahs轉化為毒性更強的化合物等。植物修復投資小、相對安全、環保和一體三效的特點(同時可以消除水-土-空氣中的汙染物)等,但是目前在該方面的研究還停留於實驗室階段且考慮因素較為單一,方法尚不成熟,若在複雜的野外大田上實施仍需深入研究。而動物修復技術的研究剛起步。因此現有物理修復去除pahs存在工作繁雜,且治標不治本,化學修復去除pahs存在投資大,運行成本高,且可能造成二次汙染,微生物修復對環境因素要求嚴格,且存在將把pahs轉化為毒性更強的化合物的危險,植物修復和動物修復技術不成熟,無法大範圍實現pahs去除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要解決現有微生物修復對環境因素要求嚴格,且存在將把pahs轉化為毒性更強的化合物的危險,植物修復和動物修復技術不成熟,無法大範圍實現pahs去除的問題;而提供利用蟹和泥鰍降解稻田中多環芳烴的方法。

利用蟹和泥鰍降解稻田中多環芳烴的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步驟完成的:

一、稻田改造:按照田埂寬為45cm~75cm、高為50cm~60cm對稻田田埂進行改造;在稻田內距稻田田埂60cm~80cm處挖環溝,環溝深為30cm~40cm,寬為30cm~60cm;在稻田四周建造55cm~65cm的圍牆,在稻田的進水口和排水口設置60目~90目防逃網;

二、稻田施肥:在翻耕前按1000kg/畝~1500kg/畝向稻田施加有機肥;

三、蟹苗暫養:將蟹苗投放稻田前先放在暫養池中暫養25~35天,得到待放養蟹苗;所述暫養池內水深為0.3m~0.5m,蟹苗暫養密度為1000~3000隻/畝;

四、稻田消毒:在泥鰍苗放養前利用生石灰對稻田的環溝進行消毒,生石灰投加量為60kg/畝~100kg/畝;在養殖期間,每隔10~15天對環溝進行消毒1次,每次生石灰投加量為5kg/畝~12kg/畝;

五、放養:當水稻返青結束後依次將泥鰍苗和待放養蟹苗放入稻田中;

泥鰍苗的放養密度為50kg/畝~60kg/畝,泥鰍苗的規格為160尾/kg~280尾/kg;泥鰍苗在放入稻田前利用質量分數為3%的食鹽水浸泡消毒10min~20min;

待放養蟹苗的放養密度為300隻/畝~600隻/畝,待放養蟹苗的規格為120隻/kg~200隻/kg;待放養蟹苗採用自由入水方式放入稻田;

六、飼養:在蟹苗和泥鰍苗飼養期間不施用化肥和農藥,利用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採用定時定質定位定量投食方式進行飼養蟹苗和泥鰍苗,日投食糧佔體重的10%~15%;

七、收穫:在9月末,先對稻田內蟹和泥鰍進行捕撈,然後收割水稻。

本發明優點:一、本發明對稻田底泥中pahs的降解效果達到90%以上,提高稻田土壤品質,由於蟹和泥鰍的存在,提高稻田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二、本發明收到得到的水稻屬於有機水稻,提高了水稻品質;三、本發明屬於稻田綜合種養模式,不僅收穫有機水稻,還收穫水產品蟹和泥鰍,提高收入。

本發明提高一種新型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用於去除稻田底泥中pahs。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是利用蟹和泥鰍降解稻田中多環芳烴的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步驟完成的:

一、稻田改造:按照田埂寬為45cm~75cm、高為50cm~60cm對稻田田埂進行改造;在稻田內距稻田田埂60cm~80cm處挖環溝,環溝深為30cm~40cm,寬為30cm~60cm;在稻田四周建造55cm~65cm的圍牆,在稻田的進水口和排水口設置60目~90目防逃網;

二、稻田施肥:在翻耕前按1000kg/畝~1500kg/畝向稻田施加有機肥;

三、蟹苗暫養:將蟹苗投放稻田前先放在暫養池中暫養25~35天,得到待放養蟹苗;所述暫養池內水深為0.3m~0.5m,蟹苗暫養密度為1000~3000隻/畝;

四、稻田消毒:在泥鰍苗放養前利用生石灰對稻田的環溝進行消毒,生石灰投加量為60kg/畝~100kg/畝;在養殖期間,每隔10~15天對環溝進行消毒1次,每次生石灰投加量為5kg/畝~12kg/畝;

五、放養:當水稻返青結束後依次將泥鰍苗和待放養蟹苗放入稻田中;

泥鰍苗的放養密度為50kg/畝~60kg/畝,泥鰍苗的規格為160尾/kg~280尾/kg;泥鰍苗在放入稻田前利用質量分數為3%的食鹽水浸泡消毒10min~20min;

待放養蟹苗的放養密度為300隻/畝~600隻/畝,待放養蟹苗的規格為120隻/kg~200隻/kg;待放養蟹苗採用自由入水方式放入稻田;

六、飼養:在蟹苗和泥鰍苗飼養期間不施用化肥和農藥,利用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採用定時定質定位定量投食方式進行飼養蟹苗和泥鰍苗,日投食糧佔體重的10%~15%;

七、收穫:在9月末,先對稻田內蟹和泥鰍進行捕撈,然後收割水稻。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水稻選擇抗倒伏、抗病蟲害、高冠層、中穗位、中大穗型、米質優良的粳稻品種。

本實施方式利用底棲動物的生活習性如鑽洞穴居、食性很雜如以含有有機物質的土壤為食等特性來實現pahs的降解。選擇蟹和泥鰍為降解動物,如果把蟹和泥鰍降解pahs用於稻田中,蟹和泥鰍在降解pahs的同時,可以疏鬆稻田土壤、去除稻田裡的害蟲從而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其排洩糞便還能作為稻田裡的肥料等有利於構建綠色農業,生產無農藥無化肥的有機大米。

水稻作為單子葉植物其分枝頂生根精細,覆蓋的表面積大;且其根圈內存在特異降解有機汙染物功能的氧化酶體系,如過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等,這些酶的存在對有機物汙染物的降解有促進作用。被水稻吸收的汙染物,有多種去向:首先,水稻可以利用自身的酶系統,主要發生羥基化反應對pahs進行降解,從而降低pahs的毒性,一部分可通過木質化作用使其成為水稻體的組成部分,也可能通過代謝使其轉化成co2和h2o,或轉化為非毒性的中間代謝物等;其次有一部分親脂性高的多環芳烴,很難進入水稻體內,會吸附停留在水稻根表面,通過固化作用固定在水稻根區,從而阻止多環芳烴向深層土壤和地下水遷移。還考慮到水稻通過揮發作用把吸入體內的pahs轉化為氣態,再通過蒸騰作用把它們揮發到大氣中,致使汙染物發生轉移。此外,水稻根系分泌物和根酶系統也對pahs起到催化降解作用,根系分泌物對多環芳烴產生絡合、降解;根系釋放到土壤中的酶直接降解最終pahs被轉化為非毒性的中間產物或者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

中華絨蟹體色黃中帶青有光澤、活動靈活在稻田不易被發現便於躲避敵害作用;中華絨蟹(以下簡稱河蟹)含有與pahs代謝相關的基因,在多環芳烴存在的環境下,河蟹一方面通過調節體內代謝pahs基因cyp4和gst的表達,實現對pahs的代謝和降解,有研究表明河蟹對pahs就有較強的解毒和代謝能力,河蟹的肌肉和肝胰腺對pahs沒有明顯的蓄積效應,pahs含量的上升會促使河蟹對pahs的代謝轉化能力增強。另一方面部分多環芳烴進入蟹體內後經代謝生成毒性較低水溶性增加的中間代謝產物隨糞便排出體外。

泥鰍的作用,(1)提高了沉積物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有利於沉積物中微生物對pahs的降解,促進水稻對底泥中pahs的吸收。(2)泥鰍的分泌物和排洩的糞便對微生物也起到活化作用,也能起到增加降解pahs的作用;(3)泥鰍可以吞食沉積物中的底泥、有機質和動植物肢體,參與pahs的分解。(4)泥鰍的生命活動與植物和微生物聯合作用提高了沉積物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使得pahs的去除率高達90%以上;(5)泥鰍的掘洞能改變稻田的水/沉積物界面的營養物質循環,對沉積物顆粒的垂直分布產生影響,造成顆粒中pahs的空間位置發生變化。(6)泥鰍作為營養豐富、生命力強的農田養殖動物,泥鰍挖洞在滿足其自身生理活動需求的同時也促進稻鰍聯合種養系統中物質利用率,更好的改善了底泥環境並提高了營養的釋放,促進水稻的生長,間接提高了對pahs的降解。

本實施方式pahs降解的機理:

很多研究表明底棲動物對pahs具有一定的耐性,蟹對pahs的降解和富集都是建立在其對pahs的耐性基礎上的。底棲動物自身的生命活動(覓食、挖穴打洞等)會影響沉積物的物理和化學特徵;營造出有利於微生物代謝的環境,是沉積物中微生物群落的高效工程師。底棲動物對pahs的修復包括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直接作用指的是吸收和富集,底棲動物不僅能夠通過攝食吸收沉積物中的pahs,還能通過表皮直接從土壤中吸收pahs從而起到對多環芳烴的富集;間接作用指的是底棲動物的生命活動首先引起沉積物理化性質的改變,致使pahs的生物有效性得以提高,促進了環境中存在的植物和微生物對沉積物中pahs的吸收和降解;例如底棲動物的存在會引起微生物群落結構發生改變,即底棲動物的存在改善了沉積物的透氣性,沉積物與氣體的交換,從而間接加大了氧氣的通量,促進了好養降解pahs菌落的形成,有利於微生物代謝能力和數量提高。除此之外,底棲動物排洩物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複雜的有機物組分,提高了有機質的循環,這有效的增加了微生物的數量和多樣性。同時蟹能以稻田中的部分害蟲和雜草為食,促進水稻生長,增加水稻生長所需的養分和肥力,從而提高了水稻對pahs的吸收。且蟹的糞便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及結構,因此也具有很多方面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所述的蟹為中華絨蟹。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點是:步驟三中在距離稻田水源3m~5m處修建暫養池,暫養池先注水浸泡24h,然後將生石灰用水溶化後灑入暫養池中,生石灰施加量為0.15kg/m2,靜置7天,將裝有蟹苗的網袋放入暫養池中浸泡2s~3s後取出,反覆3~4次,每次間隔3min~5min,然後放入濃度為20mg/l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浸泡消毒5min~10min;再按蟹苗暫養密度為1000隻/畝~3000隻/畝將蟹苗放入暫養池中,並注水至水深為0.3m~0.5m,蟹苗暫養期間投餵動物性飼料,蟹苗入暫養池2小時後開始投食,第1~3天採用充足供食方式餵養,從第4天起每天傍晚投餵1次,第4~13天,投餌量從每天按蟹苗重量的100%起,以每天遞減速率為5%逐漸將至50%為止,即第13天起,以投餌量為蟹苗重量的50%進行餵養,蟹苗暫養期間定期換水,兩次換水間隔時間為5~7天,暫養25~35天,得到待放養蟹苗。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點是:步驟六中所述定時定質定位定量投食方式具體過程如下:①、定時:每天投食2次,分別在早8點和傍晚5點進行投食;②、定質:保證投餵的飼料的質量;③、定位:保證每天的投食位置固定,投食位置為距田埂25m~35m處的稻田內;④、定量:日投食量佔體重的10%~15%,且傍晚投食量佔全天投食量的70%。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點是: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7月之前,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2:3進行飼養,在7~8月,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11:9進行飼養,在9月,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7:13進行飼養。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點是:在7月之前,所述植物性飼料為適應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或螺螄;所述適應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水草烘乾並粉碎,得到水草粉;所述的水草選自輪也黑藻、馬來眼子菜和苦草;②、將浮萍烘乾並粉碎,得到浮萍粉;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花生烘乾並粉碎,得到花生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30~40份水草粉、30~40份浮萍粉、15~25份玉米粉和5~10份花生粉;(3)、混合造粒:將30~40份水草粉、30~40份浮萍粉、15~25份玉米粉和5~10份花生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2mm~3mm的適應期飼料。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點是:在7~8月,所述植物性飼料為成長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螺螄或動物內臟;所述成長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水草烘乾並粉碎,得到水草粉;所述的水草選自輪也黑藻、馬來眼子菜和苦草;②、將浮萍烘乾並粉碎,得到浮萍粉;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大豆烘乾並粉碎,得到大豆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10~20份水草粉、20~30份浮萍粉、20~30份玉米粉和20~30份大豆粉;(3)、混合造粒:將10~20份水草粉、20~30份浮萍粉、20~30份玉米粉和20~30份大豆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2mm~3mm的適應期飼料。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點是:在9月,所述植物性飼料為育肥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螺螄或動物內臟;所述育肥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甘薯烘乾並粉碎,得到甘薯粉;②、將麩皮烘乾,得到幹麩皮;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大豆烘乾並粉碎,得到大豆粉;⑤、將南瓜烘乾並粉碎,得到南瓜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5~10份甘薯粉、10~15份幹麩皮、15~20份玉米粉、20~25份大豆粉和30~40份南瓜粉;(3)、混合造粒:將5~10份甘薯粉、10~15份幹麩皮、15~20份玉米粉、20~25份大豆粉和30~40份南瓜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3mm~5mm的育肥期飼料。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本發明內容不僅限於上述各實施方式的內容,其中一個或幾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組合同樣也可以實現發明的目的。

採用下述試驗驗證本發明效果

實施例1:利用蟹和泥鰍降解稻田中多環芳烴的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步驟完成的:

一、稻田改造:按照田埂寬為60cm、高為55cm對稻田田埂進行改造;在稻田內距稻田田埂70cm處挖環溝,環溝深為35cm,寬為45cm;在稻田四周建造60cm的圍牆,在稻田的進水口和排水口設置90目防逃網;

二、稻田施肥:在翻耕前按1300kg/畝向稻田施加有機肥;

三、蟹苗暫養:在距離稻田水源3m~5m處修建暫養池,暫養池先注水浸泡24h,然後將生石灰用水溶化後灑入暫養池中,生石灰施加量為0.15kg/m2,靜置7天,將裝有蟹苗的網袋放入暫養池中浸泡2s~3s後取出,反覆3~4次,每次間隔3min~5min,然後放入濃度為20mg/l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浸泡消毒5min~10min;再按蟹苗暫養密度為1000隻/畝~3000隻/畝將蟹苗放入暫養池中,並注水至水深為0.3m~0.5m,蟹苗暫養期間投餵動物性飼料,蟹苗入暫養池2小時後開始投食,第1~3天採用充足供食方式餵養,從第4天起每天傍晚投餵1次,第4~13天,投餌量從每天按蟹苗重量的100%起,以每天遞減速率為5%逐漸將至50%為止,即第13天起,以投餌量為蟹苗重量的50%進行餵養,蟹苗暫養期間定期換水,兩次換水間隔時間為5~7天,暫養25~35天,得到待放養蟹苗;

四、稻田消毒:在泥鰍苗放養前利用生石灰對稻田的環溝進行消毒,生石灰投加量為60kg/畝~100kg/畝;在養殖期間,每隔10~15天對環溝進行消毒1次,每次生石灰投加量為5kg/畝~12kg/畝;

五、放養:當水稻返青結束後依次將泥鰍苗和待放養蟹苗放入稻田中;

泥鰍苗的放養密度為55kg/畝,泥鰍苗的規格為220尾/kg;泥鰍苗在放入稻田前利用質量分數為3%的食鹽水浸泡消毒15min;

待放養蟹苗的放養密度為450隻/畝,待放養蟹苗的規格為160隻/kg;待放養蟹苗採用自由入水方式放入稻田;

六、飼養:在蟹苗和泥鰍苗飼養期間不施用化肥和農藥,利用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採用定時定質定位定量投食方式進行飼養蟹苗和泥鰍苗;

七、收穫:在9月末,先對稻田內蟹和泥鰍進行捕撈,然後收割水稻。

本實施例所述的水稻選擇抗倒伏、抗病蟲害、高冠層、中穗位、中大穗型、米質優良的粳稻品種。

本實施例所述的蟹為中華絨蟹。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所述定時定質定位定量投食方式具體過程如下:①、定時:每天投食2次,分別在早8點和傍晚5點進行投食;②、定質:保證投餵的飼料的質量;③、定位:保證每天的投食位置固定,投食位置為距田埂30m處的稻田內;④、定量:日投食糧佔體重的15%,且傍晚投食量佔全天投食量的70%。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7月之前,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2:3進行飼養,在7~8月,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11:9進行飼養,在9月,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7:13進行飼養。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在7月之前,所述植物性飼料為適應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或螺螄;所述適應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水草烘乾並粉碎,得到水草粉;所述的水草選自輪也黑藻、馬來眼子菜和苦草;②、將浮萍烘乾並粉碎,得到浮萍粉;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花生烘乾並粉碎,得到花生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35份水草粉、35份浮萍粉、20份玉米粉和10份花生粉;(3)、混合造粒:將35份水草粉、35份浮萍粉、20份玉米粉和10份花生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2mm~3mm的適應期飼料。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在7~8月,所述植物性飼料為成長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螺螄或動物內臟;所述成長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水草烘乾並粉碎,得到水草粉;所述的水草選自輪也黑藻、馬來眼子菜和苦草;②、將浮萍烘乾並粉碎,得到浮萍粉;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大豆烘乾並粉碎,得到大豆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15份水草粉、30份浮萍粉、25份玉米粉和30份大豆粉;(3)、混合造粒:將15份水草粉、30份浮萍粉、25份玉米粉和30份大豆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2mm~3mm的適應期飼料。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在9月,所述植物性飼料為育肥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螺螄或動物內臟;所述育肥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甘薯烘乾並粉碎,得到甘薯粉;②、將麩皮烘乾,得到幹麩皮;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大豆烘乾並粉碎,得到大豆粉;⑤、將南瓜烘乾並粉碎,得到南瓜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8份甘薯粉、12份幹麩皮、18份玉米粉、23份大豆粉和39份南瓜粉;(3)、混合造粒:將8份甘薯粉、12份幹麩皮、18份玉米粉、23份大豆粉和39份南瓜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3mm~5mm的育肥期飼料。

通過對實施例1稻田底泥中pahs測量可知,本實施例對稻田底泥中pahs的降解效果達到91.31%,有機水稻平均畝產680kg,泥鰍畝產50kg,泥鰍的平均規格為8尾/kg;蟹畝產36kg,蟹的平均規格為8隻/kg。

實施例2:不加泥鰍對比試驗:

一、稻田改造:按照田埂寬為60cm、高為55cm對稻田田埂進行改造;在稻田內距稻田田埂70cm處挖環溝,環溝深為35cm,寬為45cm;在稻田四周建造60cm的圍牆,在稻田的進水口和排水口設置90目防逃網;

二、稻田施肥:在翻耕前按1300kg/畝向稻田施加有機肥;

三、蟹苗暫養:在距離稻田水源3m~5m處修建暫養池,暫養池先注水浸泡24h,然後將生石灰用水溶化後灑入暫養池中,生石灰施加量為0.15kg/m2,靜置7天,將裝有蟹苗的網袋放入暫養池中浸泡2s~3s後取出,反覆3~4次,每次間隔3min~5min,然後放入濃度為20mg/l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浸泡消毒5min~10min;再按蟹苗暫養密度為1000隻/畝~3000隻/畝將蟹苗放入暫養池中,並注水至水深為0.3m~0.5m,蟹苗暫養期間投餵動物性飼料,蟹苗入暫養池2小時後開始投食,第1~3天採用充足供食方式餵養,從第4天起每天傍晚投餵1次,第4~13天,投餌量從每天按蟹苗重量的100%起,以每天遞減速率為5%逐漸將至50%為止,即第13天起,以投餌量為蟹苗重量的50%進行餵養,蟹苗暫養期間定期換水,兩次換水間隔時間為5~7天,暫養25~35天,得到待放養蟹苗;

五、放養:當水稻返青結束後依次將泥鰍苗放入稻田中;

泥鰍苗的放養密度為55kg/畝,泥鰍苗的規格為220尾/kg;泥鰍苗在放入稻田前利用質量分數為3%的食鹽水浸泡消毒15min;

六、飼養:在蟹苗飼養期間不施用化肥和農藥,利用植物性飼料採用定時定質定位定量投食方式進行飼養泥鰍苗;

七、收穫:在9月末,先對稻田內泥鰍進行捕撈,然後收割水稻。

本實施例所述的水稻選擇抗倒伏、抗病蟲害、高冠層、中穗位、中大穗型、米質優良的粳稻品種。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所述定時定質定位定量投食方式具體過程如下:①、定時:每天投食2次,分別在早8點和傍晚5點進行投食;②、定質:保證投餵的飼料的質量;③、定位:保證每天的投食位置固定,投食位置為距田埂30m處的稻田內;④、定量:日投食糧佔體重的15%,且傍晚投食量佔全天投食量的70%。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7月之前,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2:3進行飼養,在7~8月,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11:9進行飼養,在9月,按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質量比為7:13進行飼養。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在7月之前,所述植物性飼料為適應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或螺螄;所述適應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水草烘乾並粉碎,得到水草粉;所述的水草選自輪也黑藻、馬來眼子菜和苦草;②、將浮萍烘乾並粉碎,得到浮萍粉;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花生烘乾並粉碎,得到花生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35份水草粉、35份浮萍粉、20份玉米粉和10份花生粉;(3)、混合造粒:將35份水草粉、35份浮萍粉、20份玉米粉和10份花生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2mm~3mm的適應期飼料。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在7~8月,所述植物性飼料為成長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螺螄或動物內臟;所述成長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水草烘乾並粉碎,得到水草粉;所述的水草選自輪也黑藻、馬來眼子菜和苦草;②、將浮萍烘乾並粉碎,得到浮萍粉;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大豆烘乾並粉碎,得到大豆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15份水草粉、30份浮萍粉、25份玉米粉和30份大豆粉;(3)、混合造粒:將15份水草粉、30份浮萍粉、25份玉米粉和30份大豆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2mm~3mm的適應期飼料。

本實施例步驟六中在飼養期間:在9月,所述植物性飼料為育肥期飼料,所述動物性飼料為魚、蝦、螺螄或動物內臟;所述育肥期飼料是按以下步驟製備的:(1)、乾燥制粉:①、將甘薯烘乾並粉碎,得到甘薯粉;②、將麩皮烘乾,得到幹麩皮;③、將玉米烘乾並粉碎,得到玉米粉;④、將大豆烘乾並粉碎,得到大豆粉;⑤、將南瓜烘乾並粉碎,得到南瓜粉;(2)、稱量:按質量分數稱取8份甘薯粉、12份幹麩皮、18份玉米粉、23份大豆粉和39份南瓜粉;(3)、混合造粒:將8份甘薯粉、12份幹麩皮、18份玉米粉、23份大豆粉和39份南瓜粉放入混料機中混勻,然後經過造粒機造粒,得到粒徑為3mm~5mm的育肥期飼料。

通過對實施例1稻田底泥中pahs測量可知,本實施例對稻田底泥中pahs的降解效果達到63.84%,有機水稻平均畝產665kg;蟹畝產35.5kg,蟹的平均規格為10隻/kg。

通過實施例1與實施例2對比可知,採用本發明方法不僅提高對稻田底泥中pahs的降解效果,而且還能提高有機水稻的產量,提高蟹的產量及規格。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