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澱粉降粘膠囊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4:48:01 1
專利名稱:一種澱粉降粘膠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領域,以及與變性澱粉相關的造紙、膠黏劑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澱粉降粘膠囊。
背景技術:
澱粉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廣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早在古代,人類就知道澱粉加水燒煮後可以生成一種有粘性的液體,可以作為粘合劑使用,而澱粉作為經紗上漿的主要漿料,已有悠久的歷史。現在澱粉已經廣泛應用於紡織、造紙、膠黏劑等領域,由於其具有來源廣泛、可再生、易生物降解等優點,使用的範圍將會不斷的加深和擴大。澱粉是由α—葡萄糖縮聚而成,葡萄糖單元通過甙鍵相互連接。由於結構上的特點,澱粉對纖維有較好的粘附性,也有一定的成膜性能,基本上能滿足這些纖維的上漿要求。但由於天然澱粉的分子量太大,糊化後粘度太高並且有很大的波動,流動性太差,而且隨著使用時間粘度會不斷變化,而漿液的粘度穩定性是漿紗工藝的一個最基本和最關鍵的參數。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把澱粉的粘度調整和穩定到適合的程度。澱粉的變性工藝主要有兩種,溼法變性和幹法變性。幹法變性的工藝由於生產設備簡單、生產周期短,收率高,成本低,受到了人們的熱衷。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幹法變性澱粉普遍存在粘度波動大、不穩定的弊端,放置一段時間後,粘度就發生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幹法工藝的進一步發展。存在這種弊端的原因是降低澱粉粘度的分解劑跟空氣接觸很容易發生自身的氧化與分解,造成澱粉粘度無規律的大幅度波動,但是沒有找到適當的方法去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既成本低廉又可以保證澱粉粘度穩定的澱粉降粘膠囊。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澱粉降粘膠囊,由第一外殼I、第二外殼2和填充層3組成,所述第一外殼I和第二外殼2均為U型結構,第一外殼I和第二外殼2的一端開口,第二外殼2開口一端套於第一外殼I開口一端外,組成膠囊本體,膠囊本體覆蓋於填充層3外,所述填充層3由分布均勻的過硫酸鹽顆粒組成,所述過硫酸鹽顆粒在填充層3內佔100%體積。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外殼I和第二外殼2採用醫用膠囊外殼或食用膠囊外殼。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過硫酸鹽為過硫酸銨、過硫酸鈉或過硫酸鉀中的一種或多種。本實用新型膠囊外殼內含有可以降低澱粉粘度的分解劑過硫酸鹽的均勻分散的填充層。每個膠囊內裝的澱粉分解劑是根據澱粉粘度所需要的量。本實用新型降粘膠囊,一方面可以隔絕填充層內的過硫酸鹽顆粒與空氣的接觸,保證過硫酸鹽顆粒不氧化分解,粘度可以長時間不發生變化;第二方面,可以通過煮漿的過程,將膠囊融化分解,不影響漿液的性能。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性能穩定。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為第一外殼,2為第二外殼,3為填充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 ;本實用新型它包括食用或醫用膠囊的第一外殼I和第二外殼2,第二外殼2套在第一外殼I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和封閉的膠囊本體,膠囊本體內裝有含有可以降低澱粉粘度的分解劑過硫酸鹽的均勻分散的填充層3。
權利要求1.一種澱粉降粘膠囊,由第一外殼(I)、第二外殼(2)和填充層(3)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外殼(I)和第二外殼(2)均為U型結構,第一外殼(I)和第二外殼(2)的一端開口,第二外殼(2)開口一端套於第一外殼(I)開口一端外,組成膠囊本體,膠囊本體覆蓋於填充層(3)外,所述填充層(3)由分布均勻的過硫酸鹽顆粒組成,所述過硫酸鹽顆粒在填充層⑶內佔100%體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澱粉降粘膠囊,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外殼(I)和第二外殼(2)採用醫用膠囊外殼或食用膠囊外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澱粉降粘膠囊,由第一外殼、第二外殼和填充層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均為U型結構,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的一端開口,第二外殼開口一端套於第一外殼開口一端外,組成膠囊本體,膠囊本體覆蓋於填充層外,所述填充層由分布均勻的過硫酸鹽顆粒組成,所述過硫酸鹽顆粒在填充層內佔100%體積。本實用新型降粘膠囊,能夠充分隔離降粘劑與空氣的接觸,阻止降粘劑的自身氧化分解,保證澱粉粘度長時期的穩定。膠囊受熱溶解,在煮漿過程中可完全分解不影響漿液性能。本實用新型對於幹法變性澱粉的生產發展,提高生產效益,降低成本,保護環境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文檔編號C08K3/30GK202688248SQ20122035846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路彥景, 江生元, 唐永波 申請人:上海齊力助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