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樹劉琳演誰(18年後再看劉琳主演的香樟樹)
2023-07-04 14:17:28 3
文/水煮娛小兔 圖/來源於網絡
謝謝你的點擊,期待你的喜歡,等待你的關注
2014年,由梅婷和劉琳主演的《父母愛情》在豆瓣創下9.5的高分,是時至今日都會被觀眾拿來反覆觀看的佳作。
殊不知,在戲外,已經成為密友多年的兩位女演員早在《父母愛情》拍攝前10年就已經在另一部劇中有過精彩的合作。那就是拍攝於2004年的電視劇《香樟樹》。它雖然筆觸不如《父母愛情》細膩,但這個圍繞司馬小杉,陶妮和吳芳芳3個截然不同的女孩展開的故事也別有動人之處。
梅婷和劉琳從一對相愛相殺的姑嫂變成了一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閨蜜,兩人的表演雖然不如在《父母愛情》裡那麼如火純情,但青澀之餘卻更符合她們當時的狀態。
只不過,當年第一次看這部劇時大部分觀眾對樸實善良,溫柔賢惠的陶妮有著更強的代入感,再加上故事又是從陶妮的角度來徐徐展開的,在「主角光環」下,用現在的話來說,陶妮的人設無疑是最圈粉的。
不過多年後二刷了這部劇,以更成熟的心態和視角去看,才發現當時真的錯過了很多細節:
18年後再看劉琳主演的《香樟樹》,才發現陶妮是妥妥的塑料姐妹花
陶妮,司馬小衫和吳芳芳這3個迥異的女孩,在各自的感情生活中都遭遇了諸多不順,這主要是由於各自的性格原因導致的。
但在女孩最常見的「三人行」閨蜜團裡,陶妮才是那個攪屎棍般的存在,仔細想想,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真的希望有陶妮這樣一個「閨蜜」嗎?
且聽娛小兔一一道來。
大學裡的一場跑步比賽,讓傲嬌熱烈的司馬小杉認識到了她在大學裡唯二的兩個朋友,她們是看似質樸善良的陶妮和美麗漂亮卻有些膽小怕事的吳芳芳。
雖然3個女孩的性格,家庭背景都不盡相同,但是因為同年同月同日生這個奇妙的緣分她們還是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儘管畢業之後,各自經歷了結婚,生子,離婚,相聚,分開等重重變化,她們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友誼也經歷了重重的考驗,甚至最後也沒能完成在香樟樹下的10年之約。
但是似乎這份屬於友情的「香氣」反而散發出了歷久彌新的別樣光彩。
可在這份珍貴的友情中,相比真誠熱烈的司馬小衫和有些怯懦卻總默默跟隨的吳芳芳相比,陶妮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呢?
在司馬小衫沒有加入之前,陶妮和吳芳芳是一個標準的二人組。
一個是幾乎天天能收到情書的美女校花,一個則是長相普通,但成績很不錯的學霸,這兩人放到一起,最起碼也該是個勢均力敵的組合。
但事實上,兩人的相處模式中,陶妮是那個絕對強勢的領導者。
這固然是因為吳芳芳美麗的外表下,藏著的自卑和軟弱,但其實細想一下真正的主導因素卻是「隱形的強勢者」陶妮。
其實,陶妮的骨子裡也是自卑的,但是相比吳芳芳她卻把這種自卑藏得很好,甚至在和吳芳芳的對比中,逐漸把這種自卑轉化成了優越感,雖然她沒有吳芳芳的美貌,但是她有和睦的家庭也有優異的成績。
於是,在不自覺中,陶妮總是以吳芳芳的保護者和引路人的姿態出現,但是事實上她的能力不夠,還經常反過來要別人給她「擦屁股」。
吳芳芳在這3個人中,基本不會主動挑起衝突,一般產生矛盾的都是陶妮和司馬小杉,但由於吳芳芳和陶妮認識在先,所以不管陶妮是不是佔理,一旦兩人鬧掰了,吳芳芳都會和陶妮站在一邊,吳芳芳在情感上肯定是更偏向於陶妮的。
但對於吳芳芳的「偏愛」和「偏幫」,陶妮其實從來沒有給予過同等的回報。
往小了說,每當吳芳芳試圖善意提醒陶妮其實沒什麼立場「鬧脾氣」的時候,看似三觀極正的陶妮,在這個時候往往都從來不服軟。
第一次看《香樟樹》覺得司馬小杉有點傲嬌的大小姐脾氣,可後來再看,才發現,從來不輕易交朋友的司馬小衫,對這兩個朋友真的是掏心掏肺的好,所以,每次吵架,她往往才是那個主動修補關係的人。
當然了,相比「欺負」小衫的一些小事,陶妮口口聲聲在保護的吳芳芳恰恰被她傷害得最多。
芳芳之所以會去司馬小松的酒吧唱歌,首先就是為了給陶妮的媽媽治病,可後來,芳芳卻被一直覬覦她美貌的司馬小松給欺負了,於是一向沒什麼主見的芳芳自然求助了陶妮。
可說實話陶妮基本就沒幫上什麼忙,除了撒潑一般去司馬小松的辦公室一番打砸之外:
她陪吳芳芳去醫院檢查,結果粗心大意拿錯檢查單
她想關心芳芳在司馬家過得好不好,結果堂而皇之在人家結婚第二天直接把電話打到了人家的婆家
當芳芳為了司馬小松,求陶妮不要去作證,咱倒是也不要求「三觀很正」的陶妮最後會為了閨蜜放棄原則。
但她卻對閨蜜一點共情都沒有,只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說:芳芳你變了,芳芳你怎麼能這樣,哦芳芳,你要是這樣你讓另一個被司馬小松傷害了的女孩要怎麼辦?
可閨蜜難道不應該是,毫不猶豫地就站在自己這一邊的那個人嗎?
芳芳和司馬小衫每一次都站在了陶妮這邊,為了她,把她的家人當成了自己的家人,甚至為了她和自己的家人決裂,可陶妮呢?
司馬小松固然罪有應得,但當陶妮在法庭上脫口而出小松牽扯在另一件案子裡的時候,她給出的理由居然是,那一刻我太急於向芳芳和小衫證明自己的清白了。
這,難道不是又當又立嗎?
對司馬小杉:看似善良質樸的陶妮,卻永遠在嫉妒中進行著無謂的攀比自從司馬小衫加入到這個小團體以來,她和陶妮的碰撞不少,真的是因為兩人的性格都太鮮明了嗎?
其實不然,主要還是司馬小衫的出現打破了陶妮的「優越感」。
本來,司馬小衫和陶妮作為同系不同班的同學,就是留校名額兩個最有力的競爭者,可見兩個人在學習能力上肯定是不相上下的。
小衫雖然沒有芳芳那麼漂亮,但也亮麗活潑,加上她的性格外向大方,在校園裡也不乏像蓋瑞這樣死心塌地的追求者,所以她的外在條件肯定也是優於陶妮的。
這麼一來,對陶妮來說,她唯一拿得出手的又只剩下和睦的家庭了,畢竟芳芳是孤兒,而相識之初,司馬小衫也從來不怎麼回家,更鮮少提及自己的家庭。
所以,對於陶妮來說,她的家庭依然是她在這個小團體裡的資本,直到大家第一次拜訪司馬小衫的家,正是這之後,司馬小杉,陶妮才爆發了第一次矛盾。
從表面上看,司馬媽媽的強勢和勢利傷了陶妮和吳芳芳的自尊心,但仔細一品,陶妮的反應比吳芳芳要激烈得多。
事實上,因為只是初次見面,作為商人的司馬媽媽對出身一般的陶妮和吳芳芳即便有些過分的揣測也在情理之中。而在和吳芳芳接觸過之後,作為婆婆的司馬媽媽很快就接受了吳芳芳。
那麼既然如此,彼時還沒有發生司馬小松事件,她為什麼反而依然對司馬小衫的「好朋友」陶妮卻一直頗有微詞呢?
不得不嘆一句,司馬媽媽的看人眼光還是挺準的。
因為陶妮對司馬家的敵意其實遠比司馬媽媽對她的敵意要大得多。
要知道這個司馬家,儘管有一個強勢的媽媽,但也有一個溫和有禮,對後輩很親和的司馬爸爸,也有一個在她媽媽生病時盡心盡力給予幫助的大哥司馬小柯,更有著她大學的同窗好友司馬小衫。
直接一點來說,司馬家對陶家,對她陶妮是有恩的。
那麼在那樣的前提下,她又怎麼會在吳芳芳結婚的第二天就給自己的閨蜜打去那樣一個電話呢?說實話,光以司馬家的身份和地位,也不可能讓吳芳芳受委屈。
我們甚至不用論吳芳芳嫁過去之後,婆婆其實已經認可了她的品行,認可了她這個兒媳婦,就算是混帳的司馬小松,確實也對芳芳心動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只單論,司馬家娶芳芳就是為了安撫芳芳這一條,那麼在司馬小衫也搬回家了的情況下,新婚第一天,她能看什麼臉色,受什麼白眼呢?
陶妮的這個電話,與其說是擔心芳芳,不如說是骨子裡就看不起對她們家有恩的司馬家,她急於想證明,司馬家除了錢什麼都沒有。
可事實上,她的這個電話除了會讓司馬家因為她而對吳芳芳產生隔閡,其實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小衫為了芳芳毫不猶豫就搬回了家。
陶妮對司馬小衫的攀比和嫉妒也許早就細節到了司馬小衫自己都不相信的地步。
因為和司馬小杉晨跑陶妮從來就沒有贏過,她就一直默默一個人堅持著,希望有一天可以超過她。
甚至,在家裡拿出一本老照片和兩個閨蜜分享,當得知司馬小衫沒有這樣的家庭合照時,她脫口而出的話就是:小衫我終於有一樣東西是比你強的了。
那麼問題來了。
故事的一開始,陶妮和司馬小衫就是留校名額兩個最有力的競爭者,儘管司馬家動用關係名不正言不順,但原本對自己留校並沒有十足把握的陶妮,為什麼卻恰恰在這個時候認準了自己才該留校?
給司馬小衫擺了很久臉色的她,在得知司馬小衫決定留學而放棄了留校名額之後,頓時陰轉晴,轉而和對方和好如初。
其實仔細一想,這個時候的陶妮是很矛盾的不是嗎?
在她口中小杉能幹,芳芳漂亮,3個女孩中只有她自己是最平凡普通的那個人,但事實上,在她的潛意識裡她才是3個人中處處高人一頭的那一個。
是不是有點綠茶的味道撲面而來了?
至於韓波,那恐怕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對陶妮自己:沒有女主命卻偏做女主夢,她一直活在自己的綺夢裡韓波和司馬小杉是一對彼此相愛的戀人。
但由於種種原因,司馬媽媽並不同意這段感情,由於她的從中作梗,扣下了韓波給司馬小衫的信。
這對戀人因為誤會而分開。
也正因為對彼此心底有愛也有怨恨,在大學裡,當韓波以輔導員的身份再次出現時,他們兩人並沒有相認。
而韓波對於陶妮來說,則是一見鍾情的白馬王子。她暗戀韓波多時,在終於可以留校和韓波成為同事之後,寫信給韓波表白。
偏偏在那個大雨瓢潑的夜裡,在操場苦等韓波不來的陶妮,看到了解開誤會的司馬小衫和韓波緊緊相擁。
於是,這場暗戀無疾而終。
如果故事只是這樣,陶妮在自己的暗戀裡當著自己的主角自然沒什麼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司馬小衫和韓波談戀愛期間,陶妮其實從來沒有真的放下過對韓波的感情,每次看到兩人親密,陶妮都很吃味。(這讓人想到了港劇《刑事偵緝檔案》裡的唐心如)
陶妮比唐心如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陶妮的潛意識裡,如果沒有司馬小衫,她和韓波就會在一起,當她聽到韓波為留校名額據理力爭的時候,她就已經一廂情願的覺得那是韓波心裡有她(事實上,恰恰相反,韓波就是因為心裡有司馬小衫,才會對這件事特別敏感。)
陶妮的「綠茶」在於,她明明一直對自己和韓波「沒有開始」而耿耿於懷,但她卻始終站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指責著別人。
在陶妮看來,她的感情一直是被壓抑在心底的,她和韓波並沒有越矩。別人就沒有資格對她心底的那份「蠢蠢欲動」指手畫腳。
哪怕那個時候她已經嫁給了對她如珠如寶的好男人司馬小柯,哪怕那個指責她的人,正是她的丈夫司馬小柯。
彼時,司馬小衫和韓波已經離婚,而陶妮對韓波曾經的情愫也已經曝光,可就在這種情況下,陶妮卻毫不避諱,「收留」了正在「流浪」的韓波,還跑去韓波住的地方給他一個單身男人鋪床疊被,收拾家務。
這時,大家都不得不正視一個事實,司馬小柯的一片痴心事實上從沒有捂熱過陶妮的心。
畢竟在陶妮和司馬小柯離婚之初,她是認認真真想過和韓波在一起的可能性的,畢竟她和韓波的沒能開始一直是她心頭的硃砂痣。
至於,後來兩人都醒悟到並不合適,最愛的始終還是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人,那已經是後話了。
防火防盜防閨蜜這話放在陶妮這裡,其實非常適用。
以至於,再次看劇,一直都搞不明白,全劇最好的男人司馬小柯怎麼就死心塌地看上了陶妮呢,又美又颯的徐影難道不香嗎?
只能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男人的「鑑茶能力」都很弱,畢竟有的人,確實也是茶而不自知。
總結:陶妮固然有可貴之處,但有一個這樣的閨蜜還是算了吧當然了,作為女主,陶妮的三觀很正,她身上的質樸,正直,善良,執著等等品質都有閃光之處。相比總在經歷起起落落的司馬小衫和吳芳芳,她更像是一個平凡而不平庸,只是在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但是,作為閨蜜,至少像陶妮這樣在關鍵的時候幫不上忙還拖後腿,一直暗中嫉妒,還一直惦記著好朋友的男朋友的人,恐怕現實生活中沒幾個人會喜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