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部鎖提琴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4:32:11 4
專利名稱:尾部鎖提琴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琴,尤其涉及一種尾部鎖提琴。
背景技術:
目前的提琴都是封閉式的提琴,也就是說目前傳統的提琴的共鳴箱除了兩個音孔外其餘的部分都是封閉的,而且是封閉牢了的。第一,如果要進行音柱的安裝和調整都只能用複雜的工具非常麻煩地通過狹小的音孔進行;第二,如果要清理 提琴共鳴箱內部的灰塵或者進行內部的護理則必須拆開共鳴箱的面板,然而要拆開面板必須是高級的提琴維修專業人員且還要小心才能進行,因為一旦稍有閃失就會損壞昂貴的提 琴,那麼對提琴的使用者來說要進行提琴的護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第三,傳統提琴的音孔的作用既是提琴聲音的發聲口又是安裝和調試音柱的通道,如果音孔小了或位置改變就無法安裝和調試音柱,如果考慮到音柱的安裝和調試那就可能無法充分滿足提琴的音量、音質以及音色對音孔的所需從而導致很難製作出完美的提琴佳作。申請號03232429. 4的專利人設計了一種附帶開窗口的提琴,一種在提琴的側板圍邊上附帶開設一道可打開的窗口的提琴。該設計的提琴的特點如下第一,該窗口沒有將傳統提琴套拉尾繩的尾鈕以及尾鈕所需的尾木將其所設計的窗口裝置合二為一;第二,該提琴的窗口無法開設在提琴共鳴箱的中心軸上,也就是說該提琴所開設的一道窗口只能開設在共鳴箱的圍邊上而無法開設在提琴正尾部的位於共鳴箱中心軸上的尾木和尾鈕所在的位置;第三,該提琴的共鳴箱的圍邊開設一道窗口便使共鳴箱的圍邊結構左右不對稱,導致提琴共鳴箱左右不對稱;第四,該提琴圍邊上開設的窗口是用螺釘將窗口封閉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尾部鎖提琴,任何提琴擁有者都能輕鬆地對它進行音柱的安裝和調試,且無需拆開面板就可輕鬆地對其內部進行灰塵的清理和護理,提琴製作師完全不用考慮音柱的尺寸和位置而只考慮聲音的需求來設計音孔。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尾部鎖提琴,包括琴頭、拉弦板、音柱、琴弦、琴碼、左尾柱、右尾柱、鎖鈕、尾繩、鎖蓋、鎖片、防滑塊、面板加固條、背板加固條以及共鳴箱。所述共鳴箱的中心軸尾部設有開口狀的鎖口 ;所述左尾柱和所述右尾柱分別立在所述鎖口的左右兩側,所述左尾柱和所述右尾柱與所述共鳴箱構成整體;所述鎖蓋呈塊狀,所述鎖蓋安裝在所述鎖口之中,所述鎖蓋外形與所述鎖口壁型結構相咬合,所述鎖蓋恰好將所述鎖口密封。所述鎖蓋的中部設有一個呈T型柱狀的鎖鈕,所述鎖鈕貫穿所述鎖蓋兩面,所述鎖鈕能相對所述鎖蓋作軸向運動,在所述鎖鈕的另一端設有所述鎖片,所述鎖片呈塊狀。在所述鎖口上方處的所述共鳴箱上設有橫向的所述面板加固條用來加固所述共鳴箱位於所述鎖口上方處的結構;在所述鎖口下方處的所述共鳴箱上設有橫向的所述背板加固條以加固所述共鳴箱位於所述鎖口下方處的結構。[0009]在所述鎖口的所述共鳴箱壁上設有所述防滑塊或者防滑槽或者防滑臺階。所述鎖片與所述鎖鈕呈一個整體,轉動或按動所述鎖鈕能帶動所述鎖片的運動;將所述鎖蓋裝進所述鎖口中,轉動或者按動所述鎖鈕後所述鎖口處的所述防滑塊或者防滑槽就能阻擋所述鎖片向外移動,從而阻止所述所述鎖蓋外移。所述鎖蓋呈塊狀,在所述鎖蓋上與所述鎖口相互咬合的一面的兩邊設有倒F狀或者凹凸型結構狀的鎖蓋凸塊。所述左尾柱與所述右尾柱一側呈F狀或者凹凸狀的結構。所述鎖蓋的外形與所述鎖口的壁型結構能相互咬合,當所述鎖口與所述鎖蓋相互咬合封閉後所述鎖口的壁型結構能阻止所述鎖蓋、所述鎖片以及所述鎖鈕的移動;所述鎖蓋的尺寸大小能將所述共鳴箱尾部的鎖口封住。通過轉動或者按動所述鎖鈕帶動所述鎖片使所述鎖片離開所述防滑塊或者防滑槽後就能將所述鎖蓋從所述鎖口中取出。
所述拉弦板的一端拉住所述琴弦,所述拉弦板的另一端設有所述尾繩,所述尾繩的另一端套拉在所述鎖鈕上。本實用新型的共鳴箱尾部開設有開口狀的鎖口,鎖口之中安裝與鎖口相吻合的鎖蓋,用鎖蓋能將鎖口合上並密封。在鎖蓋的中部設有能軸向運動的鎖鈕,鎖鈕貫穿塊狀鎖蓋的裡外兩面,在鎖鈕的裡端設有能隨鎖鈕一起運動的鎖片,轉動或按動鎖鈕能將鎖蓋牢牢鎖定在鎖口之中。尾繩套拉在鎖鈕上。當對提琴進行調試或護理時,只需取下尾繩並轉動或按動鎖鈕就能將鎖蓋從鎖口之中取出,然後通過提琴的鎖口就能輕鬆地對提琴音柱進行調試和對提琴進行護理。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打開的鎖口就能輕鬆地對音柱進行安裝和調試,而且無需專業的調試工具;通過打開的鎖口就能對提琴內部進行檢查和護理,而無需將面板拆開;製作提琴時因為無需考慮音柱的尺寸和安裝位置,所以音孔的設計完全可以滿足
提琴聲音的需要。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尾部局部剖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的仰視圖。圖4為將圖3中鎖蓋打開後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施例中的鎖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圖3、圖4、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琴頭I、音孔21、拉弦板3、尾繩
8、琴弦4、琴碼44、音柱14、面板加固條5、鎖鈕7、鎖蓋9、鎖片13、防滑塊63、背板加固條12、左尾柱61、右尾柱62以及共鳴箱111,在共鳴箱111的尾部設有開口狀的鎖口 91 ;左尾柱61和右尾柱62分別立在鎖口 91的左右兩側。左尾柱61和右尾柱62與共鳴箱111構成整體。[0025]如圖2、圖3、圖5、圖6所示,鎖蓋9呈塊狀,鎖蓋9的中部設有一個呈T狀的鎖鈕7,鎖鈕7貫穿鎖蓋9內外兩面,在鎖鈕7的伸進共鳴箱111內部的一端設有塊狀鎖片13。如圖2至圖6所示,鎖蓋9安裝在鎖口 91之中,因為鎖蓋9與鎖口 91相咬合,所以鎖蓋9恰好能將鎖口 91密封關上。如圖I至圖4所示,在鎖口 91處的上方共鳴箱111上設有橫向的面板加固條5以保證鎖口 91上方的共鳴箱結構足夠牢固;在鎖口 91下方處的共鳴箱111上設有橫向的背板加固條12以保證鎖口 91下方處共鳴箱111的結構足夠牢固。如圖3、圖4所示,在鎖口 91的壁上設有防滑塊63。如圖I、圖2、圖3所示,拉弦板3的一端拉住琴弦4,拉弦板3的一端設有尾繩8,尾繩8的另一端套拉在鎖鈕7上。如圖I至圖6所示,左尾柱61和右尾柱62呈F狀,鎖蓋9的左右兩側呈倒F結構 狀的鎖蓋凸塊92與呈F狀的左尾柱61和右尾柱62的相互咬合,這樣當鎖蓋9合上鎖口 91後左尾柱61和右尾柱62就可以阻止鎖蓋9在尾繩8的拉力下向上移動;當把鎖蓋9與鎖口 91合上後,轉動鎖鈕7帶動鎖片13的轉動,當鎖片13轉動到防滑塊63的位置,防滑塊63就能阻擋鎖片13向外移動從而達到阻止鎖蓋9向鎖口 91外面移動。這樣即使套在鎖鈕7上的尾繩8向上拉鎖蓋9也不會移動。當旋轉鎖鈕7帶動鎖片13的轉動又能將鎖蓋9從鎖口 91中取出。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使用的如圖2至圖6所示,當需要對音柱進行安裝和調整時先取下尾繩然後轉動鎖鈕使鎖片脫離鎖口壁後就可從鎖口之中取下鎖蓋,然後用鉗子通過鎖口就能輕鬆對共鳴箱內部的音柱進行調整;如果需要對共鳴箱內部的灰塵進行清除或者其它護理則只需將灰塵刷通過鎖口伸進共鳴箱內部進行掃除。安裝和調試好音柱以及對共鳴箱內部進行了護理後用鎖蓋將鎖口合閉上,然後轉動鎖鈕使鎖片將鎖蓋牢牢鎖在鎖口的四壁上,最後在鎖鈕的外端套上尾繩就可進行琴弦的安裝。如果製作提琴時,可以先將音孔開的很小,因為音孔不需要音柱通過,當在試音時發現音孔沒有達到最佳大小時可以再次進行音孔的修整,以達到聲音所需的最佳音孔。
權利要求1.一種尾部鎖提琴,包括琴頭(I)、音孔(21)、拉弦板(3)、尾繩(8)、琴弦(4)、琴碼(44)、音柱(14)、面板加固條(5)、鎖鈕(7)、鎖蓋(9)、鎖片(13)、防滑塊(63)、背板加固條(12)、左尾柱(61)、右尾柱¢2)以及共鳴箱(111),其特徵在於所述共鳴箱中心軸尾部設有開口狀的鎖口(91);所述鎖鈕(7)貫穿所述鎖蓋(9)的內外兩面;所述鎖鈕(7)相對鎖蓋(9)能軸向運動;轉動或按動所述鎖鈕(7)能將所述鎖蓋(9)鎖定在所述鎖口(91)中;轉動或按動所述鎖鈕(7)能將所述鎖蓋(9)從所述鎖口(91)中取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鎖口(91)處的上方的所述共鳴箱(111)箱體上設有所述面板加固條(5);在所述鎖口(91)處的下方的所述共鳴箱(111)箱體上設有所述背板加固條(12)。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所述鎖片(13)呈塊狀;所述鎖鈕(7)呈T型圓柱狀;所述鎖片(13)套裝在所述鎖鈕(7)的一端;所述鎖鈕(7)的轉動或按動能帶動所述鎖片(13)的運動;所述尾繩(8)套拉在所述鎖鈕(7)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尾柱¢1)和所述右尾柱(62)固定在所述共鳴箱(111)尾部的所述鎖口(91)的兩側;所述左尾柱¢1)和所述右尾柱(62)之間的距離決定所述共鳴箱(111)尾部鎖口(91)的左右尺寸大小。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尾柱¢1)和所述右尾柱(62)與所述共鳴箱(111)構成整體;所述左尾柱(61)和所述右尾柱(62)的結構形狀能阻止所述鎖蓋(9)向上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所述鎖蓋(9)呈塊狀;在所述鎖蓋(9)上與所述鎖口(91)相互咬合的一面的兩邊設有倒F狀或者凹凸型結構狀的鎖蓋凸塊(92);所述左尾柱¢1)和所述右尾柱¢2)的一側呈F或凹凸狀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鎖口(91)的壁上設有能防止所述鎖片(13)或鎖蓋(9)向外移動的裝置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鎖口(91)的壁上設有能防止所述鎖片(13)或鎖蓋(9)向外移動的所述防滑塊(63)。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鎖口(91)的壁上設有能防止所述鎖片(13)或鎖蓋(9)向外移動的所述防滑槽或防滑臺階。
10.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尾部鎖提琴,其特徵在於所述鎖蓋(9)的外形與所述鎖口(91)的壁型結構能相互咬合,當所述鎖口(91)與所述鎖蓋(9)相互咬合封閉後所述鎖口(91)的壁型結構能阻止所述鎖蓋(9)、所述鎖片(13)以及所述鎖鈕(7)的移動;所述鎖蓋(9)能將所述鎖口(91)封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尾部鎖提琴,包括琴頭、共鳴箱、鎖口、鎖蓋、鎖鈕、左尾柱、右尾柱和鎖片。鎖蓋可通過鎖鈕的轉動牢固地被鎖在共鳴箱尾部的鎖口中並將鎖口密封,轉動鎖鈕也能將鎖蓋從鎖口中取下,取下鎖蓋就能方便地通過鎖口對音柱進行安裝和調試而不需要麻煩地通過狹小的音孔進行,同時要對共鳴箱內部進行灰塵的清掃和護理時不需要拆開共鳴箱而只需通過打開的鎖口就能進行;因為音柱不需要通過音孔所以提琴製作師便能根據聲音的需要靈活設計音孔而製作出完美提琴。
文檔編號G10D1/02GK202534332SQ20122021321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鄭福建 申請人:鄭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