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續式工業廢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12:34:32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處理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連續式工業廢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廢水(industrial wastewater),指工藝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和廢液,其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副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是造成環境汙染,特別是水汙染的重要原因。工業廢水的處理雖然早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但由於許多工業廢水成分複雜,性質多變,仍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完全解決。現有工業廢水處理方式不夠理想,要不是設備複雜,造價昂貴,難以普及;要不設備簡單,但處理效果不理想,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續式工業廢水處理裝置,其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工業廢水處理方式不夠理想,難以普及,而且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等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連續式工業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工業廢水依次通過的活性炭過濾池、紫外線殺菌器、絮凝池、第一澄清池、第二澄清池以及磁過濾器,所述活性炭過濾池通過第一輸送管道與紫外線殺菌器連通,該紫外線殺菌器通過第二輸送管道與絮凝池連通,該絮凝池通過第三輸送管道與第一澄清池相連通,該第一澄清池通過第四輸送管道與第二澄清池相連通,該第二澄清池通過第五輸送管道與磁過濾器相連通,該磁過濾器連接有輸出管道;所述第一澄清池通過第一回流輸送管與紫外線殺菌器連通,並且該第一回流輸送管上裝設有第一單向閥門,所述第二澄清池通過第二回流輸送管與絮凝池連通,並且該第二回流輸送管上裝設有第二單向閥門;還包括與絮凝池相連通的沉積物收集池。
所述絮凝池包括呈長方形的池體以及沿池體長度方向上依次間隔布置在池體內的若干個隔擋板,每個隔擋板一端與池體一側壁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一液體導向條之間形成液體流向通道,每個液體導向條的背面與池體的側壁固定連接,每個液體導向條的正面的斷面呈半圓形,相鄰地兩個隔擋板分別與池體的側壁之間固定連接為相互錯開式固定連接。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工業廢水處理裝置結構設計理想,採用多道工序連續式分類處理,處理效果好,不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高效地去除了工業廢水中的各類重金屬有毒物質和雜質以及有害細菌,極大地提高了汙水淨化效率,從而使淨化後的水能夠達標排放或循環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絮凝池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種連續式工業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工業廢水依次通過的活性炭過濾池1、紫外線殺菌器2、絮凝池3、第一澄清池4、第二澄清池5以及磁過濾器6,還包括與絮凝池3相連通的沉積物收集池7。所述活性炭過濾池1通過第一輸送管道80與紫外線殺菌器2連通,該紫外線殺菌器2通過第二輸送管道81與絮凝池3連通,該絮凝池3通過第三輸送管道82與第一澄清池4相連通,該第一澄清池4通過第四輸送管道83與第二澄清池5相連通,該第二澄清池5通過第五輸送管道84與磁過濾器6相連通,該磁過濾器6連接有輸出管道85;所述第一澄清池4通過第一回流輸送管86與紫外線殺菌器2連通,並且該第一回流輸送管86上裝設有第一單向閥門87,所述第二澄清池5通過第二回流輸送管88與絮凝池3連通,並且該第二回流輸送管88上裝設有第二單向閥門89。
參照圖1和圖2。所述絮凝池3包括呈長方形的池體30以及沿池體30長度方向上依次間隔布置在池體30內的若干個隔擋板31,每個隔擋板31一端與池體30一側壁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一液體導向條32之間形成液體流向通道,每個液體導向條32的背面與池體30的側壁固定連接,每個液體導向條32的正面的斷面呈半圓形,相鄰地兩個隔擋板31分別與池體30的側壁之間固定連接為相互錯開式固定連接。本絮凝池3的結構設計,特別是若干個隔擋板31相互錯開式固定連接以及每個隔擋板31和一液體導向條32相對配合,增加了待處理的液體在池體30內的流動時間的同時,還確保待處理的液體流動更加的順暢,不容易產生靜態死角,使得池體30內整體的絮凝效果更加的理想。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並不局限於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於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