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線放射電纜和包含在其中的射線放射元件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6:26:31 2
專利名稱:射線放射電纜和包含在其中的射線放射元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線電設備,可用作天線系統中的輻射元件,或 者用作無線接入各種類型的無線電通訊的分布式天線饋電線系統。
背景技術:
本領域已知的各種類型的輻射同軸電纜,將無線電發射線和長的天線的特性結合在一起。在這些裝置中,分接(tapping)和輻射功能 通過開口 (插槽)或成組的開口來執行,這些開口製成在同軸線部分 的外導體中(W0, A, 9917401) ,(RU, A, 2231180)。輻射電纜用於在高速公路和鐵路上的各種隧道中、地道中、地下 結構中,例如多層停車場、大型建築的地下部分、甚至是位於由鋼筋 混凝土構成的大型多層建築的背後的場地中,它們旨在用來消除"死 區"或無線電通信陰影區。最便宜的和最簡化的輻射電纜具有均勻分布的輻射開口。例如, 這些開口被設置在由俄羅斯生產的射頻系統電纜RCF 78-50、 RLF 78-50、 RLKW-78-50系列或電纜RI 17-33、 RI 50-24-31、 RI 50-33-31, 等。這種類型的輻射電纜的一個缺點是輻射的電磁能不均勻。由於在
電纜中的損耗,位於電纜的供電一側的輻射能量電平比電纜端部的輻射能量電平高許多倍。這樣,對於一個具有500米長,直徑7/8"的 輻射電纜,並且在900 MHz時具有的損耗為4. 1 dB/100米,在電纜的 始端和末端的輻射電平的差別大於20 dB,也就是100倍。這種電纜 的使用導致在電纜始端的電磁能量的過度消耗,和在電纜的末端能量 的損耗,因此,導致通信區域減少。已知的輻射電纜沿著電纜具有不均勻分布的輻射開口 (US, A, 5276413)。這種電纜由許多公司製造,包括射頻系統,具有一般名稱"vario"。 參見,例如,RLV 114-50. WDCS產品目錄,版本1, 06.02.050, KB17/00197-01, p.42。上述專利(US, A, 5276413)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從輻射電纜的始 端到末端,使用有規律變化的開口位置密度。當沿著電纜的系統損耗 增加達到一個設定的限定值時,開口密度被有規律地加倍,超過上述 限定值,通信質量將不能得到保證。輻射電纜的系統損耗被定義為 電纜傳播損耗加上從電纜到位於距離輻射電纜2米處的接受器偶極天 線的輻射電磁能的傳播損耗的和。從上述美國專利的技術方案可以知道,對於具有560米長的電纜 的系統損耗,在沒有開口的電纜中具有的衰減損耗為-3.7 dB/100米。 對於帶有在輻射電纜的1米的距離處製造的開口輻射電纜的第一個 138米的輻射損耗是0. 35 dB/100米,和在電纜上的總的損耗是-4. 05 dB/100米。數值90 dB作為系統損耗的限定值。當在距離138米的地 方達到這個數值,開口的數量被加倍。輻射損耗增加到0.7 dB/100 米,在電纜上的總損耗達到4.4 dB/100米。在下一個開口數量加倍的時候,因此輻射損耗加倍,這將導致各 個間隔縮短到127、 110、 86、 60、和38米,和每一米的開口數量將 分別增加到2、 4、 8、 16、和32。這樣,每1米的開口數量從1加倍到32,使得具有560米長度的 輻射電纜保持必要的輻射電平以維持900 MHz的通信。如果輻射電纜需要具有不同的長度,那麼沿著電纜長度方向開口 的另一種分布將會是最佳的。這樣的輻射電纜可以根據固定的長度在市場上獲得,例如600、 700、 800米等。不同之處不僅僅在長度上,而且還在輻射元件-開口 的分布結構上。在所述專利(US, A, 52776413)中描述的技術方案的缺點是,制 造複雜和需要種類繁多的輻射電纜的類型("vario"),來滿足輻射 電纜長度、傳播損耗、電纜輻射等的各種需要;這將導致它們的小規 模,並且因此生產成本非常高。此外,在鋪設電纜時,其鋪設的實際 需要的電纜長度與輻射電纜的製造長度範圍的差別產生了電纜不合理 的大量浪費。沿著輻射電纜("vario")的長度方向上的輻射開口的 分布密度的變化,僅僅旨在用於確保恆定的輻射電平。同時,在實際 情況下需要不同的輻射電平,例如,當鋪設通過隧道,平臺,大的和 小的地基等的一種類型的電纜時。因此,上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局限是--當一個輻射電纜具有很大的長度,距離連接電磁能量源最遠的 其輻射元件-開口,輻射最低電平的電磁能量,並且由於每個輻射開口 具有恆定的分接係數,輻射開口(開口組)離電磁能量源的距離越遠, 這種電平就會越低;-分接係數的恆定特性使得不能依靠輻射電纜(不存在或存在盲 區)的特殊的操作狀態調整輻射功率,在鋪設電纜之前使得輻射開口 具有一定的間距,如同實際上通常從市場上獲得的輻射電纜類型,導 致在沒有無線電接受死區的部分電磁能的無用的損耗。最接近的是一種輻射電纜,其包含同軸電纜段,該同軸電纜由 電介質層包圍的內導體、外導體製成;和至少兩個輻射元件,其被制 成為有將電磁能分接和輻射到周圍空間內的可能,其中旨在依靠插入 物分接電磁能的開口被製成在同軸電纜段的外導體、電介質層和內導 體中(RU, A, 2181518)。該裝置中的插入件被製造成螺釘的形狀,該螺釘通過螺紋連接的 方式安裝到同軸電纜的內導體內,並且螺釘頭部在同軸電纜的電介質 層內。如前面已知的裝置,該裝置中的輻射元件是製成在同軸電纜的 外導體上的開口。與其它裝置相比,這種技術方案子具有如下的優點 由於將放射狀插入件插入電纜的內導體內,該放射狀插入件的橫 截面積小於輻射開口的表面積,所以插入件可用作增加分接係數和減 少駐波比率。這樣的插入件能夠通過引入不規律的相反信號來補償外 導體的不規律。此外,由於改變了在內導體中的高頻電流的路徑,並
且使其更接近輻射開口的平面,因此,這樣的插入件能夠提高輻射電 平和改善其均勻性。插入物可以設有導電附件,使能夠適應最低的VSWR值。這種技術方案的缺點是-在很長的輻射電纜並且開口均勻分布的情況,那些離連接電磁 能量源的點最遠的開口,輻射電磁能的電平不足;_在鋪設電纜之前以一定的間隔設置輻射開口,導致在不具有無 線電接受盲區的部分電磁能的無用的損耗;_缺乏適應性,因為輻射開口的尺寸總是從開發者設定的特定頻 率進行選擇,不可能在外導體中製成開口之後,再減少這樣的尺寸;-低輻射能力的一個開口導致必須安裝大量匹配的插入件,其制 造和調整很複雜;-在同時調諧和調節用於在寬頻波段操作的裝置時,不可能獲得 最小和最大的可能的分接係數;-由於當螺絲釘或導電附件位於同軸電纜的外導體的內部時,為 了調整插入位置的目的,螺絲釘或導電附件應被旋進/旋出,因為螺絲 釘或導電附件使用螺紋連接的必要性,所以它們的結構複雜並且調諧 耗時;-在一段已經鋪設好的主同軸電纜上安裝這樣的裝置是複雜的, 例如,在地下隧道或其它相當長的地基中安裝。從俄羅斯專利中描述的技術方案可知, 一種用於分接和輻射電磁 能的裝置-輻射元件。輻射元件包括在同軸電纜中,並且包含同軸電纜
的一段,其存在於由電介質層包圍的內導體和外導體中,其中旨在依 靠插入件來分接和輻射電磁能的開口被製成在同軸電纜的外導體、電介質層和內導體中(RU, A, 2181518)。 該技術方案的局限分別為-缺乏適應性,因為輻射開口的尺寸總是從開發者設定的特定頻 率進行選擇,不可能在外導體中製成開口之後,再減少這樣的尺寸;_因為插入件總是被連接到內導體上,所以分接係數的絕對值低 和調節範圍小;_在同時調諧和調節用於在寬頻波段操作的裝置時,不可能獲得 最小和最大的可能的分接係數;-由於當螺絲釘或導電附件位於同軸電纜的外導體的內部時,為 了調整插入位置的目的,螺絲釘或導電附件應被旋進/旋出,因為螺絲 釘或導電附件使用螺紋連接的必要性,所以它們的結構複雜並且調諧 耗時;-在一段已經鋪設好的主同軸電纜上安裝這樣的裝置是複雜的, 例如,在地下隧道或其它相當長的地基中安裝。發明內容本發明是基於製造一種輻射電纜的目的,該輻射電纜有助於消除 在過度電磁能輻射情況的電磁能的不合理損失,對於給定能量的能量 源,其使能夠使用更少的能量來源或增加輻射電纜的有效長度,這也 可以確保在寬頻波段操作,增加分接係數的調節範圍,簡化設計和確
保簡易的調節和安裝,也就是確保在主同軸電纜較早鋪設的部分中任 何必要的地方安裝輻射元件的可能性。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改善輻射 電纜和用於分接和輻射電磁能的裝置的工作特性,製造相應的輻射元 件,確保在寬頻波段工作的可能性,增加分接係數的調節範圍,簡化 其結構、調整和安裝。還有一個目的是製造一種輻射電纜,在操作過 程中,在可操作地改進和增量該電纜的情況下,實現形成任意形式的 通訊區域的可能性為了實現所述的目的和獲得所述的技術效果,以已知的輻射電纜 為基礎,已知的輻射電纜包括同軸電纜段,其由被電介質層包圍的 內導體、外導體製成;和至少兩個輻射元件,其被製成為有將電磁能 分接和輻射到周圍空間內的可能;開口,其被製成在同軸電纜的外導 體、電介質層和內導體中,其旨在依靠插入件來分接電磁能。根據本 發明,所述的插入件由絕緣線段製成,為了將電磁能輻射到周圍空間 內,插入件的一端安裝在開口內,另一端位於同軸電纜段的外導體的 外部。本發明的輻射電纜還可能有其它的實施例,其中值得介紹的是-_為了改變電磁能分接係數,所述的插入件被緊緊地安裝,有在 開口中移動該插入件的可能;_插入件的所述絕緣電線被製成剛性的,有將其對於同軸電纜段 橫向地定位的可能;_引入介電盒,其中制有開口,位於外導體的外部的絕緣電線的 端部被安裝在介電盒內,所述的介電盒被安裝在同軸電纜段的外導體 上,並且橫向地對著它。-引入附加輻射元件,附加輻射元件以在同軸電纜段的外導體內 的開口的形式被製成。參照附圖,本發明的所述優點和特定特徵將通過最佳實施例的描 述來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輻射電纜的全視圖;圖2是具有一個輻射元件(用於分接和輻射電磁能的裝置)的電 纜的縱向和橫向截面;圖3 _與圖2相同,示出介電盒;圖4示出VSWR與輻射元件頻率的依存關係;圖5示出在有直線段和轉向的地下通道中的具有輻射元件的輻射 電纜的布置;圖6示出當所述交通工具從地下通道的一端到另一端,並且信號 通過四個標準天線發射出來時,載有乘客的地下交通工具中的信號電 平的相關性;圖7與圖6相同,示出為了清除通訊區域中的"縫隙",在鋪設 在天線之間的電纜上安裝兩個輻射元件之後,當所述交通工具從地下 通道的一端到另一端,並且信號通過四個標準天線發射出來時,載有 乘客的地下交通工具中的信號電平的相關性;圖8與圖6相同,示出為了在整個範圍形成連續的通訊區域,沿
著整個地下通道安裝20個輻射元件之後,當所述交通工具從地下通道 的一端到另一端,並且信號通過四個標準天線發射出來時,載有乘客的地下交通工具中的信號電平的相關性;圖9示出VSWR與本發明輻射電纜的距離的依存關係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輻射電纜(圖1)包含同軸電纜段l,同軸電纜段1包含內導體2 和外導體4,內導體2被電介質層3包圍。該裝置具有至少兩個或三 個輻射元件5,製成的輻射元件5可將電磁能分接和輻射到周圍空間 內。同軸電纜段l (圖2、 3)的外導體4,電介質層3和內導體2設 有開口 6,開口 6旨在依靠插入件7來分接電磁能。插入件7由一段 包含導體8和絕緣體9構成的絕緣線製成。絕緣線的一端安裝在開口 6中,另一端位於同軸電纜線1的外導 體4的外部,其可將電磁能輻射到周圍空間內。為了改變電磁能分接係數,插入件7被緊緊地安裝,有在開口 6 中移動插入件7的可能(圖2、 3)。插入件7的絕緣線可以被製成剛性的,有將其對於同軸電纜段1 橫向地定位的可能(圖1、 2)。插入件7的絕緣線可以被製作得非常柔軟。在這個實施例中,引 入介電盒IO,其中制有開口 (圖3)。位於外導體4的外部的絕緣線 的端部,被安裝在介電盒10的內部。介電盒IO被安裝在同軸電纜段 1的外導體4上(或在防護物上,防護物可以通過常規的手段製造, 沒有表示在圖l-3中),並且相對其橫向地安裝。介電盒10實現固定 插入件7的功能並且保護其不受外部的作用。輻射電纜也可以包括附加輻射元件11,附加輻射元件11製成為 同軸電纜段1中的開口 (圖1)。用於分接和輻射電磁能的本發明的裝置,分別包含(圖1、 2、 3): 同軸電纜段l,同軸電纜段l包含內導體2和外導體4,內導體2被電 介質層3包圍。同軸電纜段1的外導體4、電介質層3和內導體2設 有開口 6,開口 6旨在依靠插入件7來分接電磁能。插入件7由一段 包含導體8和絕緣體9構成的絕緣線製成。絕緣線的一端安裝在開口 6中,另一端位於同軸電纜段1的外導 體4的外部,其可將電磁能輻射到周圍空間內。為了改變電磁能分接係數,插入件7被緊緊地安裝,有在開口 6 中移動插入件7的可能(圖2、 3)。插入件7的絕緣線可以被製成剛性的,有將其對於同軸電纜段1 橫向地定位的可能。插入件7的絕緣線可以被製作得非常柔軟。在這個實施例中,引 入介電盒IO,其中制有開口 (圖3)。位於外導體4的外部的絕緣線 的端部,被安裝在介電盒10的內部。介電盒IO被安裝在同軸電纜段 1的外導體4上(或在絕緣襯墊上,絕緣襯墊可以通過常規的手段制 造,沒有表示在圖卜2中),並且相對其橫向地安裝。如上所述,介 電盒10實現固定插入件7的功能並且保護其不受外部的作用。輻射電 纜(圖1-3)按如下操作。輻射元件5 (圖1)的數量由同軸電纜段1的長度和輻射電纜的傳輸線路的輻射盲區的存在情況決定。盲區越多,則安裝在傳輸線路上的輻射元件5就越接近,每個輻射元件由包含導 體8和絕緣體9的絕緣線段構成,也就是,用於分接和輻射電磁能的 這種裝置(圖2、 3)可以被安裝在特別需要的地方。與最接近的類似的解決方案不同,外導體4中的開口不輻射,但 是用作通過插入件7,插入件7由同軸電纜段1內部和外部的絕緣線 製成。當電磁波在同軸電纜段1中傳播,其在插入件7中(絕緣線完成 四分之一波偶極子的功能)激發射頻電流,這輪到它們結果將電磁波 輻射到周圍空間內。對於給定的頻率波段,通過選擇絕緣線的長度和直徑,還通過選 擇介電盒10的電參數和幾何參數,使同軸電纜段1與插入件7相匹配。通過移動插入件7在寬的範圍內調整電磁能分接係數,分接係數 由將絕緣線引入同軸電纜段1的深度來決定。如圖2和3所示,作為 引入插入件7的結果,分接係數可以從最大值(圖2)改變到最小值 (圖3)。如同試驗表明,可在寬的範圍內調整電磁能分接係數。作 為引入插入件7的結果,分接係數可以從最大值(負10 dB)改變到 最小值(負30 dB或更小)。本發明裝置的實際意義是最大地簡化設計,方便安裝。輻射元件 5可以容易地安裝在長輻射電纜段1的任何部分。為此目的,能夠在 輻射電纜段1的外表面上鑽出開口 6。只要由絕緣線製成的插入件7
能夠以一定的緊度安裝,就能夠選擇為開口 6的直徑。這確保了可在開口6中移動絕緣線,以調整和改變電磁能分接係數。製作開口6和 安裝輻射元件5所必需的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如果插入件7的絕緣線被製成得相當硬,那麼不需要支撐裝置, 其就可以相對於同軸電纜段l橫向定位(圖l、 2)。如果插入件7的絕緣線被製作成柔軟的,例如,絕緣銅線,那麼 就使用介電盒10 (圖3),為了在插入件7移進開口 6之後固定插入 件7的目的,在介電盒中製成用於絕緣線的內孔。位於外導體4的外 部的絕緣線的端部,被設置在介電盒10的內部(圖2、 3)。介電盒 10被設置在同軸電纜段的外導體4上,橫向地朝向後者,例如,使用 膠水或標準密封裝置將介電盒IO連接到同軸電纜段1的防護物(沒有 表示在圖1-3中)上,用於射頻連接。輻射電纜還可以包括附加的輻射元件11,其僅僅在同軸電纜段1 的外導體中以開口的形式製成(圖1)。這樣的開口可以設置在接近 電磁能量源的位置,在那裡最小的能量會被從電磁能量源分接和輻射。 處於開口形式的附加元件11也可以通過在同軸電纜段1的外導體4 中鑽相應的開口 (或成組的開口),在一定的位置中形成。本發明的裝置可以通過切割絕緣線來很容易的調整。需要的能量 僅僅通過改變插入件7進入到同軸電纜段1內的引入深度來調整。可 以通過排除一些或減少開口 6的數量和相應的輻射元件5的數量來降 低電纜的輻射能力。通過改變開口 6中插入件7的位置來調整位於接 近電磁能量源的輻射元件5和那些離電磁能量源最大距離的輻射元件
5兩者的輻射電平,更深的位置包括其位置在內導體2中(圖2),或 者更淺的位置,例如,在電介質層3中(圖3)。由於沒有輻射元件5 安裝在連續接收的區域,沒有接收死區的電磁能量損失被消除。對於 輻射元件5的VSWR與頻率的依存關係在圖4中示出。與以開口的形式 製作的那些的數量相比,減少輻射元件5的數量,能夠使用有較小的 電磁能量源的來源,或者對於有給定能量的來源,增加輻射電纜的有 效長度。
圖5中可見,輻射元件5在直線的地道中的安裝密度少於在轉向 的地道中的安裝密度。而且,在轉向的地道中,輻射元件5被引入輻 射電纜段1內的更大的深度,這樣不僅能補償在其中的衰減,而且能 補償由無線電波在具有急轉彎的地道中傳播引起的額外損耗。給出的 例子示出的是與鋪設輻射電纜的情況一致的可能的輻射電平的適應形 態。
當在莫斯科地鐵中建造GSM-900蜂窩網絡時,本發明輻射電纜的 實用性和功效已經通過試驗確認。
為了改善在地下通道中的通信質量,用下面的參數使用本發明的 裝置
插入件7的長度為95 mm,導體8的直徑為2腿,絕緣體9的直 徑為7 mm。由聚乙烯製成的介電盒10的直徑為10 mm。同軸電纜1 的外導體4的直徑為30mm,內導體2的直徑為13腿。對於形成使用 的輻射電纜插入件7,其具有從負13到負30 dB的分接係數。
在兩個車站A和B之間具有700米長的地道中建設網絡的第一階
段,兩個標準天線(A1和A4)被安裝在地道的始端和末端,並且兩個 標準天線(A2和A3)被移動到距離每一側150米的地道的內部部分(圖 6)。使用同軸連接器將天線Al-A3連接到同軸電纜段1上。天線A1 和A2被連接到在地鐵車站A的GSM基站裝置上,天線A3和A4連接到 在地鐵車站B的GSM基站裝置上。安裝在地道內的天線具有很大的增 益,並且天線被朝著地道的內部部分定向。
圖6示出當交通工具從地下通道的一端到另一端,也就是說從車 站A到車站B時,載有乘客的地下交通工具中的信號電平的相關性。 來自不同車站的信號通過不同強度的黑色曲線表示在圖6中。保證通 信質量必須的信號電平等於負90 dBi。可以清晰地看到信號的四個峰 值,其對應於四個標準天線。可以看到不僅在地道的中部而且在天線 之間,通信區域有間隙。通信區域是信號電平超過負90 dBm的區域。
在第二階段,輻射元件5被安裝在同軸電纜段1上,給天線A3 提供動力使其向地道移動。按照所要求的技術方案,輻射元件被製成 插入件7 (在圖7中,輻射元件5的插入件7被標記作為A5和A6)。 輻射元件5之間的間隔大約是40米,分接係數是負13dB。輻射元件 5的兩個插入件7安裝完之後,信號電平的記錄表示在圖7中。兩個 附加的峰值與兩個附加安裝的輻射元件5 (A5和A6)的輻射相對應。 可以看到,通信區域的縫隙僅僅保留在地道的中心。
在第三階段,地道標準天線A2和A3被斷開,帶有輻射元件5 (插 入件製成為與所要求的技術方案相一致)的同軸電纜段1被沿著整個 地道鋪設。在地道的始端和末端,輻射元件5之間的間隔是40米,在
地道的中心,輻射元件5之間的間隔是20米。能量分接係數也不相同 從在地道兩端的負30 dB到在地道中間的負13 dB。在第三階段信號 電平的記錄表示在圖8中。可以看到,當從兩端向同軸電纜段提供能 量,平均信號電平是約75 dBi,這有很大餘地地確保了在整個地道中 的高質量通信。
圖9示出在對於具有500米長度的地道中有18個輻射元件6的同 軸電纜段l, VSWR與距離的依存關係的曲線圖。可以看到,對於輻射 元件5的所有插入件7, VSWR的值低於1. 15。
因此,與最接近的類似方案相比,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確保了 -對於一個輻射元件5的更大的分接係數,因此輻射元件的數量 減少了;
_為了形成所需的通信區域,由於改變了插入件7進入同軸電纜
段l的引入深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輻射能量;
-在操作電纜的過程中,可以糾正和增加通信區域;
_在任何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簡化設計,方便安裝,並且因此本
發明的輻射電纜具有更低的成本。
工業實用性
用於分接和輻射電磁能的本發明的輻射電纜和輻射裝置可以非常 成功地以工業的規模應用在有必要確保蜂窩網絡通信和無線接入通信 的各種用途的地道、船艙、地下結構、大的商業中心、多層停車場和 其它大而複雜的結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輻射電纜,包含同軸電纜段,其包含被電介質層包圍的內導體、外導體;和至少兩個輻射元件,其被製成為有將電磁能分接和輻射到周圍空間內的可能;開口,被製成在同軸電纜的外導體、電介質層和內導體中,其旨在依靠插入件來分接電磁能,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入件由一段絕緣線製成,其一端被安裝在開口中,和另一端位於同軸電纜段的外導體的外部,有將電磁能輻射到周圍空間內的可能。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輻射電纜,其特徵在於,為了改變電磁 能分接係數,所述插入件被緊緊地安裝,有在所述開口中移動所述插 入件的可能。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輻射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入件的 所述絕緣線被製成剛性的,有將其對於所述同軸電纜段橫向地定位的 可能。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輻射電纜,其特徵在於,引入介電盒, 其中制有開口,定位於所述外導體的外部的所述絕緣線的端部被設置 在所述介電盒內,所述介電盒被設置在所述同軸電纜段的所述外導體 上,橫向地對著所述同軸電纜段。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輻射電纜,其特徵在於,引入附加輻射 元件,其被製成為在所述同軸電纜段的所述外導體中的孔。
6、 一種用於電磁能分接和輻射的裝置,其包含同軸電纜段,其 由內導體和外導體製成,內導體被電介質層包圍;開口,其製成在所 述外導體、所述電介質層和所述內導體中,其旨在依靠插入件用於電磁能分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入件由絕緣線段製成,其一端被安裝 在所述開口中,和另一端被定位在所述同軸電纜段的所述外導體的外 部,有將電磁能輻射到周圍空間內的可能。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為了改變電磁能分 接係數,所述插入件被緊緊地安裝,有在所述開口中移動所述插入件 的可能。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入件的所述絕緣線被製成剛性的,有將其對於所述同軸電纜段橫向地設置的可能。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引入介電盒,其中制有開口,和定位於所述外導體的外部的所述絕緣線的端部被設置在 所述介電盒內,所述介電盒被設置在所述同軸電纜段的所述外導體上, 並且橫向地對著所述同軸電纜段。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射線放射電纜包括同軸電纜段(1)和至少兩個射線放射元件(5)。所述的射線放射元件以插入件的形式具體表現出來。同軸電纜段(1)的外導體(4)、電介質層(3)和內導體設有開口,其在那裡被具體化並且依靠所述的插入件用於分接電磁能。插入件由絕緣線製成,其一端放置在開口中,和其另一端設置在同軸電纜段(1)的外導體(4)的外部,以這樣的方式,電磁能被輻射到環境內。電磁能的分接和輻射裝置以所述的射線放射元件(5)的形式具體表示出來。
文檔編號H01P3/06GK101164193SQ200680013853
公開日2008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4日
發明者A·A·加爾琴科夫, A·V·舍斯託夫, I·A·克利馬紹夫, K·V·格裡申, M·D·布卡託夫, M·S·納扎羅夫, O·K·魯任, R·V·馬爾陳科 申請人:「自動化、信息系統和電信」股份有限公司