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5:06:26 5
專利名稱: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可提升分
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裝置運轉效率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依據分離式的冷凍、冷藏或空調裝置的安裝技術的實踐經驗可知,冷媒壓縮 主機(室外機)與其蒸發器(室內機)之間的連接距離愈長效率愈差,因為冷媒輸送路徑 愈長,所造成輸送管路壓力損失愈大、比容愈小,導致冷媒壓縮主機所作的功愈大,造成耗 能(運轉效率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值僅約2. 4),理論上約在25公尺以內 尚為可容忍的範圍;然而,依實踐經驗可知受限於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常常必須以較長的 距離安裝,在環境保護意識高漲,節省能源為重要目標的年代,因此有必要亟待解決這個問 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 率的提升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 包括室外機,其包括有冷凝器;及室內機,其包括有蒸發器;所述室內機還包括有分離式 增益器;室外機的冷凝器的輸出端連接至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入端;分離式增益器的第 一輸出端連接至室內機的蒸發器的輸入端;室內機的蒸發器的輸出端連接至分離式增益器 的第二輸入端;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室外機的冷凝器的輸入端。 用於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中的分離式增益 器,其包括盤管與鼓風或壓縮機結構;盤管的輸入端設為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入端;盤 管的輸出端設為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出端;鼓風或壓縮機結構的輸出端設為分離式增益 器的第二輸出端。 在室外機冷凝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前置冷卻器,在室外機冷凝器的輸入端連接有後 置冷卻器,前置冷卻器的輸出端連接至室內機的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入端,後置冷卻器 的輸入端連接至該室內機的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輸出端。 藉由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能夠增加冷媒在 管路中流回的壓力,降低系統運轉所作的功,達成提高效率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組成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多機應用示意圖( 一對一 );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多機應用示意圖( 一對多);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實施例組成示意圖;[0012]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實施例組成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l室外機 ll冷凝器 12前置冷卻器 13後置冷卻器 2室內機 21蒸發器 3分離式增益器 31盤管 32鼓風或壓縮機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l,其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組成示意圖,包括 室外機1 ,其包括有冷凝器11 ; 室內機2 ,其包括有蒸發器21 ; 在該室內機2還包括有分離式增益器3,其中 該室外機1的冷凝器11的輸出端可連接至分離式增益器3的第一輸入端A ; 該分離式增益器3的第一輸出端B可連接至該室內機2的蒸發器21的輸入端; 該室內機2的蒸發器21的輸出端可連接至該分離式增益器3的第二輸入端D ; 該分離式增益器3的第二輸出端C可連接至該室外機1的冷凝器11的輸入端; 在該室外機1的冷凝器11的輸出端更可以連接有前置冷卻器12,該前置冷卻器 12的輸出端可連接至該分離式增益器3的第一輸入端A ; 在該室外機1的冷凝器11的輸入端更可以連接有後置冷卻器13,該分離式增益器 3的第二輸出端C連接至後置冷卻器13的輸入端; 該室外機1的前置冷卻器12的輸出端設有至少一個分流連接至該後置冷卻器13 的輸入端; 如圖2所示,該室外機1與室內機2可為多組一對一連接形式,即將一組以上的室 外機1與其對應的室內機2多組連接設置; 如圖3所示,該室外機1與室內機2可為一對多連接形式,即一個室內機2對應多 組室外機l連接設置。 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分離式增益器3的結構包括 盤管31 ; 鼓風或壓縮機結構32 ;其中 該盤管31的輸入端設為分離式增益器3的第一輸入端A ; 該盤管31的輸出端設為分離式增益器3的第一輸出端B ; 該鼓風或壓縮機結構32的輸出端設為該分離式增益器3的第二輸出端C ; 又,該鼓風或壓縮機結構32可設於該分離式增益器3的內部(如圖4所示); 又,該鼓風或壓縮機結構32可設於該分離式增益器3的外部(如圖5所示); 由第一輸入端A進入分離式增益器3的冷媒經盤管31預冷後,從盤管31的第一 輸出端B流出,經由蒸發器21由第二輸入端D再進入分離式增益器3,再由分離式增益器3 的第二輸出端C流入後置冷卻器13 ;[0042] 因此,該前置冷卻器12得以令該段管路中的冷媒液化,達到蒸發器21的蒸發溫 度,增加系統的冷凍能力;而該後置冷卻器13得以冷卻壓縮熱,使該段管路中的冷媒比容 變大,以致可使冷媒壓縮主機作功減少; 進一步指出,由於蒸發器21結合了分離式增益器3,並以鼓風或壓縮機結構32將 管路中欲蒸發的冷媒提前壓縮,改進了分離式設備中蒸發器21蒸發冷媒效益差的缺點,以 便提高後段壓縮的壓縮效率,可以增加冷媒回流的壓力,因此,使得系統的效率得以有效提 高,經實驗發現,其可以使運轉效率C0P值由2. 4提高至約7 8,可有效達到節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能實施例而已,並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 的範圍,即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修飾與置 換,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涵蓋的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包括室外機,其包括有冷凝器;室內機,其包括有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室內機還包括有分離式增益器;所述室外機的冷凝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入端;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室內機的蒸發器的輸入端;所述室內機的蒸發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輸入端;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室外機的冷凝器的輸入端。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室外機冷凝器的輸出端更連接有前置冷卻器,該前置冷卻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室內機的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入端。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室外機冷凝器的輸入端更連接有後置冷卻器,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後置冷卻器的輸入端。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室外機的前置冷卻器的輸出端設有至少一個分流連接至所述後置冷卻器的輸入端。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室內機與所述室外機為一組以上的所述室外機與其對應的室內機多組連接設置。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室內機與所述室外機為一個所述室內機對應多組所述室外機連接設置。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式增益器包括有盤管;鼓風或壓縮機結構;其中,所述盤管的輸入端設為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入端;所述盤管的輸出端設為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出端;所述鼓風或壓縮機結構的輸出端設為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輸出端。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鼓風或壓縮機結構設於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內部。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鼓風或壓縮機結構設於所述分離式增益器的外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系統效率提升裝置,該裝置包括室外機,其包括有冷凝器;室內機,其包括有蒸發器;所述室內機還包括有分離式增益器;室外機的冷凝器的輸出端連接至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入端;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一輸出端連接至室內機的蒸發器的輸入端;室內機的蒸發器的輸出端連接至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輸入端;分離式增益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至室外機的冷凝器的輸入端。室外機的冷凝器還連接有前置冷卻器與後置冷卻器,前置冷卻器與後置冷卻器連接至該室內機的分離式增益器,藉由該分離式增益器將管路中欲蒸發的冷媒提前壓縮,增加冷媒在管路中流回的壓力,降低系統運轉所作的功,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解決分離式冷凍、冷藏或空調裝置因室內機與室外機距離過長,造成效率降低的問題。
文檔編號F25B31/00GK201488378SQ20092016028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2日
發明者傅龍璽 申請人:傅龍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